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旅游发展能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来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经验证据

2023-02-28黄细嘉王红建熊子怡

旅游学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示范县差距城乡

黄细嘉,张 科,王红建,熊子怡,胡 兵

(1.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南昌 330031;2.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江西南昌 330038;3.南昌大学旅游学院,江西南昌 330031;4.南昌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江西南昌 330031)

引言

治国之道,富民为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国之大者,藏富于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 [2021-03-13].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目前,虽然在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但长期以来,因农村经济落后所导致的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加大依然是阻碍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1-5]。2010—2020 年间,农村就业人员持续减少约19%,虽然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约2.5 倍,但是增速呈明显放缓趋势[6]。2021 年6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标志着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

伴随中国经济改革的变迁,既有文献围绕不同角度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一方面,经济发展会带动农村经济的增长,主要包括经济开放[7]、城镇化程度[1,8]、金融发展水平[9-10]、人口红利[11]等;另一方面,政府政策支持向农村地区偏移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如人口流动政策[12]、二次分配政策[13]以及社会福利政策等[1]。此外,相关文献还考察了教育资源[8]、基础交通设施建设[4,14]、互联网普及[15-17]和农村卫生医疗[18]等农村公共品供给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随着政府倡导“以业兴农”战略方针的不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19]、一二三产业融合[20]以及旅游业发展[21]等也成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动能。

乡村旅游是促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抓手[22]。以往研究主要从理论和案例层面探讨了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层面,舒伯阳和马静[23]以及韦俊峰等[24]通过对乡村旅游政策体系演进特征分析发现,乡村旅游具有惠农、扶贫和生态保护的作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乡村旅游的产业角色已经从单一产业发展转向与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衔接[25]。在案例研究层面,Rogerson 通过案例分析研究发现,南非乡村旅游通过带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26]。Akin 等则利用调研发现,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人口回流,主要原因在于乡村旅游可以为本地村民提供更多工作岗位,以帮助其实现“离土不离乡”的就业转换[27]。Mahadevan等通过调查发现,印度尼西亚农村地区旅游业发展可以带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从而降低农村贫困度以及缩小城乡收入不平等[28]。然而,现有文献并未对乡村旅游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机制进行科学评估。

鉴于此,本文利用“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评选的准自然实验构造双重差分,实证评估乡村旅游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的指示,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从2010 年起,利用3 年时间,评选出100 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下文简称“乡村旅游示范县”)。并且,“乡村旅游示范县”由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统一进行规划和评选,地方政府很难对评选结果进行干预,因此满足准自然实验的标准[29]。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尝试以“乡村旅游示范县”评选的准自然实验构造双重差分来实证评估乡村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本研究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在研究方法上,有助于科学评估乡村旅游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因果关系。已有研究在探讨旅游业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问题时多以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并且未能有效缓解内生性问题。而本文利用“乡村旅游示范县”评选这一准自然实验,并基于城市面板数据构造双重差分,能够在有效缓解内生性的前提下科学地识别出乡村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净影响。第二,在研究机制上,从农村基础公共品供给、三产融合以及非农就业3 个方面,揭示出乡村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同时有助于丰富和拓展农村基础公共品供给、三产融合以及非农就业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理论研究模型和文献范本。第三,在研究边界上,本研究从地区差异视角揭示出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异质性效果,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政策的空间选择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依据。

1 政策背景与理论假设

1.1 政策背景

中国有69 万个行政村、超260 万个自然村①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行政区划统计表[EB/OL].[2022-1-12].http://xzqh.mca.gov.cn/statistics/2020.html.。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乡村如何发展,农业如何产业化,农村资产如何盘活,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如何增加,如何通过产业融合、三产联动等方式实现农村产业兴旺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2010年,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旨在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以推进农业功能拓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2010—2017年间,政府部门总共设立了388个“乡村旅游示范县”,分布于160多个城市②农业农村部.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名单和获批时间[EB/OL].[2022-01-12].http://www.moa.gov.cn/.。

