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创新研究
2023-02-24秦颖张元晶张杰
秦颖,张元晶,张杰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 100029)
知识产权是衡量国家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1]。高校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是知识创新的前沿阵地。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情报中心,开展高校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可以促使人们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所需的人才,为知识经济发展提供助力[2]。
1 高校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现状与发展
目前,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教育是高校开展知识产权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调研可知,国外学者对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研究较少,多为针对知识产权教育、版权技能培养等实践活动的研究。如Cheng, Sam[3]研究了高校图书馆员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所需使用的版权技巧;Joumana Boustanv 和AnnaTg Miranl[4]分析了法国博士研究生的版权素养;Nicholas Joint[5]探讨了知识产权保护内容融入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作用与重要性;OHTA Haruhisa[6]研究了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及信息检索教育的方式和所遇到的问题;Tarakanta et al[7]介绍了基于MOOC 进行知识产权教育的具体实践;Julio Viana[8]介绍了提升知识产权素养的工具等。
国内学者刘敏[9]、崔琰琳[10]、李曈[11]、徐晨琛[12]、鄂丽君[13]、黄凯健[14]等通过网站、邮件、电话调研、百度搜索等方式,调研了“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产权服务的情况。各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开展情况虽不尽相同,但其中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教育开展得最为普遍,已由萌芽向探索阶段发展。但现有的知识产权素养培训形式零散,不成体系,集中于探索性的实践活动,包括举办专题讲座、开设相关课程、举办培训会、开展专题宣传活动等,以讲座形式居多,开设知识产权相关课程的高校较少。李姝[15]、王瑜[16]等以某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学习场所转换、“科研互联网”、科研人员点对点对接、科研项目组培训、专利讲堂、讲座、教育课程或培训、搭建信息素养能力评测平台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知识产权素养;王丽萍[17]研究设计了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培训体系。此外,国家还发布了一系列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标准和指导文件,以推动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计划。2019-2021 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教育部,分三批次遴选了81 家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中心[18],为高校知识产权的申请、运用、保护、管理提供全流程服务,对高校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具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
2 高校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的主要问题
综合国内外研究可知,高校图书馆一般基于信息素养教育来开展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教育,将其作为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拓展。但是知识产权素养与信息素养既有交集又有显著区别,信息素养是知识产权素养的基础,知识产权素养是信息素养在社会经济层面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19]。信息素养教育为大众所熟知,但公众对知识产权素养的关注相对不足,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国外理论研究较少,偏重知识产权中的版权教育,更加注重探索教育实践类活动。
(2)国内高校知识产权素养教育一般由设置在各个高校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开展,多是一些探索性的实践活动,虽然开展形式多样,但目前遇到了发展瓶颈。现有知识产权素养培训基本上是在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加入专利的相关内容,但是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又不完全等同于信息素养教育,需要形成独立的教育体系。
(3)部分高校对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的认知不全面,认为知识产权就是专利,所以开展的教育局限于专利知识;认为只有法学专业才需要了解专利,而非面向全校;在课程设置上,其与理工科专业课程设置脱钩,以单一的专利知识讲授为主,不符合理工院校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20]。这就需要深入了解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根据学科专业需求来分层开展知识产权素养教育。
3 “双一流”背景下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创新研究
学科是高校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基本单位,学科建设关系到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国家“双一流”战略的实施,为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高校怎样在“双一流”背景下创新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
3.1 构建基于学科的分层次知识产权素养教育体系
高校要充分利用一流学科或者优势学科,把学科特色与知识产权素养教育有机结合。基于学科的知识产权需求调研是构建知识产权素养教育体系的重要前提,只有了解教育对象目前的知识产权素养现状,以及对知识产权的实际需求,才能把知识产权素养教育落到实处,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调研可以基于高校的一流学科分类,选取一流学科的教学一线教师、学生、管理人员、重点实验室人员、科研团队、知名教授(院士)代表等,通过文献调研、调查问卷、IP专家访谈、各学科带头人访谈、学院课题组调研等,了解知识产权素养现状及其对提升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的实际需求,以便有针对性、系统地开展知识产权素养教育。
