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激活:无锡城市家具知觉场景化设计研究
2023-03-02蒋晟峰
蒋晟峰,刘 佳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江苏无锡 214026)
城市家具这一词汇诞生于西方,指放置于公共空间中的环境设施,可分为六大系统:公共服务、交通管理、公共照明、路面铺装、信息服务,公共交通[1]。近年来,无论是“软城市”建构背景下的城区微更新运动,还是物联技术发展下兴起的“智慧城市”概念,都使得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挖掘自身文化基因,打造地域名片。然而由于设计者对于场域理解的偏差以及形式表达的失当,更新优化的过程中同样伴随着惰性思维严重、在地性考量不足的问题。本文通过知觉现象学的介入、从其分化出的具体角度出发,结合场景化思维探索符合未来趋向的城市家具设计方式,并以无锡为例,建立“场所—人—城市家具”这一联动体系,创造便捷愉悦的生活体验。
1 知觉现象学与场景化建构
知觉现象学是哲学史观中一大重要分支,代表人物是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他认为“行为—环境—身体—意识”具有和谐的结构性,在知觉现象的视角下,身体是一切活动的基础[2]。城市体验是动态感知的过程,知觉碎片构成了所谓“生活感”,体验者通过“意识弧”将客观事物的知觉表象内化为精神意象。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相似认知背景的群体具有共性化的“意识弧”,因而对于同一客体具有相似的文化认同(图1)。
图1 知觉现象介入设计的作用序列
“场景”一词指特定的时空范畴内发生的由人物行动或人物关系构成的画面,最早出自于影视与戏剧。近年来互联网模式兴起,场景概念得到泛用,愈发强调以“人”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感知为载体,以事件为输出的全行为序列[3],这一序列与当前城市环境的发展路径相契合。城市可被视为一个复杂的“家”,既强调系统性,又强调识别性,更关键的是重视其在不同空间里个性的表达与标准[4]。未来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在于创造出具有社区归属感的新型功能单元,以未来生活为引导,配套以智能化的城市家具[5]。从知觉现象学的视角出发,可逆向推导出产生多义化体验的要素、建构知觉模型,将城市家具看作激活城市特质的触点,打造新的“语义场景”,实现“知觉场景化”。可将知觉场景的建构分为以下三个方向:
(1)感观场景:侧重于感观层面的直接体验与刺激,激活浅层知觉反应区。
(2)文化场景:侧重于物质与非物质层面文化表达,通过唤醒沉淀的意识弧,引起深层知觉共情。
(3)行为场景:侧重于对潜在行为的催化与空间叙事的达成,延续知觉现象,并积累为知觉情境。
知觉体验的多义化使得曾经僵固的城市家具体系具备了更强的语义承载力,以情感化系统的方式加入到日常城市生活中,形成场景、编织记忆,扩充设计的活态系统。
2 无锡城市家具设计概况与典型性问题
近年来,无锡城市家具侧重于对存量进行更新美化,呈现出“基础功能满足—使用体验优化—文化内涵补充”的线性发展过程。早在2012年,无锡就入选了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十四五以后,更是将城市品质提升列为重点工作之一,做出了许多积极探索。例如位于无锡老城区的“百巷梁溪”文化品牌项目:围绕14条老城街巷道路,针对导视、公共艺术、景观、交通等内容进行特色化改造,让城乡记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激活。但这一类建设活动对于无锡城市形象塑造的完成度依旧不足,典型性问题多有出现,现可进行如下总结:
2.1 要素堆砌与反直觉——感观交互模式割裂
无锡现行的城市家具更新侧重于要素的叠加,通过功能升级与视觉美化附加品牌价值。但感观要素的过载导致使用者与城市家具的交互体验不畅,“无效表达”现象严重。如将城市地图印刻在街边座椅的手法,看似一体两用,但作为导视字符过小且需要近距离俯视才可识别。而作为座椅,凹凸肌理以及夏日温度过高的包覆材质也容易引起不愉快的体验。又如人民中路段的公交站台设计,将大量精力放在现代性美化上,新设座椅虽简练美观,但也颇为窄小,且金属平板的形式难以保证久坐舒适,使用率较低。车站的信息面板设置也不符合使用逻辑,字符极小、版式过密,不少乘客宁愿用手机查询交通路线(图2)。
图2 感观割裂的无锡城市家具
