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牧场建设与发展探讨
2023-02-22潘怀福
◎ 文/潘怀福
建设海洋牧场,将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构建科学、生态、高效的牧场渔业发展新模式,是促进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生境修复与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青岛西海岸新区是山东省重要的海洋牧场建设核心区与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集群。本文梳理了其自然条件、海洋牧场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相关对策,以期为进一步推进当地资源生境修复与新型渔业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在海洋渔业资源日益衰退、渔业环境质量日趋下降、城市建设不断挤占传统渔业空间、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资源与环境瓶颈的严峻形势下,发展海水增养殖,加快海洋牧场建设,将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构建科学、生态、高效的牧场渔业发展新模式,已成为有效促进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生境修复与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也是拓展渔业发展空间、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和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在港口工业建设大规模占用沿岸海域空间、传统渔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的情况下,发挥比较优势,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加快海洋牧场建设,为促进资源生境修复与新型渔业协同发展作出积极探索,成为山东省重要的海洋牧场建设核心区和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集群。
一、自然地理概况
(一)自然地理条件优越
青岛西海岸新区地处山东半岛南部、胶州湾西岸,位于119°30′E~120°18′E,35°35′N~36°08′N,东与青岛市南区隔海相望,北与胶州市接壤,西临潍坊市、日照市,南濒黄海,陆域面积2128km2。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迟秋爽,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年平均气温12℃。
(二)海域资源空间广阔
南临黄海,管辖海域面积约5000km2,海岸线蜿蜒曲折,长达282km,沿岸自东向西分布唐岛湾、灵山湾、古镇口湾、黄家塘湾等自然港湾23处,滩涂83km2,竹岔岛、灵山岛、斋堂岛、沐官岛等岛屿42个,周边均为传统渔业海域。除少许湾底的海岸为淤泥质外,其他基本为基岩海岸和砂质海岸,水深坡度较大,离岸比较平缓。沿岸海域开发基本饱和,离岸深水海域空间广阔。
(三)渔业资源环境良好
沿岸海水环境质量状况良好,海洋生物群落结构保持稳定。浅海水流平缓,水质肥沃,浮游生物繁多,是多种洄游鱼类索饵、产卵、育幼的理想场所。近岸海域有浮游植物49种,浮游动物44种,大型底栖生物25种,游泳动物85种。海洋经济生物资源丰富,主要经济鱼类有蓝点马鲛、带鱼、小黄鱼、许氏平鲉等;虾蟹类有鹰爪虾、口虾姑、三疣梭子蟹等,头足类有乌贼、短蛸、长蛸等;底栖生物资源中有菲律宾蛤仔、西施舌、刺参、海胆、皱纹盘鲍等。
(四)海洋产业优势突出
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经济已形成港口航运、船舶海工、海洋生物、海洋渔业、科技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发展格局。2020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9%。海洋渔业,正在完成由沿岸粗放式生产为主到近岸深水域立体化增养殖为主的重要转变,2020年,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渔业总产量34.74万t、总产值73.05亿元,其中海水养殖28.46万t,占海水产品总量的81.92%。旅游业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700多万人次,涉海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二、海洋牧场建设现状
青岛西海岸新区自2009年开始建设人工鱼礁,将投放人工鱼礁、加大增殖放流、扩大海珍品底播和深水网箱养殖、建设海上平台、推广海上休闲垂钓等相结合,逐步由以渔业生产为目标的传统海洋牧场,发展出重视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资源养护,生态优先、陆海统筹、三产融合发展的牧场渔业雏形。
(一)海洋牧场建设初具规模
