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启示
2023-02-26李莹
李 莹
河南农业大学
0 引言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提供了资源,对人们的生产劳动和物质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基于实践立场,考察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统一规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力有着清晰的认识,并提出“人与自然休戚与共、共生共荣”的理念。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我国不断地继承和发展,产生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彰显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时代价值,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和发展
1.1 马克思对于自然观的认识
马克思指出,人依赖自然界,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对自然界的认知表明,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人类意识的客观实在,它不是精神、感觉等任何事物的附属品和外化物。他提出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证明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是自然界长期演化发展的产物,人类依存于自然界,并在实践过程中影响着自然界的形态。
马克思从自然辩证法视角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即人类产生于自然界,并且能够通过物质生产活动改变自然界的面貌,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存在,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的资料来源,也对人类的实践活动有着制约性和束缚性。根据人类与自然界互相作用的关系,他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1],“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2],这些论断科学地论证了自然界是人类活动的根本性基础,自然界的优劣影响着人们物质生产生活水平的高低。因此,人类必须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界和谐共处,只有这样才能长期地生存下去。
1.2 恩格斯对于自然观的认识
在遵循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恩格斯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他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3]。他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认为思维和意识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
恩格斯对自然的研究始于他对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关注,他研究了人口增长和自然资源之间的平衡关系,并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对立和冲突归根结底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在他生活的年代,自然生态问题已初步显现。通过探究大自然的危机事件,他深刻认识到:自然界有其规律,主张人要善待自然,人与自然要实现“和解”,否则,大自然将会报复人类。因此,他警示后代,要正确掌握自然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敏锐意识到我们对自然界的干预和破坏所造成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
1.3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认识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并吸收俄国传统自然观的有益成分,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提出人类要承认和顺应自然界,他指出:“外部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和感觉的,这就是唯物主义”[4]。
列宁对资本主义带来的生态危机进行了研究,他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快速崛起和发展,贪婪的资本家为了追逐资本主义利益最大化,无限度地进行资本积累,粗暴地掠夺自然资源,大规模生产产品以扩大世界市场赚取更多财富,极大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一方面资本家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打破了生态循环系统,另一方面由于产品的过度生产以及工业机器的频繁使用,工业排废排污对环境的污染超过了自然承载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全球生态文明是杀伤性武器,资本主义的无限生产与消费导致自然资源日渐衰竭,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毁坏。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扩张的无限性与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激化了生态危机。列宁提出,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才有可能真正化解。
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1 毛泽东的生态文明思想
毛泽东同志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关于尊重自然规律的观点,认为人类要清楚自然规律,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他指出:“如果对自然界没有认识,或者认识不清楚,就会碰钉子,自然界就会处罚我们,会抵抗”[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连年战争使我国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生态恢复问题萦绕在毛泽东同志的心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事业中,他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自然环境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因此,他对祖国荒山野岭的绿化问题高度重视,强调要持之以恒地植树造林,使植树造林活动制度化。他对水利、水土治理等生态建设也十分重视,号召建设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使水利工程泽润山川。针对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污染问题,他提出,要防治污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人民生命健康。
2.2 邓小平的生态文明思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为改变一穷二白的局面,全国上下搞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但经济的粗放型增长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自然资源过度开采等乱象日益成为发展的突出问题。邓小平同志深刻认识到我国自然环境的严重问题,提倡保护自然生产力,并提出了改善措施,特别是针对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的林地过度开垦问题,推动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邓小平同志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战略高度指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6]。
2.3 江泽民的生态文明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国民经济,人民在物质生活方面赶上了时代步伐。但与此同时,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甚至出现了空气污染、资源浪费等现象。江泽民同志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部署。江泽民同志提出“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为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指明了前进方向。他强调:“任何地方的经济发展都要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注重优化结构, 都要坚持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 这样的发展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7]。以江泽民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初步建立了完整的环境资源法律体系,这项重大举措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2.4 胡锦涛的生态文明思想
进入21 世纪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化程度日益提高,经济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亟待解决。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指明了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方向,并且通过机制措施保障生态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发展的关键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8]。胡锦涛同志坚持把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推入实践的维度,倡议采取植树造林的措施以防风固沙,并在每年植树节亲自带领干部们参与植树活动,他认为这项重大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5 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在党的十七大中首次提出,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我国“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在当今新时代仍具有指导意义。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生态理念和治理措施,并形成了完整的生态思想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同志继承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并把这一理念作为核心要义。大自然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托,人与自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坚持保护自然,才能得到大自然慷慨回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推动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两山理论”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人民的财富和经济发展的动力,这一生动表述拓宽了我国经济绿色发展的新视野。
3)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山清水秀的祖国风光是人民的精神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改善生态环境就是维护人民的精神家园。
