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平台下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3-02-25郑甲成舒英杰胡能兵程昕昕詹秋文
郑甲成,舒英杰,胡能兵,程昕昕,许 峰,詹秋文,刘 婷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凤阳 233100)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党十九大提出的人才培养要求[1]。十九大报告强调高等院校是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实践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工作重点。目前,许多高校正在尝试开展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的19个首批校企协同育人示范基地中“国防七校”均位列其中,实践育人办学效果明显。然而,在新农科的建设背景下,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有待改善。大部分高校仅从专业整体出发探索改革途径,不同课程之间没有交叉融合,较少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与学生开展交流。因此,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疫情突发的严峻形势,有必要结合我国互联网平台研发成果(如学习通、雨课堂、腾讯会议等平台),依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网络终端,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研究[2]。笔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大数据平台下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实地调研,探索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为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开展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的一站式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1 大数据平台与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分析
农科教即“农业、科技、教育”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库资料丰富、类型多样,涉及视频、音频、图片等各种个性化数据,不受自然条件和距离的限制,只要硬件平台建设到位,可以远程对农业、科技、教育涉及的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为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反馈[3]。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季节性的特点,一般生产平台遥远,交通通信不便利,面对面交流相对困难。利用大数据平台线上交流或者连线视频展示可操作性强,是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分析其内涵和外延,寻找适合安徽科技学院乃至同类型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途径,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层次。
安徽科技学院是一所省属本科院校。2017年,安徽科技学院获批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是省内“双一流”建设大学;2021年,该校成功获批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该校农学院获批设置“智慧农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要求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智慧农业相关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与推广、产业经营与管理等工作,服务农业现代化生产和乡村振兴。因此,人才培养要依托现代农业平台,以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为核心,在农业、科技和教育过程中开展农作物智慧栽培与管理、智慧育种、无人机培训、农业病虫害测报网络和数字植保防御及培训等工作,实现现代化创新农业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高标准的大数据平台建设迫在眉睫。
2 大数据平台下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经验欠缺传统高等教育大多基于多媒体与PC终端网络技术,这些资源绝大多数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录制和播放,侧重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4],导致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劳动者素质的需求与教育供给不适应。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优质的在线资源和先进的信息化服务。然而,根据前期对“学习通”平台的研究和农科教形势的调研,高等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共建线上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经验不足,内部驱动力不强[5],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①整体规划性差,规划模式老旧或者不够细致,没有利用信息化多媒体平台,造成资源浪费、过度建设和重复建设等问题[6];②制度约束性较差,构建协同创新模式时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也没有制度化的规定,影响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和健康持续发展;③参与协同培养的企事业单位不够活跃,参与积极性不高[7],主要是因为政府部门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也没有合作共赢和资源共享方面的利益激励;④缺乏内部激励机制和利益驱动机制,无法保证企事业主动合作的持续性[8],很难保证网络平台运行、专业设备维护、大数据平台改造、特色模块共建共享等方面的持续投入。
2.2 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发展不均衡通过人才培养研讨会、教学专业培训等活动对公司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网络媒介等机构开展人物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我国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分布情况。我国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分布见图1。
图1 我国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分布 Fig.1 Distribution of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alents of agriculture,science and education in China
从图1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发展较快,主要表现在沿海开放城市网络技术先进、农业发达、人才流动频繁、职位类型丰富,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针对性强,产学研结合紧密;西部地区是畜牧、粮食的主产区,人才培养基地较少,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与国内产业发展结合不紧密,毕业生就业后专业技能与农业生产岗位脱节,角色转换较慢。因此,需要注意提升西部农科教协同人才培养水平,助推乡村振兴,为内陆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可借鉴的样本。
