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话为画,言满意丰
2023-03-01胡建华
胡建华
概念分析
化话为画是以建构画面感的思维方式写作,简而言之,就是将不鲜活的语言变成形象立体的画面,使语言散发出生机和活力。“大漠孤烟”“松间落日”“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等画面,都留给我们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和不可磨灭的记忆。可见,一篇优秀的记叙文需要通过画面来达到行云流水、字字珠玑的效果,让读者读完产生唇齿留香的感觉。
技巧运用
唐朝诗人王维曾写过“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画动人、以画传情。记叙文离不开生动、鲜活的画面,所谓的“画面感”就是叙述描写事件或者人物的场景。基于此,通过“化话为画”增强文章画面感,是实现言满意丰的一把钥匙。
一、抓住典型事物,编织画面
写作如同建造高楼,需要设计好图纸。其中,选材是第一步。要想作文优秀,需要选取典型事物,紧扣其特点进行细致描摹,进而合理组织成“画”。
1.围繞主题,选取人、事、景、物构图
为了避免叙事单调,需要有效地将人、事、景、物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北宋政治家、著名诗人司马光陪同岳父夏日游湖,为了写出宴会的盛大景象,吟出“荷香着衣不去,竹色映酒遥来”。这两句诗巧选“荷香”“竹色”等景,与“红旗”“水面”相照应,形成了欢快热闹的图景。其中,物与物、景与景两者呼应,对叙事、写人起到了良好的烘托作用。在小学记叙文写作中,为了让叙事丰富起来,学生可以围绕主题,巧妙地将人、事、景入画。如:
文段(1):
清风徐来,春光羞涩地溜进屋子。阳光在妈妈的发丝上投下了光晕,那缕缕的发丝泛出银色的光,直接刺痛了我的眼。
文段(2):
细雨绵绵,如那悠长的三千烦恼丝。无精打采的我不知不觉地走进那条熟悉而又悠远的小巷,不远的尽头,那盏灯,依然亮着。灯光点点,暖意融融。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个熟悉的身影,矮小的身躯,佝偻着背,撑着伞,在那个巷口等着我……
这两段文字巧妙将风、雨等自然景象融入叙事中,组合成景,创设了意味深长、具体可感的意境,巧妙映衬出作者的心情。
2.巧用剪影法,组合画面
一篇精彩的记叙文如一部扣人心弦的电影,要恰当地借助剪影法,让画面更加纯粹、简洁而有表现力。具体而言,剪影法就是利用构图,增强或者减少相关的表达元素,让画面更加简洁、纯粹。具体方法为:
(1)增加前景元素,突出叙事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比如,以“游玩————”为题写作,可以写游玩地方的剪影:
走在西湖畔,我领略着别样的千年史。“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西湖畔边的一处亭,便是一段风流;一座亭,便是一番风情。
“钱塘门外”的风波亭,离“惜别白公”雕塑很近,离断桥也不远,流传着“有汉一人,有宋一人,百世清风关岳并;奇才绝代,奇冤绝代,千秋毅魄日星悬”的佳话,带给后人无限的感叹和深思。
沿着悠长的小径往前走,紧贴水面建造,双重檐、歇山顶的集贤亭,盈盈浮于湖波之上,与水天相融相依,浑然天成,此时映着苍山晚霞、水光潋滟,伴着阵阵荷香,真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继续往前走,灯影逐渐暗淡,人影越来越稀疏。此时,小桥、流水、亭阁,加上那湖畔岸边随风摇曳的柳条,显得更加妩媚了……
以上文字描写了西湖的风景,为了避免平铺直叙,作者巧妙运用剪影法,抓住西湖的亭台楼阁来聚焦镜头,将画面的立体感呈现出来。
(2)聚焦镜头,有效特写
描写画面的时候,要从整体到局部,从群体到个体,有效进行镜头特写,进而让画面活起来。比如,描写街市上车水马龙的热闹场景,可以采用镜头特写法:
早上,街上热闹非凡。
南北街的石板桥上,有一地的红辣椒、绿油油的青菜,还有挂着露水的瓜果,新鲜极了。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引得人们纷纷上前。
“鱼十元一斤……”随着这浑厚而有特色的吆喝声,大家都涌向鱼摊前。这是方圆十里都知道的卖鱼贩,他家专卖野生黑鱼,既不涨价又不短斤少两,很有信誉。
摊主麻利地剖鱼,三下五除二,一条白胖的鱼很快被分解完毕,鱼头、鱼肚、鱼背,利利索索,按需分配给一早就候在摊前的顾客。
此段文字聚焦镜头,抓拍卖鱼摊主的神态,展现了早市的热闹。
二、巧用动态描写,特写画面
记叙文以人物活动为中心,以叙事为主体。为了将事件写生动,将人物写活,巧用动态描写是关键。
1.典型动作放慢写,增强动态画面效果
描写人物的时候,要抓住人物的典型动作,不惜笔墨地对其进行多次描写,进而突出人物的典型特点。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辟地》中有这样的文字:
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本段文字巧用一系列动词,放慢动作,构成连续的动作链条,“醒”“睁”“翻”“裂”生动地写出了“盘古”醒来后用斧头开天辟地的场景。其中,作者有意识地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发挥想象力,如“轻而清的东西”“重而浊的东西”分别对应浮动的轻烟、缥缈的薄雾和泥泞的土地、油黑的矿石,进而让读者感叹于盘古的力量和天地分开后的神奇。