随着《意见》的出台,各部委也陆续颁布多个政策文件以进一步推动“以旅兴农”。2016 年8 月,国家旅游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等十二部门联合制定《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该方案旨在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八大行动,包括乡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旅游规划扶贫公益专项行动、乡村旅游电商推进专项行动、万企万村帮扶专项行动、百万乡村旅游创客专项行动、金融支持旅游扶贫专项行动、扶贫模式创新推广专项行动和旅游扶贫人才素质提升专项行动。2017 年3 月,国家旅游局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信银行签署《支持乡村旅游扶贫合作协议》,重点支持500 个“景区带村”模式的乡村旅游扶贫项目,以及支持与旅游扶贫景区、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水平。2017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 年)》,旨在优化乡村旅游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乡村旅游在稳增长、促消费、减贫困、惠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2018 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 年)》,旨在继续孵化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并提出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扩容,补齐乡村旅游道路和停车设施建设短板,发挥乡村旅游对促进消费、改善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2021年,《“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指出规范发展乡村旅游,完善乡村旅游政策保障体系,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将乡村旅游纳入县域相关规划,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优化乡村旅游产品结构,以助力乡村振兴。

1.2 理论假设

本文主要从农村基础公共品供给、三产融合以及非农就业3 个方面,分析乡村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

1.2.1 公共品供给机制

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落后,是阻碍城乡融合发展,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30]。首先,现有文献从多个角度论证了交通基础设施是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31]。例如高铁开通能显著影响劳动力异质性转移,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4],与此同时,基础交通设施也能显著促进农村地区要素流通,带动农村产业经济发展[32]。理论上,与其他现代服务业相比,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加快农村地区的公共品供给[33]。从实际情况来看,政府相关部门在推进乡村旅游建设的过程中,一直强化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提供。例如《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年)》明确提出要继续加强农村地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其次,农村通信设施建设可以打破乡村与城市之间的通讯边界,降低信息不对称,实现城乡二元经济平衡发展[34]。并且,“互联网+农业”可以促进城乡之间资源优化配置,从“机会”和“信息”两个层面让农村居民共享互联网发展红利[17,35-37]。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获得更多政策扶持以及外部资本投资,这些都有助于加速农村地区基础通信设施建设。此外,李永友和王超研究指出,政府部门提高农村地区医疗服务水平,可以畅通城乡间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18]。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推动“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地区卫生医疗服务基础设施配置,进而缓解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不足的问题,弥补农村地区医疗卫生落后的短板。因此,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引导生产要素向农村回流,带动农村交通设施、通信设施和医疗设施建设,以及促进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改善农村地区发展环境。

1.2.2 产业融合机制

农村产业发展落后、产业结构单一以及产业关联性较弱是制约着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38]。首先,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乡村旅游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风貌、人文遗迹和民俗风情为旅游吸引物,乡村旅游依托农业,同时乡村旅游产业经济增长可以反哺农业经济,从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39-41]。从城乡融合角度来看,乡村旅游发展对于打破城乡二元边界、构建“都农共生”、实现城乡有机融合具有重要战略意义[42]。其次,乡村旅游发展能缓解农业产能过剩、农业后端延伸不足、同质化严重和技术落后等问题,并且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有助于优化产能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以及破除单一产业链条,从而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43-45]。此外,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打通农业与旅游业投融资渠道,以投资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与此同时,乡村旅游通过“品牌”的赋能作用,带动农村地区投资增加,推动农村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资源错配的问题,进而提升农民收入水平[46-48]。

1.2.3 非农就业机制

城乡二元经济理论认为,农业部门生产率低于非农部门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49],农民参与非农工作可以显著提高农民家庭人均收入[50]。首先,发展乡村旅游,可以聚拢旅游智力资源,夯实人才振兴基础。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吸引城市精英人才以及外地务工人员回村创业,以创业驱动就业,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其次,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以及多要素结合,通过产业振兴带动农村劳动力职业转型,进而促进非农就业[6]。此外,乡村旅游作为具有较强产业关联性的新兴产业,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带动农村地区吃、住、行、游、购、娱等非农产业发展,从而产生大量劳动力需求[51]。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可以从3 个方面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第一,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提升农村地区公共品供给水平;第二,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推动农村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三,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产生大量就业岗位,进而促进非农就业。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乡村旅游通过促进农村地区公共品供给、三产融合以及非农就业3个渠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2 识别策略、数据与变量

2.1 识别策略

“乡村旅游示范县”评选于2010 年开始,在2010—2017年间分多批进行,这为本文从年份和城市两个层面构造双重差分提供了准自然实验基础。截至2017 年末,在本文选取的287 个地级市中,先后分多批共有168个地级市管辖县域获选“乡村旅游示范县”,这168个地级市构成了本文的实验组,其余地区则为对照组。具体地,本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来实现多期双重差分法,设定如下基准回归模型:

式(1)中,被解释变量income_gapi,t为城乡收入差距,下标i和t分别表示第i个城市和第t年。核心解释变量C_tourismi,t表示是否获选“乡村旅游示范县”。Controlsi,t代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且随城市和年份变动的控制变量集合。γt表示年份固定效应,用来控制不随个体变化的时间因素;μi表示城市固定效应,用来控制不随时间变化的个体因素;εi,t表示随机误差项。本文着重关注β1的系数,其代表乡村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净影响。

2.2 变量定义与测度方法

2.2.1 被解释变量

为分析乡村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参考陆铭和陈钊[1]、李永友和王超的研究[18],选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以及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income_gap、income_gap_p)来衡量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

2.2.2 核心解释变量

本文核心解释变量为乡村旅游发展(C_tourism)。参考李彬彬等的做法[21],定义C_tourismi,t=treati×postt,其中,treati为i地级市是否拥有“乡村旅游示范县”,若拥有则treati=1,否则treati=0;postt为时间虚拟变量,在“乡村旅游示范县”入选之前postt=0,而在入选当年及之后postt=1。

2.2.3 控制变量

为了控制其他因素对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通过梳理文献并结合现实情况,笔者选择了一系列变量作为控制变量[4,18]:经济发展程度(lngdp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对数值)、城市规模(lndensity人口密度的对数值)、产业结构(first_industry、second_industry第一、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比)、地区政府规模(lnexpend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的对数值)、失业率(lnunemployment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的对数值)以及移动设备覆盖程度(lnmobile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数的对数值)。

2.3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乡村旅游示范县”评选于2010 年开始。为了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出乡村旅游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两者是否具有较稳定的因果关系,同时保证有足够的对照组样本,以消除“坏控制组”导致的估计偏误。因此,本文选取2001—2019 年间中国287 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最终得到5409 个非平衡面板观测值数据。本文所使用数据均来自历年各地区统计年鉴,分别是《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各省统计年鉴、县域统计年鉴等。为消除奇异值的影响,本文对所有连续变量在上下1%水平上进行缩尾,同时对相关变量进行取自然对数处理。详细的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 相关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Tab.1 Definition of relevant variables an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3 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3.1 基础回归结果

本文使用Stata 17 软件进行回归分析。首先依据模型(1),笔者检验了乡村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见表2。列(1)和列(2)结果显示,在控制城市固定效应和年份固定效应的条件下,核心解释变量系数分别为-0.1249和-0.2182,且至少在5%水平上显著。这初步验证了本文假设,即乡村旅游发展可以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了更好地识别出乡村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净影响,笔者进一步控制了经济发展程度、城市规模、产业结构、地区政府规模、失业率和移动设备覆盖程度等区域特征。列(3)和列(4)结果显示,核心解释变量系数分别为-0.1179和-0.1986,且均在1%水平上显著。这意味着,在控制了其他城市特征后,乡村旅游发展依然可以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一结论进一步证实了本文H1的成立。

表2 基准回归结果Tab.2 Benchmark regression results

3.2 稳健性检验

为进一步验证本文结论的可靠性,笔者进行了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倾向性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替换解释变量以及控制变量滞后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

3.2.1 平行趋势检验

运用双重差分方法进行分析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满足平行趋势假定,即如果不存在“乡村旅游示范县”评选的政策冲击,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变化趋势应保持一致,以确保外生事件是造成两者差异的唯一动因。为此,笔者利用事件研究法,将政策实施前5年和后两年共7年的年份虚拟变量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考察政策实施前后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城乡收入差距是否有显著差异,从而判断是否满足平行性假定。结果如图1 所示,事前年份虚拟变量(before5、before4、before3、before2、before1)均不显著。这意味着在“乡村旅游示范县”评选政策实施前,实验组地区与对照组地区并不存在系统性的差异,因此,平行趋势检验通过。

图1 平行趋势检验Fig.1 Parallel trend test

3.2.2 倾向得分匹配PSM

前文使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乡村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但这一方法并不能控制由样本选择偏差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基于此,该部分将进一步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来缓解因样本选择偏差而导致的内生性问题。首先,利用前文的控制变量采用最近邻匹配法(1v1)对处理组进行逐年匹配,然后重新加入回归模型,结果如表3所示。列(1)和列(2)结果表明,核心解释变量C_tourism的系数分别为-0.1339和-0.2452,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以上结果表明,经过倾向得分匹配缓解内生性后,本文结论依然稳健。

