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再生理论探讨传统乡村景观的困境与策略研究
2023-02-26蒋芊芊
蒋芊芊
Based on theory of landscape regeneration, in view of development status of Xiaohuagang Village, this articlesets forth the landscape regeneration strategy of Xiaohuagang Villag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orm, material and culture. Theoriginal landscape isregeneratedon the basis of preservation, while the vitality of this village is stimulated.
我国正处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传统乡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乡村景观也得到了优化。然而在乡村快速城市化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传统乡村发展建设中普遍存在单方面“借用”城市住宅的形式和功能,追逐城市化的特点,而忽略乡村自身的独特优势,导致乡村本土原生优势特征消失,当地文化难以保存,建设废弃材料以及闲置空地难以充分利用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乡村发展处于劣势,成为当今传统乡村建设中发展改造的困境。因此,本文以景观再生理论为依据,强调在保留乡土优势特征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出改造与更新的重要性,为传统乡村景观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设计策略。
一、景观再生理论
约翰·莱尔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景观再生的理论方法,认为人也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强调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认为“景观再生”不仅是自然条件与因素的重建,还有人文因素的更新和利用。“景观再生设计”是对原景观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过程。不是单纯“保护”和“修复”的观念,是一种文化的再创造和表现,更是一种“开发”与“重建”,是在对当地景观和特征进行保存基础上的现代化过程,是对该地区有温度感和记忆性的对象进行传承的过程,是“延续地质,保持地脉,留住地标”的过程。
在乡村建设中,以景观再生设计为框架,乡村原生态为背景,强调“保护”和“发展”的平衡,是实现新旧转化的重要手段。当前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乡村建筑大量“借用”,城市化、格式化严重,传统建筑、传统文化消失等问题。乡村现代化是在保留乡村独特优势下的现代化,乡村发展是多维度、整体性的发展。在本次对于小花港村的改造中也将把该理念贯穿其中,强调在遵循乡村本土文化的条件下对其进行设计。
二、小花港村的现状与面临的困境
宁波象山县花港村位于定塘镇大塘片区中部位置,由大花港村、小花港村、后蒋家村三个村组成。村庄内部水系发达,人居环境较好,对外交通线路便利,且积极响应象山县村庄规划整改计划。根据象山县定塘镇花港村村庄整治规划未来主要依托沿河休闲农业以及大塘港沿岸景色开展村庄建设。但是花港村村庄整治规划重点以集中发力、以点带面为目标,整改范围以花港村的大花港村为主。作为花港村内地块相对独立、整改力度较重点整改地块相对薄弱的小花港村村内,仍然存在部分杂乱无序的闲置空地,村庄发展规划不平衡,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须进行合理整治与规划,改善村风村貌。选择位置较偏僻、难度较大的小花港村作为突破点,进行更新改造,实现零散小村的集群振兴,也为日后村内发展打下基础。
(一)原有民居建造拼接不當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于舒适、简洁、方便的住宿的需求也越渐增加,而过去不方便、不美观的建筑也随之摒弃。在追求新建筑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新旧民居拼接的情况。小花港村村内大多数民居只在旧建筑的基础上进行简易更新和改造,未考虑新旧建筑之间的关联性,例如新建筑的特征是否与旧建筑相呼应,而是单纯将新旧建筑独立放置。由于技术不成熟以及缺少专业性指导,单方面模仿城市新建筑的改变会导致浪费,并且新旧结合的建筑缺乏美感。在大环境背景下,乡村大面积的新旧片面改造大大制约了新建筑所产生的集合效应,各家各户新建筑都呈现相对的独立性,未考虑到新建筑与乡村的密切联系,如新建筑与乡村传统文化,当地物料等因素。最终会出现“新衣旧里”的情况,城市化的进程愈演愈烈,乡村仍然保留原有的生活形式和较低的生活质量。故在小花港村的改造研究中,既要考虑到原有建筑,又要恰如其分地与新元素相融合,与当地乡村相融合。
(二)景观带适用性差
小花港村是一座沿水而建的村落,水已成为当地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村落紧邻滨水景观带,使得景观带成为当地人休闲散步和闲谈的场所。当地居民各自拥有小庭院,因此对景观带的要求更高,但目前景观带的使用性较差。通过实地考察可以发现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在景观带几尺之处存在南北贯通的行车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行车道的存在也使得步行道的宽度受到压缩,而车辆的往来对于行人的闲适感存在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景观带设计中需要对这两个问题进行重点突破。其次,景观带途中缺乏休息亭、座椅等设施,只有简单的步行道,对于散步的时间和距离具有制约和限制。由于乡村的集群属性和当地人的熟悉程度较高,选择在村内散步更具有人情味和烟火气息,能够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景观带的改造研究中,将其打造成为乡村的一个聚集地是重要目标,使得行人散步时,不仅能够获得个人的精神享受,还能够与他人交流和融入当地的生活。