划分不同人员类别,基于学科特色,融合专业与知识产权信息,分层次地进行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研究。通过实施分层次的教学活动,合理匹配教育内容和形式,细化管理教育对象与路径[21],构建基于学科分层次的知识产权素养教育体系(见图1)。以学科为基础,以知识产权的知识、意识、工具、运用与创造等核心要素为主,分为基础教育、进阶教育和高级教育三个层次[22]。基础教育主要涉及知识产权基本知识和意识的培养;进阶教育传授知识产权信息工具的使用和探索、专业维权和侵权案例等内容,助力科研创新,培养既掌握法律知识又具备专业知识的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高级教育主要是提升知识产权技能,能够生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以一流学科为中心,辐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以点带面,直至各学科,探索出适合高校各学科的知识产权素养教育模式,以期提升高校整体知识产权意识,促进高校科研人员实现知识再创新,支撑高校“双一流”建设。
3.2 创新知识产权素养教育模式
(1)以一流学科为载体。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在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实践中基本是讲授知识产权相关的知识,多为基础教育。如果以学科为载体,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嵌入学科专业教学,有助于学生在学科领域内灵活运用知识产权信息。比如,笔者在教授艺术设计系的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时,考虑到该系由原机电工程学院的产品设计专业、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音乐舞蹈教育中心和美术书法教育中心相关业务职能与人员整合而成,需要根据具体专业来嵌入知识产权素养教育。所以在课程设计上,面向产品设计专业,嵌入外观设计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正在协助导师申请商标授权,想了解申请的步骤、过程以及注意事项等等。
随着学科的发展,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交叉学科应运而生,在此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可创办跨学科联合培养模式,以项目合作形式参与高校其他学院或者部门的学科人才培养,将其嵌入各学院的专业课中。高校图书馆可将法律系的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分为一组,让法学专业学生指导其他专业的学生保护自己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了解在专利申请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法学专业的学生也在指导的过程中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提升专业能力。
(2) 助力知识产权成果转移转化。
“十四五”期间,为进一步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移转化,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高校也随之加大对知识产权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推进力度,进一步促进了产学研合作。在此背景下,理工科高校的知识产权素养教育从注重过程向成果型教育转变,通过引入与大学生的学业或职业目标相关的生产性工作经验,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22]。高校图书馆可凭借强大的学科服务和知识产权服务优势,嵌入到学院科研团队,基于产学研基础,开展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工作个性化定制服务,普及知识产权教育,助力高校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促进产学研合作。
3.3 教学媒介与时俱进
目前,知识产权教育的形式多样化,包括开设课程、举办讲座、建立教育平台等。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进入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应利用雨课堂、微信公众号、微课、慕课、抖音、哔哩哔哩、VR、AR等广泛开展知识产权素养教育。例如,北京化工大学2009 年与清华教育在线合作,建成了功能强大的在线教育综合平台,支持课程基础信息的发布、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管理、课程互动答疑、教学评价评测与自动跟踪、课程组织与管理;支持案例教学、课程设计等以活动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突出师生互动与协作。除此外,教学应以人为本,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除了常规的课程体系、讲座培训等,对于一些非全日制的学生、教学一线教师、科研管理人员、知名教授等,其可能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接受体系化的教育,需要利用微课、抖音等这种受众面广的短视频学习形式,根据知识点,做成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短视频,便于学习者利用空余时间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或者最想了解的知识点来学习;也可以通过微信群、QQ 群、Q&A 等实时通讯聊天工具,加强交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点对点的教育;可使用智能技术设计情景体验,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4 加强知识产权学科建设和人才团队建设
知识产权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丰富的内容,除了专利的概念、特性、分类等,还涉及商标、版权、软件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专业技能和工具等。依托高校图书馆建立的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承担着大部分的知识产权教育工作,但是部分图书馆馆员并没有知识产权专业背景。除此之外,学院专业教师作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主体,熟知各专业领域技术,却没有接受过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专业训练。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知识产权教育迫在眉睫。在“双一流”背景下,可加强高校知识产权相关的学科建设。比如北京化工大学设有文法学院,可在法律专业的基础上,着力建设知识产权相关专业学科,培养知识产权素养教育人才。高校图书馆现有的学科馆员、科技查新人员、知识产权服务人员等,可通过参加专题培训、研讨会等在职进修,汲取知识产权知识,提升能力,成为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的专业储备人才;与国家知识产权局、校内外科研机构、法律机构、信息咨询公司、专利代理机构等权威专家、教授、学者、专业人士合作,开展深度的知识产权专题教育,邀请专家参与课程内容设计,进行客座演讲、案例分享,建设高校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的人才团队。
4 结语
知识产权素养教育一般由各个高校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开展。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分析了国内外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研究的情况,认为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目前存在实践性活动多,与信息素养教育、专利概念混淆等问题,并从构建基于学科的分层次教育体系、创新教育模式、教学媒介与时俱进、加强知识产权相关专业建设、培养知识产权教育团队等方面,探讨研究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在“双一流”背景下的创新,以期为其他高校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