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稻渔综合种养典型模式和案例
2023-02-22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 文/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稻渔综合种养是为适应新时期现代农业农村发展要求,在继承原有稻田养殖经验和技术基础上,创新发展的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该模式利用生物互惠和资源互补利用等生态学原理,对稻田浅水生态系统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渔共作轮作系统,实现稻田集约利用,能在水稻稳产前提下,额外产出优质水产品,大幅提高稻田经济效益,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和改善稻田生态环境。
因具有“稻渔互促、稳粮增效、生态环保、质量安全”等突出特征,稻渔综合种养受到各地政府和广大农渔民的广泛欢迎。在政府大力推动和业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蓬勃发展,技术模式不断创新,形成了稻鱼、稻虾、稻蟹等一批综合效益显著的种养模式,涌现出一批规模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发展的典型案例。稻渔综合种养在稳定水稻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拓展渔业发展空间、保障水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先进模式推广应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组织编写了稻鱼、稻虾、稻蟹、稻螺等稻渔综合种养主要模式和典型案例,供各地在推动稻渔产业发展实践中参考借鉴。
稻鱼种养模式
竞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我国稻田养鱼历史悠久,公元100年前即已经出现在汉中盆地两季田中。浙江省青田县稻鱼共生距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是全球重要农业文
化遗产,构成了世界上独特的农业景观。稻鱼种养模式即是在继承原有稻田养鱼经验和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应用现代水稻种植、水产养殖技术,实施田间工程,发挥稻和鱼的互惠共生作用,升级改造而成。
稻鱼种养模式在我国广泛应用,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川、贵、云大部分地区,华中地区湘西、湘南,华南地区的桂、粤北,华东地区浙西南、闽西北等地区。2021年,我国稻鱼种养面积超1500万亩,占我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近四成。
典型案例1:浙江青田
青田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不具有发展农业的先天优势。1300多年前,当地居民因地制宜,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并放养鱼类自然生长,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形成了稻花肥鱼、鱼粪肥田的稻鱼共生系统。近年来,青田按照“一产为基,二三产联动”的思路,协调推进稻鱼共生保护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青田县稻鱼共生面积5.54万亩,平均亩产水稻900斤、田鱼70斤,亩均净利润3000元以上,年综合产值2.2亿多元。
科学引导产业发展。出台《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保护与发展规划(2016-2025)》,精准定位,明确方向,围绕将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建设成“农业文化遗产展示窗口、农业文化遗产特色小镇、休闲农业发展示范基地、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科普和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稻鱼共生模式推广、公共品牌宣传推介,推动稻鱼共生面积恢复、产业提升、体系健全。
“五统一”促进标准化生产。依托青田县稻鱼产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与种养户签订农产品产购销一体化订单,以“五统一”(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销售、统一品牌)规范种养生产。以方山乡、小舟山乡、阜山乡等传统稻鱼生产区为重点,创建37家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基地引领作用,带动提升全县稻鱼共生生产水平。
擦亮金字招牌,带动产业提质增效。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列为首批全球农业文化遗产(GIAHS),成为我国首个列入全球农业文化遗产的项目。依托资源优势,青田着力打造了青田田鱼、青田稻鱼米等区域公共品牌,青田田鱼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获“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其中,稻鱼米价格由原来的每斤2元~3元提高到每斤10多元。积极探索农业文化遗产品牌价值转化为产业经济价值有效途径,在农旅文融合发展上下功夫,建成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博物馆、方山稻鱼共生博物园、小舟山梯田稻鱼共生休闲观光园等四个农业特色观光基地。其中,方山乡依托“稻鱼共生系统”核心保护区,建设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博物馆、稻鱼共生博物园,举办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做美农业旅游景观,深挖农耕、民俗和饮食等文化元素,实现了稻田养鱼“既种丰收也种风景”。
典型案例2:云南元阳
