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业“富士康化”实属无稽之谈
2023-03-02董一凡
董一凡
德国国内个别媒体最近又围绕中德经贸关系问题贩卖焦虑,一方面继续鼓噪德国巨额对华出口是所谓“过度依赖”,另一方面将德国从中国的进口额陡增也看作德国经济的“问题”,称长此以往德国工业可能会如富士康工厂一样,变'成“中国供应商的终端制造基地”。这类舆论操弄显然还是顺着将经贸合作泛安全化和意识形态化的逻辑,变着花样在德国和欧洲炒作对华“过度依赖”论调,进希为所谓“去风险化”乃至推动中德、中欧在经贸和产业领域“脱钩”创造舆论基础。但显而易见的是,这类论调严重缺乏常识,“依计行事”只会让已经陷于危机的德国经济雪上加霜。
中德经贸合作已历经半个世纪以上,双方互利共赢、提质升级的发展态势随着全球化和产业结构优化互补不断加固。2022年,中德双边贸易额高达2266.35亿美元,是1972年中德建交之初的831倍,其中中国对德顺差仅48亿美元,双方贸易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从贸易结构上看,机电产品分别占中国对德出口的51.72%和德国对华出口的35.51%,同时运输设备亦在德国对华出口中占30%以上。机电和汽车产品占据中德相互贸易的重要位置,既显示了中国制造业在水平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与德国制造业之间互补性和产业链互嵌水平增强,也体现了双方产业层面不断扩大的相互需求所发挥的推动作用。
德国个别媒体鼓噪所'谓德国工业“富士康化”,是故意对全球产业链合作关系和分工体系视而不见的博眼球之举。德媒相关报道显然是把富士康等代工企业视为低端、劳动密集型、原料市场两头在外的企业。但实际上,很多成功和成熟的代工企业律往依托于本土密集和深厚的产业链体系,以及在某一全球制造业领域占据难以替代的结构性优势,比如台积电等芯片企业实际上也秉持着承接订单的代工模式,但却占据着全球半导体产业中不可替代的地位。由是观之,德国在数控机床、汽车、精密机械等高端工业领域,无论关键环节还是最终产品上都占据着全球领先的技术优势,而其产业链在中国等地的海外布局则更多出于整体经营成本优化的考虑,双方在这一领域的相互紧密贸易也完全是出于优势互补和市场吸引,另外德国又背靠欧洲单一市场这一全,球最大、最优质的高端产品消费地,这些都使中德制造业之间的紧密互补与劳动密集型代工完全是两码事。
况且,中国对德超大规模出口,德国企业对华投资也是背后的重要推动因素。截至2020年底,德国累计对华投资364.1亿美元,是欧盟成员国中对中国投资额最高的国家,2021年在华德企已经超过5000家。2022年前三个季度,德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114.3%,汽车、电子零配件、化工、工业设备、制药及生物技术等高端制造业领域占德国对华直接投资的70%,宝马、巴斯夫、大众等德国大企业占据对华投资的主要份额|。与此同时,中国持续扩大开放的趋势给德国在华企业创造越来越多的机遇,高端产业中德方控股或德方独资的比重愈发提升。这些企业在华投资不仅是要挖掘中国市场的潜力,同时也以中国为平台和基地对欧洲乃至全球扩大出口和加强价值链衔接。因此,德国在华企业在中国对德出口方面做出极为显著的贡献,同时也在疫情和地缘政治动荡背景下就加强双方产业链稳定和韧性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如此相互深度嵌入的关系中得出德国工业沦为只是进行终端产品简单制造的代工,岂不贻笑大方。
如果真像个别德媒鼓噪的这样,因担忧所谓“富士康化”而人为地与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以及制造业大国削弱经贸联系,那才是德国工业甚至德国经济真正该担忧的。平心而论,过去数十年来德国经济的崛起是在全球化进程中主动适应变革、拥抱机遇的结果,只有实现生产、销售和市场的全球布局才能为“德国制造”拓展出更为深厚的发展腹地。当前,德国制造业受到能源危机和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双重挤压,成本和竞争力层面的压力上升将是长期趋势,明智的做法应当是通过扩展合作增加自身的回旋空间,而非沉迷于“降低依赖”将既有的合作基础和产业链嵌合关系打乱打散,使既有产业基础面临雪上加霜的境地。
事实上,德国的政界和商界最近已多次强调巩固和发展中德经贸关系的重要意义。德国总理朔尔茨不久前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会面时表示,德方将坚定发展同中国的经贸关系,反对任何形式的“脱钩”,强劲的德中关系和经贸互利合作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和繁荣。德国经济研究所发布报告指出,在复杂的地缘政治风险面前,许多德国公司选择“看多中国"。中国持续扩大开放、增加动能、谋求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将持续为包括德企在内的全球外企释放发展红利和市场机遇,相信时间会证明德国做出的选择。▲(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