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的现实意义与路径研究

2023-02-24吴婉婷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劳动育人大学生

吴婉婷

劳动是人类创造价值的主要方式,是人类自身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新时代,劳动教育已经成为高校育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和综合的育人功能,在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劳动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辛勤劳动,让大学生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锻造自身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打造一批高素质、高技能、高效率,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人才。因此,“五育”并举是对高校综合素养育人模式提出的迫切要求,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渗透于德智体美“四育”之中,将劳动教育纳入全方位培养教育体系,强化劳动教育的地位,推动实现“五育”融合的协同育人效应。但是,当前高校劳动教育还存在着实效性不高、劳动育人载体单一、劳动育人环境欠佳等问题。因此,高校要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加强劳动育人理念、拓宽劳动育人载体、打造优秀校园文化等方面入手,增强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和理解,使学生自觉养成尊重自然、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劳动育人的丰富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成长成才,并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从2015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到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发布,再到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出台,劳动教育的地位显著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探索和构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已然成为当前人才培养的重要理论命题和实践课题。

劳动创造人类历史,是文明进步的源泉。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之所以能成为“人”,就在于“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把劳动定义为有目的的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指出劳动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力量。劳动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劳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劳动史,文明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生产力的提高。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艰辛探索,我国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劳动观念、具备必要劳动能力和良好劳动习惯的重要途径。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整个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劳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不同社会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劳动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教育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劳动教育和实践,并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育人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劳动育人的价值目标和育人内容,丰富了劳动育人的内涵,为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育人提供了重要遵循。

劳动育人对当代大学生的特殊作用和现实意义

在当前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背景下,劳动育人作为新时代高校育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社会进步、个人全面发展和民族复兴具有重大意义。高校开展劳动育人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又要体现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从多个维度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劳动教育,培育大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勤奋学习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让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锤炼意志品格,激发奋斗精神。

劳动塑造高尚人格,是教育的重要方式,是培养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必修课。通过让学生学会劳动,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有助于培养学生不怕吃苦、敢于拼搏、勇于创造的精神,塑造积极乐观、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诚实做人、诚信做事的优良品质。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中锤炼意志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体验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深入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推广、扶贫攻坚等劳动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劳动中感受到国家发展进步和自身成长的关系。

劳动育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需要。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恰恰就是人们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创造价值的过程。新时代我们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大力弘扬正确的劳动观念,让当代学子培养积极健康的劳动习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培养具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我们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在改革发展中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鲜明特征,学校要将劳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育人中的独特作用。

高校劳动育人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极大地影响着当前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取向。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特点和新需求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待,现阶段高校劳动育人工作仍存在很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劳动观念错位、劳动实践不足、劳动保障缺失、学生自我服务能力不强、教师劳动育人意识淡薄,德智体美劳被割裂的情况并不少见。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劳动育人目标的实现,与我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不相适应,这就迫切要求我们研究解决高校劳动育人问题。因此,必须强化顶层设计、加大保障力度、注重价值引领、推进协同育人,全面加强高校劳动育人工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劳动观念错位。长期以来,受传统劳动观念影响,部分大学生存在对劳动的错误认识,劳动价值观念扭曲,劳动习惯缺失,甚至产生了“不会劳动、不愿劳动”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劳动教育的宣传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二是劳动实践不足。劳动实践是劳动教育的核心环节,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劳动实践不足的现象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技能缺乏、劳动体验不深、劳动行为缺失等方面。

三是劳动保障缺失。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但目前社会上还存在劳动保障缺失的现象。例如,有的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因生病、受伤、工伤等原因,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活动,而学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同样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因此,必须加强对高校劳动教育工作的指导,对高校师生在劳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提供帮助,让他们能切实感受到国家、社会、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四是学生自我服务能力不强。高校学生自我服务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观念不强,劳动习惯不佳。一些大学生缺少对劳动的正确认识,把自己看成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和“小公主”,对家庭和社会缺乏基本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愿意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将父母、老师等长辈当成“取款机”。二是劳动能力不足。一些大学生虽然在校期间接受过系统的劳动教育,但是自我服务能力欠缺,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明显不足,对未来缺乏规划。不少大学生在求职时缺少吃苦耐劳精神和品质,遇到困难容易退缩,有畏难情绪,缺乏积极主动的奋斗精神。

