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神探”中子
2023-02-28黄蔚玲
黄蔚玲
中国散裂中子源 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十二大科学装置之首,
它产生的中子可以探察小到手机芯片,大到深海潜水器外壳的内部微观结构,
为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化工、环境与能源等领域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什么是散裂中子源?为什么要建造散裂中子源?
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物理学原理呢?
研究物质结构的“得力干将”:中子
中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除氢原子外几乎所有物质的原子内部都有中子,但它被人类发現却还不到100年。
自从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发现X射线(因此获得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约翰·汤姆逊在研究阴极射线(电子流)时发现电子(因此获得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微观世界的大门逐渐向人类敞开,这其中发生了很多有趣的小故事。
例如,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α粒子(氦原子核,带正电)轰击金箔后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偏转角度很小,但大约有1/8000的α粒子偏转角大于90度甚至150度。这个现象无法用汤姆逊假设的“葡萄干面包”式原子模型(如左上图)来解释,于是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行星式结构模型,即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作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着核旋转。
后来,德国物理学家瓦尔特·博特和贝克用α粒子轰击金属铍时发现了一种穿透力很强的射线。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认为这种射线是由中性粒子组成的,并通过实验测出了这种粒子的质量(与质子质量相近),他称这种粒子为“中子”,并因此获得了193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此后,中子进入科学家的视野,人类逐步认识到中子既是粒子又是波,不仅可以与材料内部的原子核发生碰撞、散射,还可以在材料内部产生衍射效应(像波在水面上越过较小的障碍物继续传播),由此诞生了中子散射技术和中子衍射技术。中子一跃成为人类研究物质晶格(原子在晶体中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结构、磁性材料、生物医药、能源开发等领域的“得力干将”。
大型中子“工厂”:散裂中子源
利用天文望远镜,人们可以探索太空中的星系、星团和超新星爆发遗迹,推断宇宙演变趋势;利用光学显微镜,人们可以看到动植物细胞的内部结构;利用电子显微镜,人们可以看到材料表面原子排布,分析微米级超薄样本的物质成分。那么,利用中子,科学家可以做什么呢?
在中国的广东省东莞市美丽的松山湖畔,坐落着继英国、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4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它就像一个大型的中子工厂,源源不断地产生各种波长的中子,这些中子通过中子导管到达不同谱仪对应的样本台,可以同时对多种材料样本进行探测、研究,就好像很多台显微镜在对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进行成像一样。
例如,相比X射线,中子对于氢、锂、碳等较轻元素比较敏感,如果想设计寿命更长的锂离子电池,可以用中子来探测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对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性和电压保持性能的研究,改进阴极材料。
再例如,想使我们驾驶的汽车既节能省油又具备良好的碰撞性能,就可以利用比常规X射线的穿透能力还要强数个量级的中子,到达结构部件内数厘米的深处,获取材料的局部晶体结构信息,帮助科学家研究出兼具高强度和高韧性的车身材料。
再例如,在新药物研发过程中,药物和生物细胞是如何作用的?又如何对肌体产生治疗效果的呢?科学家就可以利用中子反射对薄膜类样本损伤很小的特点,来解决生物膜缩胀、生物药物输运的动态过程分析等棘手问题。
千百年前人类“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书写了灿烂的文明。从宏观到微观、从极大尺度到极小尺度,人类探索世界的步伐从未停止。在中子这个“神探”的帮助下,研究人员得以从各个角度获取物质内部的微观信息,进而更好地研发、利用材料,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知识链接 为什么要研究物质结构?
物质微观结构和组成决定了它的物理、化学特性,如图所示,金刚石(稳定的正四面体结构)和石墨(层状等六边形结构)都由碳原子构成,但是因为原子排列方式不同,二者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中子因其独特的物理属性(不带电、穿透力强、具有磁性、对轻元素灵敏等)在众多微观粒子中脱颖而出。它好像神探一般,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分析材料结构和成分组成、发现材料缺陷、找到问题症结,从而研发出更强、更轻、更结实的新材料。
我们可以想象一张很大的网,要如何知道这张网的结构呢?我们可以抛出很多弹珠,有些弹珠会穿过网孔,有些会和网发生碰撞,飞向不同方向。测量所有弹珠的轨迹,就可以反推出这张网的结构了。
这里的弹珠就是中子,网就是我们要研究的物质,弹珠飞向不同方向就是中子散射。研究人员通过测量中子能量和轨迹的变化,就可以推断物质的微观结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