元阳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南岸,哀牢山脉南段,境内“两山两谷三面坡,一江一河万级田”,特殊的地形地貌加上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高,曾是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元阳积极探索实践哈尼梯田保护和开发利用新途径,发展稻鱼鸭综合种养,元阳县推广6万亩,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37万户、4万余人,占全县产业脱贫总户数30%以上,为元阳决胜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实现梯田保护与开发并举,生产发展和生态保护互融共生,走出了一条山区特色高效农业绿色发展新路子。
技术引领和示范带动。组织技术力量,对传统梯田养鱼养鸭生产方式进行创新和集成优化,形成梯田型稻鱼鸭综合种养新模式和配套技术,编制《哈尼梯田稻鱼鸭综合种养生产技术规程》,推动按标生产。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获首届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创新大赛特等奖。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指导帮扶下,创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大鱼塘村)、全国稻渔综合种养试验示范基地(黄草岭村),开展技术培训,带动全县示范3万亩、辐射3万亩。其中,核心示范区亩均产值超万元。
龙头企业带动。通过“内培外引”方式,培育龙头企业,构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形成利益紧密联结机制,实现产加销联合,促进共建共创共享。先后培育呼山众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带动梯田鱼养殖;引进朝富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带动梯田鸭养殖;成立元阳县粮食购销公司,带动梯田红米种植生产。
电商和品牌带动。实施“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构建了政府主导、龙润集团落地、有赞平台提供技术支持的三位一体运作模式的元阳商城,初步形成了一大平台(元阳商城)、三大中心(县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稻梦梯田众创空间、牛角寨乡村新型商业中心)、十个站点(10个行政村电商服务站示范点)的电商发展格局。2019年,销售梯田红米的电商企业在天猫有6家店铺,在淘宝有382家店铺,有赞有4894家店铺。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哈尼梯田的资源优势,以文促旅,以旅带农,打造绿色生态农产品品牌和文化旅游品牌。积极推动梯田鱼、梯田鸭、梯田红米生态产品认证,支持企业打造“土司红米”“哈尼哈巴”等一批企业和产品品牌。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云南元阳稻花鱼丰收节,向全社会多形态、立体式展示元阳县的农业和文化资源优势。
稻虾种养模式
稻虾种养起步较晚,约起步于21世纪初,但发展迅速,目前在各种养模式中规模大,产业化程度高,产业链条齐全。稻虾种养的蓬勃发展源于小龙虾引入稻田养殖后技术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升级。初始,农户利用水稻种植的空闲期养殖小龙虾,形成稻虾连作模式。该模式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在时间和空间上基本不重叠,茬口衔接技术相对简单,易于农民掌握,因此发展很快。此后,为延长养虾时间,提高小龙虾规格,促进均衡上市,在稻虾连作后期,将稻田中未达到商品规格的小龙虾继续留在田内,与栽插后的水稻一同生长,形成稻虾共作模式。近年来,又逐渐创新形成繁养分离模式。该模式将苗种繁育和商品虾养殖分开,为标准化养殖、苗种选育、良种繁育提供了基础条件,成为各地积极探索实践和推广的重要模式。
稻虾种养在我国应用广泛,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为最重要产区,湖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苏省、江西省五省稻虾种养面积约占全国稻虾种养面积的九成。2021年,我国稻虾种养面积2100万亩,占我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一半,水产品产量220万t,占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品产量的六成。
典型案例1:湖北潜江
潜江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土地平整、土壤肥沃,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交错,稻田和水资源丰富。依托资源优势,20年来,潜江积极发展稻虾种养,通过产业模式升级、产业链条拓展,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形成了苗种繁育、生态种养、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冷链物流、餐饮服务、电子商务、节会文化等一体化发展格局。截至目前,潜江稻虾种养面积达90万亩,稻虾产业从业人员20余万人。
科技创新驱动。坚持模式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积极探索、试验示范推广多种模式,为稻虾种养差异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目前,潜江主要有稻虾共作、繁养分离、立体综合种养等三种模式,其中繁养分离模式已推广5万亩,效益显著。坚持标准引领,先后制定28项各类标准,涵盖小龙虾繁育、种养生产、加工、餐饮、冷链物流各环节,潜江小龙虾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初步形成,为规范生产、推广技术、推进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标准支撑。加强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教学单位合作,建成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中心,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和智力支撑。
加工业引领产业化。潜江稻虾种养的发展是由加工业带动种养业,再由种养业促进加工业、拉动餐饮业发展的过程。潜江小龙虾加工业发达,为保证小龙虾原料供应和产品品质稳定,各加工企业与农户建立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形式多样的利益联结机制,打造了“土地流转、稻虾共作、镇企共建、市场引导、多方共赢”的“华山模式”。潜江市建成13个万亩、70个千亩集中连片稻虾共作标准化生态种养基地。
