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税收思想及启示

2023-02-28雷婷吏

西部学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边区延安

雷婷吏

陕甘宁边区是1937年至1949年之间西北地区的一个行政区域,包括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和宁夏的部分区域。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到达陕北后,建立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使陕北成为革命的中心根据地。1937年9月6日,根据国共两党关于国共合作的协议,中国共产党将陕甘苏区改名为陕甘宁边区,并成立了边区政府,林伯渠任主席,张国焘任副主席(后由高自立接任副主席、代主席兼党团书记),辖23个县,人口约150万,首府为延安。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是敌后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党中央所在的陕甘宁边区作为事实上由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行政特区,有了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验,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新政。其中,成立税务总局、建立新的税收制度,就是一项基础性、建设性的实验。从1936年在定边县建立的第一个税务局开始,到1948年党中央离开陕北,十余年的时间里,陕甘宁边区税收从无到有,从作为财政的补充到成为财政的主体,税务队伍从弱小到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形成的税收思想及实践,为新中国税收工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对当前我国税制改革仍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状况

(一)自然环境

陕甘宁边区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气候温凉干燥,干旱少雨,这种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春秋多季候风,三四月间北风很大,黄沙遮天,数日不止,使得春旱更加严重。清明至小满期间雨水时常缺乏,谷物不能播种,有时即使播种也不能发芽。七八月间雨水最多,川地因河水突增,往往成灾。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原因,陕甘宁边区属自然灾害多发区。一是旱灾;二是涝灾;三是雹灾;四是冻灾。除此之外,还有风灾、虫灾和瘟疫等。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不仅给边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更是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经济状况

陕甘宁边区的经济状况以皖南事变为分界点,1937年7月到1940年12月期间,财政收入的来源主要为南京国民政府发放的军饷和国内外进步人士的支援。这一时期,在“争取外援,修养民力”财政思想的指导下,边区税收负担很轻。皖南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不仅停发八路军的抗日军饷,也禁止外界给边区捐款,并禁止必需品如棉花、布匹、粮食等运入边区。由于国民党政府切断了陕甘宁边区与外界的经济往来,使得边区的物资逐步减少,财政压力不断增大,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开展自给自足的大生产运动的同时加强税收工作,实施“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政制度,税收收入就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税收思想

(一)开源节流,减轻财政负担

“开源”就是扩大货物的征收范围,“节流”就是对部分必需品、不在征税范围内的货物降低税率或不予征收。1939年之前,除食盐外陕甘宁边区不征收其他的工商税收。由于国共两党关系出现裂痕,发生了“皖南事变”,边区财政出现困难。对此,中共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开始征收工商税以增加税收收入、减少财政负担。其基本的政策精神就是对盐税、货物税、营业税、牲畜斗佣等征税项目进行了统一规定,确定了税率。1940年,为了拓宽收入渠道、开辟新市场,征收货物税和营业税,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陕甘宁边区货物税暂行条例》,这对开辟财源、增加税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允许牲畜、棉花等货物出口,扩大了货物的征税范围,从而增加税收收入;二是提高陕甘宁边区必需品的出口税率,如对羊毛等货物出口征税20%;三是起征点以货物数量为单位,“从量征收”而不是“从价征收”,克服了物价上涨因素对陕甘宁边区税收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稳定的作用。从表1可以清晰地看到,陕甘宁边区税收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在1939年时已达到71.27%,税收对财政收入愈发重要。

表1 1937—1945年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例

发展经济、开源节流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税收思想的核心,毛泽东在《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中指出:“财政政策的好坏固然足以影响经济,但是决定财政的却是经济。”[2]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领导陕甘宁边区进行经济建设,通过开源节流,逐步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大大减轻了财政负担。

(二)配合金融、贸易,强化税收以保护经济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时就十分重视将陕甘宁边区的税收工作与金融、贸易相结合,共同促进边区经济的发展。首先,在金融方面,特别是在打击排挤法币、扩大边币流通市场、稳定边区金融市场方面,税收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皖南事变”以后,陕甘宁边区银行正式发行货币,边币和法币同时在边区流通,比价相等。1943年以后,陕甘宁边区禁止法币流通,税务系统积极配合金融部门,拒收法币只收边币,对把法币挤出陕甘宁边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税收与金融相互配合政策的实施使得陕甘宁边区的财政压力逐渐减轻,为边区建设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次,在贸易方面,中国共产党注重用税收政策配合商业贸易,主要表现在进出口货物税率方面。比如,在进口税政策上,对陕甘宁边区所需的棉花等必需品采取低税率政策,对进口烟酒等非必需品采取高税率政策。在出口税政策上,对陕甘宁边区富余的产品采取免税或轻税政策,如食盐出口不征税,而对耕牛、母羊严禁出口。税率政策是反封锁和反倾销的有力武器,能够便利正当商人从事合法的贸易活动,在保障商品流通的同时增加税收收入。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税收以保护经济发展为主的思想,主动配合金融、贸易部门开展工作。综观陕甘宁边区税收与金融、贸易的关系,只有职能部门协调配合,才能保证陕甘宁边区财政的实物供给,保持边币与法币的汇率相对稳定,促进边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推进税制改革,贯彻民主集中制

