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学书写新体系
——以《中国乐器学概论》为例

2023-02-23李泉呈

戏剧之家 2023年2期
关键词:乐器分类学科

李泉呈

(聊城大学 山东 聊城 252000)

一、立足于翔实的资料之上

恩格斯说过:“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实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审查过的、充分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刘勇老师的《中国乐器学概论》这本书中有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做支撑,据笔者统计共有外文文献12本、中文文献63本、古籍23册以及大量论文。尤其是针对这一尚未定型的学科,这种探索精神尤为可贵。

在引言部分,作者提出乐器是乐器学的研究对象,通过《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音乐大事典》《大英百科全书》《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辞典》四本代表性的工具书,总结出“乐器是人类以演奏音乐为目的而制造或选择并且(曾)持久使用的器具或物体”。

作者以大量基础知识为铺垫,如“乐器学的界定、乐器学的研究方法、中国古代的‘乐器学’、20 世纪以来的中国乐器学、乐器分类的目的、乐器分类的立场及观念、乐器分类的原则”,这些章节构成了庞大的知识网格,规划了学习乐器学所要了解的基础知识,并且对于定义性的话语都会标注其文献出处或来源,仅前两章的注释就有47 处。在谈到20 世纪中国近代乐器学的发展时,作者阐述了刘天华、李元庆、查阜西、毛继增、简其华等人的文章,按照纵向时间线排序,认为李元庆的《谈乐器改良问题》是其心目中最具乐器学意味的文章,并大致介绍了这篇文章中的观点,直言虽存在局限性但仍具有鲜明的乐器学色彩。

在附录中,作者将《乐器分类体系——一种尝试》进行汉译。在汉译者序中,作者写到该体系的发表对世界范围内的乐器研究者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迅速成为最受青睐的分类方法,此局面一直持续至今。在国内乐器学的发展中,乐器研究者最熟知的除了八音分类法就是H-S 体系了,但国内研究者对于H-S 体系的了解也仅仅处于第一层次,对于以下各层次的划分了解很少。其一是因为文献全文在中国并没有得到充分传播;其二是语言不通,没有专业学者将其进行翻译。而刘勇老师认为“学生们容易接触到原始资料本身是很必要的”,将其汉译并发表在了《中国音乐》中。这一本汉译书本身就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更为其著作的资料基础增添砖瓦。

二、立足于科学的方法论之上

科学的方法论指研究学科中的一般方法,乐器学也有属于自己的方法论,作者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乐器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研究方法。

(一)主体观

作者首先从主体观开始,介绍了乐器学的研究对象主体是“乐器”,并总结了需要满足的两个条件:一是“以演奏音乐为目的而制造或选择的”;二是“持久使用的”。关于“持久使用”只有一个频度规定,而没有乐器使用的空间范围和使用人数的限定。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未将人本身纳入乐器的定义,给出的解释是“传统意义上,乐器的典型形态是器物,就与人的关系而言,其是人的发明物,是人的音乐机能的物化形式,而非人体本身。因此,人体上具有音乐机能的器官和部位,都应从概念上与乐器分离,不作为本书的研究对象”。而后从研究对象主体的内容来看,中国制造工艺尚未被纳入乐器学,而声学、力学、电子学等与乐器制造技术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领域也没有被纳入乐器学范畴。当下乐器学关注的主要是形而上的部分,如乐器的分类、历史、社会功能和象征意义,更接近人文学科。确立乐器学的主体观的目的无非是更深入、更准确地对乐器进行科学解释。只要把握住乐器这一中心环节,也就把握住了乐器学与其所涉及学科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观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先进的学术方法,例如李纯一先生在其著作《音乐考古》中就阐述了音乐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即“音乐文物分类法”“音乐学断代法”“音乐文物测音法”和“音乐文物命名法”。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五种乐器学研究的具体操作方法,分别为“分类学的方法”“历史学的方法”“乐器声学及乐律学的方法”“实地调查的方法”“与考古学有关的方法”。这些研究方法贯穿在乐器学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对象来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同时,作者又介绍了西方目前使用的具有参考意义的四种分类法,即“Taxonomy”“Key”“纵聚类法”“类型归纳法”。正确使用相契合的研究方法,无论从逻辑上还是内容上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时空观

氏族社会就出现了乐器,尽管当时的乐器无论从形制还是音律方面来说都无法与现在的乐器相提并论,但无论如何,这些都是祖先的伟大创造。不同时期的乐器代表了各时期的音乐特点,也附着了各时期的人文精神。

乐器学的研究对象是乐器,所以就注定关于乐器的研究不能只是某一时期的,时空观的重要性也随之显现。在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容的学理及方法论中,“时空统一观”早有明确的、专门化的体现。在对某一事物进行研究时,纵向探索与横向研究都是不能缺少的,纵向研究可以理出事物从开始到结束的清晰发展线,而横向研究可以分析出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

