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策略研究

2023-02-21黄修卓吴丽娜

中国军转民 2023年12期

黄修卓 吴丽娜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精神资源。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帮助和引导各族人民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和认同,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策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成果,核心要义是增强“五个认同”,即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1]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理想、坚定信念、高尚道德、先进品质、优良风范的集中表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精神资源。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帮助和引导各族人民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和认同,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和认同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内容的先进精神。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帮助和引导各族人民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和认同。

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观察、认识和解决民族问题,主张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友爱、共同发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团结进步”,[2]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循之理。

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和认同,有其内在的理论逻辑、深厚的历史逻辑、明确的实践逻辑。马克思指出:“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3]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根本上是思想意识出现分化和分离,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瓦解了共同的思想基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部智慧和力量。邓小平断言:“在世界上,马列主义是能够解决民族问题的”。[4]中国共产党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飞跃,为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这是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和认同的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引导各族人民继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立起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解决了几千年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是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和认同的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植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形成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激发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频共振、内在契合,增强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这是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和认同的实践逻辑。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增强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信和认同

中国共产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领导核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实效,最根本的是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坚持党的领导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民族工作重要成就和基本经验,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内在特质,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體意识,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帮助和引导各族人民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信和认同。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本质特征。民族工作本质上是一项政治工作。中国共产党善于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和看待民族问题,把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与建立建设新国家、新社会、新型民族关系统一起来,历史地担当起唤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把党对民族工作的政治领导摆在首位,引导各族人民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保持自我革命的精神状态,站在时代前列,着力建设“明辨大是大非的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的感情特别真诚”[5]的民族工作干部队伍,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民族工作格局,以其强大的领导力、组织力和动员力持续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和进步。各族人民亦从新国家、新社会、新型民族关系的建设实践中历史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主动生成了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和归属,自觉将本民族意识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中。

中国共产党领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于党领导民族工作的实践之中,蕴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使命之中。中国共产党围绕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带领各族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伟大的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并不断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推进了救国、兴国、富国、强国大业,为国家、人民、民族乃至世界作出了彪炳史册的伟大贡献,我们最有理由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信和认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从中国共产党人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为民族精神的振奋和民族素质的提高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形成发展过程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自强过程高度契合,是各族人民自信和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精神纽带,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深层动力,这种精神纽带和深层动力根源于各族人民,也积极吸纳了各领域、各行业、各阶层优秀成员的智慧和力量,有着广泛而巩固的社会基础。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和认同,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力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魂。

三、坚持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坚定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和认同

实现伟大梦想,需要伟大力量,伟大力量来自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风雨而绵延不绝,各族人民精诚团结、同舟共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不可或缺。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帮助和引导各族人民坚定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和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人民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人民意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创造中华民族历史的“人民”是全国各族人民,是以共同体形式存在的中华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捍卫好各族人民的团结统一,维系好各族人民和谐的民族关系,保障好各族人民真正地当家作主,实现好各族人民共享的富裕幸福,推进好人民期盼的伟大复兴。[6]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参与创造的精神,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将其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中,能够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创美好未来。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56个民族实体有机组成的整体。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始终“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由若干具体精神形态有机构成的多元一体精神谱系,“多元”是指互有关联的具体精神形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统领,聚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一体”,整体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创造力。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动员力,能够协调处理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的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是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找寻并确认合法身份与存在根据的过程。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立基于“多元一体”的历史和现实,正确处理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信和认同,充分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壮大的强大内力。

