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增速有望回归正常

2023-02-26张学庆

理财周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消费政策疫情

张学庆

最新数据显示,伴随防疫政策优化,部分居民消费出现短暂的逆势上升情况。固定资产投资受地产和制造业的边际支撑,而基建增速则如期回落。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GDP季调值同比增速为2.9%,2022全年同比增速为3%。分行业来看,2022年第四季度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为4%、3.4%、2.3%(2022年第三季度分别为3.4%、5.2%、3.2%),其中第三产业的回落幅度要小于第二产业。对比2022年第二季度来看,2022年第四季度名义GDP增速为3.5%,低于2022年第二季度的3.9%,但是平减指数同比为0.6%,远低于2022年第二季度的3.5%,2022年第四季度实际GDP增速高于2022年第二季度。

“展望未来,我们预计年后经济内生活力或较快回升,政策层面也或将进一步发力。”中金公司表示。

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上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将实现整体性好转,增速达到正常水平是大概率事件,预计今年进口会明显增加,企业会加大投资力度,居民消费会回归常态。

刘鹤指出,房地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未来看,中国仍处于城市化较快发展阶段,巨大的需求潜力将为房地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由于疫情的冲击、外部环境动荡以及美国宏观政策转向这三大因素超出预期,过去一年中国经济遭受了较大的压力。而随着防疫政策的优化,对经济的积极影响将全面显现,经济活动将加快恢复,预计将会对经济形成向上的巨大推动力。”在第二十三届瑞银大中华研讨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博士表示。

在过去几年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2021年中国经济一枝独秀,而2022年美国经济则表现强劲,中美经济交替表现。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博士認为,2023年美国经济可能受到连续加息的影响增速放缓,而中国经济在疫情防控政策、房地产政策和平台经济政策三大利好的作用下,或将再次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对于今年中国经济增长,上海重阳投资管理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博士认为,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将利好线下服务业的复苏。而房地产政策的调整,对供需两端都将会带来积极的影响,预计房产销售或将企稳,而房地产投资则有望再次实现增长。

由于2022年经济增速的低基数效应,也将对2023年经济回升形成一定支撑。专家们对2023年中国经济实现5%以上的增长表示乐观。

消费复苏是后疫情时期市场达成的共识,那么如何能更好地刺激消费复苏呢?

王一鸣认为,当前应该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可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消费政策,包括适当增加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并且需要采取强有力措施,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从而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

中国商业联合会公布的2023年1月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CRPI)为50.3%,较上月回升1.6个百分点,显示出零售企业经营信心明显增强。

沈建光建议可以加大消费券的发放力度。他认为,中国最大的优势之一是居民的高储蓄率,而过去一年居民储蓄再创历史新高,如果通过消费券和现金补贴这类财政上的补助,结合中国居民储蓄率高的固有优势,可以极大改善消费者信心,拉动整个社会的需求增长。

华西证券认为,长期来看,随着复苏预期和复苏进程的进一步演进,包括观影在内的线下经济活动修复将持续,疫情后消费复苏的长期逻辑不改,但消费复苏的强度仍然取决于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预期与实际的储蓄向消费转化的速度。“超额储蓄”能否转化为消费还取决于居民部门收入以及就业的修复情况,“超额储蓄”对消费损失的回补不宜高估。

在经济复苏之际,提振市场信心也是当务之急。疫情是过去几年对经济的扰动因素,王庆认为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虽然有一定的社会成本,但本身也是很重要的恢复信心的政策。

另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也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在其他政策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的政策主张同样值得重视,具体有三大看点: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的利益;积极发展平台经济,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支持就业和国际竞争中发挥作用;用实践来作为检验工作效果的标准。

王庆认为,若能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政策主张,无论对于短期还是中长期信心的提振,都将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改革开放是过去40多年中国保持强劲增长的动力源泉,坚持改革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导向不会改变。”王一鸣称。

在对外开放方面,中国香港地区无疑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今年上半年在香港交易所挂牌的公司,在港股通的交易机制下,有望实行港元和人民币的双柜台、双币种报价。如果顺利推出,这将是中国第一次在海外开放市场设立人民币计价、交易、清算的平台,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而今后,香港作为离岸的风险管理中心,还将推出诸如国债期货等新的交易品种,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更多风险管理工具,减少其后顾之忧,以便更好地投资中国市场。

在更大维度的开放上,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必须要走向国际市场,而中国企业也要力争从本土企业向跨国企业转变。中国已加入RCEP,并且对于加入CPTPP的态度也在转变,一系列开放措施正在路上。

尽管2023年外需走弱成为市场的共识,但王庆认为这并不会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表现。其一,外围市场更多的是周期性衰退,而不是由于信用危机导致的断崖式的结构性放缓;其二,历史经验表明,当外需走弱的时候,最容易实现政策共识,进行对于内需的强刺激,乃至放松管制。并且,中国在2023年可能实现增长加速,加之美联储政策的转向,或将会带来估值扩张和盈利修复的“戴维斯双击”,因此风险资产的表现值得期待。

“2023年,无论是对经济、上市公司业绩的成长前景,还是对风险资产价格表现,我们还是比较乐观的。”王庆表示。

猜你喜欢

消费政策疫情
政策
政策
战疫情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助企政策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