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背景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实践研究
——以工程检测与质量管理专业为例
2023-02-24樊康佳李凡
樊康佳 李凡
新时期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实践活动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培养实践能力更强的专业人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该专业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途径。高校应牢牢抓住这一机会,构建教学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促使其实现全面发展。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1.校企合作的内涵和特征
内涵:校企合作,即学校和企业之间构建的一种合作模式。职业教育院校为了自身发展,更好地把控教育质量,与企业开展合作,在合作中注意学生培养质量、重视校企资源共享、关注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特征:第一,双重性。育人主体和环境具备双重特点,承担育人任务的主体是高职院校与企业,有校企两个育人环境。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将以传统理论为主的课程教育和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生产实践有效结合起来,以有利于学生发展。第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属于复合型人才。第三,直接性。传统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学生毕业后,需要在企业接受在岗培训才可以满足岗位需求,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与学校一起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水平。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就已有企业工作经验,熟悉岗位需求,能够快速参与到工作当中。
2.产教融合的内涵和特征
内涵:将专业相关产业生产与高校专业教学活动深度融合,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更重视实践学习,探索专业发展与相关行业企业之间的深层合作。产教融合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差别较大的是,前者努力将专业与产业进行全方位整合,让高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发展有机融合起来,打破了传统封闭式办学的弊端。产教融合模式的出现与应用,对于学校以往的传统办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就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工程检测与质量管理》课程而言,应充分依托区域产业发展,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将课程教学实践与相关行业企业密切结合,使专业更好地对接行业企业发展需求。
特征:第一,互惠性。高职院校引入产教融合模式,能够让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素质水平更高的综合型人才。校企双方基于合作,可互补互惠,共同高效发展。第二,持续创新。持续创新是产教融合模式发展中的关键。当前,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多行业都在全面深刻变革,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行业企业应为高职院校提供更优质的实践平台。所以,产教融合所实现的持续创新,对于促进高校与时俱进的发展起到了很好作用。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实践的重要意义
1.顺应现代教育发展主流
随着校企合作程度的加深,产教融合也得到了深入发展,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形成了相互扶持、发展、促进的良好合作关系。部分高职院校开展的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自主创业、科学创新、产业服务的生产经营实体,与企业之间的融合进程加快,构建了一体化办学模式。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增速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特点越来越明显。高职教育本就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应顺应现代教育发展主流,根据社会需求变动而改变,充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深化产教融合,强化职业教育发展。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想要得到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要加快教学模式转变,以教育本质为出发点,强化教育水平,让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提升,满足现代市场人力资源的素质要求。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让高职院校在庞大的市场竞争当中找到优势,加快院校转型,提高发展速度。产教融合已经成为我国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方向。
2.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经过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学校与企业可以直接把学生安排到工作岗位当中接受锻炼。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具有较强理论与技术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比普通本科院校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环节。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程检测与质量管理》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仅通过课堂理论教学无法达到教学目标,只有让学生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当中接受反复训练,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另外,高校与企业之间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还能够获得社会的资助,构建专业实践基地,得到更专业的实验设备,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强大的硬件保障。
3.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的工作能力
当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公路、桥梁等相关工程的发展速度也很快。大量的道路交通桥梁工程建设对于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和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自然也在持续提高。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维护、监理等诸多环节,都需要专业素质更高、实践能力更强的技术型专业人才,如道路桥梁施工中的施工技术岗、管理岗、工程质量控制等,均需要理论知识扎实且实践经验丰富的综合型人才。只有提高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才可以为提升道路桥梁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提供更强大的保障。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开展校企合作,实施产教融合更是刻不容缓。
高职院校的资金压力比较大,导致很多实践性较强课程的实训条件未达到标准,难以圆满地实施实践教学。在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之后,就能够让学生自己选择和专业对口的工作,转变学生身份,使其成为企业中的职业人,到具体岗位中实践。这样当学生毕业之后,他们就积累了不少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经验,在岗位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甚至可直接成为企业骨干。由此可见,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转变身份,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背景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实践分析
1.完善政策引导机制
(1)完善政府、行业引导机制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最根本目标是培养更多能够满足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综合型人才,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需要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在校企合作当中发挥引导作用。当前,由于相关引导机制还不够完善,需进一步强化与完善引导机制建设。政府可根据市场、行业的发展趋势,出台针对性更强的政策规范,引导当地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更好地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相关文件的指导下,行业企业会充分考虑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当中。
(2)优化校企供应机制