像这样设计预想与实际使用情境脱节的现象十分普遍,方案极少从使用者与设施的交互出发,利用技术手段优化体验。人们在使用城市家具的过程中接收到的有效信息不足,一味追求堆砌装饰或功能要素的“口号式”设计没有切实地从城市人群、触点序列进行挖掘,难以带来生活品质的根本性提升,反而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
2.2 散碎化与失语——文化品牌复合度不足
无锡的城市影响力与其历史地位极不相符,文化凝聚力不足、文化特征不突出的现象也体现在城市家具上。作为长三角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之一,无锡不仅有着江南地区代表性的“小桥流水”与“粉墙黛瓦”,其文化特质还具有独一性。在老城区,自古“功用为先、开放包容”的态度为无锡带来“文商共济”的社会风气。在经开区,全国领先的物联网技术让无锡紧跟新时代风潮。然而经过实地走访调查后发现,目前的城市家具对于“地域主义”的理解依旧停留于模版复制的层级,文化意义趋于“零度化”[6]。
新中式风格在当下无锡城市家具设计中最为常见,色彩上往往选取传统建筑中的“黑、白、灰”辅以具有历史感的古铜色系,质感上则以现代性较强的金属结合木质展现。这样的定式手法表面上对“无锡气质”进行了诠释,但整体难经推敲。例如虽然大量使用“飞檐”“马头墙”等建筑意符,但并没有考虑到无锡与江南其他城市甚至徽州地区建筑细部的表征差异(图3),像这样相似文化符号不分场景的滥用削弱了其本身的指向性,直接导致了无锡城市品牌形象不突出,个性色彩不鲜明。
图3 文化要素滥用的无锡城市家具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语义综合体。虽然目前无锡在城市家具的设计中已经逐步转向对于本土文化信息的筛选与抽象诠释,但仍难以在客观层面上与人形成共鸣。示范区倾力打造、非示范区无人问津的不平衡现象也让区域间无法形成有效的叙事链条。较低的复合度与碎片化的体系让无锡难以彰显个性特色,文化失语。
2.3 弱情感与低效能——空间行为持续力不足
空间行为的臆断与维护的缺失,让无锡诸多新设城市家具生命周期极短。如休憩座椅、凉亭等使用率普遍不高,有的甚至短短几年就已经残败,导视系统也很快出现难以辨认的现象(图4)。城市家具在设计过程中如若缺乏对人群行为方式的深入分析,则势必造成其被废弃或非正规使用,进而引起公共空间的秩序混乱[7]。正如中老年群体习惯于聚集在特定的交流区域,这往往意味着特定群体固定的生活习惯、社交需求以及对于地点本身的情感寄托,人们很难因为市政规划的调整轻易改变日常行为路径。而人的行为活动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体验者加入、激活空间,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城市家具得到市民自发性的维护。
图4 可持续性不足的无锡城市家具
无锡针对不同区划设计差异化城市家具体系的做法虽然值得肯定,但行为指向十分模糊,并没有根据场域需求进行思考。比如老城区以仿古式城市家具系统为主、多数艺术感有余而功能性不佳,仅作为游客拍照打卡点存在,空置率较高。新区则以纯粹现代式为主,智能化的加入并没有完全让体验得到优化,反而加大了操作的理解成本。
图5 场地周边信息
图6“来车感知系统”图解
城市品牌的空心化体现在人文需求与实际效能间的割裂。新时代城市面貌建设活动多以即时性美化为主导,“高、大、全”的攀比式指标忽视了对于特定人群的持续性关注以及情绪理解。在未经过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主观臆判,只会让“表面繁荣”现象日益严重。
3 融入知觉场景化的城市家具设计优化方向
3.1 联通感观场景
人与周遭环境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听、嗅、视、触等渠道来实现的。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基于“知觉现象区”的概念,对体验者的感知层级进行划分,利用五感的协同与复合,让感观场景联通,实现“直觉化”的体验。“直觉的设计”最早由日本设计师深泽直人提出,强调让用户在特定的场景下无意识完成产品体验过程从而减少思考负担,营造美好通感[8]。多感观的联觉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叠加和强化,更是符合行为需求的恰当引导,以最简化的操作暗示降低认知成本,通过清晰的图解、扁平的信息,简明的注释等,将短时间内的信息浓度控制在最合理的范畴,从而带来系统性的优质体验[9]。
城市家具不仅是管理工具,更是服务设施与文化载体。伴随着新技术的进步与发展、5G时代为城市家具的系统性建设带来了许多值得探索的新方向[10]。十四五以来,无锡将“数字转型”作为展现新时代面貌的重要环节,智能技术的价值在于为公众与城市带来更大的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机会,因此借助技术的进步深入研究不同人群使用城市家具的时空序列,通过技术手段简化复杂的行为模式,打造符合未来需求的感观体验是当务之急。
