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MS5.1地震震裂斜坡地震动响应特征
2023-02-28寇瑞斌王运生胡东雨涛詹明斌吴昊宸赵方彬
寇瑞斌 王运生 胡东雨 唐 涛詹明斌 向 超 吴昊宸 赵方彬
1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成都市东三路1号,610059 2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市东三路1号,610059
汶川大地震以及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强震使得许多山体受到扰动,形成大量震裂斜坡。研究表明,不同微地貌单元对地质灾害发育具有明显影响,凸出地形、条形山体、单薄山脊、坡折部位、山嘴两侧地形放大效应显著,多有震害发生[1-7]。部分学者设计振动台模型实验,研究微地貌放大效应以及地震动参数影响边坡的动力响应规律[8-10]。
对震裂斜坡力学形成机制的研究较多,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1-14],但对震裂斜坡地震动响应特征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实际监测数据。受2019年长宁6.0级地震和2019年珙县5.6级地震灾害的影响,珙县珙泉镇三江村鹰咀岩地裂缝发生变形,直接威胁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本研究在鹰咀岩安置3台地震动监测仪器,分析震裂斜坡的地震动响应特征,以期对珙县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1 监测剖面概况
四川盆地南缘构造变形较为简单,岩层倾角相对较小,但地应力复杂,主要有北西向和滇东-黔西的挤压应力以及四川盆地的刚性基底阻力,为应力积累提供条件,易发生地震,兴文MS5.1地震即是正常的高地应力释放过程[15]。本次地震震源深度10 km,震中位置为28.22°N、105.03°E,珙县地震监测台站距离震中约30 km,震中位置及断裂展布见图1。
图1 震中位置及断裂展布Fig.1 Distribution of the epicenter and faults
鹰咀岩不稳定斜坡前缘以公路内侧基覆界面为界,两侧均以微地貌小山脊为界,纵向长约490 m,宽约300 m,厚约2~3 m,体积约44.1万m3。斜坡坡向约185°,平均坡度约35°。斜坡中下部公路内侧局部可见基岩出露,岩性为灰褐色砂岩,产状为212°∠9°,岩层与斜坡倾向大体一致,为顺层斜坡。受2019-06-17长宁县6.0级地震以及2019-07-04珙县5.6级地震影响,斜坡体上出现2条地裂缝L1和L2(图2)。地裂缝L1可分为2段,Ⅰ段走向约123°,长约74 m,宽0.5~0.7 m,深2.2~2.5 m;Ⅱ段走向约168°,长约72 m,宽0.2~0.5 m,深1.5~2.3 m。地裂缝L2走向约140°,长约39 m,宽0.15~0.4 m,深0.1~0.4 m。根据变形特征,斜坡中后部区域为强变形区,长约200 m,宽约255 m。鹰咀岩地裂缝所处斜坡目前均处于欠稳定状态,若遇持续降雨、地震等不利工况条件,形成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a)~(c)为地裂缝L1,(d)~(e)为地裂缝L2图2 地震裂缝Fig.2 Earthquake fissures
珙县鹰咀岩斜坡体上布置有3个监测点(图3),监测剖面见图4。1#监测点高程502 m,位于斜坡前缘村道旁基岩上,岩性为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砂岩,岩层近水平,产状215°∠9°,层厚20~50 cm,中风化至微风化。1#监测点接近谷底,且岩体较完整,可以忽略地形效应,作为斜坡中上部监测点的参考点。2#监测点位于震裂斜坡中部基岩上,高程597 m,地形坡度较缓,约30°~40°,表层覆盖物为粘土夹碎石,粘土为塑性,厚约0.5~0.7 m。3#监测点位于震裂斜坡地裂缝附近基岩上,高程678 m,地形坡度30°~40°,表层覆盖物为粘土夹碎石,粘土为塑性,厚约1.8~2.1 m。2#和3#监测点表层有薄覆盖物,但传感器位于基岩上,可以忽略覆盖层影响,按照基岩场地进行分析。本研究使用G01NET-3型结构与斜坡地震动响应监测仪,采样间隔为0.005 12 s。
图3 监测点位分布Fig.3 Distribution of monitoring points
图4 鹰咀岩监测剖面Fig.4 Yingzuiyan monitoring profile
2 监测数据
2.1 时程曲线
兴文MS5.1地震触发距离震中约30 km的鹰咀岩斜坡上的3台地震动监测仪器,仪器记录到完整的地震波数据。使用SeismoSignal软件对数据进行基线校正和滤波处理,并分析时程曲线(图5)。
图5 地震动时程曲线Fig.5 Ground motion time history curve