五是教师劳动育人意识淡薄。教师是劳动教育的实施者和推动者,但当前部分教师的劳动育人意识淡薄,在日常教学中存在轻视、忽视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技能等问题,如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课程考核中,缺少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要求。在大学生价值观多元的背景下,部分教师将职业理想与职业素养混为一谈,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有的教师片面强调专业教育和学科教育,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的教师将自己从事的职业等同于“饭碗”,把劳动当成一种负担;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不善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甚至以“讲劳动”为耻。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效果。

高校推动“五育”融合的实施路径

面对新时代的巨大挑战,我们要帮助学生形成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对自己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要以“五育”并举为基本原则,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五育”中彰显“劳”的价值。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与其他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将劳动渗透在高校教学环节中,发挥育人合力。还要把家庭、社会等各方面资源调动起来,形成全方位、一体化的实施机制,共同促进劳动教育的有效发展。

在我国,“五育”融合教育理念作为高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息息相关。这一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在重新构建“五育”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实现的,要求高校将劳动教育渗透到教学环节中,并逐渐成为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实现“五育”融合教育理念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劳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劳动精神并起到育人作用。

一要构建多样化的劳动课程体系。课程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与重要载体,高校应以课程为主阵地,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落地实施,通过设置课程目标、精选课程内容、创设丰富体验情景推进开放共融式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学校要将劳动教育目标融入到人才培养目标中,根据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分年级设置课程目标,要将劳动教育的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实践教学法,通过参与生活性、服务性、生产性、创新性劳动实践,明确劳动动机、端正劳动态度、习得劳动技能。在课程评价上,学校要将学生的劳动成果与相关课程的学习成绩进行绑定,并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二要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高校要采取多种方式和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相应政策支持和保障;要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养,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积极开展全员培训,提高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和理解,明确其在劳动教育中的职责和任务,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要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劳动教育研究队伍建设,鼓励教师承担指导学生劳动实践相关工作;要在高校中建立起以“五育”融合为核心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机制,通过政策激励、组织推动等措施加强对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

三要挖掘劳动教育教学资源。劳动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和习惯,将其融入到学习生活中,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人生观。高校教师应当将劳动教育融入到教学体系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来推动劳动教育在高校中的开展。一方面可以将学科课程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实现知识传授和劳动实践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使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劳动实践,逐渐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和习惯。

四要创新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形式。劳动实践教育主要包括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劳动。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时,需要以学校为单位,整合校内资源和社会资源,建设具有劳动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和校外实践基地。在学生中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教育活动,在校园内设置各种类型的劳动基地,将劳动教育与教学活动有机融合,组织学生开展校园保洁、学习家政园艺,在身体力行的体验中,增长劳动知识,树立热爱劳动的意识;以实习实训、创新创业、专业竞赛等方式组织开展“专业技能提升”活动,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劳动实践能力;通过主题班会、学习研讨、体验分享等方式,把劳动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融合,培养学生职业精神与公共服务精神。

五要构建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模式。高校应丰富育人载体,推动“家校社”劳动实践育人基地的建设,挖掘校内外实践育人资源,丰富育人载体,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延伸的协同育人模式。要开发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积极挖掘各方面资源,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家庭的基础育人功效,引导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帮助父母分担家务、下农田参与耕种劳作;同时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广阔的社会大舞台体验锻炼,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主人翁精神,把劳动教育的体验实践与专业教育、技能培训相结合,深化对劳动的认同感。

积极研究多种劳动育人实施路径并投入到高校教学中,使高校劳动育人工作尽快得以完善。在劳动实践中,高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并通过将劳动教育与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相结合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要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解决,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去;同时注重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关注和建设,提高教师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水平。让当代大学生真正走进田间地头、参加多种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个人认知,深刻理解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动精神内涵,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具有必备的劳动技能,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通过身体力行、亲身体验,达到尊重劳动价值和成果的育人效果,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大学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热爱劳动
大学生之歌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