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松弛”成为一门生意
2023-02-23
最近,“松弛感”火了。如何找到一种更温和、更长期主义的方式与紧张、焦虑相处成了许多人的新课题。松弛感的流行,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心理咨询、艺术疗愈、冥想、短期禅修……它们真的有效吗?
无法退换的消费
格林(化名)目前在读大四,宿舍6个人,有4个人准备考研。其中,她的目标最高。失眠、长痘、脱发、心悸……生理反应伴随压力接踵而来。经过网友推荐,她找到了“简单心理”,正是这次访谈,让格林意识到,自己的焦虑或许与童年经历相关。随后,她根据平台推荐选择咨询师,开始了一月一次的付费疏导。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和格林一樣幸运。“她一开口,我就不想说话。”小胡(化名)是一名媒体从业者,他曾在淘宝购买过一次心理咨询服务,不过还没等咨询时长结束,他就切断了对话。
“语音接通之后,她第一句话就是,你先说,你有什么问题?我的抵触情绪一下子就上来了,之后就很难和她深入对话。我甚至还会质疑自己,是不是心态太封闭了。”
无效的心理咨询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逆的。一方面,时间已经花出去了;另一方面,情绪上的问题可能更严重。“这是一次后果未知且无法退换的消费。”小胡感慨道。
心理咨询“火热”的市场背后是“泥沙俱下”的现状。与巨大的市场相比,国内的专业心理咨询师缺口很大,经历过正规、严格的专业训练者更加有限。据估算,中国约有140万的心理咨询人才缺口,而目前,仅有3万-4万人从事专职或兼职心理咨询工作。
艺术疗愈的可能
姚老师带着好友“十三姨”来到天山路的“除和艺术疗愈空间”参加绘画疗愈的课程。课程开始前,“十三姨”一直在打电话,语气急促,她未卸下双肩包,抱着双臂在落地窗前来回踱步。课程开始后,通过绘画前的引导,她舒展开肢体,用动作模拟出水的形态,眼神变得柔和。
实际上,像姚老师和“十三姨”一样,愿意付费参与疗愈课程的中年女性并不在少数。课程组织者告诉记者,艺术疗愈是一个非常新的领域,她没想到参与者的年龄层会如此丰富。
戏剧疗愈师陈杰也提到,曾有一位50岁左右的阿姨令他印象深刻。“一开始,她很亢奋,一直在表达,讲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孩子,对其他人满不在乎。但在经历过几轮戏剧游戏和表达之后,她就逐渐安静下来,开始用心去倾听其他人的情感表达,甚至会共情到流泪。”
陈杰介绍,戏剧疗愈作为艺术疗愈的一部分,在国外已经是一个相当成熟的行业。它整合了心理治疗、戏剧表演、社会学、哲学等多门学科,能帮助人们进行自我整合和个性发展。不过,中国大众对其依然知之甚少。
2020年,刚走过情绪低谷的王梓杰举办了一场名为“情绪容器”的个人展览,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吸引了近万人购票关注。这让他意识到,现代都市人对情绪产品的需求非常旺盛。
于是,王梓杰会集了一批心理学专业的伙伴,开发出了一种玩法类似“狼人杀”的“情绪剧场”,随后开设线下门店。当时,活动几乎场场爆满,预约都要排到几周之后。
不过,“情绪剧场”也遇到了一些现实困境。一方面探索和开发本土化的课程成本极高;另一方面,由于本身还承担着向公众科普的责任,商业性与公益性之间很难平衡。
短暂“出逃”之后
“盘子”想成为真正的“佛系青年”很久了。去年夏天,他终于找到了机会。在江苏太仓的同觉寺,“盘子”以义工的身份住了3天,每天跟着师傅念经、扫塔、抄经。其余时间,他就和同行的朋友交谈,或者干脆发呆。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短暂“出逃”的可能吗?
“桂花糕”是一位冥想练习者,她的乐观源于一场旷日持久的“自救”。“从练习瑜伽开始,我逐渐进入心理学的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冥想。似乎所有舒缓精神的方式都有一个相似的底层逻辑,那就是借助一些手段或者工具,让你专注自我,专注当下。”
在美国,仅2012-2017年的5年间,练习冥想的人数就增长3倍多。在中国,冥想也正在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从线上表现看,消费者的需求目标十分明确,改善睡眠和缓解焦虑是最为突出的两大需求。
目前,以冥想为起点,越来越多的身心疗愈方式开始走向多元的应用场景。2022年,在第四届整合心理学年会的开场,主办方就先用了5分钟的冥想来让大家进入到讨论氛围中。
另外,酒店、民宿、露营、瑜伽等都成为“加法”。一些专业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冥想主题的心理疗愈空间可塑性非常强,无论是在度假酒店还是在办公园区,这种模块化的空间都广受欢迎。
(摘自《解放日报》肖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