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学科竞赛提升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优化路径研究
2023-02-24周鹏
周鹏
(南京林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37)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为社会发展蓄势聚能,是当前高校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重要抓手。工科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1-3]。学科竞赛作为高校“双创”教育的“启动键”和实训场,因其特有的专业优势和竞技属性,在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教育教学实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如何依托学科竞赛有效提升工科大学生“双创”能力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就业创业工作开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1 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
学科竞赛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阶段性考核,它是以专业内容为基础,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大纲和学科新技术,以竞技类方式提升学生参与兴趣,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并在实践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创新思维,提升综合能力。它既是高校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大学生展现个人才华、提升成就感的重要平台。
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高校教育活动全过程,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探索构建集理论教育、实践指导为一体的“双创”教育体系,培养富有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团体意识、执行力的综合型人才,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方向[4-6]。工科领域作为社会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更应将“双创”能力等素质的提升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加强对学生的“双创”教育。
2 学科竞赛对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
高校“双创”教育不是单一地讲授理论知识,而是需要依托一定的物质媒介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转换,学会用相关学科知识进行创造性思考、批判性研究。学科竞赛作为高校“双创”教育实践环节的核心载体,既对课堂内外教学资源进行了系统整合,又以动态可量化评估的方式对学生培养效果进行检验,从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提升综合能力。
2.1 激发创新精神,打破思维范式
学科竞赛的赛题类型和考核方式与第一课堂教学测试有明显区别。前者的题型设置是突破教学大纲的限制,考查参赛者的发散性思维。这不仅要求学生对本学科新兴技术有所涉猎,也需要掌握多领域知识,才能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个人能力。因此,学科竞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工科大学生勇于打破固有思维,激发创造潜能,提升创新能力。
2.2 丰富评价体系,扩大参与范围
一些工科大学生对于“双创”教育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仅停留在对创业基础等理论课程的学习上,对于主动提升“双创”能力的意识淡薄。他们更倾向于在自己较为熟悉的领域开展活动,以此来获取专业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创新创业类的学科竞赛凭其多样化的赛制形式,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要比“双创”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强,也能弥补“双创”课程覆盖面窄的不足,营造校园创新文化氛围,普及“双创”教育。
2.3 孵化创新思维,提供实践平台
实践操作可以帮助学生将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落实到“双创”教育领域,学科竞赛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学生可以结合个人兴趣和发展目标,自主选择赛事。在成果导向驱动下,学生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整合专业理论知识,以个人或团队协作的形式来完成竞赛任务。通过多频次参与,学生的创新思维、拼搏精神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升。
3 依托学科竞赛提升学生“双创”能力面临的挑战
学科竞赛作为工科大学生参与校园生活、展示学术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双创”能力的提升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高校依托学科竞赛提升学生“双创”能力面临着许多挑战,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也略显不足。
3.1 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高校学科竞赛分类较多,赛事呈现不同机制,经常会出现横跨多个专业领域的情况,涉及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校外企业也有广泛的联系。从院校层面考虑,竞赛具体牵头单位可以是二级学院,也可以是高校教务处、校团委及创新创业学院等部门,这就导致了学科竞赛的归口管理不清晰,以致后续难以明确划分职责范围,同时也容易出现部门之间的管理盲区,使工作无法按照原定计划顺利开展。对于参赛学生而言,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会削弱赛事的权威性,弱化赛事的吸引力。
3.2 功能定位存在偏差
学科竞赛对于提升学生“双创”能力的作用日益凸显,但过分地重视竞赛而忽略基础课程特别是创新类理论知识的教授,容易使得工作基础不稳固。课程体系建设仍然占据高校“双创”教育的核心地位。学科竞赛作为实践载体,在短时间内可以代表一定的教育成果,但如果长期以获奖情况评价教育实效,而忽略了实际的成果转化,则容易使学科竞赛的功能定位产生偏差,不利于“双创”教育的纵深推进。
3.3 奖励机制缺乏创新
当前,学科竞赛奖励机制大部分由组织单位设定,奖励形式较为单一,多以物质奖励或荣誉表彰为主。随着高等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不断重视与优化,部分学科竞赛结果可与学生评奖评优挂钩,但具体所占比例仍然不高。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竞赛的引导机制尚不完善。专业课教师面临较大的科研压力,致使辅导学生参赛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和教师参赛的投入度都不高。
3.4 指导水平有待提升
学科竞赛存在差异化特征,不同的赛事类型需要有相应的答题机制。学生在正式参赛前需要经过系统化、针对性的培训,才能够充分适应比赛形式,发挥真正水平。培训及指导教师的赛事指导能力直接影响竞赛结果。针对创新创业类学科竞赛,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培育项目是以院系教师的科研课题为基础进行孵化,教师的学术水平虽处于较高层次,但落地到指导学生参赛,则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
4 依托学科竞赛提升学生“双创”能力的策略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创新创业型人才成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内生动力[7-9]。根据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显示,学科竞赛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此背景下,优化工作路径,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在工科大学生“双创”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成为当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
4.1 关注顶层设计,完善学科竞赛管理体系
高校应切实围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教改方案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遵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拓宽课程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强化对学生创新意识、协作精神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顶层设计,明确校内管理部门责任分工,做好保障及服务,搭建好“官方牵头、校方支持、学生参与”的学科竞赛管理体系,逐步形成条理清晰、层级递进的学科竞赛促进方案,帮助学生在赛事进程中提高沟通协作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为创新创业教育提质增效增添助力[10-12]。
4.2 强化组织架构,拓展学科竞赛建设布局
高校应加强对历年学科竞赛赛事准备、学生参与度及获奖情况的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其发展规律,从而制定各专业特有的、行之有效的学科竞赛促进方案。鼓励二级学院依托学科资源,积极承办或组织师生参加国际性、全国性品牌赛事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从而做到以赛促赛,使学生在竞赛中培育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
4.3 优化奖励机制,激发学科竞赛参与热情
高校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优化学科竞赛奖励机制。针对不同层次的赛事项目,制定相应的鼓励措施,从而突出成果转化的导向性。将教师指导学生在高水平学科竞赛中所获成绩纳入工作量考核体系,并与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绩效薪酬发放挂钩,将教师的被动参与转化为主动作为。针对学生群体,修订创新创业及素质拓展学分认定细则,加大学生参赛赋分比例,将其纳入推免申请、毕业审核等考查范围,突出其重要性。
4.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科竞赛指导水平
针对不同学科竞赛进行分类指导,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获奖率和参赛体验感,因此,在为学生提供培训前,高校应抓好学科竞赛指导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13-14]。通过人才引进、校际交流、专题培训等形式,强化教师对相关赛事的基础认识,并结合实践经验总结备赛规律。在队伍组建的多元化方面,参与教师应该涉及多学科交叉领域,能够做到知识结构的互补,同时,可以邀请创业经验丰富的企业家、校友走进课堂,承担课程讲授任务,实现内外力量互补,从而更好地为学生参赛提供指导。
4.5 重视成果孵化,发挥学科竞赛引领作用
学科竞赛提升“双创”能力的成效应该聚焦成果转化,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将竞赛参与项目与企业实际科研课题相结合,可以有效扩大研究范围,从而突出赛事成果的应用性,为后续孵化体系建设奠定扎实的合作基础。企业也可为竞赛成果孵化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和实践机会,有利于充分体现竞赛的延展性。
5 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教学内容改革,也与学生培养体系建设有着密切联系。高校在聚焦学生“双创”能力提升时,需要依托学科竞赛这一载体,引进整合多方资源,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创,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科竞赛,并推动竞赛内容普及化、作品成果化,着力打造共建、共享、共赢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