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多种模式助推设计下乡
——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下乡志愿者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2023-03-03董莉莉温泉史靖塬
■董莉莉 温泉 史靖塬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决策部署,2022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结各地在完善设计下乡政策机制、强化设计下乡人才队伍建设、健全落实激励措施、保障工作经费、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宣传推广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形成《设计下乡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一批)》。在清单的“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壮大设计下乡队伍”措施中,专门介绍了重庆市多管齐下加强设计下乡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其中,重庆市发动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设计院等单位组建了17支设计下乡志愿者队伍,重点围绕农房设计建设开展设计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此次,本刊分享重庆交通大学设计下乡服务团队的经验做法,以期为更好地开展设计下乡工作提供借鉴。
在设计下乡工作中,志愿服务工作逐渐深入到乡村社会构建的方方面面,他们改变以往政府部门独唱主角的局面,通过各种形式深入乡村基层,成为设计下乡队伍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近年来,高校志愿者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组织设计下乡青年志愿者队伍推进乡村社会服务,以“艺术介入”渠道推进乡村文化传承,建“国际研习基地”推动国际交流合作,推进志愿活动制度化、常态化、专业化,弘扬志愿精神,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
构建政校地企行服务模式,形成多维共享机制
设计下乡志愿活动能够长期有效地进行,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近年来,重庆交通大学设计下乡服务团队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结合专业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积极丰富多元化、专业性的服务内容。学校连接政府、高校、地方和企业多方主体和资源,创新“政+校+地+企+行”长效合作机制,明确政府、高校、地方、企业、行业等各方权责义务。各方突出资源共享,坚持联动共建,畅通联络交流、信息对接、难题共解、成果互享的互动渠道,将高校教育教学优势和科研创新优势转化为科学技术知识传播能力、设计创作能力和展品研发能力,形成了“五位一体、多方联动、共同缔造”的志愿模式。志愿者服务团队构建了“政+校+地+企+行”多维资源共享联盟,建设传统村落研习基地资源库。结合“互联网+”技术,形成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多元化高质量资源储备。有效搭建与集成多方合作与线上资源平台,解决信息传递过程中资源充分共享、交流互动互补与效益最大实现等多赢的技术难题。学校建立“中国西南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联盟”等资源共享联盟,建立传统村落案例库,共享图片素材、录像视频、动画资源、授课课件、虚拟实训项目、设计作品成果等资源,实现资源集中、开放、共享,从而充分激活了数字资源潜能。
精准对口区县乡村建设,建立陪伴式服务模式
在设计下乡队伍中,高校教师带领大学生形成的志愿者队伍,能够充分依托产学研的“在地课堂”,形成“高等教育-乡村启智-社会教育”循环联动模式,将专业课堂延伸到乡村生活。设计类专业志愿者团队结合教学科研,在服务乡村过程中深入调研、参与设计、现场建造、后期投入使用后的管理、回访与维护,将群众的现实需求与专业理论知识相结合,建立陪伴式服务的模式。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5名教师入选专家指导组,并成立了设计下乡工作室和设计下乡志愿者团队,12名青年教师入选设计下乡人员。学院依托既有的教学科研创新平台,组建了一支近80人的由规划、建筑、土木工程和风景园林学科的师生组成的队伍参与这项活动。三年来,设计下乡团队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重大、热点、前瞻性问题开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开展乡村调查研究,聚焦传统村落保护、乡村农房设计等问题。利用节假日不间断地走入田间地头,参加设计下乡教育培训,向乡民们宣传乡建技术标准和有关政策,完成了45份乡村规划、设计;服务乡村建设,完成永川、云阳等区县乡村振兴研讨和调研。积极推进“美好家园、共同缔造”活动,多方位、多渠道地推动重庆市乡村振兴工作的落地实施。