3.2 深化文化场景
通过分析“意识弧”的沉淀与唤醒,完成从表现到意象的转变,实现在地文化的深层次传播。地域文化由某一时空内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经过长期沉淀集合而成,包括物质层面与非物质层面[11]。城市文脉很大程度上以“文本”的形式呈现,而城市家具作为与人行为活动联系最为紧密的“点”状要素,通过触点让文本可感是打造文化场景的关键,其中对于表意层次以及隐性要素的选取决定了是否能够完成品质化的文化表达。
文化记忆的激活可以从价值匹配、价值分解、价值承载、价值捕获、空间植入、模式语言六个视角对研究对象进行分解[12]。设计者应该以认同感的延续为目标,探寻文化图像的内在气质,使城市家具真正意义上做到顾“形”留“意”。需要考量的更多应该是让文化质料以怎样的姿态融入日常生活,让其可“感”、可“品”、可“用”。在未来发展路径下,无锡应该进一步发掘自身文化资本的个性,如多元杂糅的工商城市底蕴,留青竹刻、锡剧等传统技艺,对当地要素进行脉性串联。在有着充分地域理解的基础上深化非物质层面的信息传达,将城市气质“实体化”,打造不逊色于“海派文化”“金陵古都”等的城市名片,彰显文化品质与魅力。
3.3 延续行为场景
在城市家具设计过程中,关键的一点就是激发、提高和维持良性的互动关系与行为发生[13]。舒尔茨在《存在·空间·建筑》中提出“存在空间”的概念,认为个人经验与空间的关系往往通过事件进行连结,时空秩序的模糊势必会造成场景的失忆[14]。城市家具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提供了环境和空间的支点,“场所感”的产生是空间叙事的源头,在这一过程中“事件”与“叙述”缺一不可,如若停留于纯粹的信息输出而无法与人产生联系,那么叙述过程就是失效的。
对于城市家具而言,最重要的是去容纳、支撑更多的可能性,丰富城市的公共生活形态[4]。其设计也不应当停留于笼统范式,更要为使用者提供多义化的解读空间,以可供性的空间吸引体验者参与其中并且形成共鸣,进而实现集群效应[15]。在无锡的城市家具设计中,应该从地域入手,挖掘行为可能性。以老城区为例,可以从公花园、南长街等历史性场所,以及中山路、人民中路等人流密集处针对活动模式判断行为趋向,制定合理的城市家具方案,实现“人”“事”“场”三者的整合贯通,有效提升空间活跃度与价值[16]。
4 案例实践——无锡市太湖新城和风路公交站台设计
4.1 场地概况
项目场地位于无锡市经开区(太湖新城)和风路,紧邻太湖国际博览中心。周边1公里内分布有科创园区、太湖体育新城、无锡少年宫、住宅区以及尚贤河湿地公园等,属于经开区近年来核心建设范围(图5)。现公交候车处仅立有简陋的公交站牌,与博览中心的国际化门户形象相悖。此处站名为“文化广场站”,有130路、135路两班车次,且有增设趋势,目前候车间隔均时较长。
公交站台作为具有交通职能的城市家具,有着交互接触点丰富、使用人群构成复杂等特点,且相较于其他类目,无锡公交站台对于区域特质的呈现普遍更为薄弱,提升空间较大。基于现有的场地需求、人群集散方式与空间特性等,可以从知觉现象的视角出发,打造丰富场景,综合实现设计方案的产出。
4.2 知觉场景化视角下的站台设计策略
4.2.1 联通感观场景——直觉化候车体验营造
在感观场景层面,主要思路是通过复合化实现直觉性,将枯燥的公交等候转变为舒适有趣的过程,并针对典型问题进行设计干预。
(1)复合感知系统:无锡公交站台普遍存在座椅使用率低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从就坐位置很难辨清来车信息。方案基于这一点打造结合了声、光的“来车感知系统”(图6),让车站代替乘客成为搜寻车辆的主体。不仅从视觉层面给人提供参考,更是融合声音信息并通过灯光要素强化复合感知。当巴士还有约20秒就要到站时,站台本体会被“唤醒”,发出轻盈的音乐声。顶部的悬置结构则会发出异色灯光,与此同时顶棚与地板也会投射出相应颜色的灯光。每一条不同的公交线路都配备有专属的声音、灯效与报站语音,可随车次的增加而迭代。声光提示的认知成本极低,可很快融入日常的乘车过程中。无需耗费精力关注来车信息的特性也让体验触点的连结更为顺畅。
(2)信息界面:对于有闲暇进行更多交互操作的乘客,站台提供了多样化的智能信息界面。界面采用左右二帘式排列,分别侧重于提供给科技掌握程度不同的人群。第一帘用于展示车次信息,将站点名用更符合视觉引导的线性进行串联,并采用深灰底配白字、增加站名间距,提升易读性。同时对于车辆行驶的进度采用灯光点亮,做到清晰了然。第二帘用于信息查询与城市宣传,摈弃常见的轮播式广告牌,加入触控式交互屏。乘客可对车辆实况、周边设施、区域景点、城市文化等内容进行查询与视频观看,针对太湖国际博览中心的相关展讯、活动上新与相关宣传等也会同步展示,便于无锡在地文化与科技的普及传播(图7)。