从建设经济型海洋牧场起步,在凤凰岛、灵山湾等海域投放人工鱼礁,逐步扩大规模,扩展牧场内涵。截至2021年底,累计投资11.8亿元,建成海洋牧场23处,海域总面积7600ha,投放人工鱼礁166余万空方,初步形成资源生境修复养护与刺参、皱纹盘鲍底播增殖、贝藻类养殖及大型抗风浪网箱养鱼相结合的牧场渔业格局,成为山东海洋牧场建设核心区。先后建成青岛市石雀滩海域、灵山湾海域、斋堂岛海域等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4处,海域面积6630ha,投礁区420ha,投放人工鱼礁110余万空方,分别占青岛市、山东省总量的77.8%、23.7%,建成位居全国前列的国家级海洋牧场集群。2020年,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牧场产出水产品1.01万t,产值达到5.97亿元。
(二)近岸海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实施渔业生态资源修复工程,加大人工增殖放流,连续多年在灵山岛、斋堂岛等重点海域,开展中国对虾、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牙鲆、金乌贼等优势苗种放流。仅近三年,累计投入增殖放流资金8000余万元,放流18.5亿单位。通过投放人工鱼礁,放流海洋水产苗种,构建海藻场海草床,为恋礁鱼类、底栖生物、藻类繁衍生长营造良好环境,改善了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近岸海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同时也带动了当地苗种培育产业发展。近年来,沿岸海域人工鱼礁水生生物资源量比投礁前增加5.3倍,海洋生物、藻类、贝类等资源明显增多,基础生产力显著提升,牧场效应逐渐显现。
(三)三产融合发展步伐加快
坚持海洋牧场建设与当地滨海旅游、海上平台游钓、渔村食宿等相融合,结合“琅琊祭海节”“灵山湾拉网节”等渔业文化节庆和“鲁海丰杯”、全国“渔夫垂钓”等休闲海钓赛,拓宽牧场渔业产业链。加快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休闲海钓场建设,起步较早的鲁海丰海洋牧场,已发展大型深水养鱼网箱210个、休闲海钓网箱平台10个,配备游钓船40余艘,配套码头(港池)38000m2、游客综合服务区15000m2;青岛聚大洋等国家级海洋牧场海上多功能平台投入使用。建成青岛石岭子人工鱼礁、西海岸海洋牧场、斋堂岛海洋牧场等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3处,青岛灵山、昕长虹、凤凰岛海洋牧场等省级休闲海钓场6处。2020年,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牧场接待游客逾100万人次,休闲渔业成为海洋经济增长新亮点。
(四)产业保障机制逐步完善
积极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快海洋牧场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相关海洋牧场建设规划和产业扶持政策。发挥驻青机构海洋科研优势,开展牧场建设技术研究,完成凤凰岛、灵山岛等海域基础调查和增殖品种选育。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实施科企对接、合众创新,海洋牧场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落实项目建设年度报批、跟踪检查、年度验收制度,实施海洋牧场建设全程监督管理,促进项目建设有序进行和财政资金规范使用。委托相关资质机构开展礁区环境、礁体性能、增殖效果等调查,开展海洋牧场建设效果评估。加快海洋牧场智能化建设,完善观测网系统配套,为牧场科学建设和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
海洋牧场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建设规模、生境修复、经济社会效益效果以及长远发展方面而言,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牧场建设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结构布局相对单一
区域内多数海洋牧场缺乏系统、科学的总体规划,部分适宜建设海洋牧场的海域尚未得到有效开发。人工鱼礁建设主要以近岸经济型为主,离岸生态型鱼礁建设刚刚起步。一些牧场的发展和布局不平衡,后期容易超出海域环境承载能力。以保护种质、濒危物种、重要渔业资源产卵场为目标的公益性牧场建设成效尚不明显。
(二)科技创新支撑不足
海洋牧场建设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增殖放流品种结构、布局与海洋生态环境容量之间的匹配规律,尚未系统地掌握;对人工鱼礁建造材料选择、礁体结构设计、鱼礁投放技术和布局、礁区选划和规模、鱼礁安全性评价等,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论证和技术质量标准。海藻场(海草床)构建技术和应用模式等可应用成果较少,尚不能全面支撑海洋牧场建设发展。
(三)建设后管理难度较大
由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承建的公益性海洋牧场,大多缺乏长期有效的融资机制,建成后鱼礁区投入资金不够,后期日常维护管理难度较大,海洋灾害防御及应急处置能力薄弱。再加上海洋牧场管理涉及的领域较为专业,目前缺乏健全的海洋牧场环境与容量评估、建设效果监测评价技术规范、生态和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来支撑后续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管控效果难以提升。
(四)综合配套不够完善
