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格教育探析

2023-02-25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史敏

区域治理 2023年3期
关键词:人格思想大学生

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史敏

人格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其目的是实现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和谐统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阶段正是一个人的个性成熟期,是自我同一性形成期,也是形成亲密感、防止孤独感的时期,这一阶段非常重要。学校要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这一时期的发展任务,为社会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合格人才。高校人格教育通过对学生个人行为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积极影响,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名副其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型人才。

一、“人格”与“人格教育”的概念

“人格”这一词最早来源于戏剧术语中“面具”的一个特定表达,将戏剧表演的道具代指为人格。这表明人在社会活动中既有外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也有内在的本质特征,使人的言行举止表现出稳定性、预设性、倾向性。因此,人格可以被理解为是由许多活跃的心理倾向和稳定的心理特征所构成的个人品格。在中国古代并没有明确的“人格”的概念界定,但是传统文化中的“成人”观念,可被视为“人格”概念的同等表达。总而言之,人格是一个人的内在品格的总称,主要包括道德、伦理等要素,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交往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某种稳定的行为风格、思维方式、道德品质以及价值观念。

了解了人格,自然也就知道什么是“人格教育”。所谓的人格教育就是教育者借助某种特定的教育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换言之,人格教育是教育者依据受教育者的人格特征对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积极引导,旨在培养学生形成勤劳善良、乐观坚强、诚实勇敢、德才兼备、坚韧不屈等优良品格。

二、新时代高校重视人格教育的必要性

新时代,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获得高速发展,信息传播渠道与手段也日趋呈现多元化,各种各样鱼龙混杂的价值观念充斥在社会中,由于大学生分辨能力较弱,使得一些消极甚至错误反动的思想意识严重荼毒着大学生的人格。作为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主要场域的高校承担着提升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重视大学阶段的人格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人格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是必不可少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纠正大学生不良人格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这一时期正处于人生的困难期或者是危险期,具体表现为心理与行为之间出现不容忽视的偏差。大学阶段是人格形成期,但是由于大学生长期处于校园这一单纯美好的象牙塔里,缺乏社会实践经验,面对社会上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及不良风气,部分大学生产生迷茫、困惑、焦虑、自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从而导致其在社会活动过程中作出错误的价值判断,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诸如校园霸凌、抑郁、甚至自杀等恶性事件的发生。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必须通过及时关注学生心理状况,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给予学生帮助,对人格缺失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与纠正,从而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健康积极的人格。

新时代,高校应加倍关注大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状况,并善于借助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媒介,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进行正确教育引导,并推动大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升和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大学阶段正是一个人心智不完善发展的青年期阶段,他们在完成大学学业后便要以一个成熟的个体正式步入社会,健全人格将会在他们面对未来工作、生活的选择时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的人格教育要尊重客观规律,不仅要符合教育规律,更要遵循学生的情绪规律,在此基础上,培养大学生价值辨析能力以及健康的人格,鼓励大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自我人格素养,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二)响应时代发展对人格教育的呼唤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人的平等、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是有关人的全面发展新的时代内涵。人格教育旨在培养受教育者形成健全的人格,这不仅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更是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市场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经济发展日益转向创新驱动,只有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抢占世界经济主动权和制高点,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健康人格的培养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题中之义。因此,更多的人意识到人格对一个人发展的作用,健全人格是个体全面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将人格教育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对大学生进行独立人格的教育和培养是时代的呼唤。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培育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不断增强学生的积极性、自律性、主动性。与此同时,为积极响应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时代新人”号召,随着教师整体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教学环境的改善,对于受教育者的综合素养的提升也产生积极意义。因此,将人格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满足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最终取决于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综合素质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而健全的人格是重中之重。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想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武装,更重要的是高尚品格的加持,这样才能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获得长久的发展。大学生的素质提高是多方面的综合,涉及身体、心理以及道德。文化课程的学习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素养。为了适应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高校更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提高其综合素质,做一个内外兼修的人。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实践中,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教育工作者和被教育者。由于广大高校一味追求学生智育的提升,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大学生存在课程多、考试频繁、社会实践机会少等客观实际情况,这些因素都影响着人格教育在高校的广泛开展。新时代,迫切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做到协同育人、合作育人,协调教学内容、教育目标和人格教育等多种因素,在课上课下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学生面对未来人生的选择,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美好的人性。

三、新时代高校开展人格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以陶染学生人格

大学生群体由于缺乏成熟的思想观念,无法精准辨别是非,因此极容易被社会中存在的消极负面信息所迷惑、裹挟,产生极端偏激的思想和行为,进而导致学生的发展轨迹逐渐偏离轨道,这严重威胁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高校着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义不容辞。

学校要争取为学生健康人格的良好发展提供便利条件。首先,高校应该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大学生人格发展的要求,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思政课的德育影响作用,培养学生养成健全高尚的人格品质,造福国家和社会。其次,完善学校人格教育理念。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更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持。最后,高校应开展丰富多样的人格教育主题活动,拓宽大学生人格教育路径。可以通过建设校园交流网站以供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密切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状况,为人格教育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的建议和意见,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教育的模式。

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舒适的学习环境,也有利于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良好的校园氛围为其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向学生展示自己健康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始终沉浸在轻松、愉悦、自由的氛围中,消除受教育过程中的抵触情绪,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开展多样化的思政课教学以丰富人格教育的形式

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平台是思政课。将人格教育渗透到大学思政课的过程中,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恰当运用合作学习法、启发式教学法、社会实践法,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健康人格。

一是运用合作学习法。所谓的合作学习法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形式。这一学习方法旨在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能够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认知品质,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培养学生人格的良好发展。二是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增加思政课教学中人格教育的灵活性,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并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适时介入启而发之。这一教学法是立足于学生人格发展的基础,启发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思考,并不是把知识以填鸭式的方式灌输给学生。三是广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有益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活动,有针对性、选择性地开展丰富多彩、教育意义深刻的活动,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比如鼓励学生积极投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中,既磨练学生的意志,又可实现培养个人爱国主义情怀,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大学生对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发挥教师模范作用以促进学生良好人格形成

教师的高尚人格对学生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榜样示范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高尚人格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作用。教师的高尚人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真心爱护学生。教育家苏霍林斯基曾说过:能够迫使每一个学生去检点自己,思考自己的行为和管住自己的力量的因素,首先是教师的人格,包括教师的思想信念、精神生活的丰富性、道德面貌的完善性等①。教师应该摒弃冰冷的师道尊严,消除师生之间的对立和隔阂,在教学和生活中主动关心学生,乐于接受学生的“质疑问难”,不厌其烦地指导学生,使学生对老师的教育心悦诚服。二是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和规定,不仅要做到师生共同遵行,更要强调教师率先垂范。教师不仅要树立绝俗的高洁品行和壁立千仞的伟岸人格,还要在教学中、生活中,展现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国计民生的关切精神,更要以崇道重德、居仁由义,不慕声名利禄,不求荣华富贵的道德品质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楷模。三是教师做一个终身学习的示范者。“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对学生而言,学习是件苦差事,老师要以身作则,以终身学习的精神影响自己的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活到老、学到老的良好学习习惯。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不仅要以专业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更重要的是端正自己的品行,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伟岸的人格影响和带动学生,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良好教育效果。

四、结语

新时代,高校要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大学时期是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而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尤为重要。高校应立足于大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正确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发展,强化学生文明素养和健康人格的培育,使大学生成为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祖国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

注释

①张红燕.思想品德课对健全人格培养的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30.

猜你喜欢

人格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思想与“剑”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