中国共产党历史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共产党争取中华民族大团结、领导各族人民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族为一体”,结束了百年屈辱的历史,消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总根源,走上了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使各民族一同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各民族最有理由坚定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和认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各民族共有的精神,是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过程、各方面,引领各族人民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共同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大团结,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各民族紧密联系形成坚强有力、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和认同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的自信,文化认同是最基本的认同。一旦有了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持续的文化认同,就有了相同的文化符号、共同的生活记忆、坚定的文化理念、强大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共同体本质上是文化共同体。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耦合互构,赋予中华民族以鲜明的文化特色和深厚的文化意蕴。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核,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帮助和引导各族人民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和认同。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渊源和内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必由之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标识,涵养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文化建设必然走自己的路,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和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革命文化是近代以来在革命斗争中生成的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生再造和升格升華,生动表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确立、发展、丰富的新型文化,代表人类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革命文化的核心,上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就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使之现代化;要铭记革命历史,传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拓展文化创新的空间,巩固文化创造的主体,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基。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据。构筑各族人民普遍认可、具有强大统摄力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等明示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亦始终与爱国主义紧密结合,始终与中华民族命运休戚相关,始终与伟大祖国荣辱与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首要任务是铸牢爱国主义意识,引导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国家观。二要积极培育家国情怀。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北大荒精神等无不饱含浓烈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然表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情感基础。三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义,伟大建党精神的“对党忠诚、不负人民”、遵义会议精神的“民主团结”等鲜明体现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伟大建党精神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丝路精神的“平等互利”等鲜明体现了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张思德精神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庆精神的“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等鲜明体现了个体层面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当代中国价值领域的集中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为各族人民日用而不觉。

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和认同

道路是國家和民族的生命。世界各国各民族因历史、传统、文化、地域等不同,发展道路各异。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民族未来发展锚定了方向。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帮助和引导各族人民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和认同。

一个国家和民族走什么样的道路,总是同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相契合,总是同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奋斗目标相结合,总是同这个国家和民族所要解决的问题相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7]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无数志士仁人以西方国家为模板设计和探索中国未来出路,但均未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痛定思痛,立志要建立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8]而且最终成功地建立了社会主义“新社会”、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新国家”,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新社会”“新国家”推进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遵循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同时又契合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实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中国形式、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因而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党和人民创造的新版;也不是别人的恩赐施舍,不是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得来的,而是党和人民自强奋斗、自主探索出来的,是在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滋润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中国智慧、中国底蕴和中国品质。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人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和适合时代发展要求、指引中国进步和增进人民福祉的唯一正确道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把握发展大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9]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化。“中国特色”标明中国解决民族问题只能探索适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道路,不能照搬照抄别国模式;“解决民族问题”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团结人心、凝聚力量、协调矛盾、化解难题。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中国特色,是尊重历史、深得人心的正确道路,为解决民族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和认同

“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由一系列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有机构成的制度体系。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蕴含丰富的制度内容、制度思维和制度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来源。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帮助和引导各族人民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和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但要健全完善的制度,更要彰显制度的力量。从根本上说,这个制度只能是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本质和规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近代中国,一些有识之士曾尝试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但都归于失败。中国共产党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价值追求,并且最终成功地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而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又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10]具有鲜明的制度绩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11]这就表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和国家的制度安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化,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显著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引导各族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和认同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的重要政治制度,既借鉴普遍有效的治理经验,又根据自身实际灵活执行,适应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国情,是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史无前例的创举”,[12]必须将其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过程。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出来的,少数民族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制度予以保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大力支持和帮助而推进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必然之选。二是维护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要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健全完善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一贯维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宪法和法律权威,与时俱进地增添新内容、丰富新形式、焕发新优势。三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是一项政治制度,也是一项经济主张。邓小平说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因而要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经济、文化、社会、民生等各项事业,形成民族自治地方与全国其他地方共同发展、少数民族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互惠共赢的良好局面。四是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法治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要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的原则,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贯彻好落实好,为民族地区长治久安提供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帮助各族人民树立法治思维和法治精神,运用法治方式调处民族关系,释放法治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效能,确保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科学的理论基础、显著的实践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植根中国社会土壤,孕育、形成和发展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符合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特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和认同奠定了历史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制度成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和认同,归根到底是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和认同。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社会保持长期稳定,综合国力持续提高,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现实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至上,有效避免党派纷争、利益偏私、精英操弄等矛盾和问题,先进性和优越性自不待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和认同,有效激发和凝聚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自立自强的精神支柱。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提升各族人民的理论自觉、精神自觉和实践自觉,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27日)[N].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第2版.

[2]习近平在新疆考察时强调 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N].人民日报,2022年7月16日第1版.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页.

[4]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167页.

[5]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年9月30日第1版.

[6]青觉,徐欣顺.新时代多民族国家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J].民族研究,2021年第1期.

[7]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7页.

[8]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

[9]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

[10]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3页.

[1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3页.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獻选编(第十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48页.

【项目基金:本文为2021年度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1-GMD-006】

(作者简介:黄修卓,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吴丽娜,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从事中共党史研究)

(作者单位: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