APP下载

熠熠生辉: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变形计”

2023-03-03郭建华

意林·作文素材 2023年2期
关键词:作文题作文

郭建华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新高考背景下作文PBL教学研究”阶段成果)

王蒙的小说《活动变人形》里介绍了一种日本玩具读物,上面全是图画,玩具的头、上身、下身三部分可以独立翻动、随意排列,可以组合成无数个不同的人物图案。这种组合思维可以运用到高考作文写作中。综观2022年高考作文题,材料中人物出现频率很高,而考生在写作时也喜欢运用人物素材,有的凝视古人在历史长河中散发的光芒,有的关注新涌现的可歌可泣的人物,有的偏爱平凡人的市井烟火气,等等。但要想运用好人物素材,在考场中突围、出奇制胜,是需要变形的技巧的。

一、開门见山:凸显名人的至大至刚

名人,或是伟人,或是巨人,是大写的人。奥卡姆剃刀原理认为:“简洁的是有力的。”在作文中开门见山,直接引用英雄人物素材,能达到出神入化的效果。在写作时,可以简洁、贴切地阐述人物的突出行为、事迹、品质等。如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中的材料列举了几类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有科学家、摄影家、建筑家,作文要求以“选择·创造·未来”三个维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就离不开具体的、鲜活的人物素材。直接引用人物事例,可以跟作文材料中的人物形成呼应,如:

在人生的重要关头,青年人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如同作家王小波一样,他看到了青年的动人之处,脚踩勇气,奔向远大前程,写下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那只特立独行的猪,勇敢地踏出舒适圈,用创造的毅力进入了突破圈,最后在未来迎来了超越。赛道上的刘翔,滑雪板上的谷爱凌,棋盘前的柯洁,无一不是选择了最热爱的事业,用不懈的努力创造自己的辉煌,并踔厉奋发地走向未来。

上述段落中,人物的精神如锋利的刀刃划过纸张,具有真实的力量。这段文字并没有运用华丽的辞藻与修辞,但叠加了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人物,通过写他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事迹,简洁有力地点出了“选择·创造·未来”的主题,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二、组合化用:渲染小人物的光辉灿烂

世界上哪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大多是挺身而出的凡人。面对平凡人,我们写作时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人物素材加以筛选、过滤,进行重组与化用,运用类比、排比手法,让人物素材群雄争霸,留下最典型的、最感人的言行。如2022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中的开拓创新的青年人物比比皆是:“95后”姑娘徐枫灿、“90后”青年工人杨杰……写作时,作文题目中的人物事迹可以适当艺术化渲染,让他们的风采神韵跃然纸上,如:

面对祖国的蓝天,徐枫灿如一朵怒放的玫瑰,为了能在蓝天上翱翔,她进入空军航空大学刻苦训练,不爱红装爱武装,娇美的面孔写满了坚定,最终以满分通过考核;面对神州发展,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团队近九成35岁以下的成员意气风发,勇闯国内智能超算领域“无人区”,最终斩获了超算应用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他们年轻的心中自有乌托邦,一片灿烂阳光。他们心中有梦,脚下有路,是一轮轮喷薄的朝阳。

上面这段文字化用了作文题目中的材料,用对称、比喻、想象编织了人物,让普通人物血肉丰满。画线部分用词精妙,富有个性,人物素材从一人,到两人,再到众人,细节的渲染变成了对群像的雕刻,典型而又丰富。

三、改写扩写:勾勒陌生路人的侠肝义胆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江湖儿女们侠肝义胆,用善良书写了社会生活的绚烂篇章,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江湖里充满“传说”,我们可以夹叙夹议,对人物素材进行创造性运用,改写、扩写以渲染人物的行为、事迹、品质,让他们的凌云壮志更加鲜明。如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用棋手的路数隐喻人生,三种棋路也对应了三种人或者人生的三种阶段。棋路有歧路,也有坦途,所以写作时可以运用人物素材,让群星闪耀:

站在新时代的高山与群峰之上,我们的肩膀担得起草长莺飞的温暖和盛夏蝉鸣的美好,也担得起“再跨越”的重任,以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在繁华都市与山乡之间,黄文秀为了驱逐贫困,奔赴一线;在哈佛名校和田垄之间,秦玥飞为乡村发展,俯首农田;29岁北大女博士娄滔在不幸患渐冻症后,将器官都捐出来,“能救命的部分尽管用”;19岁的年轻战士陈祥榕在维护祖国领土时,英勇战斗,奋勇反击,直至牺牲,“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画线部分情景交融,对黄文秀、陈祥榕的事迹进行了生动叙写,读来宛若看见了人物在纸卷上行走。用环境烘托人物,把人物放在特定的时代与场景中,进行生动描写,能够让家喻户晓的人物以崭新的面貌示人,更加丰满与立体。可见,议论文不排斥对人物的生动描绘,不拒绝个性化、鲜明的语言,而是可以融入情思,灵活地运用修辞手法的,这样赞美人物的精神品质,具有掷地有声的力量。