分析各监测点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曲线可知,本次地震持时短、幅度小,位于震裂斜坡上部的2#和3#监测点S波持时较斜坡前缘1#监测点长2~5 s,这是因为在限定范围内,地震波到时与持时随震中距的增加而增加,而高程增加相当于震中距增加。1#、2#和3#监测点的最大峰值加速度(PGA)分别为0.061 65 m/s2、0.092 55 m/s2和0.145 57 m/s2,1#监测点三分量方向加速度小于2#和3#监测点,地裂缝附近3#监测点最大PGA大于1#和2#监测点,这是由高程放大效应和震裂斜坡地震波传播遇不连续介质(地裂缝)发生反射叠加所致。地震波传播时由于S波与P波波速不同步,因此能在较短时间内记录双峰型时程曲线,地裂缝附近3#监测点相较于2#监测点NS向加速度双峰特征更加明显,且第2峰值大于第1峰值,这是因为波速较快的P波遇震裂斜坡不连续介质(地裂缝)发生反射并与波速较慢的S波叠加,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增强S波能量,提高第2波峰(峰值加速度)大小。在EW、NS和UD方向上,各点均有不同程度的响应,大体上为NS向最大,EW向次之,UD向最小,表明本次地震动优势方向为NS向。
2.2 傅里叶频谱
地震波信号呈现正弦曲线,将其作傅里叶变换得到傅里叶频谱图(图6),可反映场地不同频率范围的地震波能量强弱。
图6 地震动傅里叶频谱图Fig.6 Fourier spectrogram of ground motion
从图6可以看出,震裂斜坡场地对地震波频率(表1)变化起到明显作用,1#监测点主频率较小,EW、NS和UD方向上分别为6.23 Hz、11.10 Hz和11.74 Hz;2#监测点三分量上主频率分别为10.03 Hz、17.51 Hz和9.88 Hz;3#监测点三分量上主频率分别为11.34 Hz、21.73 Hz和12.53 Hz。表明该震裂斜坡对EW向和NS向分量低频具有过滤吸收作用,对中高频具有放大增强作用,表现为低频衰减、中高频放大、频带变宽,这在地裂缝附近3#监测点更加显著;UD向变化不明显,可能与震中距和表层覆盖物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2.3 加速度反应谱
加速度反应谱是指在相同阻尼条件下,地表质点系的最大响应与场地自振周期的关系,可理解为阻尼相同、周期不同的质点系在地震过程中的最大响应(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反映了场地的地震动和共振特性,其本质是反映最大响应绝对值与自振周期的函数关系[16-17]。阻尼比指场地在受到地震力荷载作用下振动的衰减,本文分析加速度反应谱时,将阻尼比设置为5%、10%和20%(图7)。
图7 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Fig.7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um of ground motion
从图7可以看出,加速度幅值随着阻尼比增大而减小,且下降明显,在0.5 s后逐渐减小趋近于0。反应谱升降趋势不随阻尼比变化而发生显著改变,说明加速度反应谱可量化不同阻尼对地震波振幅的响应,而阻尼对震动过程的影响较小。在同一阻尼比条件下,地裂缝附近3#监测点的振幅值均大于1#和2#监测点,NS向反应谱显著大于EW和UD向。
根据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珙县为Ⅵ度设防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地震分组为第1组,属于Ⅱ类场地,Ⅵ度和Ⅶ度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分别为0.28和0.50,特征周期为0.35 s,选择5%阻尼比的加速度,使用Chinese Response Spectrum程序绘制抗震设计反应谱。通过分析可知,2#监测点NS向和3#监测点EW向5%阻尼比反应谱峰值大于Ⅵ度设计谱,小于Ⅶ度设计谱;3#监测点NS向5%阻尼比反应谱峰值接近Ⅶ度设计谱,10%阻尼比峰值超过Ⅵ度设计谱。通过调查发现,居民房屋墙壁出现裂缝(图8(a)),道路内侧斜坡覆盖层有垮塌(图8(b)),这与反应谱分析结果一致。
图8 监测点附近房屋损坏和斜坡垮塌Fig.8 Houses damage and slopes collapse near monitoring points
3 放大效应
一般使用PGA放大系数和阿里亚斯强度(AI)放大系数研究地震动的放大效应。PGA是地表上单质点体系震动绝对值最大的加速度;AI是地表上单质点加速度在时间上的积累,可以用来表征地震烈度,二者结果可以相互印证。
3.1 鹰咀岩震裂斜坡地震动放大效应
根据各监测点地震动参数(表1),通过对比PGA放大系数和AI放大系数(图9),分析鹰咀岩震裂斜坡的放大效应。
表1 各监测点地震动参数Tab.1 Ground motion parameters of each monitoring point
