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澄湖大闸蟹史趣

2023-02-23潘春华

中国水产 2023年12期
关键词:食蟹阳澄湖大闸蟹

◎ 文/潘春华

阳澄湖大闸蟹,又名“金爪蟹”,产于有江南“水乡泽国”之誉的苏州阳澄湖,江苏省苏州市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蟹身不沾泥,俗称“清水大闸蟹”。《辞海》载:“阳澄湖……水产资源丰富,富灌溉、养殖之利,以产河蟹著名。”每当寒风渐起、菊花盛开的金秋,阳澄湖大闸蟹性腺发育,已是体大丰满、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肉质膏腻。煮熟凝结,雌者呈金黄色,雄者如白玉状,滋味鲜美,令人垂涎。

螃蟹,简称“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据北宋傅肱所著《蟹谱》一书记载:“蟹,水虫也,故字从虫,亦鱼属也,故古文从鱼。以其横行,则曰螃蟹。”

阳澄湖方圆120km2,独特的湖貌特征和周边环境为湖区提供了丰盈的初始营养物质。此外,阳澄湖水质始终偏碱性、水体清澄、透明度高且水中微量元素含量比值高,水深平均1.8m,湖中水草丰茂、鱼虾等天然饲料丰富,为蟹生长育肥所需的饵料生物生长奠定了基础,所产之阳澄湖大闸蟹,是中华绒螯蟹的代表。

至于“大闸蟹”三字来源,清末民初著名作家、邑人包天笑作过一番解释:“闸字不错,凡捕蟹者,他们在港湾间,必设一闸,以竹编成。夜来隔闸,置一灯火,蟹见火光,即爬上竹闸,即在闸上一一捕之,甚为便捷,之是闸蟹之名所由来了。”竹闸就是竹簖,簖上捕捉到的蟹被称为闸蟹,个头大的就称为大闸蟹。又因产自阳澄湖,故名“阳澄湖大闸蟹”。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食蟹历史,两汉时期儒家经典《周礼》中载有“蟹胥”,据说就是一种螃蟹酱。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收有“藏蟹法”,详细介绍了用稀糖水、盐、蓼汤、姜末等腌制螃蟹的方法。唐宋以来食蟹更为普遍,蟹馔也丰富多彩,唐代丰巨源《烧尾宴食单》中记有“金银夹花平截”的点心,说的是“剔蟹细碎卷”,用白如银的蟹肉和黄似金的蟹黄做成花卷。宋代诗人陆游的“蟹肥暂攀馋涎堕,酒绿初倾老眼明”,把吃螃蟹的方法以及食蟹的馋态描绘得生动具体。《东京梦华录》中也记录了“炒蟹”“渫蟹”“酒蟹”“洗手蟹”等三十余种食蟹品种。

人们认识和食用阳澄湖大闸蟹的历史悠久。鲁迅先生曰:“第一食蟹者为天下勇敢之最,传说为巴解也。”据传大禹治水时期,有个叫巴解的督工率领一批民工在阳澄湖边治水,工棚口的火堆引来一片“夹人虫”上岸行凶咬人。晚上,巴解率众人开沟筑壕,灌进沸水,升起火把,“夹人虫”席卷而来,纷纷跌入壕沟中死去。被烫死的“夹人虫”浑身通红,溢出一股鲜香美味。巴解大着胆子第一个品尝了“夹人虫”。从此,阳澄湖蟹就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国语》亦载,公元前483年,稻蟹把吴国农田里的水稻吃了个精光,连种子都没有剩下来。后因吴蟹风味卓绝,成为中华传统美食佳馔中的珍品,自隋唐开始便成了贡品。唐代诗人李白赞曰:“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到了宋代,位于阳澄湖畔的郁州吴塘蟹,更是肉肥黄多、味道鲜美。傅肱《蟹谱》载:“江浙诸郡皆出蟹,而苏尤多。苏之五邑,娄县为美(即昆山也)。娄县之中,生郁洲吴塘者,又特肥大。”其中最肥大的吴蟹,据莫旦《苏州赋》注释云:“有及斤一枚者”,一只大蟹要一斤重,竟成一种季节性的美食享受,更受文人墨客推崇。苏辙《次韵子瞻将之吴兴赠孙莘老》曰:“吴中腊月百事便,蟹煮黄金鲈脍雪。”

至明代,只因“三吴”,即东吴、中吴、西吴的蟹品质上乘,民间嗜蟹者甚至还有“蟹不三吴”之说。明朝正德年间藏书家袁翼系吴郡(今苏州)人,好书、文、艺与菊、酒、蟹,他的《湖蟹说》开头就说:“吴中蟹品,推昆山阳城湖中为第一,土名横泾蟹,然有东西之别,西湖即阳城湖,东湖即傀儡湖,东湖以尖脐胜,西湖以团脐胜。”明代永乐年间,苏州人漕书发明了食蟹专用工具,包括锤、镦、钳、铲、匙、叉、刮、针,俗称“蟹八件”。这些工具一般用铜铸成,表面镏金或镀银,造型美观、精巧玲珑。使用“蟹八件”食阳澄湖大闸蟹,连蟹爪里的肉屑都能剔得干干净净。这种吃蟹的乐趣在曹雪芹笔下也有充分而生动的描写,读之回味无穷,令人难忘。