4)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采取统筹兼顾、多措并举的治理方式,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提升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这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
5)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习近平同志认识到,我国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与体制、制度、法治、执法、惩处等措施密切相关,强调:“要利用制度和法律保障生态体系,通过制度创新完善治理体系,强化制度执行力,使生态环境治理有法可依”[9]。
6)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关乎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世界各国要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生态环境,共同谋划治理措施。
3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10]。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地论证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三对矛盾的内在联系,对新时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启示意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荣共存”的观点,此观点经历了中国化的丰富发展和时代演化,形成了一套意蕴丰富、逻辑严密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系,使得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更加完善,成效更加显著。
3.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理论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首要内容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内容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观点,他提倡人类要敬畏自然环境,顺应自然规律,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马克思的许多著作中阐述的关于生态文明的观点对习近平生态思想以及生态治理保护措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源泉。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手段。“绿色转型”决定了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10],贯彻“绿色发展”的新发展理念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原则,要在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论英雄。首先,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就要扭转依赖高能耗产业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清洁生产产业,推广绿色低碳生产方式。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效能,减少资源消耗,形成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使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常态。其次,绿色发展方式要贯彻到人们的生活、消费、思维观念等各个方面,让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蔚然成风。广泛宣传绿色化、低碳化的消费观念,鼓励使用环保材料或可循环利用材料的衣物产品,提倡使用节能节水家居用品。倡导“光盘行动”,杜绝食物浪费。推广低碳出行,引导人们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共享单车等绿色出行方式,走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3.2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秉持“人与自然是有机统一体”的理念,即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势在必行,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10]。
纵观历史,“洛杉矶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等因污染空气而付出惨重代价的案例比比皆是,破坏自然和污染环境给人类带来了惨痛的教训。生态环境的优劣关乎民族命运,关乎人民福祉,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迫在眉睫。因此,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是生态文明建设和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然举措。首先,采取减污和降碳协同推进的措施。“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把降碳作为主要目标,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减污降碳是“十四五”时期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一项重要举措,致力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通过鼓励人们使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措施,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造福于民,取信于民。其次,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不断深化改革,提升防污治理的现代化水平。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精准、科学、依法治理空气污染。近年来,我国生态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雾霾、臭氧污染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长江、黄河流域综合治理有效推进,美丽湖泊建设实现新发展。深入推进环境防污治理需提升针对性和科学性,科学施策,加强监管,综合运用制度、技术等多种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远景目标。
3.3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了核心目标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是其内在要求。生态系统是环环紧扣,紧密相连的,生态破坏问题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面广,因此,要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提升稳定性、多样性和持续性。
自然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和修复的功能,但这种调节修复功能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其受到人类外界干扰并超过承受限度时,就会引发生态系统的危机。人类肆意破坏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例如过度开垦、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排放污水、倾倒废弃物造成水生生物绝迹,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这些行为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工业燃煤燃碳、汽车尾气排放等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产生了温室效应,进而引发了南北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极端天气频发、自然灾害增多等后果。例如“卡特里娜飓风事件”“郑州‘7·20’特大暴雨事件”“重庆山火事件”等,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提升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刻不容缓。首先,以自然恢复为主,修复工程为辅,修复和保护两手抓。当干扰因素较少,可发挥生态自我修复功能以实现改善。当生态破坏较严重时,应建立生态保护区,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常态化保护修复工程,加强全面监管,把责任落实到位。其次,在系统整体修复的基础上抓主要矛盾。生态稳定性、多样性和持续性的维护应基于区域整体保护修复,明确生态问题及其关联性,把握生态问题的因果关系,将生态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一以贯之。坚持走综合系统治理的道路,以系统思维整合生态系统各要素,统筹兼顾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修护治理,维护生态稳定性。同时,在整体修复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主要问题,避免生态保护修复流于形式,形成既有整体又有个体,协同治理、多措并举的生态保护修复新局面。还要防止外来生态风险,提高防范化解外来物种入侵的本领。
3.4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内生动力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可持续发展”即经济和生态协调持续性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治理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主要抓手。现阶段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性任务,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成为经济转型的战略关键,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伟大变革。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的迫切需要。首先,构建绿色低碳发展体系。严格管控高能耗产业,实现各领域绿色转型。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以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给,从源头治理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广新能源汽车,倡导绿色出行。加强全社会绿色低碳环保意识,形成低碳简约的生活生产方式。其次,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生态环境需要世界各国互助合作,面对生态环境问题,每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我国谋求加深国际合作,参与研发前沿引领性技术,创新开发低排放技术,突破技术瓶颈,逐步建立全球碳中和发展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有序推动国际生态环境建设,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4 结论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革命性的伟大理论成就,推动我国在生态文明事业上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经过纵深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催生了解决生态问题的具体措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时代价值,为新时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行动纲领,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践路径,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动各行各业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指引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