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山水人物画中杖的文人精神

2023-03-02朱金琪

艺术家 2023年12期
关键词:马远人物画品格

□朱金琪

纵观古代的山水人物画,常常能看到画面中人物策杖前行,杖在其中表现出超出使用价值的精神内涵。本文通过分析杖在宋代山水人物画作品中的意义和杖在宋代山水人物画中所传递意义的形成因素,来表达宋代山水画家对杖的特殊情感寄托,旨在研究宋代山水画中杖的象征意义和它所传递出的文人精神,深度解读中国山水画中人物执杖的多重含义。

“杖藜”这一工具在宋代的山水人物画中非常常见。当我们欣赏一幅宋代山水画时,常常看到在崇山峻岭之下,有一个小小的人,他或是策杖前行,翘首期盼,或是将杖藜放在身边,席地而坐,纵情于山水之间。南宋马远的经典之作《踏歌图》《松月图》,夏圭的《山水卷》《松岩静课图》等,都有出现人物执杖的形象,一人一杖,浑然天成。可见,执杖的人物形象被广泛地运用到宋代山水人物画中,并在其中传递出了超出本身性质的特殊意义。

一、宋代山水人物画中杖的运用

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喜欢隐居在山林之间。穷山野水之中,手杖的功能性被凸显出来,因而杖成为文人士大夫游历山川常常会用到的工具之一。《说文解字》中提出杖是扶倚着走路的长棍。西汉刘向的《杖铭》中说道:“年耆力竭,匪杖不强。”翻译过来就是年老的人力气衰竭,没有手杖就不能康强。在宋代山水画中人物执杖,跋山涉水的主题非常常见。

南宋马远的《踏歌图》(如图1)描绘了宋朝农民踏歌的情景。这幅《踏歌图》看似是山水画,实际上也是一幅风俗画。在画面的下方,我们可以看到有一群小小的人,在这一群人中,有一个老者模样的人手持杖藜,做行走状,其他年轻的行人并未执杖。登山本就诸多不便,老者体弱,步履蹒跚,手杖能够支撑老者前行,是老者行走和登山必不可少之物。《踏歌图》表现的是杖最本质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宋代文人山水画中的杖有扶老、助老的意义。它能够辅助人们前行,是老者和跋山涉水的人的必备工具,而助行和扶老也是手杖最初的意义。

图1 宋 马远 《踏歌图》

杖在宋代文人山水画中还有其他的体现。在马远的《松月图》(如图2)中,画面的右下角有一人、一杖、一书童,画面中的人物斜卧在地上,仰头望向天空的孤月,身旁放着酒壶与酒器。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到了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宋代文人山水画中,人物通常在画面里占有很小的面积,画家喜欢用这种画面的空旷感表达内心的空虚,而杖成了其中重要的辅助工具,《松月图》也是如此。因此,《松月图》的画面体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和空寂感。画面里有两个人却只有一个杖,杖被书童环抱,书童望向画面的主人物。杖既是地上赏月的人的助行工具,又像化身。马远刻画的这一赏月的人物形象绝非老者,杖也绝非扶老和辅助前行的用意。杖在此刻正如画面中的赏月人一般,隐匿于山水之间,成为画家也是赏月之人孤独的化身。

图2 宋 马远 《松月图》

此外,在马远的另一作品《松寿图》(如图3)中,杖仿佛又变成了画家品格的象征。《松寿图》刻画了一名长须儒士坐在山间的石台之上,仰首眺望,旁边的童子怀抱一长杖,整个画面营造出一种幽静清宁之意。画家在画面的上方题到:“道成不怕丹梯峻,髓实常欺石榻寒。不恋世间名与贵,长生自得一元丹。”马远的《松寿图》本为贺寿所作,除了祝寿之意,画面主要传递出了一种不畏艰险、不恋权贵的品格,呈现了一种潇洒自由的氛围。杖在画面中是此种精神的化身,是画家抒发情感的出口,画家通过将杖与画面结合,浑然天成,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和自身的品格。

图3 宋 马远 《松寿图》

二、宋代山水画中执杖形象的形成因素

早在西周时期,杖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有的辅助前行的功能。《周礼》有云:“军旅授有爵者杖。”也就是说,只有高级的军长才能被授予杖。在西周时期,杖是一定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而到了汉代,杖的意义更加丰富,《礼记·曲礼上》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翻译过来大致就是说官员到了一定的年纪想要辞官,如果皇帝不同意就会赐给他杖。杖是一种认可和嘉奖,是对他能力的肯定。士大夫、官员们在出席一些场合时,常常手持一杖,杖是“礼”的象征。从出土于洛阳八里台西汉墓山墙横梁的右端的西汉画像石《迎宾拜谒图》(如图4)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里面的人物手持杖,展现了儒家道德思想的“仁”“礼”“君子”的形象。