(三)闲置空间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在乡村发展的过程中,废弃建筑和闲置空地的出现是发展所带来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解决方式的选择上,自筹、自建、自管已经成为一种常见形式,即各家各户依据自身的要求和已有空间,对于该类空间进行自主性的改造。这种形式在正面意义上促进了乡村人们的自发性和积极性,有助于村民更好地满足自身的需求。例如部分村民给自家空地添置雨棚以实现外部空间雨天时的使用,建造闲置物收纳的仓库等,这些都进一步推动了乡村城市化的进程。但在另一方面,自主性的给予也使得乡村整体发展良莠不齐,甚至在单个乡村中也存在不同水平的改造和更新。在实地考察中可以看到,不同的家庭对改造方式的选择甚至完全不同,有些依附于已有建筑的改造,有些则选择将原有建筑推翻重建。甚至,不同的家庭对于城市化,对于更新改造会具有不同的理解,但大多都只是较低程度的更新,如新旧风格的独立表现。因此,乡村对于闲置空间的出现和处理多处于利用率较低的状态,难以完美契合原有建筑。
三、小花港村景观再生的策略
(一)空间形态再生策略
乡村的物质形态空间包括乡村环境条件中所能看到的一切建筑和可视资源的整合。物质形态的再生是设计的重要因素,合理的空间布局,恰如其分的场景表现,乃至于民宿外立面的材质选择,植物的栽培设计,都反映乡村设计师的理念。因此,在乡村景观再生中,对于物质形态空间的再生至关重要。在此借用张雷老师的“基本建筑”观念,强调用最适合当地环境和实际情况的,并且最为直接的空间设计和组织方式去解决问题和实现新的改造需求;用最简单的材料,乃至于当地的闲置材料去回应复杂的要求。这不仅是当代乡村改造的恰当方式,也是乡村改造追求的目标所在,结合 “保护”和“发展”,是“经济”和“绿色”的统一。因此,在本次设计研究中,秉承传统与发展的观念,实现既与当地所展现的物质材料如青石、青瓦相互结合,又突破二者的传统弊端。参考当代城市化中新建筑的布局和材质,进行最直接、最恰当的改造,使其成为更加舒适的环境。
乡村建设和改造不是单纯物质形式空间上的改造和重组,更要看到无形的非物质形态空间再生。非物质文化空间主要蕴含的是乡村本土传统的地域性文化因素和社会人文表现。前者即乡村当地的文化底蕴和非物质文化因素,而后者突出表现的是乡村独有的社会气息。乡村自古以来便以熟人社会和自然环境为主要特征。熟人社会的存在使得乡村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其社会中存在的相互帮助和“一村即是一家人”的观念是乡村改造中需要保留下来的关键元素,而不是通过坚固的混凝土钢筋将相互交流的人分离开来。“鸡犬相闻”是乡村社会与新城市发展与众不同,并脱颖而出的关键点,自然因素则更是乡村发展的优势所在。
(二)地域材料适宜性再生策略
材料是建筑最基础、最原生的表现,因此对于地域性材料的再生至关重要。在乡村景观再生过程中,应该基于地方、忠于地方,通过对当地物料的再发现、再挖掘、再整理,使建筑与当地材料相融合,实现当地建筑的创造,而不是突兀的建筑展现。此外,在经济角度上考虑,选择当地材料可以帮助村民减少经济负担,以更加实惠的方式进行改造,并能挖掘出更多当地文化因素。通过对当地材料进行实地调研和整理,可以得出下述图表。小花港村物料表现为毛石、青瓦、青砖、红砖、橘林、龙舟等因素。建筑上的青石青瓦,增加了当地的水乡气息,但景墙多通过砖瓦、混凝土砖进行的组合与排列,没有呈现当地的文化特色。景色方面利用率和多样性较差,当地橘林和农田仅保留了其原生的功能,与建筑设计并无连贯性。龙舟作为当地人文的承载元素,却成为一次性的使用品,节日后便处于闲置的地位。在对小花港村景观的改造研究中,需要结合传统村落的地域性因素,以现代化的方式解决设计思维的固化和对地方乡土元素的滥用,最终实现以保护为基础、以发展为方向的改造,展现人文内涵和绿色生态设计的优势,这是当今乡村转型的重要原则。
(三)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再生
乡村传统文化是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建筑作为当地人们生活的场所,除了提供住所的便利性外,还需与人文因素相结合。在小花港村,建筑仅被视为提供基本住宿设施的场所,未考虑建筑美学表现,更未考虑与当地乡村传统文化的结合。如在乡村废弃物料中,可以看见已经遭到废弃的龙舟,其固着功能制约了其功能指向的多样性,当地人们只是将其作为红庙会划龙舟比赛的一部分,忽视了其更多地与生活的结合。 因此,在本次改造研究中,采用整合和再生这两种宏观策略相结合的方式。前者即对乡村中已有空间零散和碎片化的处理,将乡村中每一个空间从无序变为有序。后者则强调每片空地不仅具有共性,还有其特色性和区别性。因此再生是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的再创造,而不是单纯地推倒重建过程。在建筑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的要素提取,也是当今建筑发展的一大动力。在小花港村的闲置空地的设计规划中,也通过对其周围建筑环境的整合和分析,通过景观再生设计,以保留小花港村原生文化特征进行提升策略的规划。
四、结语
乡村景观建设不仅仅是单纯的景观设计,更需要提高当地文化内涵、保留并延续本地原生优势特征以及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本次研究以小花港村为主体,通过前期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发现小花港村存在原生文化消失、景观适宜性差和闲置空间无法得到充分利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民居建筑再生、闲置空间再生、景观带再生三者相互促进的设计为中心,以再生理念为核心思想,提出改造策略,包括改造乡村建筑、合理再利用闲置空间、提升自然景观等,兼顾新旧景观的协调共生。通过深化小花港村特有的景观特性,激活小花港村的活力,为传统乡村景观建设的保护与更新提供思路。传统乡村建设应该因地制宜,以再生理论为框架进行传统乡村的现代化转型,这不仅是对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更是对传统乡村文化的延续和新的激活。
参考文献:
[1]约翰·蒂尔曼·莱尔. 环境再生设计:为了可持续发展[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7.
[2]象山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象山县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3]张雷.基本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4]韩群. 朱家林乡村建设再生设计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20.
[5]李丽钦. 乡村闲置空间景观再生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9.
[6]张振宽. 废弃村落景观再生设计[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19.
[7]王妍. 基于靠崖式土窑洞的乡村聚落景观再生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7.
[8]靳冬梅. 传统院落保护与再生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