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3-02-22覃秋妹韦志强

南方农机 2023年4期
关键词:机械化农机生产

覃秋妹 ,韦志强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广西 南宁 530031)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农业机械化与农机装备是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支撑,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 乡村振兴战略意义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金钥匙,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当下,我国农业发展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1]。人们生活品质不断提高与发展不均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向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新起点。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战略是一条与中国实际相适应的发展战略,也是我国农村改革40 年来对农村进行探索的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美好中国、继承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完善现代社会治理模式、实现全民富裕的必由之路。

1.2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发展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机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具有高效性,能够代替传统的劳动力,让田间作业的效率、质量都能得到提高,尤其是在农业集约化发展路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乡村振兴战略把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放在重点板块,补齐农机短板,将生产与技术相互结合,加快乡村振兴战略改革。

“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了显著成绩,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作业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2020 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全国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达到614 个[2]。农业生产机械化使农民摆脱了沉重的体力劳作,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人畜为主到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然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也带来了系列短板,相应的农业经营服务也出现了不均衡、不完善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农机系统的经营服务不能满足其生产经营的需要,各地区之间的农机管理服务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在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形地势不同的地区,在农机开发研究方面比较落后。目前,关于农业机械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农机化整体发展与建设上,而对农机化经营管理和服务的研究却较少。

2 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

2.1 降低农民劳动强度

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综合生活水平。农业传统生产方式大多依靠人工耕种和收割,效率较低,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也较多。另外,现在大部分农村已经进入了老龄化阶段,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很少有年轻人愿意留在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利用先进的农机生产设备,对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全面推广和应用农业机械,既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又能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整体发展。

2.2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按照收割季节划分,北方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南方地区农作物有一年两熟至三熟,如果错过了丰收时机,粮食的品质和产量都会受到影响。而农业机械化是由智能化的机器代替人力劳作,逐渐将人力解放。农业机械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代替传统的农耕模式,而这正是它的核心,目前农村劳动力萎缩,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应用农业机械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农业生产中,播种、收割、翻土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粮食产量连年创下新的纪录,机械化的广泛推广[3],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力成本,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发展短板

3.1 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化普及率逐年递增。2021 年,农业机械种植率、机械播种率、机械收割率分别达到86.42%、60.22%和64.66%[4]。从当下的发展情况来看,“大国小农”依然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2021年,我国有3 947.6万农机户,拥有农机原值超过20 万的农机户仅74.4万,占比仅1.88%;乡村农机从业人员4 957 万人,但农机作业服务收入仅3 676 亿元,人均不足8 000 元。各省的机械化发展程度不均衡,受限于区域经济发展,是地域经济、自然、文化等多种原因造成的[5]。经济发达的地区,农户有足够的资金购买现代化农业机械,加上相关技术人员的支持,农业生产效率也比较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一般都没有足够的财力购置现代化农业机械,农业机械设备不能在当地得到很好的推广,农户购买积极性不高,没有实现大范围的辐射带动。

3.2 农业机械装备不合理

在技术的提供和运用上,各省也有一些发展不均衡之处。目前,我国高效、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虽然取得很大进展,但农机行业还有一些“卡脖子”的问题,和国外高端农机相比,仍然差距较大。在实际应用中,传统的农用机械所占据的比重很大,除了植保、播种、施肥等智能农机发展迅速外,无人驾驶、路径规划、自动避障、多机协同作业等智能农机的应用还是刚刚起步的阶段[6]。在一些农村地区还是以小型农机为主,机械设备的更新速度较慢,生产效率较低,传统的生产方式依然处于优势地位,机械设备的规模也相对较小,现代化的技术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

3.3 助农服务政策支持有限

截至2020 年底,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超90 万个[7],然而,纵观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主要围绕区域特色开展农业服务,社会化服务机构分布不平衡,服务半径与能力参差不齐,特别是资金方面扶持力度不够,以区域农业项目为例,各个服务组织手里的经费相对较少,政策基础、投资基础不扎实,加之社会资金在农机化领域投资较少,融资难、用地难、维修难等问题依然严重,农业机械化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程度仍然偏低,辐射带动力还不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大幅增加,累计投入1 863 亿元,从农机购置到报废都有一定的补贴,但有些智能化农机并未被列入政府的补贴范围,特别是在山地种植的农机,给予的补贴资金很少,农户购机积极性不高。另外,农机服务组织的服务、应急救援工作的能力较弱,由于缺乏带头人、缺乏经费,农机普及率较低的情况在一些地区仍然突出。

4 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4.1 持续加强政策与资金扶持,全方位推进农机普及

要使大规模农机装备得到高效的推广与运用,必须从制度上给予有力的扶持,并从政策与资金上加以保证。农业机械补贴、农机售后、农机维修、农机技术推广等各个环节都要抓紧时间,积极谋划,抓住机会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强大的农机发展合力。

1)政策方面。统筹安排各种项目,扶持农业智能化、智能化农业生产的发展高地,加大农机购置补贴的力度,优化补贴兑现渠道,鼓励广大农民购买先进、适用的国产农机。尤其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程度比较低下、经济比较薄弱的地区要继续强化政府的宏观管理,从政策上引导广大农户购置农机。

2)经济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快新型农机具的试验、鉴定与推广,有利于推动农机化产品的技术创新与开发,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对农机具的需求,如果支持力度不够,就无法达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设立的初衷。国家和省级部门要强化资金投入力度,增加补助额度,以确保新农机具的推广和使用满足广大农户的需求。

3)推广方面。大力发展新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农业服务方式,加强耕地整修和机耕生产,实施机收、保护耕种等措施。推进农业机械化从粮食作物发展到特色农业,从平地到山地[8],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质量发展。

4.2 加强科学指导,提高技术推广水平

在农机推广的进程中,技术推广是重中之重。从事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要对各种农业生产的知识有一定了解,并充分地掌握各种技术,才能真正、高效地为广大农民服务。例如,农产品的检测和自动包装。农产品的检测和包装需要大量的人员,这种技术是由X 光机监控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然后对每一种农产品进行统计,再用包装机将不同等级的农产品进行打包,这可以极大地节约人力资源。这种技术有其自身的技术特点,需要技术人员耐心、细心地向农户解释,以便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

4.3 加快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为先进农机提供作业场所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平原仅占12%,且“耕地破碎化”十分严重[9],为此要积极推动规模化种植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联合,大力推进“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逐步培育、发展规模较大的农业作业组织。充分借助区位优势,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以农机服务畜牧、养殖、蔬菜、庄稼四大行业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生产,为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提供场地。

4.4 强化技术人才培养,提高农机研发水平

围绕我国农机“卡脖子”短板,必须坚持从农业生产角度出发,围绕区域特色提高农机的科研水平。从科研院所到制造业,共同努力,打破关键技术瓶颈,不断推动农业智能化发展。在农机农艺融合方面,要强调品种、耕作方式、种植模式等的“宜机化”,采用合适的农机设备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发展,建立起一套高效、机械化的生产系统[10]。在农机信息化的融合上,要把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控制、卫星定位等信息技术运用到农机研发中,提高农机制造的综合水平。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大背景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为此,有关部门要根据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机械化农机生产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不一样的农机展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