全产业链发展。潜江吃干榨尽一只虾,通过做大做强加工流通业,做优做亮餐饮服务业,有效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目前潜江市小龙虾加工企业33家,年小龙虾加工能力50万t以上。积极发展精深加工,虾头、虾壳等废弃物变废为宝,加工成虾油、虾粉、甲壳素、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等,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依托小龙虾交易中心,大力发展小龙虾电子商务、冷链物流,实现了18小时内送达全国400多个城市、1200多个网点,成为区域内重要的小龙虾集散中心。建成集旅游度假、龙虾美食、文化展示、娱乐购物于一体的生态龙虾城,集聚虾皇、味道工厂、小二上虾等一批龙虾餐饮名店,创新推出油焖大虾等128道小龙虾菜品,成为享誉全国的小龙虾美食城市。
品牌共建共享共用。全力打造“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加大宣传推介,每年举办小龙虾节和虾稻产业博览会,通过“一节一会”活动为品牌赋能;每年在3个~5个省会城市举办专场推介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农交会、渔博会等各类展会,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提升品牌知名度。实施潜江龙虾“走出去”战略,鼓励餐饮、加工、物流企业到外地建厂、建基地,推动潜江龙虾品牌和标准向外地延伸,与全国82个地区和企业开展品牌运营合作,实现品牌共享公用。经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评估,2021年,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251.8亿元。
典型案例2:江苏盱眙
盱眙地处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全县水稻种植面积近120万亩,水域面积96万亩。近年来,盱眙充分发挥稻田资源优势、淮河和洪泽湖水资源优势和国家级生态县的山水生态优势,大力示范推广稻虾共生模式,构建了集科研、种养、加工、餐饮、电商、节庆、旅游以及文创产品开发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2021年,盱眙稻虾种养面积66.5万亩,另有池塘养殖17万亩,小龙虾产量10万t,小龙虾产业经济总产值超180亿元。
高位推动,引领产业有序发展。将稻虾种养列为政府重点工作,先后制定《虾稻共生产业发展规划》《虾稻共生扩面提质增效行动方案》《现代农业和龙虾产业发展扶持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统筹省市农业项目资金,整合各类土地治理、农田水利、农村电力等资金项目,优先扶持稻虾种养,县财政每年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金融机构为稻虾种养量身定制“虾稻致富贷”,累计发放超过5亿元,保险机构为种养户提供小龙虾养殖高温、干旱、洪涝及病害等保险,提供了有力的金融信贷支持和风险保障。
科技支撑,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深化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与扬州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等,开展种养技术、水稻品种和水产苗种相关研究。组建龙虾创业学院,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实施“乡土人才”培育计划,对一线技术人员和种养户进行培训,不断壮大人才队伍,提高全县种养水平。制定《盱眙县虾稻共生综合种养技术规程》,让全县种养户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品牌赋能,提升产业综合价值。以绿色生产推动品牌建设,沿洪泽湖大道30万亩稻虾种养获批创建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县35个经营主体67个农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积极构建盱眙龙虾、盱眙龙虾香米双品牌驱动机制,经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评估,2021年,盱眙龙虾品牌价值达215.51亿元,盱眙龙虾香米荣获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优质渔米评比推介活动金奖、江苏好大米十大品牌等称号,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此外,连续21年举办龙虾节,将地方物产类节庆打造成全国知名节庆品牌,荣获中国节庆产业十大品牌节庆等称号,有力提升了盱眙和盱眙龙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典型案例3:安徽霍邱
霍邱县位于安徽西部、淮河中游南岸,是农业大县、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全省深度贫困县。霍邱是淮河流域最大的行蓄洪区,境内河渠纵横、湖塘星罗棋布,多低洼积水地。近年来,霍邱充分利用行蓄洪区水质优、土壤好的优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湖湾区和畈区推广稻虾轮作模式,带动全县32万群众发展稻虾种养80余万亩,成为安徽省稻虾种养面积和产量第一大县,走出了一条生态、绿色、集约、高效的现代农业新路子,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因地制宜,推广“三流模式”。2012年,稻虾轮作模式在三流乡老集村试养成功后,迅速向全乡发展,并辐射县内其他乡镇。此后,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和总结,霍邱逐渐形成了以平板式、早放苗、早上市为主要特点的“三流模式”。该模式少挖沟或基本不挖沟,通过放秋苗,早上市,规避小龙虾集中上市期,同时避免“五月瘟”,从而提高综合效益,有力平衡了“种”和“养”之间的关系,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提高了经济和生态收益。经测算,“三流模式”亩均增收1000元~2000元,农药、化肥用量分别减少80%和40%。
