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的发展、挑战与展望
2023-02-24丁钰梅
丁钰梅,罗 林
(北京语言大学 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北京 100083)
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了交叉学科门类。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确定将“区域国别学”纳入交叉学科一级学科目录。这是我国学科建设的重大事件,标志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区域国别学这一“大国之学”也引起各界高度关注。作为推动“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机构——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其设立的初衷、发展的历程、挑战的应对与学科建设息息相关。
一、建设背景与发展
随着“区域国别学”纳入交叉学科一级学科目录,国别和区域研究成为热门研究,其重要意义也不断获得各方的认识。这一背景下,我们需要回顾与这一学科建设相伴而行的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的建设与发展。
从世界范围看,学科交叉是世界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国别和区域研究就是学科交叉的具体实践和直接产物。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是世界各大国的迫切需要。早在19世纪,英国、法国等世界强国就开始对世界多个国家和区域开展深入的整体性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崛起,成为世界大国,亟需对世界作出全新的认识,其国别和区域研究也随之迅速发展,并引领该研究的世界潮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也开始起步,以服务于我国的外交大局。其标志就是在高校建立了一些国别和区域研究机构,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以整理和翻译资料为主。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别和区域研究重新起步,并迎来发展的春天,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代表,成立多个专门的研究机构,创办专业的学术期刊,培养专业的研究队伍。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的对外交往日益增加,特别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的不断深入,对国别和区域研究的需求日益迫切,党和国家对国别和区域研究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1年,教育部启动了国别和区域研究专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不断设立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机构。2017年,为推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科学发展,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依托北京语言大学设立了“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以下简称“秘书处”)。秘书处接受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和北京语言大学双重领导,协助开展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业务指导工作,国别和区域研究专家库建设和维护工作,政策咨询和学术评议的组织工作,国别和区域研究信息建设工作,以及研究项目管理工作。在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具体指导下,秘书处围绕强化政策指向、深化学术引导,着力把握国家现实需求与研究工作内在规律有机统一的基本要求,注重推进培育基地和备案中心的学科建设、学术支点建设和人才培育建设,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努力围绕各项任务做好工作统筹。
秘书处作为协调全国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的专门机构,肩负着十分重要的学科使命,通过6年多的建设呈现出全面发展的工作格局和积极的成效。
自2013年起,财政部在批复教育部的预算中专门安排了国别和区域研究专项。2017年,教育部财务司制定了《国别和区域研究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21年4月,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别与区域研究工作,在财政经费趋紧背景下,财务司依然全力保障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经费,指导秘书处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积极推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提质增效,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目前,共建设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备案中心450余家,涉及近200所院校,覆盖188个国家、60个次区域、16个国际组织,实现主要大国、重点国家地区、“关键小国”的精准覆盖。
从院校分布看,现有的450余家培育基地和备案中心中,综合性大学占比约为40%,沿边、沿疆、沿海地区高校占比约40%,外语类院校占比约30%,充分发挥了综合性大学整体学科优势、沿边沿疆沿海高校区位优势和外语类院校的多语种优势。同时,在财经、政法、水利、地质、能源、交通等行业特色院校也设立有系列培育基地、备案中心,有力支撑了国家发展战略和重大需求。
秘书处作为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协调与管理机构,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这一枢纽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相应的机制建设作为重要支撑。机制建设既是秘书处开展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具体的建设路径。秘书处主要从两个方面加强机制建设:
其一,加强咨政能力建设。在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的工作指导下,为加强咨政能力建设,秘书处组织开展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竞争性课题工作,为有关部门开展科学决策提供了智力支撑。为加强成果报送,“秘书处”设立“三刊一网”报送渠道,“三刊”为《国别和区域研究》集刊、《国别和区域研究专报》《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动态》,“一网”为“国别和区域研究信息交流平台”,及时汇集报送相关研究成果。值得一提的是,秘书处成功推动《国别和区域研究》集刊入选CSSCI (2021—2022)、(2023—2024)收录集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核心集刊。
其二,加强规范管理和绩效考核评估。教育部先后制定《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培育和建设暂行办法》《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建设指引(试行)》《国别区域研究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明确建设标准、发展目标、日常运行、财务管理等要求,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规范建设运行。“秘书处”协助开展面向所有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备案中心)实行“一年一总结,三年一考核”。在充分总结分析首轮绩效考核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绩效考核工作方案,从条件质量、过程保障、成果产出等三个维度,设定9个二级指标和26个观测点,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建设单位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实效。
虽然区域国别学是2022年才建立的全新学科,但是,国别和区域研究已经开展了多年,为区域国别学的建立奠定了人才、成果和学科等方面坚实基础。
