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唱响以美育人的时代童声
2023-02-24陆国建段培华
本刊记者 陆国建 段培华
“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温暖的牵挂。如何提升少年儿童精神素养,如何培养新时代的“红孩子”?南通市通州区“童声里的中国”进行了可喜的探索。“童声里的中国”坚持立德树人、以美育人,将美育贯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过程,通过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从小在心中播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
赋予以美育人新使命
“童声里的中国”活动于2006年由通州倡议发起,旨在通过少儿艺术的创作推广,引导青少年在艺术审美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2014 年通州区建立“童声里的中国”少儿艺术创研活动基地,2017 年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21 年、2022 年“童声”歌曲连续两年唱响央视“六一”特别节目,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兴起于通州的“童声里的中国”能唱遍江苏、唱响全国,一个重要原因是活动能够不断满足少年儿童学习和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2006 年,通州区委宣传部、区文联等部门在学校调研中发现,校园中传唱的儿童歌谣依然是几十年前留传下来的老歌,甚至存在传唱灰色儿歌的现象,而契合孩子身心发展和时代特点的新儿歌十分匮乏。随即决定编制适合儿童传唱的新儿歌,并发出“创作和推广新道德童谣”的倡议。首届“童声里的中国”新童谣征集活动从通州发起,获得全国响应。
为少年儿童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一直是“童声里的中国”矢志不渝的坚守。“童声里的中国”系列少儿文化活动已成功举办十届,每一届都有明确的主题,包括“唱响荣辱观”“祖国献您一首诗”“唱支歌儿给党听”“放飞中国梦”“童心向党唱新歌”等。在这些活动中,隐含的主题词就是“中国”,即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引导少年儿童讲好中国的故事,讲好中国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潜移默化地打牢少年儿童的精神底色。正如《人民日报》所述:“童声里的中国”的一条重要经验,是用孩子喜爱的活动与方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孩子在艺术审美中陶冶情操,涵养品行,健康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开展立德树人新探索
“中国是条富强船,民主、文明扬风帆,汽笛高奏和谐曲,自由、平等有护栏。公正是舵把航向……诚信、友善一路欢!”一首通州区创作的少儿歌曲《中国是条富强船》,从通州走出去,登上了央视舞台。这是通州“童声里的中国”培养新时代“红孩子”,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心里生根发芽的一个缩影。如果说,深奥浩瀚的理论知识离儿童是那么遥远,那么在这里,理论在童谣中,家国在歌声里。党,就是歌谣中辛勤在一线的大白阿姨,就是风雨中站岗执勤的防疫叔叔,就是儿童剧中和孩子们一样大的“小萝卜头”先烈。
“童声里的中国”由新童谣创作推广活动起步,由于童谣朗朗上口、易于传唱且蕴含独特的价值,受到广大少年儿童的积极响应,活动先后征集40 多万件歌谣作品,传唱覆盖江苏7000 多所中小学,向全国推广辐射,惠及亿万少年儿童。
“童声里的中国”系列活动,从童谣起步,逐渐涉及童歌、童诗、儿童剧、少儿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儿童通过童声唱中国、童手绘中国、童身演中国等形式,欣赏美、追求美、展现美,涌现了众多充满时代气息、体现童真童趣、催人向上向善的优秀作品。如精心打造和推广儿童剧《田梦儿》《青铜葵花》、儿童电影《向日葵中队》、儿童小说《使者》、儿童广播剧《你,明媚了春天》等22 部少儿文艺精品,其中,儿童剧《青铜葵花》进全省中小学校巡演600 余场,观演人次达60 余万。动画片《追梦少年》荣登国家广电总局2021 年度推优动画榜,其他多部作品荣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江苏省文华大奖等重要奖项。
为了能更好整合优质资源和力量,从2014 年起,通州区建立“童声里的中国”少儿艺术创研活动基地,设儿童音乐、儿童文学、儿童影视和少先队创研活动四大中心,进一步推进儿童艺术精品力作的创作、研究、展演等。如今,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实践和创新发展,“童声里的中国”已经发展成一个以江苏为圆心、向全国辐射影响力的少年儿童思想教育与艺术培养品牌。
扎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文化是根,文化是源,根深方能叶茂,源远才会流长。“童声里的中国”发掘文化富矿,激活历史传统,壮大少年儿童文化事业,并熔铸为“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精气神,展现了文化自信自强。这既是一种实践探索,更是一种理念升华。
坚持深植时代与面向儿童相结合。“童声里的中国”系列作品一方面紧扣时代脉搏,应时代而生,为时代留影,先后组织了“在国旗下成长”“全面小康 追梦成长”“喜迎二十大 筑梦向未来”等系列创作大赛,实现中国梦等时代强音在作品中都有艺术的展现;另一方面力求贴近儿童生活,用孩子喜爱的活动与方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儿童共鸣。童谣、童诗、童歌、儿童小说、儿童戏剧、儿童电影等作品既充满时代气息,又富含童真童趣,散发着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这启示我们,少儿艺术创作不仅要以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为基础,展现历史的高度、时代的热度,而且要注重结合少年儿童特点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少儿文化品牌群、少儿文化产品群,以文化人,以艺通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高点定位与久久为功相统一。“童声里的中国”虽然从一区起步,但并不是小范围内的小打小敲、自娱自乐,从参加“全国儿童音乐优秀创作奖”评选、中国儿童戏剧节线上展、江苏省青少年音乐“小茉莉花奖”声乐大赛,到中央主流媒体接连报道推介,始终追求高起点、高规格、高品位,不断构筑道德与艺术的实践高地。同时,持续深化美育内涵,坚持与时俱进、创新超越,活动主题不断优化,作品质量不断提升,越来越受到少年儿童的喜爱和社会的好评。实践证明,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态度,既不能固步自封又不能急功近利,要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高点定位精心谋划,不忘初心久久为功,才能打造出具有时代价值的少儿文化品牌。
坚持问题导向与正确方向相融合。如何在多元的社会环境下,把握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捕捉少年儿童的兴趣点与注意力,为他们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帮助他们远离不良的社会风气?这是创办“童声里的中国”的出发点,也是创办者一直致力研究的问题。因为有问题导向,“童声里的中国”一直将立德树人作为正确发展方向。每一项活动的开展,每一件精品的打造,都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以“启迪思想、净化心灵”为立足点。实践证明,坚持问题导向与正确方向具有内在统一性,在文化建设中必须始终重视问题研究,统筹考虑文化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和怎么做,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着力点和落脚点,真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