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脂蛋白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3-02-26杨国立综述马康华审校

重庆医学 2023年23期
关键词:主动脉瓣血浆心血管

杨国立,毛 敏,杨 宝,罗 悦 综述,吴 凡,马康华 审校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 400016)

我国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发病率较高,约有2.9亿成年人患有CVD,CVD占死亡原因的40%以上[1]。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提示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及主动脉瓣疾病等疾病具有相关性[2]。此外,流行病学研究也发现患有肝、肾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患者Lp(a)水平异常[3-4]。因此,本综述以Lp(a)与CVD、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之间的联系,高水平Lp(a)治疗药物为重点,回顾Lp(a)的结构、合成代谢和致病机制,以期为血脂管理的必要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1 Lp(a)的结构与致病机制

Lp(a)是一种临床常见但未引起足够重视的CVD风险指标,其主要由以载脂蛋白(apoliprotein,Apo)B-100为主的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样核心颗粒和Apo(a)通过二硫键共价结合。其中Apo(a)是Lp(a)的特异度抗原,与纤溶酶原(plasminogen,Plg)具有密切的同源性,且两者均存在蛋白酶结构域和Kringle结构域[2]。Lp(a)由染色体6q26-q27上的Lp(a)基因编码、合成及调控,而合成及分解代谢场所主要为肝脏[4]。此外,肾脏也参与Lp(a)代谢,肾病患者可能因分解代谢减少或合成增加而导致血清Lp(a)水平异常,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晰[3]。

而Lp(a)的致病机制可能与致炎性、促血栓形成及促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Lp(a)的致炎性主要包括增强氧化应激、介导单核细胞活化和炎症细胞因子释放等,与Lp(a)-氨基葡聚多糖复合物、氧化磷脂有关,最终导致动脉内皮细胞障碍,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5]。其次,Lp(a)对凝血和纤溶系统有干扰作用。因与纤溶酶原(Plg)存在高度同源性,Lp(a)参与血小板聚集及Plg激活的竞争性抑制过程成为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潜在风险[6]。

2 Lp(a)与冠心病

包括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和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IS)在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疾病(atherosclerotic coronary artery disease,ASCVD)均与Lp(a)具有相关性[2]。在一项研究中[7],共2 527例有ASCVD病史和Lp(a)水平升高的受试者接受了约5年的随访。结果显示,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会随着Lp(a)水平的升高而增加。而另一项纳入12 943例受试者的研究结果显示,Lp(a)水平和亚型大小在种族间差异明显,且较高水平的Lp(a)与AMI有关。其中,高水平Lp(a)患者[Lp(a)>50 mg/dL]相较于低水平者发生AMI的风险增加1.48倍[8]。此外,Lp(a)也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增加了ASCVD复发的风险[9]。也有研究报道,当Lp(a)水平为30~50 mg/dL时,患者发生AMI(或卒中)、ASCVD的风险较Lp(a)水平正常者分别增高5.00倍和1.75倍,而Lp(a)>50 mg/dL患者发生AMI(或卒中)、ASCVD风险较Lp(a)水平正常者则分别增加10.00倍以上和2.30倍[10]。而最近的一项研究纳入了超过10万例存在AMI风险的患者,结果表明LDL导致的AMI、CVD致死率及全因致死率的风险比分别为1.30、1.05及1.01,Lp(a)导致的风险比则分别是1.60、1.18及1.07。在相应遗传分析中,LDL与AMI的因果风险比为2.1,而Lp(a)的因果风险比则为2.0[11]。此外, Lp(a)不仅可干扰凝血因子及Plg,而且与LDL比较,更易与动脉内膜中糖胺聚糖结合,并大量结合氧化磷脂,最终诱发强烈的脂质氧化应激反应,更易触发动脉斑块形成,是ASCVD的最强危险因素之一[12]。因此,如何管理和治疗Lp(a)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是以后CVD防治的工作重点。

3 Lp(a)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

遗传学及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高水平Lp(a)与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存在相关性[2],例如Apo(a)亚型和LPA rs10455872与PAD风险增加相关,考虑存在因果关系。YANAKA等[13]通过测量108例新发股腘病变患者治疗前的Lp(a)水平,发现高水平Lp(a)与股、腘动脉钙化病变患病率相关。

4 Lp(a)与主动脉瓣疾病

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calcified aortic valve disease,CAVD)是常见的主动脉瓣疾病,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心源性晕厥、心力衰竭等症状和并发症,最终死亡。一项随机化研究已证实,Lp(a)与CAVD具有因果联系[14]。ZHENG等[15]报道Lp(a)可导致主动脉瓣膜钙化进展,引起瓣膜间质细胞成骨分化,并增加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和死亡的风险。此外,Lp(a)可携带大量促炎因子、促钙化的氧化磷脂-Apo(a)及氧化磷脂-ApoB,最终导致CAVD的发生[2]。有研究通过纳入922例患者,发现Lp(a)与新发主动脉瓣钙化密切相关,但与其进展无关[16]。因此,在主动脉瓣疾病的钙化前阶段进行Lp(a)干预可能最有效。