近年来,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力量与成果已经有一定的基础。目前,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整体建设效果良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力量持续壮大。全国近200所院校参与了培育基地和备案中心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共有专职研究人员18 000余名。二是学术生产力显著提升。第一轮绩效考核以来,高校国别和区城研究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累计承担课题研究3 000余项,报送咨政报告7 000余篇,组织研讨会4 700余场,共计发表学术文论15 0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 000余部。研究成果使用部门满意度连续三年达到98%,发挥了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品牌的社会效益。
学科建设方面,正如我们前面所述,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通知,发布《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在交叉学科门类下新设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完善国别与区域研究相关学科体系;将区域国别学纳入《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2022年)》,引导学位授予单位加强建设,区域国别学的跨学科建构入选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其实,自2014年起,教育部支持高校设立了相关二级学科、交叉学科,具体就是支持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高校,在外国语言文学、世界史、政治学等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国别和区域研究、世界地区史、国别史、比较政治与区域国别、区域国别研究等数十个与国别区域研究密切相关的二级学科点或交叉学科点。截至2022年初,27所院校设立了国别和区域研究二级学科,22所院校拥有国别和区域研究硕士、博士点,3所高校自主设立了交叉学科。
二、现实问题与挑战
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与区域国别学是新生事物,其建设任重而道远。毋庸置疑,高校国别与区域研究工作经过十多年的积极发展,2020年第一轮绩效考核以来,约90%以上的建设单位积极参与咨政服务,相关工作和研究成果得到了使用部门的充分肯定,但供需错配是影响我们工作的突出问题和重要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供给质量尚未得到根本提升。研究与咨政不同程度存在“两张皮”现象,学术研究成果无法有效转化为咨政服务,咨政服务往往缺乏扎实的研究基础支撑,基于研究的咨政尚未水到渠成。
其二,供给效率问题仍一定程度存在。高校咨政报告多是热点问题研究。追热点无可厚非,但就其速度而言,高校明显拼不过媒体,甚至比政府部门还慢半拍。这个“追”字也反映出国别和区域研究咨政服务前瞻性预判少,总结性分析多。
其三,供给方式较为单一,有待创新。服务党和国家对外工作,不只是咨政报告一座“独木桥”。事实上,很多西方智库多是通过公开举办论坛、发表报告的方式,影响政府决策和公众舆论的。
三、未来发展与展望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当下,准确把握国际形势、正确认识外部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搭建桥梁,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信息咨询,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走进去找到现实路径是国别和区域研究的重要使命和担当。高校是人才、科研高地,是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的重要方面军。秘书处作为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协调与指导机构,随着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也迎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
国别和区域研究是中央领导站在世界发展大势和民族复兴大局的高度所推动的一项国家学术工程,目的是满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系建设对全球国家和地区本土知识的现实需求。自教育部2011年启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专项工作开始,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基本完成了“全覆盖”的要求,建成一批覆盖此前研究空白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充分发挥了高校智库的特殊优势,为国家对外交往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目前,国别和区域研究发展方兴未艾,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已被国家列入急需的“五类人才”,所以,这项与国家大局紧密相关的事业确实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的指导下,秘书处对未来的发展精心谋划,我们认为,新征程上,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要进一步聚焦高质量发展,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坚守“实践”宗旨、遵循“实践”路径、运用“实践”方法,更好统筹基础性、理论性研究与战略性、政策性研究,不断提高咨政服务水平。
一是绵绵用力,加强智库实体化建设。高校智库是立足服务国家大局开展战略性研究,立足现实推动政策性研究,立足学科开展基础性研究,为国家战略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实体化建设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无捷径可走。没有实体就没有团队,没有团队就没有稳定的成果产出。高校智库实体化建设应告别“无机构”“无编制”“无经费”的建设模式,应有效完成从自发零散的科研向有组织成系统科研转变。
二是深耕厚植,培育优秀人才。人才培养是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关键,秘书处发挥协调作用,加强对研究人才队伍的教育引导工作,按照“一手资料、一线人才、一手人脉”的原则,在履行咨政服务职能时,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坚定“四个自信”,提升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展现中国特色、站稳中国立场、发出中国声音,真正成为“政治信得过、研究靠得住、对策用得上”的复合型区域国别学人才。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国别区域重大政策以及咨政报告撰写等政策和实务培训,提高咨政报告撰写质量。
三是前后协同,完善反馈机制。秘书处进一步做好管理工作,从事中事后着手,加强咨政报告供需双方的沟通联系,对报告采纳情况、相关部门反馈意见等做到纳入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引导相关基地和中心提高工作时效和社会服务效益。
四是交流互鉴,促进学科发展。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的设立,是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以往院系下的研究中心受到种种限制和制约,很难实现真正的学科交叉。如今学科如何交叉,是一个重大的命题。为进一步加强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丰富学科内涵、推动学科健康发展,抢占国内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高地,秘书处积极编写《区域国别学——学科建构与理论创新》,该书由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刘新成教授做序,分为“区域国别学的历史使命”“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建设”“区域国别学的理论创新”“区域国别学的人才培养”“区域国别的研究范式”等章节,收录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关于区域国别研究的论文30余篇,共计30万字。这部力作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
总之,国别和区域研究专项工作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牵引、以智库建设为突破,以外语学科转型为支撑,服务中国特色外交,服务国家战略,助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