图9 各监测点放大系数Fig.9 Amplification factors of each monitoring point
忽略地形效应,将接近谷底基岩的1#监测点作为基准,分析震裂斜坡上部2#和3#监测点的放大效应。2#监测点EW、NS和UD向的PGA放大系数分别为1.50、1.67和1.17,3#监测点EW、NS和UD向的PGA放大系数分别为2.36、3.05和1.59,可见PGA放大系数NS向>EW向>UD向。2#监测点EW、NS和UD向AI放大系数分别为4.68、6.15和4.43,3#监测点EW、NS和UD向AI放大系数分别为7.59、18.86和6.01,AI放大系数NS向>EW向>UD向。PGA放大系数和AI放大系数均大于1,表明2#和3#监测点均存在放大现象。AI放大系数大于PGA放大系数,表明AI判定斜坡地震动响应更加合理、精细[2]。PGA放大系数和AI放大系数的变化趋势相似,均为NS向>EW向>UD向,表明NS向在地震波作用下摇晃更强烈,为优势方向。此次震裂斜坡地震动响应表现出方向效应,原因为鹰咀岩斜坡位于长5.4 km、走向108°的条形山体南坡,在地震波作用下,条形山体在近垂直其走向的方向(NS向)摇晃更加强烈。
3.2 与芦山仁家村地震动监测剖面对比
芦山县仁家村在2013-04-20芦山MS7.0地震后布设了1条监测剖面共2个地震动监测台站(表2)。2013-05-01台站监测到芦山地震4.2级余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震中位置为30.20°N、102.90°E,震源深度20 km,监测台站距震中约4.2 km。珙县鹰咀岩3#监测点和2#监测点高程差81 m,与芦山仁家村监测剖面点位高程差(77 m)相近,且2个场地传感器均放置于基岩(砂岩)上,因此将2个场地的放大效应进行对比(表3),分析震裂斜坡的放大效应。
表2 芦山仁家村监测剖面点位场地信息Tab.2 Site information of monitoring profile points in Renjia village,Lushan
表3 芦山地震和兴文地震响应参数对比Tab.3 Comparison of response parameters of Lushan earthquake and Xingwen earthquake
由表3可知,芦山地震PGA放大系数为0.98~1.78,AI放大系数为1.54~2.05;兴文地震PGA放大系数为1.36~1.82,AI放大系数为1.36~3.06。震裂斜坡的放大系数在EW和NS方向上明显大于非震裂斜坡,在UD方向上则不明显,表明震裂斜坡对地震波存在放大现象。这是因为在震裂斜坡中,地震波传播遇到不连续介质(地裂缝)会发生反射,波速较快的P波和先到达地表的S波反射波与后续到达地表的S波叠加,能量增强促使斜坡摇晃更加猛烈,发生震裂斜坡的放大响应。
4 结 语
兴文5.1级地震触发位于珙县鹰咀岩震裂斜坡上的3台地震监测仪器,完整记录到地震波的传播过程。通过研究时程曲线、傅里叶频谱和加速度反应谱,分析本次地震动响应特征,得到以下结论:
1)本次地震持时短、幅度小,1#、2#和3#监测点三分量方向最大峰值加速度分别为0.061 65 m/s2,0.092 55 m/s2,0.145 57 m/s2,2#和3#监测点S波持时较1#监测点长2~5 s。
2)分析傅里叶频谱可知,1#、2#和3#监测点EW、NS向主频率值分别为6.23 Hz、11.10 Hz,10.03 Hz、17.51 Hz和11.34 Hz、21.73 Hz,震裂斜坡对水平向分量具有低频过滤吸收、中高频放大增强作用,表现为低频衰减、中高频放大、频带变宽,在地裂缝附近3#监测点该变化更加显著,而3个监测点垂直向主频率值分布在9.88~12.53 Hz,变化不明显。
3)在同一阻尼比条件下,地裂缝附近3#监测点的振幅值大于1#和2#监测点,NS向加速度反应谱显著大于EW和UD向。对比规范设计谱可知,3#监测点NS向加速度反应谱最大,5%阻尼比峰值接近Ⅶ度设计谱,10%阻尼比峰值超过Ⅵ度设计谱。
4)以1#监测点为参考,2#和3#监测点PGA放大系数为1.17~3.05,AI放大系数在EW和UD向为4.43~7.59,地裂缝附近3#监测点NS向可达18.86。对比1#监测点,2#和3#监测点PGA放大系数和AI放大系数均大于1,且NS向>EW向>UD向,NS向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方向。这是因为该斜坡位于一条形山体(走向108°)南侧,在地震波作用下,条形山体会在近垂直其走向的方向(NS向)摇晃更加剧烈。
5)对比芦山仁家村非震裂斜坡监测剖面可知,珙县鹰咀岩监测剖面的放大系数在水平方向更大,而在垂直方向不明显,表明震裂斜坡对地震波存在放大现象。这是因为地震波传播遇到不连续介质(地裂缝)会发生反射,波速较快的P波和先到达地表的S波反射波与后续到达地表的S波叠加,能量增强促使斜坡摇晃更加剧烈,发生震裂斜坡的放大响应。
致谢:感谢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提供震后勘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