加大政策扶持,用好真金白银。结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等涉农项目实施,加大稻虾种养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田、路、渠、电综合配套。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70亿元用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对万亩示范区实施乡镇、千亩示范区实施主体以及贫困户发展稻虾种养予以奖补。2019年,三流乡引导1424户3322贫困人口发展稻虾种养1万余亩,政府补贴达284.8万元。2020年,霍邱县创建国家级示范区1个、省级示范区4个、千亩示范片24个和市级小龙虾苗种繁育基地6个。
打响品牌,拓宽销路。为避免“虾贱伤农”,霍邱县积极培育自有品牌,先后注册“霍稻虾”“霍虾稻”等品名商标37个,2019年,“霍邱龙虾”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品认证”面积达7.2万亩。此外,积极建设交易市场,引导群众集中交易,吸引外地客商进场交易。截至目前,霍邱县以三流、孟集、军台、临淮等四个龙虾交易市场为代表的大小龙虾市场453个。仅三流乡,销售旺季日销售龙虾就多达25万kg。
稻蟹种养模式
稻蟹种养是除稻鱼种养外,发展较早的种养模式。20世纪80年代,稻田养蟹兴起于江浙一带,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市场需求增加,河蟹养殖逐渐由大水面放养发展到池塘和稻田养殖,此后逐渐形成稻蟹共作模式。根据河蟹养殖周期不同,稻蟹种养又分为扣蟹培育和成蟹养殖两种类型。
我国河蟹主要包括辽河水系、长江水系等种群,受种群资源影响,稻蟹种养也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辐射到三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2021年,我国稻蟹种养面积约240万亩,占我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6%。
典型案例1:辽宁盘锦
盘锦地处辽宁省中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辽河入海口处,是我国重要的优质稻米生产基地,也是北方规模较大的河蟹人工孵化和养殖基地。1991年,盘锦稻田养蟹起步,到2006年已成功打造了“大垄双行、早放精养、种养结合、稻蟹双赢”的“盘山模式”。近年来,盘锦大力推进百万亩优质水稻工程,整合河蟹产业项目,稻蟹种养蓬勃发展。2021年,盘锦市稻蟹共作面积85万亩,并形成了“产业联盟+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开辟了一条北方水稻主产区农民增收致富新途径。
科技支撑,产学研深度融合。盘锦稻蟹种养的快速发展源自“盘山模式”的形成和推广。实施“盘山模式”,水稻不减产,河蟹规格大,综合效益显著。此后,盘锦在品种优质化、生产标准化、种养生态化等方面持续加大科研投入。21世纪初,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开始河蟹品种选育,经连续6代群体选育形成“光合1号”,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河蟹苗种生产基地,为盘锦乃至三北地区稻蟹种养提供了稳定的优质蟹苗蟹种。近年来,依托中华绒螯蟹遗传育种中心,盘锦加强与沈阳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围绕种质提升、生态环境调控、保水节水和土壤质量提升、“牛奶病”等病害防控、种养模式等开展技术攻关,制定各类技术规范和相关产品质量标准,总结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有力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
创新机制,促进产业化经营。近年来,盘锦引导盘锦光合蟹业、盘锦大米集团、盘锦市粮库、每日集团等68家企业组建盘锦大米、盘锦河蟹两大产业联盟,采取订单、流转、自建基地、股份合作和联合产销等形式,集约整合土地,推进规模化经营,形成了“产业联盟+联盟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基地+农户”新经营模式。通过农业集团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推动盘锦大米和河蟹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联盟企业集约经营土地65.8万亩,盘锦市千亩以上种养户70多户,百亩以上种养户2000多户。
品牌引领,多元营销拓展市场。盘锦素有鱼米之乡美誉,曾有“棒打野鸡瓢舀鱼,螃蟹爬到饭锅里”的民谣。通过发展稻蟹种养,大米和河蟹品质提升,品牌价值不断攀升。盘锦大米、盘锦河蟹先后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8年,在辽宁省区域品牌评价中,盘锦大米、盘锦河蟹分列第1和第3位。产业联盟成立后,将地理标志产品、联盟标识等作为联盟企业特许专用,全方位立体化统一开展宣传推介,以政府名义在央视黄金时段投放广告,参加各地展销会、博览会、洽谈会,有力扩大了品牌知名度。在重点打造胡家河蟹交易市场等线下市场基础上,积极对接电商平台,搭建线上交易平台,拓宽线上销售渠道。2021年,联盟企业线上销售大米11万余t,销售河蟹3万余t。
典型案例2:宁夏银川
银川位于宁夏北部,黄河从其中部穿过,造就了银川平原引黄灌溉区,形成了丰富的宜渔资源和稻田资源,是西北地区优质粳稻生产区和重要的水产养殖区,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2009年起银川开始发展稻蟹种养,10余年来,通过技术和模式创新、三产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2020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考察时,曾来到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了解稻渔种养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做法。
