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百年家国情
2023-02-23尹洁
尹洁
星云大师(1927年—2023年)
2月5日,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在高雄圆寂,两岸同悲。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对星云大师表示沉痛哀悼。她说:“星云法师一生矢志弘扬佛法,投身公益,福利社会,教化人心,倾力传播弘扬中华文化,在海峡两岸和海外享有盛誉。尤其是星云法师始终持守民族大义,坚定支持统一,坚决反对‘台独’,积极推动两岸交流,力促同胞心灵契合,贡献卓著,深受两岸同胞敬重。”
回想2015年10月,《环球人物》记者在北京采访年近90岁的星云大师时,曾问他对于生死的看法。他回忆起自己从出生到出家所经历和目睹的无数人间苦难——
“1927年我呱呱坠地时,蒋介石率北伐军与孙传芳在江苏开战,在我家门口厮杀。我10岁时,‘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我随家人四处逃难。我的父亲在南京大屠杀中失踪了,我和母亲随着难民潮在枪林弹雨中求生,我常常就睡在死人堆中……”
1939年,他当时还叫李国深,随母亲到南京打听父亲的下落,机缘巧合之下在栖霞寺出家。几年后,他好不容易盼到抗战胜利,内战又起,1949年到台湾后赶上“白色恐怖”,一次次死里逃生。佛教所说的种种世间之苦,星云大师体会至深。他对记者说:“我最不怕的就是死。”
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经波折坎坷,阅尽世间百态,看淡了生死,星云大师却念念不忘一个心愿,就是海峡两岸的和平与统一。
上世纪80年代初,星云大师在台湾地区的影响力已经很大,也时常参加一些重要活动。1987年,他向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蒋经国建言,尽快开放民众回大陆探亲。两年后,大师本人在阔别大陆四十载后首次返乡,率团赴陕西、上海、江苏等地访问。此后30多年,他奔走两岸,不遗余力地推动两岸交流和民间往来,贡献卓著。
星云大师曾说,两岸骨肉同胞长期不能团聚,乃国之大殇、乡之深愁。他曾发文直言“我毫不隐瞒反对‘台独’的想法”,并表达对岛内“去中国化”的忧心,呼吁台湾社会不可漠视和遗忘中华文化、国族意识、家族源流。
2007年,台湾有人企图通过“入联公投”绑架民意搞“台独”,挑起两岸冲突。星云大师针锋相对,大声疾呼,公开表态期盼两岸早日统一:“中国能和平统一,不但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幸福,也是旅居海外一亿多华侨的希望。”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星云大师立刻捐出1000万元新台币。一年后,他在江苏无锡世界佛教论坛上发表“台湾没有台湾人,台湾哪个不是中国人”的讲话,在岛内引发强烈反响。
在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时,星云大师也多次表达和流露出深厚的家国情怀:
“我一以贯之的心愿就是两岸和平。”
“我的最大心愿就是看到两岸统一。”
“走到国外,人家不认识你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只认识你是中国人。”
“我还是觉得两岸关系发展的速度太慢了,感到时不我待。我想对祖国做出更大的貢献。”
对于星云大师的爱国之心,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张静之深有体会。她告诉《环球人物》记者:“大师一直为台湾地区的‘去中国化’心忧,呼吁台湾各界精英、普罗大众,勇敢地站出来,大声告诉下一代:我们是出生在台湾的中国人,以身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为荣。”
对于中国人来说,个人的历史、荣辱与中华民族的历史、荣辱密不可分。无论生活在大陆还是台湾,星云大师脑海中始终镌刻着深深的民族记忆。
1991年,赴美留学的中国大陆画家李自健在洛杉矶结识了星云大师,得到后者的资助,潜心创作。在一次交谈中,星云大师向李自健郑重提议,画一幅表现南京大屠杀惨案的油画。
1989年3月,星云大师回大陆访问,向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赠书。
2016年4月,星云大师捐赠的北齐佛首入藏河北博物院。
这段惨痛的历史是星云大师12岁时亲眼看到的,整个南京城的惨状、人间地狱般的景象在他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和阴影,也直接影响了他的人生。为了让世人、让中华儿女永远铭记这场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他希望艺术家能直观地表现出来。
听完星云大师的回忆和讲述,李自健深受触动。他用了3个月时间,创作出巨幅油画《南京大屠杀》,之后与其他作品一起进行了全球巡回展览,引发巨大轰动和强烈反响。2000年12月13日,星云大师与李自健一道将这幅油画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永久收藏陈列。
捐赠仪式上,带着浓重乡音的星云大师说:“中华民族应该强盛起来,永远不受人欺侮。这幅画的主人应该是南京人民,今天物归原主,我终于能越过海峡,把它捐给遇难同胞纪念馆,实现了我最重要的一个心愿!”