作者在第三章解析了中国乐器的发展历史,这是横向研究的体现。纵向探索体现在从远古时期至今的乐器都有相关介绍,如“夏代只有特磬,但是商代出现了编磬”“商代的青铜代替了陶土,成为钟的制作材料”,而横向研究体现在同一时期不同民族的乐器情况。纵横交叉的时空观运用清晰地呈现出了中国各民族乐器的发展脉络。就像黄翔鹏先生所说:“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音乐事象,都像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它‘急速或激愤,舒缓或优美,人们的歌与哭、欢乐与忧愁,如同血肉联系那样交融在这条历史长河之中,你不知道她的流域有多宽广,河床有多深,流程有多长,你就无法理解她的丰富多彩以及这种千变万化的来源!’”

(四)网络观

所谓网络观,就是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网络。比如乐器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研究涉及材料学、声学、律学、乐学、音乐考古学、音乐图像学等学科,以上元素与乐器学一并构成了乐器学的网络观,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以乐器学为例,如果仅仅从材料学方面进行研究,那么所得出的结论也没有足够的实际意义。作者在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中尝试着研究总结乐器学与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虽然只是浅要分析,但其出发点和想法是完全正确的。

网络观的建立对于学习这门学科的帮助显而易见,读者可通过作者所构建的网络观来了解相关的其他学科,并从中发现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培养发散性思维。例如,我们在考察和研究某一民族乐器时,如果仅仅注意到乐器材质、乐曲内容、乐谱而忽视了其他方面,诸如人文意义、史学意义、工艺学等内容,那我们所见的乐器就只是乐器,是孤立、片面的音乐材料。我们所得到的结论也只是“冰山一角”,而冰山下面更为广阔的空间都被忽视了,我们也难以进行深层次的文化探索。我们必须从更广阔的角度来考察这一民族乐器的起源、发展、历史、分类、文化研究、声学、工艺学、乐学、律学、材料学等内容,并将这些结果相互联系,才能得出比较完整的、逻辑清晰的研究结论。

三、立足于学科的发展之上

乐器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缺少一个清晰的形成标识。虽然众多学者一直尝试去寻找我国自己的乐器分类法,但最终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从H-S 乐器分类法出现开始,对乐器分类的研究成了乐器学最重要的部分。目前来看,我国学者对于乐器的分类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以H-S 分类体系为基础,再结合我国的乐器实际进行分类;另一种是以我国民族乐器实际为根基,借鉴国外的科学方法和成功经验进行分类。

刘勇老师在书中自序写道:“本书虽名为《中国乐器学概论》,但仍要以相当大的篇幅来介绍乐器学在国外起源和发展的情况。这样才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将乐器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而充分认识人类文化的共性;也才能够更加凸显乐器学在中国的发展特色,从而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个性。”

作为一本概论性著作,介绍是第一,研究是第二。如何把这么复杂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的细致脉络在这一本小小的书中展现出来,一是考验作者的写作基本功,二是考验作者的学科了解度,三是考验作者的逻辑能力。从整体上来说,本书的六个章节涉及了概述、分类、历史、文化研究、古乐器研究、声学律学乐学,是比较全面的。

目前所见的大部头的乐器学著作大多为乐器介绍,国外著作大多为分类法介绍,这样一本既涉及概论、分类,又涉及历史、文化研究的乐器学书籍确实少有。虽然只是引导性叙述,但其对于乐器学学科的贡献是不可小觑的。首先,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观念上,适当填补了中国乐器学学科的空白。其次,增强了乐器学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目前开设乐器学学科的院校大多面向的是专业方向的学生,这样一本概念性著作的问世很可能为乐器学的受众群体指引新的方向,创造新的可能。一门成熟的学科至少需要具备三个要素:系统的教材和专门的著作、专门的研究团队、专门的杂志。《中国乐器学概论》的出现对于乐器学学科的发展进程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可以把这本书当成一把利剑,用来刺破乐器学的表面从而窥探其真实面貌。

由于乐器学在国外发展比较早,相关著作大多都是德文、英文的,国内学生想要阅读原著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而阅读原著又是研究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获取知识最直接的途径。刘勇老师在附录中将H-S 分类法进行了汉译,这一举动对乐器学学科的贡献是不可小觑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方便快捷地阅读原著,省下了大量的翻译时间,而且也有利于激发读者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在后记中坦言:“我更愿意做的,是尽量多介绍一些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让读者看看别人在做什么、怎样做,思考自己还可以做什么、怎样做。”我国的乐器学尚未成熟,在这个时候出现这样一本书无疑是令人振奋的,其一可以降低乐器学的学习门槛,二是可以提供大量的国内外资料,尤其是汉译版原著。

四、结语

无论如何,《中国乐器学概论》这本书对于推动乐器学学科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可以为高校乐器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方向,也为乐器学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

猜你喜欢

乐器分类学科
学乐器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分类算一算
乐器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