5 Lp(a)在糖尿病中的研究现状

Lp(a)和糖尿病均是ASCVD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两者间的关系复杂,流行病学和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结果得出与常识不符的结论。

5.1 Lp(a)与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

目前尚缺乏Lp(a)与T1DM相关性的广泛研究,有报道提出两者无明显关系[12]。同时患有T1DM和肾脏疾病的患者Lp(a)水平升高,而肾功能正常者Lp(a)水平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17]。

5.2 Lp(a)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

T2DM患者具有较低的Lp(a)水平,而CVD风险仍处于增加状态[18]。一项前瞻性研究报道,Lp(a)水平每降低一个标准差,T2DM风险增加12%[19]。此外,ZHANG等[20]招募2 284例既往有复发性心血管事件的T2DM患者,证明Lp(a)是T2DM患者复发性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然而,Lp(a)与T2DM之间相关性存在争议。WANG等[21]进行了一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纳入了约80 000例患者的血浆Lp(a)水平,同时测量了kringle Ⅳ标准型(KIV-2)重复序列的数量和rs10455872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最终指出T2DM风险增加的原因可能与低水平Lp(a)无关,但不能排除其与Apo(a)异构体大小(KIV-2重复序列的数量)的因果关系。一项研究纳入109 440例受试者[22],测量了KIV-2重复序列[Apo(a)亚型大小]及导致Lp(a)水平增加的SNP(rs10455872和rs3798220)组合,分析Lp(a)与T2DM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2个SNP的非携带者和KIV-2重复序列的最高4分位数与糖尿病风险均无明显关系。因此,糖尿病与Lp(a)的因果关系仍是未知。考虑患者经治疗降低Lp(a)水平后,极低水平的Lp(a)可能增加额外的T2DM发生风险[2],故明确Lp(a)和糖尿病的因果关系,对未来指导Lp(a)的治疗至关重要,需要更多Lp(a)与T2DM的相关研究来解释现有的疑问。

5.3 Lp(a)与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主要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糖尿病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Lp(a)可能通过影响大血管和微血管而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关[23-25]。在纳入1 057例T2DM患者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发现血清Lp(a)水平与DR、糖尿病神经病变和DN发病率呈正相关(P<0.05)[24-25]。XUAN等[26]纳入我国年龄≤40岁且无肾功能受损的受试者6 257例,平均随访4.4年,结果显示Lp(a)水平每增加一个单位,肾功能降低风险增加1.99倍,合并糖尿病的受试者肾功能下降风险最大。糖尿病患者Lp(a)水平异常与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其水平异常不应被忽视。

6 Lp(a)在其他疾病中的研究现状

其他疾病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肝脏疾病及慢性肾病等的患者中也发现血浆Lp(a)水平异常[3]。FH是一种以出生即发现LDL明显升高为主要特征,最终因ASCVD而过早死亡的常见遗传性疾病。30%~50%的FH杂合子型患者因出现LDL受体基因突变,从而导致Lp(a)水平升高。此外,LDL和Lp(a)的累积负担也是FH杂合子型患者发生ASCVD的有力驱动因素[27]。而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癌及慢性乙醇滥用等导致肝衰竭的情况下,血浆Lp(a)水平可降低,但其水平可随着肝功能的改善而恢复至初始值[3]。肾病综合征及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Lp(a)水平与健康人群比较,可提高2~3倍,并受肾小球滤过率受损程度、机体炎症反应及尿蛋白水平影响[23]。

7 Lp(a)治疗相关研究进展

Lp(a)水平主要受遗传控制,存在民族及人种差异性,而因测量方法缺乏全球统一标准,各国对于Lp(a)的危险水平划分存在争议[28]。例如,因极高水平Lp(a)患者(>180 mg/dL或≥430 mmol/L)的CVD风险与FH杂合子型患者类似,故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协会建议将500 mg/L作为理想Lp(a)阈值水平,并建议成年人都应测量1次Lp(a)水平[29]。而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则推荐将300 mg/L作为危险临界值,并建议Lp(a)≥50 mg/dL(或≥100 nmol/L)处于一级预防环境中的患者,进行更早期、更积极的ASCVD风险管理[30]。

根据最新的一项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评估,Lp(a)水平降低65.7 mg/dL所带来的临床获益与将LDL降低38.67 mg/dL类似,相当于短期内降低22%的冠心病风险,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降低45%的冠心病风险[31]。而从遗传学角度预测,Lp(a)水平降低10 mg/dL与冠心病风险降低5.8%相关[32]。在不影响其他脂质水平前提下,只单独治疗性降低Lp(a)水平就可降低CVD风险,这将成为未来高水平Lp(a)治疗的关键。

