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据点“紫凝轩”
2023-03-01吴作秋
■ 吴作秋
在潮州市枫溪英塘村,有一座名为“紫凝轩”的老宅,坐落在村东北角的一方池塘边。门口一棵老榕树,枝繁叶茂,好像在向人们诉说着一段不平凡的历史。这里,如今是潮州市党史教育基地和枫溪区党员教育基地,每年前来参观学习、接受教育的人们络绎不绝。
这处赓续着红色血脉的革命遗址,如今正释放着薪火相传的老区精神,激励着广大党员和老区人民努力奋进。下面是发生在1939年至1946年与紫凝轩相关的五个红色故事:
接触革命队伍,收集日军情报
1939年6月潮州城沦陷,日军在枫溪云步村设立据点,任意搜查过往民众,无恶不作。
当时,共产党领导的潮汕青年抗日游击队,积极开展武装活动。英塘村村民王炳荣正值壮年,在农闲收购废品时,接触到这支队伍,受革命思想感染而加入游击队。
王炳荣秘密宣传抗日救亡,先后联络村民17人,组成地下情报组,暗中搜集日军的活动信息,为游击队提供线索。解放后任过汕头市副市长,当年游击队基干组长李亮曾撰文回忆:“游击队经常对日伪军进行袭扰阻击,得到英塘村群众的大力支持,以王炳荣为核心的革命青年主动提供日军行动情况,为队伍向导,发动群众,支援前线,形成了鱼水的亲密关系”。
活捉日军伍长,鼓舞军民士气
王炳荣的孙子王武平自豪地讲述爷爷当年参与活捉日军伍长加藤始助的故事。加藤始助是当年驻扎云步据点的日军伍长,为人凶残贪婪,常到饭店吃“霸王餐”。为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游击队谋划活捉加藤始助。
1939年10月7日早晨,游击队员潜伏在云步市场,等待“猎物”出现。上午9时,加藤始助大摇大摆走进一家饭店,坐在长凳上烤鱿鱼喝酒。埋伏的游击队员伺机而动,大个子队员李朝道一个箭步冲上前将他挟住,学过北拳的王炳荣跃身而上,点击他的鼻梁穴,加藤始助昏倒就擒,被拖进蔗园,捆绑在木梯上迅速抬走送交独九旅。日军闻讯赶来,遭到游击队奋力阻击而撤退。
这次行动得到战区的嘉奖,王炳荣立了一等功。首次在粤东地区活捉日军伍长,极大地鼓舞了潮汕军民的士气。
配合武装斗争,参与“洋头侧击”
1939年11月14日,日军准备进攻驻乌洋山的国民党保安团,在洋头郑山坡上安置了三门大炮。当时,英塘、高田、厦厝三个村的地下武装,配合游击队侧击日军。地下武装人员潜到英圹与洋头郑交界处的蔗林里,对日军猛然袭击,使其措手不及。当晚,游击队又袭击了云步日军据点,解了乌洋山之围。这就是有名的“洋头侧击”。
英塘村群众基础好,在这次战斗中,几乎全村出动,挑麦粥、番薯汤到阵地上,并帮助转移伤员,有力地配合支援了武装斗争。
提供书斋老宅,创建革命据点
英塘村是潮汕铁路线上从平原连接山区的村落。紫凝轩老宅占地1150平方米,以前四周是蔗园菜地,进可攻、退能守,地形有利于设立武装斗争活动据点。
1943年9月,潮澄饶县委派出抗日游击队基干组长李亮来到英塘村,找到紫凝轩的主人王炳荣,向他道明来意,以合股开米铺作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得到王炳荣夫妻的大力支持。自此,住着王炳荣家族十几口人的紫凝轩大宅,成为潮汕党组织和游击队的革命活动据点。
平日里,王炳荣以下地劳动或做生意为掩护,一有革命同志到来,无论昼夜,夫妻俩就赶紧做饭,安顿吃住。在王炳荣的影响下,他儿子和村里乡亲,也积极参与。王炳荣和一些进步青年还帮助传递情报、接应过往同志、运送枪支弹药。抗日武装队伍负责人周礼平、吴建民、李习楷、许杰、陈汉等同志常经此往返,开展对敌斗争。1945年5、6月,抗日游击队袭击彩塘、东凤的日伪警察所、乡公所、税务所的行动中,都得到英塘、高田、厦厝活动点的有力配合。
1945年8月,潮澄饶抗日游击大队在紫凝轩集合,北上潮安登塘居西溜,成立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第一支队,周礼平任政委、李亮任支队长。在与国民党顽固派激战失利后又转移到英塘休整,驻扎紫凝轩书斋等处。吴健民接任“韩纵一支”政委,把队伍带回江东佘厝洲,后移师凤凰山开辟革命根据地。
掩护革命同志,受刑坚贞不屈
1946年6月26日,陈鹏志等4名地下武装人员到紫凝轩开展活动,由于叛徒告密,敌人进村搜捕。陈鹏志紧急突围;林绍明、周锡桐被抓;许务同志急中生智,躲在王武平祖母陈婵清眠床的“蜘蛛顶”,盖上粿箶和蒸笼。敌人发现少了一个游击队员,便抓住陈婵清绑其拇指,吊在木梁拷打,还拖到池塘浸水,醒过来后接连毒打逼问。陈婵清受敌严刑,坚贞不屈,守住秘密,使藏在其家中的许务同志得以脱离魔掌。
陈婵清虽是一位农村妇女,但多年来,她支持丈夫参加革命,自己也参与接待革命同志,还曾到外地护理地下武装伤病员。陈婵清有着坚强的革命信念和意志,保守了党的秘密,保护了革命据点。
紫凝轩是潮州枫溪弥足珍贵的革命遗址,我们要挖掘、保护、运用好红色资源,在追忆、缅怀、体悟中,不断涵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培植厚重的历史责任,塑造博大的家国情怀。把弘扬老区精神,不忘初心使命,作为对革命先辈的最好告慰,让红色基因成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新伟业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