1939年3月,陕甘宁边区颁布了第一个税务条例,但由于税收制度还没有统一起来,存在参照不同的税收条例、沿用不同的征税方法、征收品目不一、税率不同等问题。1940年12月25日,毛泽东在《论政策》一文中明确指出:“关于税收政策。必须按收入多少规定纳税多少。一切有收入的人民,除对最贫苦者应该规定免征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居民,不论工人农民,均须负担国家赋税,不应该将负担完全放在地主资本家身上。”[3]根据当时的形势特点,边区政府对相关税收条例和税收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新税法于1941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颁布的税收条例包括商业税暂行条例和货物税暂行条例,牲畜买卖手续费和斗佣仍按原现定执行,虽然此时税种比较单一,但已自成体系。

在机构设置方面,陕甘宁边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革命根据地,具有独立自主的性质。1941年,陕甘宁边区在财政厅下设立税务总局,各级税务机构从地方政府独立出来,建立了独立的税收系统,地方政府不得干涉税务部门的工作,但对同级税务机关享有监督的权力。同时,在各个分区、县市均设有税务委员会,一切重要的税务问题均由该委员会讨论决定。陕甘宁边区税收制度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在边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建立新中国的税收体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养

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在延安时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解决的是思想问题,一个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在这两大运动的推动下,陕甘宁边区税收无论是在政策还是在具体工作上,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在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的背景下,税收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整顿。税务总局成立后,设立专门科室负责干部管理工作,并制定了税务干部管理规定。虽然之后根据精兵简政精神取消了专门的干部科,但干部管理仍由税务总局的秘书室负责,在县、市税务局分别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在组织管理方面保证了干部工作的稳定运行。1941年开始,各级税务机关通过开办学习培训班、召开会议对税务干部进行思想教育、组织人员交流经验并学习相关规定等方式加强干部培训,目的是为了提高税务干部的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1944年3月,任西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的陈云,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关于财经问题的报告》,指出财经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1)应该执行党的政策,服从整个需要。(2)精于业务,在行通行。(3)大公无私。(4)账目清楚,一目了然。”[4]可以看出,提高税收干部的政治素养及业务能力是干部培养的重中之重,各级税务部门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严抓整改,党员的奉献精神、革命的税务作风深入人心,从提高思想认识、改进工作作风、增强业务能力等多方面培养和锻炼税务干部,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税收思想的启示

(一)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是首要原则

税收思想与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提出的税收思想,采取的一系列税收政策依据是陕甘宁边区不同阶段的实际和中心工作需要。从最初的“争取外援,修养民力”的财政思想,到“皖南事变”后的“发展生产、自给自足”,再到“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政制度,始终遵循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不仅为陕甘宁边区的税收工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也保证了边区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战争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至今,税收工作是党和国家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挥职能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例如,税收实体法方面存在不足,现行《税收征收管理法》的一些规定已与税收征管实践脱节,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新发展和税收征管实践的需要[5]。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延安时期的成功经验,遵循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根据时代发展、掌握实际情况、了解人民群众所需,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研究完善税收制度的创新思路和有效措施。

(二)统筹兼顾金融贸易与税收两者关系,打出“组合拳”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与国民党进行反经济封锁的斗争中,认识到发展生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打破经济封锁,从而稳定陕甘宁边区的大局。只有认识到税收、金融、贸易是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将它们统筹结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整体效果,从而推进经济发展。这三年来,为了应对疫情冲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税务机关联合财政、金融等部门、协会共同开展“春雨润苗”“税社益企”“税银互动”等专项行动,助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今年以来,各级税务部门扎实落实留抵退税政策,为企业发展送去“真金白银”。因此,善用政策“组合拳”,统筹兼顾金融、贸易与税收的关系,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深化税制改革,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税制改革是通过税制设计和税制结构的边际改变来增进社会福利的过程,有多种形式,比如税率的更改、起征点或免征额的升降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税收政策是将效率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从1939年3月陕甘宁边区颁布的第一个正规税务条例开始,由于政治、经济、战争环境的影响,连续对税法条例进行了四次修订。进入新时代,税收立法速度加快,现行税制的18个税种中已有12个税种完成立法。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税收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比如个税改革,就是充分发挥税收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作用,从而保障收入分配的基本公平,彰显了新时代我国的税收治理能力,在增加社会效益的同时,促进了经济平稳发展。同时,国家税务总局按照《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要求,于2018年7月将国税地税进行合并,节约了税收征管成本,提高了征收效率,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四)历练税务队伍,打造新时代“税务铁军”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税收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税收专家,历练了一支高素质税收队伍。这支税收队伍经受了战火和艰苦环境的磨练,同时熟知税收理论和业务知识,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比如,在中央和大区税务机关中,由原来陕甘宁边区干部担任正副局长的有:李予昂先后任华北税务管理局局长、财政部税务总局局长,王南秋任华东税务管理局局长兼上海市税务局长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积极探索“带好队伍”机制,抓住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点和着力点下功夫、求实效。截至目前,全国税务系统共选拔培养各类税务人才6.1万人,比2013年之前增长了4万人,其中年龄在35岁及以下的青年税务人员约3.7万人,锻造了一支素质优良的税务铁军。

猜你喜欢

陕甘宁边区边区延安
《陕甘宁边区实录》与中共自我形象的重构
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走进延安
《保卫延安》震撼播出
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拥军工作的述评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
抗日战争时期的鄂皖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