四、脱胎换骨:塑造亲朋熟人的盛世美颜

人间烟火气,最抚家人心。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道出了中国人生活在“熟人社会”。熟人是邻人,也是家人。他们点亮万家灯火,生生不息地生活。他们有时狂欢,有时高歌,有时痛苦,有时沉默,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因为近距离生活的关系,有时导致审美疲劳。但是,他们的素材经过脱胎换骨、反弹琵琶之后,将焕发出光彩。因此,我们可以对身边人物进行细致描写,用情境渲染勾勒出他们的精神品质与人格魅力,让人物充满神韵。2022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题勾勒了最美的风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国泰民丰,岁月安好……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作文时可以这样写:

清晨,藏在小巷的小面店次第亮起灯,随着那一锅清水沸腾起来,小巷里遂升起了烟火气。“老板,来二两小面”“老板,菜多面少”……一声声熟悉的招呼里,更多的是相互寒暄。我上学必经的这家小面店就从这样的声响开始热闹起来。面馆老板李阿姨是典型的豪放性格,对每一位顾客都笑脸相迎。李阿姨调配的小面佐料麻辣鲜香俱全,一碗小面的作料可是要由姜、蒜、葱、油辣子、花椒、香油……十余种组成,看着鲜香的油泼辣子面上漂浮着颗粒饱满的芝麻,整个香味可以瞬间充满你的五脏六腑。

上面这段话,堪比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小巷里的一家小面馆,有着热气腾腾的景象。画线部分,没有写李阿姨的外貌,没有写自己与李阿姨的交往,而是放远了镜头,聚焦面馆老板李阿姨的微笑还有其出色的手艺,用渲染和勾勒,让“熟人”成了“烟火气”的代言人。

五、抑扬铺垫:晕染出世人的立体丰满

时代风霜在人物身上点染,时代风雷在人物口中振聋发聩,时代风潮在人物行为中滚滚向前,世人并不完美,甚至具有缺点,但有血有肉。把人物放在时代背景中,他们的音容笑貌、精神品质将更加突出。我们可以晕染世人世象,即对人物的事件进行铺垫,用先抑后扬、滤镜加工、形成反差等手法塑造人物,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比如2022年全国乙卷作文题“跨越,再跨越”,就充满时代的风气,可以用铺垫渲染的手法写作:

回顾百年中国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当年签订《辛丑条约》时,面对种种不平等条款,我们没有任何谈判等码,只有被迫接受,詹天佑、梅贻琦、赵元任等人在留学后坚决回归祖国;在黑暗屈辱的年代,李大钊、夏明翰等革命烈士勇敢无畏,为救亡图存发出呼喊;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雷锋、焦裕禄等时代楷模甘于奉献,为国家富强拼尽全力;当我们被“卡脖子”,被封锁资源,国门外战火纷飞,钱学森、邓稼先、于敏等人潜心研制“两弹一星”,攻克技术难题。站立在新时代,我们已走出屈辱,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充满光明。但我们要在前辈们跨越的基础上,再跨越。

画线部分先写出时代背景,接着晕染人物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形成大铺垫,让他们在世事沧桑中“发出呼喊”,与时代同频共振。我们写高考作文时,也能这样:从历史起笔,层层铺叙人物事迹,在铺陈中巧妙得出结论。

六、升华点染:描摹哲人的智慧豁达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优秀、杰出的人,说话一般充满人生感悟与生活哲理。让他们在我们的作文中“开腔”,借用他们精辟的言论可以使我们的作文富有哲理和人生感悟。哲人心语发自内心,稍加点染与创造性运用,不虚构、不捏造、不矫饰、不溢美,就能一句顶一万句。比如2022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之一为“学习今说”,可以让人物现身说法:

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雨果說:“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险峰的人。”爱因斯坦说:“踏着过去的脚印,不会增加新的脚印。”我们这一代人与互联网相伴成长,每天触网,每天学习,透过这扇窗见过更广阔的天地,我们不是羽翼未丰的雏鸟,瑟缩软弱,相反,我们这一代人可以更加智慧。

上面这段话的画线部分准确而贴切地升华了关于学习的意义,巧妙地将在线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式连在一起,形成优秀的作文。

“变形”在志怪、神话、科幻文学作品中很常见:盘古变形化作日月山川,逐日的夸父的手杖化作桃林、孙悟空七十二变、变形的金刚大展实力,还有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变成了甲虫等。我们在写高考作文的时候,可以综合运用上述“变形计”让人物发生“蝶变”,可以致敬经典,更可让笔下的人物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作文题作文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解读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各省高考作文题汇总:你觉得哪套作文题最难写?
避实就虚,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题
高考作文题“撞衫”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