描写人物形态时,还可以给人物“定格”,突出人物的典型形象,做到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比如,《那个同学》片段:
瞧!那个女孩,三七分的发型,皮肤白皙,大大的眼睛透着机智,凌厉的眉毛再加上紧抿的嘴唇,给人很严肃的感觉。
这段文字紧扣人物的“发型”“眼睛”“眉毛”“嘴唇”进行细描,进而突出女孩利落的外表下严肃的性格特点。
2.精彩动作放大写,形成整体画面
描写人物动作的时候,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还需要描写人物是怎样做的。可以有意放大动作,聚焦人物的“细枝末节”,然后按照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连贯起来,进而形成整体画面。还以《盘古开天辟地》为例,作者抓住盘古的“脚踏地”“头顶天”场景,进行细致描摹,进而写出盘古的高大形象。具体为: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写作时,可以想象画面,选择准确而連贯的动作,在动作前加修饰语,进而让画面更有动态感。比如《我挨打了》片段:
爸爸青筋直冒,一把把我从床上拖了起来,又从桌子上抄起鸡毛掸子,高高扬起在半空中猛地往下一抽。我来不及躲闪,一鞭重重地落在了我的脊背上,麻辣辣的,疼痛无比,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三、善用修辞手法,增强画面色彩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运用让语言更有表现力,人们往往会善用各种修辞手法,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1.妙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
在经典的古诗词中,为了让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诗人(词人)往往运用比喻的修辞。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愁绪”比喻成“春水”一样绵延不绝。再比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巧妙地将“雪花”比喻成“梨花”,描摹其形态。再比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巧妙地写出了“月亮”的形状和皎洁。在经典的小学课文中,也有不少巧用比喻的文段,突出人物形象。还以《盘古开天辟地》为例:
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通读文段,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巧用比喻修辞,将“盘古”比喻为“一根柱子”,立刻让人物形象变得立体饱满,进而表现出其勇于开创、甘于奉献的精神。
2.善用排比修辞,展现画面
在记叙文写作中,善用排比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而且可以让文章具有画面感。为了让叙事更加连贯和清晰,“变换时空”构成排比,可以让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比如,《我的家乡》开头:
最甜家乡水,最美是乡音。我的家乡是鱼米之乡,这里有一望无际的田野,也有成排垂下丝绦的柳树,更有“无鱼不成席”的习俗。最难忘的记忆是童年时,我跟随爷爷捕鱼的情景。
爷爷弯腰低头,一绺绺理顺渔网,然后将渔网抛出。只见天空中出现了半个圆形,渔网像大锅盖罩住了池塘。不到十分钟,爷爷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收网,那白花花、沉甸甸的鱼儿便呈现在眼前。一旁的小孩儿有的欢呼雀跃,有的摩拳擦掌,还有的唱起渔歌……真热闹!
四、借助联想或想象,丰富意蕴
为了让文章言满意丰,写作时还需要借助恰当的想象,全面调动听觉、视觉、味觉等感官,建构整体的画面,进而让文字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比如,《走月亮》中:“秋虫唱着,夜鸟拍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果园里飘来果子的甜香……”作者有意识地把所见、所听、所闻串联起来,增强了秋夜画面的动态感,丰富了意蕴。再比如,写作“难以忘怀的————”,可以选择一个人、一处景、一个物件展开想象,同时寄寓深情。如:
我的外公住在乡下,他家离渡口很近。小时候的夏日,外公总是在夕阳西下之时,带我来到渡口,并亲切地说:“那就是可以带你远航的地方。”幼小的我只是似懂非懂地点头,看着远处渡口弥漫着青黛色的雾霭,奔向血色的残阳。微风吹过,偶尔还夹杂着青草的香味,似乎还带来了远方的呼唤。
可见,生动的画面是记叙文写作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让文章内容具体、充实,达到言满意丰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