至清代,由于文人雅士对阳澄湖大闸蟹多有追捧,使其声价日升。黄子云《横泾外舅席上食蟹歌》云:“西湖(即阳澄湖)湖蟹兴高秋,品馔独此平生求”;徐传诗在《星湄诗话》里说“出阳城湖者为之湖蟹”“青壳赤爪”“他处俱不及”。清代文人李渔嗜蟹如命,称螃蟹为“天下第一味”。但李渔一介文人,囊中并不宽裕,又因蟹价昂贵,所以蟹未出前便早早开始储钱,以备螃蟹上市之日所需,家人笑其为“买命钱”。李渔认为,蟹味之美不光在水产品中可以名列第一,山珍海错中也应是第一。

清时,老饕们在烹蟹方法上颇为讲究。美食家袁枚主张:“以淡盐汤煮为最好”;李渔则认为:“蒸而熟之,才能不失真味”。医家顾仲认为,将螃蟹入锅,活活炮烙过于残忍。主张施以淡酒,加入各种调料,令其醉而不动,再入锅烹饪,其味则更好。如果将螃蟹蒸煮,剔壳而食,虽味美而口淡,鲜味大打折扣。烹蟹佐料有蘸醋、盐、梅、葱、蒜、糖、姜、酱油等,以姜、醋两味居多。

到了民国时期,阳澄湖大闸蟹更被推崇备至而遐迩闻名。学者周振鹤在《苏州风俗》里说:“三吴本水云乡,鱼虾各物,所产皆甚富,而尤以阳澄湖之蟹最好。”国医泰斗施今墨嗜蟹,凭着口感把蟹分为湖蟹、江蟹、河蟹、溪蟹、沟蟹、海蟹六等,一等湖蟹以阳澄湖大闸蟹居首;章太炎夫人汤国梨卜居吴中时情不自禁吟出了“不是阳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苏州”的感叹。那时,江苏省府驻地镇江以及沪宁铁路沿线各地,每到重阳节前后,各酒店、水产店门口皆悬挂“供应阳澄湖清水大闸蟹”之类的招牌,阳澄湖大闸蟹一时声誉鹊起。

距离吴中不远处的上海市虽是沿海城市,但上海人对于淡水蟹的热情远远大于对海蟹的兴趣,爱吃阳澄湖大闸蟹可是出了名的。据不完全统计,大闸蟹上市期间,每个上海人平均每年吃掉大闸蟹12.5只。例如,寓居上海的书法大家李瑞清,一餐能尽百蟹,人称“李百蟹”。又如,著名作家郑振铎的夫人高君箴,虽食量平平,对阳澄湖大闸蟹却情有独钟,一顿三两上下的蟹少则吃上七八只,多则十几只,下馆子必到王宝和酒家,因为该店卖的是正宗的阳澄湖清水大闸蟹。再如,上海人偏爱用蟹黄、蟹膏、蟹肉熬制猪油,每到冬季,家家户户都得剥几只大闸蟹,熬制一罐猪油,用作下面条、烹制菜肴,鲜香扑鼻。

阳澄湖大闸蟹营养十分丰富,含有谷氨酸、甘氨酸等十多种氨基酸。蟹肉中含有17.5%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很低,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尤以钙、磷和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1、维生素D含量较高。其中,维生素A含量高于其他陆生和水生动物;维生素B2含量是肉类的5倍~6倍,比鱼类高6倍~10倍;维生素B1及磷的含量比一般鱼类高6倍~10倍。

民间常有“九月圆脐十月尖”“九雌十雄”之说,阴历九月时,腹盖呈圆形的雌蟹的蟹黄饱满;阴历十月时,腹盖呈尖状的雄蟹肉质肥嫩。然而季节不同,挑选雌雄蟹的重点也不一样。在实际挑选中,每只雌蟹重250g、雄蟹重300g左右的较为理想。

2005年5月9日,经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阳澄湖大闸蟹”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19年12月23日,“阳澄湖大闸蟹”品牌入选“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2020年7月27日,阳澄湖大闸蟹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如今,阳澄湖大闸蟹逐渐成为具有中国标志和风味的著名特产,享誉全球,欢迎大家来品尝。

猜你喜欢

食蟹阳澄湖大闸蟹
阳澄湖的品质!看“秋螯”大闸蟹品牌的十年成长路
食蟹
阳澄湖大闸蟹的前世今生
融化的冰床
“半岛骑遇”,5月阳澄湖半岛上演最欢乐骑行记
一根稻草
食蟹猴在胚胎学研究中的应用
阳澄湖三十六个伤病员的由来
实验用食蟹猴脱毛症病因分析及防治研究
不好惹的大闸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