根据《重庆市设计下乡人才管理办法》安排,设计下乡专家分别对接江津、酉阳、武隆、潼南、黔江、丰都、梁平、荣昌、永川、垫江等区县,开展一对一的服务活动。董莉莉设计下乡工作室以“长江入渝第一岛”江津石蟆镇中坝村为示范对象,确定了以“乡村生态景观营造”为切入点的示范项目,为提升江津乡村生态景观质量,为促进乡村人居生态环境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董莉莉教授主持设计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江津中山古镇抢救性修缮项目,是2021年6月江津中山古镇火灾灾后重建的重点工程,项目遵循巴渝滨水传统场镇的风貌特色,保护场镇传统整体空间特征、平面肌理格局,恢复了老茶馆、机仙庙等重要历史建筑,再现了骑廊式过街亭、吊脚楼、板凳挑等历史与地域特色形态,使古老的中山古镇在人居安全、功能完备的环境条件下获得新生。温泉设计下乡工作室主持设计的中国传统村落酉阳山羊寨保护与发展项目,针对拥有近300年历史、乡贤耕读文化与土家民风民俗水乳交融的山羊古寨,设计团队协同当地村民一同实施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公共空间渐进式更新,对“山羊八景”等景观节点进行了特色提炼和更新利用。
此外,受重庆市各区县建设委员会委托,学院设计下乡团队承接了重庆市级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设计、重庆市传统村落申报等项目。师生深入实地走访了20多个国家传统村落,进行环境与建筑现状调研测绘,完成了1000多张设计图纸;组织30多场政府讨论与村民意见沟通会,完成了5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规划文件,编制了9项市级重庆市传统村落申报文件和2项调研课题。目前,志愿者团队正整合高校智力资源,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目标,推进重庆地区农村厕所革命,实现地域特色鲜明、绿色节能环保、管理智慧智能的农村厕所示范样板项目。实施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按照城郊型、传统型、旅游型等类型乡村生态环境特征与生活基础设施提升模式展开技术集成研发:开展农厕建造技术集成与示范、农宅厨卫装配式技术更新、农厕基础设施环境提升、农厕数字平台与智能监管平台等技术研究,深化课题关键技术集成与居民为主体的“自助式”运作行为的衔接工作;加强课题技术集成与示范成果的宣介,完善“上下联动”社会行动机制,推动居民主体的传统聚落营造行为;推动在村镇建设的可操作性问题的落实。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江津中山古镇抢救性修缮项目
中国传统村落山羊寨保护与发展项目
永川区仙龙镇磨子田组艺术墙绘实况效果
万盛经开区丛林镇绿水村艺术墙绘
万盛经开区丛林镇绿水村小竹林社农宅风貌改造设计与实施效果
融合“五育”社会实践,艺术介入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教育点睛。设计下乡的高校志愿者在服务乡村的同时,也在从乡村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在实践中,重庆交通大学设定“乡村营建+数字艺术设计”大课堂,以“境、美、文、情 、行”五位一体渐进式思政育人目标,全面提升学生批判思维、团队协作、交流表达、创意创新等综合素质。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将高校智力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生态引擎”,用好用活第二课堂、集中实践和拓展实践等教学环节,围绕乡村领域“绿色+”“艺术+”“数字+”三大板块,持续开展“五育”融合实践活动,并逐步发展成为重庆市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实践育人品牌活动。
姚阳教授领衔的团队充分结合重庆市众多世界知名山水资源、民族传统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及海量的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剪纸、绘画等艺术载体,开展了重庆市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传统村落视觉形象研究。一年来,团队深入走访了彭水、酉阳、江津、铜梁等十余个传统镇,开展了初步的田野调查,关注历史文化名镇与原生村落及人们生活形态的视觉形象。团队成员采集了大量原生图像、影像等数据资料,为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数据库、数字信息资源平台的构建积累了资料基础。
自2020年8月,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结合重庆市大中小幼学生美育实践系列活动,组建了“大学生志愿者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队”“重庆市设计下乡志愿者团队”“‘耕筑巴渝’工作坊志愿者团队”等志愿者队伍,对万盛经开区丛林镇绿水村、永川仙龙镇等开展了“耕筑巴渝,沁润山乡”艺术助力乡村建设活动。活动以在地化的低成本营建为切入点,从乡村实体环境和村民精神风貌两方面着力,通过艺术墙绘、创意建构装置、农宅风貌改造等方式,师生联手因地制宜进行方案设计与实施。艺术墙绘以“留白、留绿、留旧、留文、留魂”为原则,巧妙结合乡村特色建筑和风貌特点,针对性地对村内建筑墙体进行了建筑彩绘图案的设计,既保护和传承乡村传统特色,又营造出新时代乡村的美丽风貌。