受新区空间规划和以拆违建、清岸线、修漫道等为主要内容的“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影响,海洋牧场陆岸配套用地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综合配套建设受到制约。部分国家级海洋牧场中集生产、观光、垂钓、娱乐于一体的海上多功能平台配套不完善,看护管理、补给、环保以及休闲海钓等功能不足,向离岸深水海域延伸能力不强,影响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全服务链发展。
四、海洋牧场发展对策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建设现代海洋牧场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渔业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科学合理布局,科技创新引领,三产融合发展,海陆统筹推进。
(一)建立资源环境调查与效果评价机制
实施资源环境调查是科学规划牧场发展的基础前提,效果评估则是检验牧场建设成效的重要手段。立足长远发展,建议开展海洋牧场拟建区本底调查与监测,调查礁区水文、水质、沉积物、生物、底质特征与承载力,为海洋牧场区规划选址、礁体选型与设计、礁区布局、效果评价,掌握基础资料。开展海洋牧场周边海域与河流入海口陆源污染物排放监测,分析水环境、底质环境、生物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规律,构建海洋牧场海洋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机制和关键环境要素超标预警机制。
开展人工鱼礁建设效果评价,掌握礁区主要生物种类与数量、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时空变化特征,揭示引起资源量变动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评估海洋牧场类型、规模、建设年限、布局等关键因素对资源影响程度、途径,以及礁区渔业资源容纳量和主要增殖品种放流规模。建立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为海洋牧场规划、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加快海洋牧场科技创新研究应用
系统开展海洋牧场构建原理创新与技术攻关,是推动现代牧场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议坚持科技创新为先导,开展具有前瞻性、带动性的关键技术研究,构建海洋牧场健康养殖技术体系。加强对新礁型、新材料应用研究,根据人工鱼礁单体的流场效应和投放海域的环境特点,构建符合当地海域实际的礁区配置模式。开展人工鱼礁新材料筛选,研发可降解礁体新材料,发掘具备生态修复、水质净化、功能升级的复合型人工鱼礁新材料新工艺,完善人工鱼礁工程优化集成技术。
开展人工鱼礁生物附着技术研究,掌握环境理化因子、生物因子和礁体材料对附着生物群落和鱼礁生态功能的影响。加大增殖放流技术攻关,开展深水贝类底播,鳗草、虾形草、马尾藻、铜藻等移植增殖,以及海藻场和海草床构建等关键技术研究,优选放流鱼种,完善海底森林栽培技术和增殖放流苗种供应体系,提升海洋牧场建设水平。
(三)探索海洋牧场经营管理新模式
建立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经营管理机制,是实施海洋牧场科学管理、增强牧场渔业质量效益的重要保证。建议加强政府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通过兼并、重组、控股等方式,重点培育具有支撑和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推广“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合作社+渔户”发展模式,支持龙头企业领办渔业合作社,发展渔区合作经济跨区域跨行业渔业联合社。
完善牧场渔业经营服务机制,培育新型渔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牧场渔业社会化服务试点,满足不同海洋牧场经营主体的需求。依托“山东省渔业技术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对海洋牧场生产养护实施动态监管。完善水产品现代流通网络,构建“互联网+渔业”模式,促进海洋牧场生态链、产业链、服务链的有机融合。
(四)完善牧场渔业基础设施配套
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是加快海洋牧场产业化进程、推动三产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建议坚持海陆一体谋划,由海及陆、梯次推进,加快海上综合平台建设,完善陆岸基础设施配套,提高资源要素统筹配置效率和海陆经济联动发展水平。加快海上多功能平台结构设计、配套设施设备研发,完善海上救生、防污染设施配备,增强生产管护服务能力。加快陆基渔港码头改造升级,建设兼具渔业、休闲观光功能的综合性渔港经济区。完善陆岸餐饮住宿、交通救助设施建设,提升服务保障功能。结合当地渔村渔港等人文资源,开发多元化休闲渔业项目,推进渔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加快牧场智能化建设,完善海洋牧场观测、海陆监控、海洋气象预报系统配套,实现对海洋牧场可视、可测、可控、可预警目标,推动海洋资源生境修复与现代牧场渔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