心系两岸的星云大师,数十年来一直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尤其致力于文化和教育。
上世纪90年代至今,星云大师在大陆捐建小学、中学、博物馆、图书馆等达数百所之多。有人曾问他为什么如此重视教育,他说:“我出生在农村,家庭贫穷,没进过学校。假如当年不自发读书,现在是什么样?读书改变了我的人生。所以只要我有能力,就去办教育。”
刚出家时,星云大师在栖霞寺佛学院学习。全班近50名学员里,他是最年幼的。大师曾回忆,自己当时酷爱小说,一度被老师视为“没出息”的学员:“东西方的小说、文学作品、历史传记,我读得津津有味。例如《水浒传》里的一百零八将,他们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绰号,用什么武器,穿什么衣服,我都如数家珍。”
对于文学的热爱贯穿了星云大师的一生。到台湾后,在极其困顿的环境里,他仍然坚持阅读、写作,用文学的形式传播佛学教义,后来又捐资助学,先后创立了5所大学。
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教授李四龙对《环球人物》记者回忆:“星云大师曾对我讲,他刚到台湾时,和尚是被人看不起的,老百姓出门碰到和尚便觉得晦气。大师反躬自省,认为僧人应该提高文化素质,于是大力兴办学校、鼓励弟子们读书。”
2000年12月,星云大师(左五)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献花。
《献给旅行者365日》。
在张静之看来,星云大师积极投身文化和教育事业,除了弘扬佛法外,也始终不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4年,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刚成立,注册资金一共才2000万元,星云大师就要拿出1200万元,组织出版《献给旅行者365日》这本书。”张静之说。
这本书收录了孔孟、老庄、李白、苏轼、文天祥、梁启超等400余位中国智者大家的名篇名段,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
“之所以要出版这样一本书,是因为星云大师在几十年间走遍世界各地,发现在那些西式高级酒店里,客房书籍中几乎都有《圣经》,却极少见到有关中华文化的中英文书籍。”张静之对记者说,“他希望出版一本这样的书,让更多人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015年4月,《献给旅行者36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发布会,星云大师专程从台湾赶来。他说:“自古以来,华夏子孙漂洋过海,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早在50年前我就有过想法:把中华文化中的精彩诗词歌句、座右铭整理起来,为漂泊中的中国人,为那些遇到挫折、心里苦闷的人鼓舞精神……我们应该感受到,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照耀着世界的书房。”
然而,由于民进党当局持续地“去中国化”,近年来台湾教科书“逢中必反”:中国历史被划入“东亚史”,中法战争被改成“清法战争”,台湾最早的孔庙从“全台首学”变成“民间信仰”……“台独”势力企图将台湾的历史文化与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做切割。台湾年轻人普遍不了解真实的大陆,对中华文明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受到了伤害。
“星云大师常说,两岸要多走动、多往来。”李四龙回忆道,“他说两岸关系不应该是为了好才刻意走动,而是走动多了、了解多了,关系自然就会好。”
为了让更多台湾年轻人了解大陆、了解作为中国人根脉的中华文化,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从2015年至今,在台湾一共举办了65场展览、展演活动。即使在疫情期间,台湾佛光山仍然举办了“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美丽中华行”系列活动。
“近年来,两岸交流越来越少,部分领域甚至中斷。但我们在台湾佛光山的展览、展演活动一直没有停止。如果没有星云大师的支持,没有他的声望和影响力作后盾,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张静之说。
2013年4月,星云大师在天津题字。
对于星云大师为何拥有如此高的声望和巨大的影响力,很多人感到好奇,《环球人物》记者也曾问他这个问题。
当时,星云大师平静地说:“我也不知道。”
他身边的人则这样解释:“大师没有自我,专门助人。尤其是他推行‘人间佛教’,把普通人听不懂的佛经用大众语言来解读,用讲故事的办法教大家做人的道理,给人智慧,受众获益匪浅,崇拜他的人就越来越多。”
听完这番话,星云大师开口道:“我就是要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佛不是神,他是人,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和他一样。”
星云大师曾说,自己只是个平凡的出家人,“小时候跟普通人一样,也有贪欲心,也曾憎恨和嫉妒”。对于成就,他说:“所有的成就都不是我的,是大家的;我自己很平凡,也很快乐。”
这种快乐伴随着贫穷、苦难、坎坷,始终未改。他从小喜欢打篮球,出家后仍然喜欢,有一次偷偷溜出寺庙去打球,“师父知道后差点把我开除了”,到了晚年仍为大学篮球比赛开球。
85岁时,星云大师预立了遗嘱,题为《真诚的告白——我最后的嘱咐》,他写道:“我一生,服膺于‘给’的哲学,总是给人赞叹、给人满愿。”在文章的结尾,他明确地说,“对于人生的最后,我没有舍利子,繁文缛节一概全免”。
“我第一次担任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的秘书长是2015年,大师给‘新官上任’的我送了一个字:给。大师要我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给人欢喜。”张静之回忆道。
谈到星云大师的为人和性格,张静之对记者讲述了一件小事。
2014年6月7日,年近九旬的星云大师上午出席在大连举办的“一笔字展览”开幕式,下午飞济南。他刚下飞机就直奔新闻发布会现场,到酒店后因为太累,晚饭没吃,坐在椅子上就睡着了。
“晚上10点多,大师的侍者萧师姑把泡好的方便面送到大师房间。我当时很惊讶,这是五星级酒店,随时可以请后厨给大师做一碗面的。萧师姑说,大师觉得时间太晚了,不要再给人家添麻烦,找袋方便面就可以了。看着大师一口一口吃着方便面,我心里很是感动。”张静之说。
这或许就是“给”的哲学。平凡与不平凡的差距,就在“给”的少与多之间。
俗名李国深,祖籍江苏扬州,1939年在南京栖霞寺出家,1947年从焦山佛学院毕业,1949年迁居台湾,为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