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书房点亮暖心之城的路径探索
——以缙云县城市书房建设为例

2023-02-22浙江省缙云县图书馆钭露瑶

办公室业务 2023年1期
关键词:缙云县书房图书馆

文/浙江省缙云县图书馆 钭露瑶

一、背景

近年来,城市书房作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早在2014年,温州市首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创立,经过广泛征集意见,采用了“城市书房”作为该新型图书馆的命名,并将该模式逐渐推广至全国。随着各地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书房也随之布局,正如一盏盏温暖的阅读之灯点亮了城市的各个角落。

2021年12月31日,中共缙云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关于十四届县委工作报告的决议中提出:“打造更有温度更人性化的暖心之城”。“暖心之城”指的是在城市建设中通过滋养“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城市之心”来体现“知冷知暖”的“软关怀”。作为基层文化部门,缙云县图书馆应立足根本,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出发,积极探索如何建立图书馆服务与“暖心之城”目标之间的联系。而近年来广受欢迎的城市书房无疑是个较好的切入点,一方面可以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弱有所扶”的广度。

基于此,本文分别选取了缙云县现有三家城市书房——24小时城市书房、半书房、阳冰书房作为研究对象,以期探索出城市书房点亮暖心之城的实现路径。

二、缙云县城市书房建设现状的思考

缙云县城市书房建设始于2015年,并被纳入了总分馆体系中,实现了通借通还。截至2022年6月,缙云县共有3家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城市书房。预计到年底,县域范围内将有城市书房5家。

缙云县所在地五云街道面积60.90平方公里,在区域面积、人口居住密度上,存在老城小、新区大的特点。缙云县图书馆总馆位于老城繁华地段,在馆藏量、服务供给上基本覆盖老城区。为此,在城市书房建设过程中,谋划布局主要以新区为主,老城为辅。

(一)24小时城市书房。24小时城市书房于2015年9月开馆,位于缙云县图书馆总馆一楼,实地面积100㎡,藏书约5000册,是缙云县第一家建成、也是第一家自建的城市书房。书房没有专职编外用工名额,工作人员为总馆管理员兼任,实行轮班制。

可以看到,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24小时城市书房图书流通、新书上架等相较其他城市书房频率更高。同时,该书房还是图书馆总馆延长服务时间、延伸服务范围、改善阅读环境的补充和延续。因此,24小时城市书房主要承担图书借阅的传统功能。然而,受人员配置不足等因素影响,24小时城市书房在2020至2021年间未对外开放。一定程度上,该处资源处于闲置状态,还存在设备老化、设施损坏等情况。此外,书房还存在主题不突出、功能较单一等问题。

当前,24小时城市书房已在改造升级后重新开放。未来,24小时城市书房需要探索如何突出自身特点,与其他书房形成互补,共同织就缙云县城市书房基础格局。

(二)半书房。半书房是一家由文化志愿者公益捐建的城市书房,位于缙云县亲亲家园小区,实地面积约200㎡,藏书5252册。该书房于2018年6月建成使用,场地、设施等投入及日常管理均由志愿者负责。相较于其他城市书房,半书房的优势在于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和运营。这既克服了县级馆专项资金不足的困难,又是对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事业的有效补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因此,半书房的建设无疑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最好的落地实践,同时也是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城市书房的首次成功尝试。此外,半书房还是缙云县首家集图书借阅、茶点供应于一体的城市书房。换句话说,这也是营销推广的重要“卖点”。

然而,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位于城郊且缺少持续有效推广,半书房目前处于后继乏力状态,进馆人数和借阅量相较于开馆之初都有所下滑。此外,据实地考察,相较于开馆初期组织开展沙龙、读书会,现在的半书房更多扮演自习室角色,功能较为单一,缺少持续吸引力。再者,半书房由志愿者负责管理运营,志愿者们在工作积极性和投入度上存在局限性。如何挖掘书房自有资源、赋予新的内涵,成为激发书房活力的主要探索方向。

(三)阳冰书房。阳冰书房又名西桥分馆,坐落于缙云县西桥社区,总面积约1357平方米,设有阅读座席200座,计划藏书5万册,现有藏书36500余册。该书房的命名取自唐代缙云县令李阳冰,既是为了纪念李阳冰勤政爱民,也是为了传承以他为代表的缙云县悠久的历史文化。阳冰书房于2021年8月4日开馆,截至2022年6月,已接待读者123690人次,日均接待量约375人次。

笔者认为,阳冰书房的可借鉴之处在于融入了缙云县本土文化名人。换言之,这是一家颇具缙云县本土特色的主题型城市书房。对本地居民来说,书房具有天然的亲切感;而对新缙云人、外地游客来说,它是一个展示缙云优秀历史文化的窗口。为此,阳冰书房适宜开展宣传地方特色的文旅活动,提供特色信息服务。另外,阳冰书房还具有面积大、设计新、藏书多的优势,兼具着展示缙云“文旅融合”的新职责。因此,阳冰书房的辐射范围已经不仅是附近15分钟阅读圈,而是整个缙云县的市民。

