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升华
2023-03-02顾海良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道理学理哲理作出新的阐释。“六个必须坚持”是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概括,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价值、精神特质、理论品格、思维特质、思想方法和担当精神。“六个必须坚持”是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新时代重塑,是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飞跃中世界观和方法论精髓的凝练,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华的升华。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世界观; 方法论; 精髓; “六个必须坚持”
[中图分类号] B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3)02-0004-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能”“好”“行”具有内在统一性,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接续奋进的历史进程中,体现在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理解和正确回答中国实际问题的历史进程中。在怎样使中国化时代化的馬克思主义行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给出的结论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高度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这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归根到底指导作用的根本所在、核心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要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切实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道理学理哲理。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新时代智慧和力量
从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品格和思想智慧的集中体现。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提出了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认为“在中国生活和奋斗的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应该是为了用以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各种实际问题,如同毛泽东同志所做的”。11981年9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出系统阐释,把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概括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1的三个基本方面。这三个方面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要义。这一概括成为中国共产党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想智慧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充分肯定了这些基本观点,认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把我们党建设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两个结合”,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2013年12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建议大家读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著作,掌握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3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和核心要义,掌握和运用好贯穿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基础和立足点。在新时代,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内在地包含着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新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也十分强调增强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于实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问题。2015年1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努力提高探索解决新时期基本问题的本领。”“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最深刻的感悟就是,头脑中有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才可能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才可能以正确的立场和科学的态度理解和处理好纷繁复杂的实际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和最根本的看家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还十分注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上对世界观和方法论及其相应的立场观点方法问题作出新的阐释。2018年5月,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两个坚持”上,即从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上、从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4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和理论特质作出系统阐释:一是从“四大规律”上,即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历史性及其相关规律,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以及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上,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核心要义作出系统概括。二是从“五大观点”上,即从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和矛盾观上,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作出概括。这两个逻辑层次的概括,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及其相应的立场观点方法的科学概括,也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中国和世界新发展意义上的科学概括。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精髓的科学概括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从“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新高度,以强烈的历史自觉和高度的理论自信,以“六个必须坚持”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道理学理哲理作出新的论述。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价值。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底色和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给出了明确诠释:“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鲜明精神特质。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功经验。“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坚定“四个自信”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解答自己的问题,充分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品格。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唯有如此,才能坚守正确方向不迷失,不犯颠覆性错误。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在守正的同时,要坚持“两个结合”,立足当今时代、扎根社会实践、面向现实问题,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从而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维特质。任何一种有价值的思想理论,都必须直面时代所提出的问题,都必须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经受时代的考验。“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14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在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面临着许多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及时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让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想方法。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万事万物都是作为系统存在和发展的,都处于和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之中。“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愚者为一物一偏。”马克思主义认为,必须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认识和处理问题,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运用系统观念和系统方法全面统筹、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各领域工作,构建了一个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担当精神。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2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注世界发展和人类事业进步的天下情怀,也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胸怀天下的使命担当和博大胸襟。
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中活的灵魂的创新性塑造
“六个必须坚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阐释,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中的理论创新。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義,在中国革命长期艰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六个必须坚持”赋予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以新的时代内涵,而且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创新理论中世界观和方法论精粹的凝练,升华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境界,彰显了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辉。
“六个必须坚持”是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新时代重塑。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展现了实事求是的内在理论品格、思维特质和思想方法的规定性,展现了实事求是的新时代意蕴。实事求是要求正确认识事物的矛盾及其变化,尤其是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根本问题。毛泽东指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3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实事求是解决这些问题,要树立问题意识,坚持与时俱进,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这些问题。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深刻地揭示了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群众路线的内在联系,展现了群众路线的根本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瞻仰革命圣地时指出:“延安时期,党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写入党章,强调共产党‘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要求党的干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局面。”1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和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彰显了独立自主的根本立场和担当精神,拓展了独立自主的当代视域。《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遇失败,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
“六个必须坚持”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新的飞跃中世界观和方法论精髓的凝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集中体现在对这一时期的三个重大时代课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的回答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着力于回答新的重大时代课题,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重大时代课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时代课题,是以“六个必须坚持”为世界觀和方法论指导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思想内涵和理论体系上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从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新的飞跃来看,“六个必须坚持”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持续地发挥着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指导作用,成为两次新的飞跃中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思想智慧和理论精髓。
“六个必须坚持”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精华的升华。在对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大时代课题的回答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包括“十个明确”核心要义、“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十六个方面”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为主要内容的思想体系。这些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这十年奋进实践的理论结晶,彰显了党的基本理论和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两个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深刻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过程中,也从各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始终成为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和笃行真理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作者简介:顾海良,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 高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