科技支撑,创新模式。2009年起,银川将稻蟹种养作为农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宁夏发展百万亩适水产业为契机,引入辽宁盘锦“盘山模式”。此后针对本地水稻生产和河蟹养殖特点,持续开展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由初期单一的稻蟹种养发展到稻蟹与其他品种(鱼、鸭、泥鳅等)立体种养模式,并探索出了具有银川特色的“宽沟深槽”“稻田镶嵌流水槽”“陆基生态循环”等多种“设施渔业+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新模式既较好地解决了养殖尾水处理问题,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又大幅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提高水稻和水产品品质,综合效益显著,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农旅融合,创新业态。在发展实践中,银川有效运用文化、旅游、休闲等要素,与稻渔综合种养因地制宜、有机融合,挖掘、发挥稻渔综合种养多功能,创新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形成了以贺兰县稻渔空间为代表的“稻渔+休闲观光、科普教育、农事体验、餐饮美食”的休闲农业园区模式,有效拓展了产业空间,成为当地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的“金钥匙”。目前,银川已依托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出10余个类似的田园综合体,既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又可以抓鱼钓蟹、观光打卡,成为市民休闲新去处。
稻螺等种养模式
在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过程中,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引进经济价值高且生态适应性适宜本地区的养殖品种,结合原有稻作模式和水产养殖方式,创新发展了一批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种养模式。除稻鱼、稻虾、稻蟹等种养模式外,还有稻鳅、稻鳖、稻蛙、稻螺等种养模式。其中,稻鳅模式适应性广,在我国分布广泛,稻鳖模式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蛙种养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稻螺种养主要分布于华南、华中和华东地区,其中广西稻螺种养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稻螺种养的六成左右。“十三五”末,稻鳅、稻鳖、稻蛙、稻螺等种养模式面积260余万亩,约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7%,水产品产量32万余t,约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品产量的10%。
以上模式规模不大,在我国呈点状式分布,未形成较高集聚度。但一些地方结合自身特色产业,推动种养加销一体化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
典型案例:广西柳州稻螺产业
柳州地处广西中部偏东北,素有“桂中商埠”之称。柳州螺蛳粉是地方特色小吃,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凭借其“酸、辣、鲜、烫”的特点成为柳州第一原创小吃。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柳州螺蛳粉传承创新发展,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2014年,柳州颁发首张袋装螺蛳粉生产许可证,6年后,柳州螺蛳粉产业即实现了“3个百亿”,袋装螺蛳粉销售收入110亿、配套及衍生产业销售收入130亿、实体门店销售118亿。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柳州螺蛳粉产业集聚区考察时对“小米粉大产业”给予充分肯定。为建立稳定优质原料生产基地,2017年,柳州开始在融水县推广稻螺种养,2021年,全市稻螺种养面积近6万亩,年产螺蛳1.8万t,产值约1.8亿元,稻螺产业有机融入螺蛳粉全产业链,也为螺蛳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明确产业发展定位。2018年,柳州市委、市政府出台《柳州市大力推进柳州螺蛳粉产业升级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用工业理念谋划推进柳州螺蛳粉产业升级,重点推进“六个一”工程,其中包括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螺蛳是螺蛳粉产业的重要来源,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柳州将稻螺种养融入螺蛳粉产业发展,出台《加快推进柳州市螺蛳养殖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2)》,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2017年以来,柳州累计投入扶持资金3500余万元,对包括稻螺种养在内的稻渔综合种养予以补助,其中低产田主养螺蛳模式补助1200元/亩,稻(藕)田套养螺蛳模式补助500元/亩,并在原国家级贫困县三江和融水县以整乡推进形式发展稻螺等种养模式,全市经标准化改造的稻螺种养基地规模不断扩大。稻螺种养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间,带动约1万贫困户参与稻螺种养,亩均增收1500元。
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与科研院所签订技术研发服务协议,围绕产业需要,开展品种选育、饲料研发、病害防控、模式创新、产品加工等多方面合作。种养生产环节,筛选了中华圆田螺、梨形环棱螺等适宜本地养殖的螺蛳品种,集成创新了稻田主养环棱螺、稻田套养环棱螺、稻田稻-螺-鳅混养等种养模式,在螺蛳养殖核心示范基地,稻田亩产鲜螺达1300kg。加工环节,研发了多种螺蛳饲料,开展螺蛳原材料风味物质和营养成分分析、原材料质量安全性检测和螺蛳汤料包风味优化,研制了螺蛳风味酱料包、螺蛳膨化食品等各类调味料和即食产品。
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提升龙头企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辐射带动能力。目前,合作社、公司等主体通过参股、租赁、托管等土地流转形式主导了柳州稻螺种养生产。全市建成稻螺种养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家、县级2家,万亩以上集中连片经营主体1家、千亩以上7家、百亩以上50家,占全市稻螺种养总面积的八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