然而,在阳冰书房落成乃至开放以来,一些潜在问题也逐渐浮现:一是活动开展与本土文化结合度不足,频率不高。比如缺少与阳冰文化的有效结合,日常活动开展多集中于暑期、春节等节假日。二是服务模式较为单一、浅显。比如,受专业、经验等方面的限制,书房工作人员为读者开展的服务仍停留在找书、办理借书证等基础服务层面。这些问题亟待在后续书房运营中解决,从而使书房在文化弘扬和传承方面发挥更加深刻的作用。

三、城市书房点亮暖心之城的路径

(一)体系“暖心”:加快城市书房建设步伐,打造“15分钟阅读圈”。体系“暖心”指的是加快总分馆体系建设,在县域范围内打造“15分钟阅读圈”,根据人口数量、人口密度、环境和交通条件等因素规划建设一定数量的城市书房。

1.配合上级主管单位战略布局。2022年,缙云县文广旅体局提出了“创新强基,打造暖心之城服务圈”的具体目标,其中提到了要聚焦文化赋能,构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因此,在布局“15分钟阅读圈”上,缙云县图书馆要积极融入“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通过加快城市书房建设步伐,科学规划布局,以“毛细血管”式的建设布局渗入市民生活,从而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文化需求,实现“软关怀”的初衷。此外,要以缙云县成功创建省4A级景区城为契机,顺应文旅融合趋势,以文塑旅;设计上结合本土特色,加入旅游咨询点、简餐咖啡、儿童游艺阅读区等,使城市书房成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中的“打卡点”,城市的“心灵栖息地”。例如,将文创小店“把仙气带回家”引入书房,丰富书房业态,推动文旅融合。

2.调动广大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由政府牵头,向当地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共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及义务,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在资金投入上,地方财政拨付专项资金补助,共建社会方负责场地、装修、运营等费用;在资源投入上,建设场地、服务人员由共建单位提供,馆藏建设、人员培训由图书馆负责。社会力量的介入既可以减轻地方财政负担,又可以解决编制紧张期间的人员问题。此外,不同的共建单位也可根据自身特色,打造主题城市书房。主题型城市书房的建设可有效避免地方城市书房的统一性,也使其更具有记忆点。尤其在主题选择上,可以深度挖掘结合缙云IP,如仙都风光、黄帝文化、耕读传家、阳冰文化、浙西南红色文化等。为此,城市书房才能使城市更加“暖心”,而不是一味为了布局而建设。

3.实现科学统一和标准化管理。虽然城市书房在建设上可由政府主导,也可共建共享,但最终投入使用需避免“有馆无实”的状况出现。因此,实现科学统一和标准化管理是打造星罗棋布的城市书房的必然途径。比如,城市书房的标识要统一设计、选址需统一在临街一楼、监控能统一接入到总馆随时可查等。实际上,科学统一和标准化管理并非为了限制城市书房的多样性发展,而是为了给读者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

(二)服务“暖心”:加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读者个性阅读体验。服务“暖心”指的是通过提升城市书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带动提升服务意识及服务质量,从而使读者从服务中感受温暖。

1.制定个人继续教育计划。据了解,由于编制紧缺、财政紧张等问题,城市书房工作人员多为编外用工、劳务派遣、社会购买服务等。因此,他们在年龄、学历、专业、稳定性等方面相较在编馆员稍有劣势。当前,图书馆虽然不断引入新技术,并将一些技术服务外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才不足的困境。但是,若一味依赖引进技术和外包服务,城市书房未来发展仍会受制于人、缺少温度。唯有不断提升人员能力及素养,方能为读者提供高品质、个性化的服务。比如,邀请专家、职业讲师,为他们提供定期或不定期的在职培训,辅导制订个人继续教育计划;对获得职称评定、完成学历提升的给予针对性奖励。

2.打造优质本馆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之于各个组织、各类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缓解人员不足的问题,完善专业矩阵布局;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进社会力量,提升社会参与度。因此,应建立一支本馆记录在册的优质志愿者队伍。通过微信群、通讯录等方式来发起活动,可减少招募社会志愿者的时间和成本。另外,相较于流动志愿者,本馆志愿者在参与活动中更有经验,与本馆工作人员之间的合作更有默契。为提升本馆志愿者的积极性,还可定期举办馆内志愿者团队建设活动、建立志愿者积分制度,评比季度、年度优秀志愿者等。

(三)活动“暖心”:丰富阅读推广活动形式,强化“书香缙云”氛围。活动“暖心”即充分利用城市书房的位置优势、布局特点等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阅读推广活动,从而强化“书香缙云”氛围。