图7 智能信息界面
4.2.2 深化文化场景——非物质化的站台形式转译
方案用地位于太湖新城的核心商业区,在战略上具有“无锡城市新中心、产业发展新高地、生态宜居新家园”的三重定位。由形式提取到意象构建,可从文化质料的选择以及非物质层面的知觉处理完成文化场景的营造。
(1)形式提取:外部造型上,整体与太湖国际博览中心进行呼应。提取博览中心如同两翼般的外部轮廓并利用圆角线条进行有机化处理,让南北两侧车站形态相似而不雷同。空间布局上,从区域资源入手,提取周边尚贤河湿地公园景观的自然曲线,勾勒座椅形态并进行区域划分,加设植栽槽以及人工草皮,打造具有生态意趣的景观式候车空间。装饰细节上,提取无锡传统园林中冰裂纹花窗的图案意符,悬置于顶棚下端,亦如传统建筑装饰构件中的“挂落”,成为声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花窗窥景”的古典意象还运用在车站西侧的“远观窗”创意装置中,通过形态与功用的融合,营造江南审美趣味(图8)。
图8 元素提取与形式塑造
(2)意象建构:对于文化非物质层次的表现可从以下三个层级展开:第一层级彰显区域科技调性。造型上利用流动的一体化弧形搭配数字雕刻的金属肌理。设色克制内敛,以银灰色搭配暖木色,结合灯光变幻表现素雅灵动的视觉气质,凸显技术美感。同时在功能性上通过交互界面、声光系统、提供充电服务的座椅等要素实现多元智能的数字城市生活,与区域价值定位相契合。第二层级体现山水城市特色。有机化的外部造型如同卵石,借助景观式的候车空间与站台周边环境相融合,打造“微缩花园”,让站台本身成为一个以野趣为底色的社交空间而不是冰冷的金属盒子,响应太湖新城“绿色生态生活”的号召。第三层凸显人文性与传统趣味。选取花窗这一“江南印记”,几何化的传统冰裂纹既打造古典意境,又与现代性审美相合,并通过功能附加使其变为并不冗余的必要结构,在文化表意与实际功用之间达成平衡,为站台增添艺术价值。三个层级彼此并非孤立、而是相互融合,形成现代气质、自然趣味,传统意蕴兼具的综合意象。
4.2.3 延续行为场景——可供性情境建构
方案通过公交站台使用人群分析,对其潜在的行为需求进行挖掘,凭借具有“可供性”的设施衍生行为,推动站台本身成为城市记忆的载体。
分析场地使用人群,按目的可划分为园区通勤、展会参展、住区往返、体育公园锻炼,以及景区游玩等主要行为。就年龄段而言从儿童到老年均有涉及,以儿童与青年乘客占主体,较为多元。丰富的人群特征意味着差异化的潜在行为需求,方案为此打破了传统的站台模式。在空间划分上,交互信息板将车站一分为二,一侧设置私密性较高的单独座椅、另一侧为设置有自由组合式座椅的开放区域。无论是面对面的社交洽谈、还是互不干扰地独自或背对而坐,不同的行为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来车感知系统”的声光提醒使得乘客无须面向道路观察车辆,可以更随性地选择就坐方式与休憩姿态。座椅有针对成人与儿童设计的两种高度,方便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就坐。下方设置有充电口、站内有WIFI信号,为临时需要处理商务的人群提供便利,木制亲肤材质与植栽池结合的形式也有助于体验者的身心放松,设置于角落的临时急救包配备有常用的医疗工具与药品,可应对突发状况。除此之外,为了应对候车时间长的问题,还设置有“远观窗”这一趣味装置,转动操纵杆即可进行望远镜般的探索,可根据预设好的不同档位观察西侧尚贤河湿地公园的景色,配合交互界面的区域讲解宣传,实现趣味科普与娱乐。
简而言之,站台的设计凸显“体验综合体”的概念,区别于传统站台,旨在打造集休憩候车、社交洽谈,人文科普于一体的多义化空间(图9)。
图9 站台功能与人群行为活动
5 结语
城市家具是城市文化要素的浓缩载体和传播介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以无锡为代表,梳理国内现行城市家具设计体系中的共性问题,并以太湖新城和风路公交站台设计为实例,通过知觉现象学与场景化思维的介入,挖掘使用者与城市家具更深层的联系,对城市文化表征模糊、空间文法混乱等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其一,通过融入更符合使用者行为模式的知觉考量,形成“直觉化”的空间体验,联通感观场景。其二,强调非物质层面的转译以弥补文化表达的单一,带来“品质化”的在地性表现,深化文化场景。其三,通过行为情境的营造与维持,使空间叙事成立,延续人文场景。综合以上要素,对无锡意象进行多维激活,对城市品牌战略进行积极响应,进一步探索属于新时代的城市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