7.1 高水平Lp(a)的传统治疗方法

不同于其他脂质成分,Lp(a)不能通过饮食、减重和运动等生活方式进行调整,也不能通过他汀、贝特等传统降脂药物降低[33]。他汀类药物是高脂血症治疗的基础药物,但在Lp(a)代谢中的作用轻微,甚至可能出现8.8%~20.0%的Lp(a)水平升高情况[34]。然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仍未知,有研究表明其可能与LPA mRNA和Apo(a)的表达增加相关[35]。雌激素替代治疗可降低约30%的血浆Lp(a)水平[3]。此外,包括睾酮在内的雄激素、甲状腺激素也对血浆Lp(a)水平有调节作用,然而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激素及激素类似药物还需进一步研究,评估其安全性及有效性[3]。

烟酸可能参与ApoB-100及Apo(a)合成抑制过程,明显降低25%~40%的血浆Lp(a)水平[34,36]。但因其并未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反而可能导致糖尿病控制不佳、胃肠反应、感染及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已从多个国家退市[34]。

7.2 高水平Lp(a)的新型治疗方法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9,PCSK9)抑制剂作为新型降Lp(a)药物,可有效降低约26.9%的血浆Lp(a)水平[9]。然而,其确切机制目前仍未知,可能与抑制合成或增强LDL受体活性有关[37]。依洛尤单抗是一种新型的PCSK9抑制剂,在纳入25 096例受试者的FOURIER研究中[9],经随访发现其不仅可降低血浆Lp(a)水平,还可同时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Lp(a)基线水平越高,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得越明显。PCSK9抑制剂不仅可有效降低血浆Lp(a)水平,且可改善CVD预后,同时不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然而,PCSK9抑制剂可同时降低Lp(a)与其他脂质成分,因此改善的CVD预后是否因单独降低Lp(a)实现仍未知,这将是未来PCSK9抑制剂治疗Lp(a)的研究重点[38]。

目前已进入临床前期试验阶段的第二代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O)药物Pelacarsen,是目前最有前景的降Lp(a)新型药物之一。ASO通过结合并诱导核糖核酸酶内切酶降解编码Apo(a)的mRNA,最终达到降低Lp(a)水平的目的[39]。最新的2期临床试验表明,Pelacarsen可将Lp(a)水平降低80%,使98%的受试者Lp(a)水平低于125 nmol/L(50 mg/dL),而下一阶段临床试验结果将着重研究单独/明显降低Lp(a)水平是否可以降低ASCVD风险[39]。

米泊美生是ApoB的靶向药物,可以在不影响Apo(a)的情况下,靶向抑制ApoB-100的脂蛋白合成,进而减少Lp(a)和OxPI-ApoB的合成[34]。已有研究报道米泊美生可使Lp(a)水平有效降低20%~50%,然而因其存在肝毒性,对心血管益处不明确,暂未获得临床大规模使用[36]。

Olpasiran是正处于开发中的合成双链N-乙酰半乳糖胺耦联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直接抑制肝细胞中的LPA mRNA翻译,可有效降低71%~97%的Lp(a)水平[40]。Olpasiran即将进入3期临床试验,一旦研究结果能证明可通过降低Lp(a)水平来减少ASCVD风险,则Lp(a)将成为ASCVD风险管理的下一个靶向途径。

脂蛋白血浆置换(lipoprotein apheresis,LA)是一种能够特异、高效、安全地从血液或血浆中选择去除60%~80%的Lp(a),同时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高水平Lp(a)血症或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3]。然而,受限于有创性和昂贵等特点,LA未能在大多数国家中广泛应用。

8 小结与展望

Lp(a)可能介导炎症、代谢和血流动力学等过程,是CVD、PAD及CAVD的独立危险因素。Lp(a)水平虽然在T2DM患者中降低,但仍然是糖尿病患者CVD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且极低水平Lp(a)还可增加T2DM风险。常见的高脂血症的自然疗法(饮食、减重和体育锻炼等)及传统降脂治疗(他汀类药物)已被证实无法降低Lp(a)水平,ASO、siRNA及PCSK9抑制剂等是较热门的新型降Lp(a)药物。其中,PCSK9抑制剂不仅能有效降低Lp(a)和LDL水平,还可减少心血管事件和糖尿病的发病风险;siRNA在靶向降低Lp(a)水平的同时不影响其他脂质,是最有潜力的Lp(a)治疗药物。

猜你喜欢

主动脉瓣血浆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22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再次手术
超高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分析
主动脉瓣环扩大联合环上型生物瓣膜替换治疗老年小瓣环主动脉瓣狭窄的近中期结果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