1.增强传统推广活动品牌效应。目前,缙云县图书馆拥有暑期“好书名师导读”“成长摇篮”绘本导读等多个活动品牌。截至2022年6月,“好书名师导读”活动已连续开展6年,共导读课外书籍99本,开设读书指导课574场次,到场听课学生62000余人;推送微课52节,在线观看56509人次。因此,增强品牌效应有助于提升读者黏性。首先,要完善品牌活动方案。以方案培训城市书房工作人员,从而确保活动开展的标准性、统一性。其次,要设计显著品牌标识。通过简单、美观的标志或图案来增强视觉记忆点,起到品牌效应叠加作用。在各个城市书房以短视频、图片轮播等方式展示,提升品牌印象。最后,可利用媒体宣传效应。除利用本地传统媒体外,还可借助自媒体力量。尤其是在新媒体平台上投放推广品牌,如微博、抖音、快手等,使其在行业内形成一定影响力并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2.加强跨界融合创新开展活动。放眼国内外,公共图书馆与其他单位、组织开展跨界合作,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绩。例如,美国西肯塔基大学图书馆与巴诺书店合作成功打造了一个富有代表性的文化品牌——南肯塔基图书节(Southern Kentucky Book Fest)。通过文化品牌打造,图书馆不仅拉近了与民众、社会的关系,还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地位。因此,在活动“暖心”层面,一是加强与其他机关事业单位的协作,丰富本土文化活动内容。比如与非遗中心合作,开展河阳剪纸等技艺传承体验活动;与司法部门合作,开设缙图学法·法律知识大讲堂;与医院合作,开展“新生儿阅读大礼包”赠送活动。二是开展与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提升社会影响力。比如与县域内文化强企合作,开展“缙”情创作——文创作品设计大赛。设计既可围绕本土历史文化,也可针对不同城市书房。最终,由图书馆组建的评委会评选出数个优秀作品,并在各个城市书房展示。

3.积极融入地方优质传统文化。书房运营应结合本土优质历史文化资源,借力文化基因解码成果,策划系列阅读推广活动。一是根据书房布局、特色,策划文化知识讲堂。比如,阳冰书房可开设阳冰文化系列讲堂,邀请研究李阳冰文化的国内名家、本地专家参与授课,为群众普及李阳冰文化,使群众更加了解本土文化,有助于本土文化传承发展。二是根据特殊人群特点,开展针对性活动。例如,针对儿童,可邀请本土专家、设计师、画师,设计结合本土文化、简单易懂的绘本,开设一系列绘本亲子共读、绘本导读等活动;针对老年人,可邀请社会朗读组织,利用馆藏资源开展主题朗读活动,对黄帝文化、缙云仙都、阳冰文化相关的诗词、文章进行发扬和传承。

(四)智慧“暖心”:构建智慧书房阅读生态,打造优质数字文化生活。智慧“暖心”指的是以智慧赋能,构建充满活力的数字文化生活服务生态,使城市书房成为优质数字文化生活的承载者。

1.推动智慧管理优化运作模式。智慧管理主要是将RFID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技术应用到城市书房日常管理中。如配备智能书架,通过大数据显示每日错架,减少工作量,强化图书管理;利用馆情平台,做好馆务台账,根据系统统计来查漏补缺,优化服务;利用大数据,为读者进行行为画像。通过数据分析,了解读者的到馆时间、阅读喜好、浏览频率等,以此来帮助管理决策。

2.提供智慧服务实现精准供需。智慧服务可全面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将服务场景接入到政务服务应用中。通过“缙云县图书馆”一个场景下展开、呈现多家城市书房的模式,为读者提供场馆预约、活动报名、志愿报名等服务。另外,还可推出智能参考咨询服务,接入官网、微信公众号、政务服务应用等平台。导入常用数据库,馆员通过分析关键字来进行解答,提升参考咨询服务效率。

3.打造智慧环境提升读者体验。以深度感知书房内部环境如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照明条件,从而根据各个指数来实时自动调节书房环境。环境的提升既可保障读者阅读舒适度,又能做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此外,在城市书房举办讲座活动时,通过引入VR/AR技术,打造沉浸式服务场景,让现场的读者如身临其境般体验故事情节。

四、结语

“打造更有温度更人性化的暖心之城”概念在缙云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中首次提出,并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作为公共图书馆,缙云县图书馆应从基层公共服务供给角度出发,以城市书房为抓手,增加城市温度。通过探索分析,城市书房需从体系、服务、活动、数字四个方面着力,全方位推进,充分利用资源,以开放性的视野、前瞻性的思维谋划布局,最终为建设暖心之城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缙云县书房图书馆
把自己关进书房
童年的小书房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紫薇小学五(6)羲之中队
品鉴书房
图书馆
大师们的书房
缙云县团结小学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