图4 西汉 《迎宾拜谒图》

魏晋时期常用罗汉竹来制作手杖。罗汉竹又名石竹,邛竹。邛竹杖是四川地区常见的手工艺品。在四川的峨眉山景区被广泛使用。峨眉山山脉曲折,吸引着众多的登山爱好者前去,即使是在现在,这里每年也会接待几百万名游客,手杖成为登山必不可少的工具。因为这些手杖被庙宇里的僧人使用,所以又被叫作罗汉手杖,这也是为什么在道释题材的人物画中,几乎每个高僧都会手执一杖。

魏晋时期出现了像《邛竹杖铭》这样赞颂竹杖的诗。如傅咸的《邛竹杖铭》中讲道:“嘉兹奇竹,质劲体直。立比高节,示世矜式。”竹子坚毅、有气节的形象一直被文人们赞颂。由于竹子是制作邛竹杖的主要原材料,因此,文人们将对竹的喜爱倾注到了邛竹杖中。这样邛竹杖被赋予了竹子的气节和坚毅的品格。由此,我们再来看许多执杖人物画可以发现,画中人物执杖的形象多是文人来表现自身。杖是文人们表达内在情感的出口,文人们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品格。

其中有一个人物对杖的意义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那就是陶渊明。宋代重文轻武的大潮流使文人受到重视,但是宋代的战乱与官场的黑暗使文人们伤透了心。他们渴望大展宏图的心情被忽视,他们对国家与人民的理想抱负无法实现,于是必须寻找一个出口来逃避仕途的不顺。除了松、菊、酒以外,藜杖也是陶渊明重要的代表元素。陶渊明“手握杖藜,植杖耘耔”的形象被文人们所喜爱,宋代画家以此形象创作了大量的书画作品。在宋代的《归去来兮辞书画卷》以及李公麟的《莲社图》中陶渊明手持杖藜,展现了一个不恋功名利禄、醉心山水之间的隐士形象。杖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寄托。

陶渊明归隐山林、植杖耘耔的形象正是宋代文人们所期冀的状态。宋代文人们想要逃避俗世带来的束缚却又不得不被世俗束缚,于是渴望像陶渊明般“植杖耘耔,怀良辰以孤往”的生活。宋代文人们用画笔创作了大量陶渊明执杖的形象。画家们借此来表达自己内心渴望拥有纵情山水之间的自由与潇洒。而陶渊明不睦权贵的品格和自由潇洒的人生态度也展现了中国千百年来的文人精神。

经过几千年来的演变,杖的意义不断丰富。通常情况下,画家们刻画的执杖人物形象都是正向的。杖始终围绕着正向的精神品格在发展,它从一种单纯的辅助工具开始不断演变。在汉代,杖是地位和能力的象征,更是贤能者的象征。后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思想成为汉代的正统思想。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杖开始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到了魏晋时期,邛竹杖的出现使文人们爱屋及乌,竹子的品格被寄托在邛竹杖之上。杖被赋予了气节、坚毅的品格,直至宋代,基本已经摆脱了最初辅助人行走的功能。

三、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执杖的形象被广泛地运用到古人们的书画作品中,杖的内涵和意义不断丰富。在宋代山水人物画中,杖绝不只有单纯助行和扶老的意义,它传递出了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

宋代官场的黑暗和国破山河碎的漂泊让大量的文人的理想抱负无法施展,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但这也成就了宋代山水画的巅峰。大量的画家通过刻画人物执杖前行的形象,将内心的情感寄托在杖藜之上。画家们寓情于杖中,杖是他们的陪伴,更是他们品格的表达。

早在春秋时期,庄子隐居山林,他曾云:“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千百年来,中国文人都受到了老庄思想的影响,他们向往庄子寄情山水,不问世事的潇洒,因此,都渴望过上如庄子般不问世事“相忘于江湖”的日子。杖在中国山水画中多体现为一个隐士、孤独、野逸、以山水为乐、不恋世间权贵的精神品格。

在宋代山水画中杖的文人精神通过宋人的诗词也能体现出来。杖的文人精神体现在诗词里,是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坦然与潇洒;是陆游的《破阵子·看破空花尘世》中的“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的自由自在;是辛弃疾的《水调歌头·盟鸥》中的“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的豁达与坚韧。杖是古人恢复天人合一关系的象征性纽带。策杖而行游走于山水泉石之间,是除琴棋书画之外另一种抒发自我的行为,是从世俗走向自然和自我生存意义的展示。宋代的绘画、诗文赋予了杖丰富的象征意义,表现了古代文人的智慧和超越理想的象征性。杖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非常多,对中国古代画家和山水人物画都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通过杖,我们看到了中国文人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宋代山水画中的。杖,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辅助工具,更代表了一种坚毅、避世的精神品格。小小的杖成了文人们表达情感的出口,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山水画家们对刻画人物执杖形象的执着,与洒脱、自由的性格相得益彰。中国山水画中的杖既是宋代文人游历山川河流的辅助工具,也是归隐山林、醉心山水的文人情怀和不慕权贵、孤高自许的文人精神的体现。

猜你喜欢

马远人物画品格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南宋绘画专题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马海方的重彩写意人物画
丫环对对联
丫环对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