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绘本教育价值,促进幼儿品德养成

2023-03-02温燕玲

科学导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品德蚂蚁

关键词:幼儿品德教育;绘本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优秀的品德,只有从儿童还在摇篮之中时开始熏陶,才有可能在孩子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处在学前期的儿童,是品德教育的基础环节,其所处的年龄阶段和生理阶阶段是各种良好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但当前幼儿园品德教育现状并不理想:德育内容陈旧,教育方式单一;幼儿品德的养成缺乏主动性和实效性,难以内化成自身的素养;家长普遍重知识轻德育,没有形成德育共识。因此,探究幼儿品德教育的教学资源和教育策略成为改进幼儿德育的需要,以提高幼儿德育的实效性。

由于3~6岁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对诸多抽象的道德概念尚不能准确理解,因此,幼儿品德教育必须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内容和方法必须是幼儿能够理解和愿意接受的;更要服从幼儿的道德发展规律,注意调动幼儿的主体性。绘本作为幼儿园中重要的教育资源,其画面生动形象,内容富有儿童情趣,内涵富有哲理,受到广大幼儿的喜爱,对幼儿起到丰富情感、启迪智慧等积极作用。我们应充分挖掘优质绘本的教育价值,发挥绘本的故事性、情感性,发挥故事人物的正面影响,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一)情境式阅读。幼儿认知更多地来源于实际生活,与幼儿日常生活相贴近的绘本情境,更能令幼儿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在绘本阅读中思考与反思,将绘本中的品德要素转化成自身道德认知。如绘本《小猪,别哭了》中遇到困难就哭鼻子的小猪是许多幼儿成长中的缩影,更激励幼儿要做一个坚强的孩子,遇到困难不要总哭鼻子而是想办法解决。

(二)主题式研读。以绘本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极大地挖掘了绘本中蕴含的丰富的图文信息,拓展生成了多元活动,让绘本阅读延伸到五大领域的学习与探究中去,不断深化幼儿对绘本的感知、体验与领悟,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知与行。如班级以绘本《蚂蚁与西瓜》为主题,生成了一系列探究活动,通过观察蚂蚁、探究蚂蚁的生活习性、模仿蚂蚁进行合作游戏等活动,让幼儿更好地体悟绘本中小蚂蚁身上的“团结协作”的品质。

(三)体验式阅读。品德的形成需要知、情、意、行的统一,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深挖绘本的教育价值,不应仅停留在字面上的阅读,而应注重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维度去体验阅读,让幼儿主动参与、亲历探究,通过观察、思考、合作、感悟、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在阅读和体验相互作用下,获取新的知识和良好品德。如结合绘本《盘中餐》中一粒米的生命之旅,幼儿在班级植物角尝试种稻米,亲身体验了种植一粒米的艰辛与不易,从而更能感受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学会“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

除此之外,绘本引发和生成的丰富活动还可以拓展到家庭的亲子阅读中去,让家庭共育形成繪本德育的合力,让幼儿在绘本品德内容的引导下,内化成初步的道德意识,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商文媛.当代我国幼儿德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17,12.

[2]汪筱华.幼儿园德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

[3]杜明丽.提高幼儿品德教育的有效性[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24(06):99-101.

[4]阮素莲.提高幼儿品德教育实效 切实改善德育自身[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30(09):7-8.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4.09.072.

[5]潘婷.有效推进幼儿品德教育工作[J].家长,2019(01):72+74.

[6]林蓉.幼儿品德教育的不足及其改进[J].文教资料,2018(01):161-162.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直属机关幼儿园 温燕玲)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品德蚂蚁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我们会“隐身”让蚂蚁来保护自己
蚂蚁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蚂蚁找吃的等
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分类指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