表3 稳健性检验:PSM Tab.3 Robustness test:PSM

3.2.3 安慰剂检验

对于本文结论的另外一个可能的质疑在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统计显著性很可能来自某些随机因素。为此,本文借鉴刘瑞明等[52]的处理方法来构造安慰剂检验,以判断“乡村旅游示范县”评选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是不是由其他因素所导致。根据实际分组情况,笔者按照已经拥有“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地级市数量,逐年随机抽取与该数量相同的地级市生成“伪实验组”,并重复执行500 次回归。图2展示了500次重新分组的估计系数的分布以及相应的p值,其中,x轴表示核心解释变量系数的大小,y轴表示p值大小,灰色圆点是p值分布。从图2可以看出,大多数估计值的p值都大于0.1,在统计上并不显著。以上安慰剂检验表明本文的估计结果并非偶然得到的,这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的结论。

图2 安慰剂检验Fig.2 Placebo test

3.2.4 替换解释变量

考虑到“乡村旅游示范县”是以县为单位参与评选,这就导致部分地级市拥有多个“乡村旅游示范县”。因此,为了保证实证结果的稳健性,参考刘瑞明等的研究方法[53],本文将核心解释变量替换为各地级市内“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实际数量,并加入模型(1)进行重新回归,结果如表4 所示。列(1)和列(2)结果显示,在加入控制变量以及同时控制年份固定效应和城市固定效应的情况下,核心解释变量系数分别为-0.0645 和-0.0981,且至少在5%水平上显著。这表明,在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后,本文结论均不存在实质性改变。

表4 稳健性检验:替换核心解释变量Tab.4 Robustness test:Replace core explanatory variables

3.2.5 控制变量滞后一期

考虑到文中控制变量与城乡收入差距可能存在较强的因果关系,因此,为了排除由于逆向因果导致的估计偏误问题,保证实证估计的可靠性,笔者将所有控制变量滞后一期然后重新加入回归模型,结果如表5所示。从结果可以看出,将所有控制变量滞后一期后,核心解释变量系数依然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这表明,在缓解了控制变量逆向因果关系后,本文结论依然稳健。

表5 稳健性检验:控制变量滞后一期Tab.5 Robustness test:Control variables lag by one stage

4 机制识别与异质性分析

在上文研究发现的基础上,笔者继续对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进行识别。具体地,笔者从农村地区公共品供给水平和一、二、三产业融合以及非农就业这3个方面来分析乡村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

4.1 机制识别

4.1.1 农村公共品视角

为了验证乡村旅游发展可以带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参考李永友和王超[18]以及邱子迅和周亚虹[34]的研究方法,笔者从农村互联网和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面来衡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具体地,笔者分别以农村宽带接入用户(rural_internet)、二级公路里程(second_class_road)和三级公路里程(third_class_road)作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测量变量。需要强调的是,二级公路广泛存用于城镇和市郊,三级公路主要是连接地方县镇乡村、偏远郊区或功能区域地点,二者是农村地区主要涉及的交通基础设施。将变量加入回归模型后,结果如表6 列(1)~列(3)所示。列(1)结果显示,农村宽带接入户数的核心解释变量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即乡村旅游发展显著带动了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列(2)和列(3)结果表明,二级公路和三级公路的核心解释变量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这意味着,乡村旅游发展可以带动当地农村基础交通设施发展,改善农村基础环境。

为了进一步验证乡村旅游发展能带动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笔者参考李永友和王超的做法[18],将农村卫生机构床位数(rural_health_bed)和农村执业助理医师数(rural_doctor)作为被解释变量,加入回归模型,结果如表6所示。从结果可以看出,列(4)和列(5)核心解释变量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这意味着,乡村旅游发展可以显著提升农村地区卫生医疗服务水平。

表6 机制识别:农村公共品供给Tab.6 Mechanism identification: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上述检验符合现实的观察。江西石城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地处江西赣州、吉安、抚州和福建三明、龙岩五地市交汇处,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在发展乡村旅游之前,全县各村庄基础设施发展相对落后,整体很难达到干净整洁的标准。自从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后,全县发展得到了上级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大力支持。截至2022年,全县1881个村庄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标准,942 个村庄达到生态宜居标准,698个村庄达到精美社区标准,完全实现“村村通公路”“村村通5G”“处处可看病”①江西省人民政府.赣州石城开启建设富裕美丽温暖石城新征程[EB/OL]. [2022-07-13]. http://www.jiangxi.gov.cn/art/2022/7/13/art_15845_4029936.html.。基础环境的改变,让当地农民有更多的就业选择机会,从而带动收入的不断提高。

