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人才培育的路径探讨

2023-02-24浙江省宁波市宁波大学党委人才办315211加瑞霞

新农村(浙江) 2023年12期
关键词:乡土人才发展

浙江省宁波市宁波大学党委人才办(315211) 加瑞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战场,是人才输送的主渠道。然而,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存在与乡村发展不协同、供需不匹配等问题。因此,推动高校和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是亟须且备受关注的问题。

1.乡村振兴与高校人才培育的关系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人才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推动力,也是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的关键所在和核心保障。

(1)高校人才培养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专业技术支持随着科技的发展,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包括农业技术、生态环保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校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术,通过引进和培养技术人才,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帮助乡村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2)高校人才培养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创新以及管理方面等人才,包括创业、创新、设计、农村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环境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支持,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创新支持、创业能力、管理支持和服务能力,通过引进和针对性培训,能给乡村振兴带来全新的活力和动力。

(3)高校人才培养可以促进乡村与城市的交流与合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人口不断减少,乡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高校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乡村与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和机会,促进乡村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2.高校人才培育的实践困境

(1)人才培养与乡村发展脱节 除了城市化进程导致的人才流失,高校人才培养与乡村发展的脱节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包括在人才培养规划和方向目标制定上更倾向于直接对接市场,而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主动对接且难以适应国家和省市乡村振兴的需求。

(2)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脱节 高校往往根据学科发展和学科门类来规划设计教学方案,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往往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忽略了当地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服务。

(3)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不足 一方面,高校人才培养更注重理论教育。另一方面,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欠多样化。高校的实践教学往往局限于实习和实验,对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视不够,导致高校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多样化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因探索实践不足,导致教学与乡村振兴的需求和实际存在一定的脱节。

(4)高校人才的乡土认同感不强 乡土认同感是人类对自身所在的地区、文明、历史等方面的认可。在人才思想理论教学上,树立乡土认同是十分关键的一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高校人才往往在求学过程中离开家乡,到城市中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与本土文化和社会脱离。此外,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往往强调的是学术和专业知识,人才的培养和就业更加注重专业能力和全球化视野,而对于乡土文化和传统的关注度相对较低,成为影响高校人才乡土认同感的重要因素。

3.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人才的培育路径

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进行,高校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高校需要积极探索更符合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

(1) 应加强与乡村的联系,建立起与当地乡村的合作机制 首先,高校可以与当地乡村政府、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乡村发展项目,为乡村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其次,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到乡村实践,让他们了解乡村的生活和发展现状,同时也为乡村提供志愿服务和实践支持。此外,高校还可以与乡村社区、农民合作社等建立联系,共同开展农业、旅游等项目,为乡村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通过建立高校与乡村的合作机制,可以促进高校与乡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可以为乡村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和资源支持。这样才能达到学校和乡村的互惠共赢,给农村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与动能。

(2)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可采取举办创新创业培训、实践性课程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想与实际技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引导学生关注农村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通过开展科技创新实践,让学生深入农村了解实际情况,同时也为当地的发展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科学技术研究计划,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实践等项目,也可进行科学技术转化,把科技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技术与创新支撑。也可组织学生参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将科技成果应用到农村实际生产,提高学生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实践能力。

(3)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建立乡土认同 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主动建立乡土认同,厚植文化,筑牢乡村振兴的“精神家园”。在当代大众教育中,应该注重发展大众文化,开展大众教育,让大学生更亲近群众、面向社会、关注基层,从而培养积极的人生发展理念和就业创业选择。

以多种方式培育“乡土人才”。首先,要实施“项目育人”,通过项目式教学吸引学生参与相关教学、科研或社会服务项目,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要开展“社会育人”,使学生走出校门,在社区中尝试与探究。通过和各界的沟通与协作,进一步认识社会,提高社会责任心与使命感。同时,也能带来更加宽广的成长空间与机遇。第三,实施“二课育人”,培根铸魂。通过实施“乡村振兴”主题的“二课教育”,推进富有针对性、创新能力、实用价值、综合型的“二课育人”教育系统构建。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使学生更好地领会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振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乡土人才发展
人才云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芬芳乡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