创意建构参照乡村建筑进行创意构筑的制作,并利用构筑物对村民开展传统建筑文化的普及,提升村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信,为乡村文化振兴和提升村民精神面貌作出了积极贡献。农宅风貌改造则结合当地小竹林社农宅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现场调研测绘。进一步制定出“屋顶为灰色瓦片与竹木压边、墙面为主体黄色粉墙与局部青砖贴面、窗户为清水玻璃加竹制边框”等改造设计细则。最终,形成小竹林社农宅风貌改造的鸟瞰与透视效果,并指导当地完成了具体整改的实践工作,大幅提升了村落整体形象。无论是立体多样的创意构筑、精彩细致的艺术墙绘,还是农宅立面风貌的艺术改造,均受到了当地居民的一致肯定与赞扬。艺术介入乡村实践,将艺术资源融入当代乡村建设实践,充分考虑了村容村貌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不仅为重庆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为巴渝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持续贡献了力量与智慧。
加强国际人才交流,提升开放创新服务水平
近年来,中国的乡村建设吸引了世界的目光。重庆交通大学以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为牵引,链接南川、酉阳等4个区县、15个乡村以及西南地区9所高校和12余家设计院所等意愿主体,“政+地+校+企”协同开展联合交流。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立了“建筑与艺术设计类专业传统村落国际研习基地”,联合比利时鲁汶大学、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等高校,将课程选题、设计评图、毕业答辩、课外实践、科技活动、专业竞赛等教学环节在乡村中开展,各方提供人力、智力和环境支持。乡村空间被充分激活,成为一个完整的教育场景和“五育”融合大课堂。而依托真实项目和真实需求开展“真题真做”式项目训练的成果,则直接助力乡村的环境、产业与文化建设,成为各方主体共享的资源库。
重庆交通大学与比利时合作参与了大量重庆地区村镇保护与建设的交流项目。2016至2019年,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与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筑与工程艺术学院开展为期四年的重庆酉阳土家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建设开发模式研究。协同酉阳市建设局,组织对酉阳地区20余处国家传统村落、新农村居民点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与数据采集,把握传统聚落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关键问题,完成《中国传统村落酉阳县恐虎溪村保护规划》《酉阳地区村镇风貌导则》等规划成果。2017年,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建筑艺术学院建立“中国西南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联盟”,开展与西南乡村建设相关的绿色建筑技术研究开发,已先后在重庆、贵州、云南等地连续开展9届论坛,成为研究西南乡村可持续发展永久性论坛。
自2013年,重庆交通大学联合昆明理工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和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协同比利时鲁汶大学、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和波兰波兹兰理工大学,通过承担住建部“全国小城镇详细调查”西南片区任务等,依托6项重大教研项目、3项教育综改项目、4项海外引智项目,遵循“舐犊-反哺-共生”生态路径,共同研究并形成“建筑类专业传统村落国际研习基地创建与共享”成果,有效支撑建筑类专业教学改革和研究创作,并立足西南、服务全国、面向国际开展推广应用。学校联合国内外多所院校拓展“中国西南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联盟”数字平台,更新“传统村落数字资源库”,运营“栖居漫谈”论坛空间,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创新同享共生机制,发挥示范辐射功能,助推中国建筑文化和乡土文化输出。传统村落依托高校联合开展教学实践与智力服务,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在地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保育的持续产出,全面推进传统村落更新拓展,实现研习基地服务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共融互促的赋能增值。
几年来,国际研习基地在地开展院际-校际-国际工作坊、建造节、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活动100余次,参与人数近万人次;主编出版全国150所高校参与的《全国高校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创新案例》;研习基地建设指南被乌兹别克斯坦中乌城市规划研究院采纳用于指导城乡规划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