4.1.2 三产融合视角

正如前文所述,我国农村经济主要受限于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和产业发展落后。借助旅游产业较强的正向外部性特征,地方政府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搭建三产融合平台,进一步拓宽农村经济增长手段,从而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6,20]。借鉴王定祥和冉美希的指标测度方法[54],笔者利用面板熵值法对地区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与第一产业总产值之比、设施农业总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以及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与第一产业总产值之比进行加权求和,最终得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指标(convergence)。需要强调的是,针对上述4个指标中缺失值部分,笔者通过查阅县域统计年鉴和各省统计年鉴进行部分补充后,并利用插值法进行填补,回归结果如表7列(1)所示。结果表明,农村产业融合的核心解释变量系数为0.0522,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乡村旅游发展能够带动农村地区产业融合发展。

4.1.3 非农就业视角

与此同时,考虑到乡村旅游在带动农村产业发展时,也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劳动力职业转换。为验证该机制,参考黄祖辉等的研究方法[51],笔者引入乡村非农就业人员总数(rural_workers)以及乡村非农就业与乡村从业人员的比值(rural_workers_p)作为验证变量,结果如表7 列(2)和列(3)所示。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核心解释变量系数分别为0.6052和0.0195,并且至少在5%水平显著为正,即乡村旅游发展对非农就业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一般来说,非农部门的边际收益高于农业部门,因此,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实现非农就业意味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从而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表7 机制识别:产业融合与非农就业Tab.7 Mechanism identification:Industrial convergence and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上述检验符合现实的观察。四川省苍溪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农业文化遗产,坚持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按照“一个农业园区就是一个旅游景区”的标准发展乡村旅游,并且将“苍溪雪梨”和“苍溪红心猕猴桃”等特色农业、旅游资源、乡村文化融入园区,创建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23个大型现代农业园区,建成环嘉陵江以水果采摘为主的融合农业特色产业带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让乡村旅游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2021 年,苍溪县乡村旅游发展带动6 万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2000余元①广元市人民政府.农旅融合苍溪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EB/OL].[2022-06-25].https://www.cngy.gov.cn/govop/show/20220321035522-30220-00-000.html。

4.2 异质性分析

相较于中东部地区而言,我国西部地区拥有更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55],在这种情况下,乡村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是否会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异质性?针对这一疑问,我们按照国家统计局东、中、西划分标准将样本进行分组检验,回归结果如表8所示。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更显著。本文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乡村旅游资源更为丰富且多样,对游客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吸引游客“过夜游”和“跨省游”,这使得中西部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更明显。二是从经济发展特征来看,东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这使得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民增收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显著低于中西部地区,这也导致了中西部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更明显。

表8 异质性分析Tab.8 Heterogeneity analysis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探寻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一直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基于已有研究,笔者着重探究了乡村旅游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以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深入拓展乡村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价值。本文以我国287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利用“乡村旅游示范县”评选的准自然实验构造双重差分,对乡村旅游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评估。研究发现:(1)乡村旅游发展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及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2)作用机制识别表明,乡村旅游发展主要通过提升农村基础公共品供给,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以及促进非农就业这3 种渠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异质性检验表明,相较于东部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在中西部地区更显著。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可以得出如下政策启示:第一,本研究结论印证了“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的有效性,证实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社会经济价值。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拥有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的乡村旅游资源,但是部分地区由于土地规模、投入条件及周边环境等因素制约,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考虑到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民增收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在兼顾乡村旅游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融合、非农就业等各项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完善、贯彻和落实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各项政策。地方政府应借助乡村旅游各项政策的红利,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最大程度地发挥乡村旅游的经济社会价值。第二,由于我国地区间乡村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差异,各地政府依据《意见》以及其他乡村旅游政策的指引,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和乡村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

尽管本文尝试科学地评估乡村旅游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但是,本研究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现有研究并未形成统一的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的测量方式,本文以“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代理变量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比如部分城市虽然没有评选“乡村旅游示范县”,但是乡村旅游发展依然是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研究中,笔者将会尝试借助大数据和网络中介平台以更加精准地测度各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为乡村旅游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经验依据。

猜你喜欢

示范县差距城乡
清徐县成功创建2020年度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
山西省3地上榜“2020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城乡涌动创业潮
示范县样板路“四好”的浙江样本
示范县 谈创建——2017年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建设亮点纪实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