3 产教融合背景下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常见模式
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农科教协同人才培养途径是未来农科创新教育的改革方向。利用农科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农学类人才的同时,通过整合人才、技术、信息、资本等要素,创造更多的知识和产品,实现高校、基地和人才的多赢。
3.1 科学技术研发与协同教育这种模式通常将科研项目作为连接高校和基地的纽带。一般来说,科研项目是社会或者产业亟待解决的难题,科研人员驻扎在基地,学生教育则围绕科研内容展开,有利于产学研与农科教的结合,带领学生对课题进行攻坚。
3.2 创新成果转化与协同教育以项目成果为纽带,促进产业技术的升级和改造。由于农业新技术和新成果需要在农村和农民中推广,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观察和参加农业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取得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效果。
3.3 校企合作服务与协同教育学校和企业通过项目合作或技术服务等方式保证校企之间的联系[9-10]。这种模式引导学生在知识运用中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适应职业岗位需要和社会需要的能力。
3.4 主体要素集成与协同教育主体、要素、运行机制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协同创新模式依托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方面,将技术攻关与项目研究、成果转化和农业推广有机结合起来[8];另一方面,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任务,实现基地建设带动人才培养、人才培养促进产业发展的目标[9]。
4 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4.1 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存在的问题经过前期调研总结,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与功能转变。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以及技术和产业变革,农科教协同创新被赋予新的内涵,农林科研院所与农业高校应整合资源,协同创新培养人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助推乡村振兴。二是农科教协作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面临诸多困难。高校引进师资时大多重视学历和高水平论文,以基础研究为主,人才培养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不足,科研成果转化缓慢,校企协作中经费、薪资分配缺乏政策规定,协作培养人才缺乏长效保障机制。三是专业课程融合贯通存在一定困难。未来社会需要综合实践性人才,而高校许多课程由专门学院设置,交叉发展较少,人才培养没有实现跨界资源整合,毕业生无法满足专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岗位需求。
4.2 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构建以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为核心,对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性评价,按照农科教协同创新模式的要求,从课程体系、实践体系、管理体系、评价体系、修复体系等角度构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图2)。
图2 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的构建 Fig.2 Construction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alent training path of agriculture,science and education
4.2.1人才培养主体的形成。根据不同人才培养角色,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分为5个主体:①政府主体。政府主要负责人才培养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构建。②学生主体。学生是人才培养的实施对象,主要负责对培养路径的积极实践以及培养效果的反馈。③学校主体。学校应配合政府部门,督促教师改革人才培养手段,并为农科教人才培养搭建大数据平台,构建长效保障机制。④教师主体。教师应配合学校、政府部门实施人才培养路径,协助校外企事业单位开展实践人才培养。⑤企业主体。企业应建设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与教师联合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及时给高等院校反馈社会人才岗位需求。
4.2.2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构建。整个培养过程包括用人单位和高等院校双方在多学科、跨学科协作联盟共同开展产教融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双方应在教学大纲设置、课程建设、人才引进标准、教学硬件投入、管理制度建设、奖惩制度实施、人才培养效果评价等方面紧密合作,开展风险评估和可行性鉴定,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4.2.3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和评价修复机制反馈。大学生如果是高等院校生产的“产品”,那么学校就是供给侧,而就业部门就是需求侧。用人单位和高校需要根据社会需求侧的岗位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这是由市场发展大环境决定的,评价人才培养机制并及时修复反馈给人才培养路径各个环节,从而影响下一批人才输出的质量和类型,以达到供需平衡。
5 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随着全球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发展形势千变万化。为了适应全球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科类人才培养路径改革迫在眉睫。新时代的农科教育既是学界长期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又是党和国家以及地方政府部门密切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保障农科类教育不断创新,发挥其内在的功能和价值,这是产学研背景下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要解决的问题。综上分析,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共同组成的学位本科农学相关专业的实践性人才培养机制,以人才岗位需求、人才培养定位、政府政策保障为出发点,三者相互协作、互利共赢[11]。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存在管办分离、成本分担、动态监控、风险评估等调节机制,各个环节应协调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以及课程,有效整合社会投资和人力资源,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8]。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可以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普及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实践能力,并促进农业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农业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