学院和企业是校企合作中的两个重要主体,产教融合不仅能促进学校发展,使其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同时也能满足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重要目标。校企合作可在学校教学活动和企业实训之间逐渐构建起合作共赢机制。这一共赢机制具体落实到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当中,要求高职院校在制订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时,密切结合实际情况,详细分析市场发展趋势,与相关企业积极合作,校企双方联合制订学生培养方案,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课程,共同讨论怎样开展实践活动。比如《工程检测与质量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要以市场变化为基础,根据需要实时调整,形成螺旋上升的培养机制,只有做到了这些,培养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素质才能得到全面提升。在课程设置当中,也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商定,根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具体需求进行分析与讨论,共同研发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平台,打破专业理论学习的时空限制,为学生之后到企业参与实践活动奠定重要基础。
2.校内外实践平台构建分析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所以,高校在培养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时,通常会以培养“能够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理念作为导向,积极构建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教学体系。就《工程检测与质量管理》课程教学来看,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当中,高职院校应遵循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发展趋势,与企业开展合作,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构建质量更高的实践学习平台。
(1)校内实践平台构建
①实验教学中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依托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中心,以应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升级改造、产教融合育人理念的深化,以及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完善。由此可知,实验教学中心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目前不少高职院校都设置了规模不同的实验教学中心,有的还充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构建智慧化实验教学中心,加入很多新功能和新结构。实验教学中心融入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对于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工程检测与质量管理》课程教学中就可以利用实验教学中心,将实践性比较强的教育内容与搜集到的相关案例结合起来,再围绕实训项目让学生进行训练,使其在实践当中运用理论、在实践应用中学习技术,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通过利用实验教学中心,可以完成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能够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起来,实现实际工作与专业知识之间的高度融合,使工作岗位与能力培养有效对接,提高专业技能的实用性,学生可学习到更新的技能,进而提高就业能力。
②构建和利用产学研实践基地。实践基地通常有不同的区域,即实训区、教学区、智能区、创新区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依托不同实践基地完成《工程检测与质量管理》的部分实训课程。例如,实践基地的实训区、教学区都需要预留端口,学生用笔记本电脑就能完成课程实训,这样不仅让实践基地的利用效率得到提升,还减少了购置与维护电脑的设备费用,也有利于学生保管实训资料。产教融合背景下,产学研实践基地应当向全校师生和与学校构建合作关系的企业开放,为学生搭建创业创新大赛、校内外科技竞赛以及各种实践活动的平台。实践证明,建设实践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践操作的积极尝试和探索。
③建设BIM教培中心。高职院校可在教培中心当中增设新兴技术教学体系,如AR、BIM、VR 等先进技术,然后再利用与企业构建的合作关系,获得企业私有的相关云平台教学资源。
(2)校外实践平台构建
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大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培养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高职院校需和施工企业、设计院、路桥公司、软件公司等构建良好、密切的合作关系,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教学平台。如,可在校外为学生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就业能力。
①校外产学研实践基地。高校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在多方面合作中达成一致。合作内容一般包括:人才培养、学生实训实习、学校为企业编写项目管理细则、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基地等。在《工程检测与质量管理》课程教学当中,除了要求高校与企业构建基本的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之外,还需要校企联合开发课程,开展协同育人项目。另外,协同合作中还需要智慧运维管理的相关APP,以发挥网络在校企协同育人的作用。
②实践教学基地。高职院校可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校外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和路桥公司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在确定了具体的路桥公司之后,由公司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提供认识、生产和顶岗实习的场所与服务。在《工程检测与质量管理》课程教学中,学生要到校外企业提供的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可以按照以下流程开展。
第一,确定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工程检测与质量管理的理论知识,通过开展实训活动,让学生学会部分路桥建筑项目工程的质量验收方法与流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强化本课程理论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以便于学生能够顺利地适应具体工作。
第二,具体实践安排。开展校外实践教学时,教师应先选定某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然后再确定实践时间。例如,可将《工程检测与质量管理》的实践时间设置为2周,在完成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中开展工序、部分工程质量验收等活动。此时,学生已对道路桥梁工程各部分工程的划分情况有了全面了解,知晓路桥工程质量的检查项目、检验项目及质量标准,熟悉验收工具与方法,掌握了验收工程质量的要求与方法。在开展实习之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及时统计学生的出勤、工作情况,检查和督促学生的实习日记,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
第三,确定实训内容。在《工程检测与质量管理》课程的实训当中,学生的实训内容包含:1)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检验,到施工工地现场完成;2)砌筑工程质量检验,企业负责人员为学生讲解,学生自主完成;3)钢筋砼工程检验,企业负责人讲解,学生自主完成;4)地面工程质量检验,企业负责人讲解,学生自己完成。以上几个项目并非全部完成,可以选择其中2 个进行监测。
第四,制订实训要求。参加实训的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独自完成一部分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验收工作。在实践教学基地实训的过程中,学生应做到:1)每天认真按照要求完成工作;2)每天记录施工情况、心得体会等;3)详细记录到施工现场的参观情况;4)每次都要清理整理验收工具,及时交回。
③订单式人才培养基地。高职院校与企业可分别利用自身的优势与资源,联合培养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运维人才。在制订培养目标时,高校应充分考虑企业的人才需求;而企业也应在高校培养人才过程中给予充分支持。比如针对订单式培养人才,合作企业为学生设置专项奖学金,金额可以比学校设置的普通奖学金金额更高。学生在学校接受完理论知识教育之后,可以直接到签订培养人才订单的企业去顶岗实习,以真正实现教学场所和工作场所的衔接。由于订单式培养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后会直接被实训公司接受,该方法为校企拓展合作范围奠定了重要基础。
结 语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对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活动而言,想要培养出实践能力更强的人才,就必须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构建多样化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为增强学生的实训能力提供强大的软硬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