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降碳的挑战与机遇
2023-02-21袁帅
袁帅
未来的工业发展必须有两个底色,一个是绿色的底色,一个是数字的底色。只有两个底色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做到经济发展与包容性增长的平衡。
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和行动,是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双碳”目标,源头在能源,关键在工业。电力、煤炭、石油、钢铁、建材、汽车等工业行业是降碳的重点行业。2022年下半年以来,不仅北京、上海、天津作为直辖市出台了自己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广东、江苏、湖南、海南以及东北三省等多地也纷纷将工业领域作为减碳重点,发布了当地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多位专家预测,2023年,全国将掀起工业减碳行动新浪潮。
降碳需因地、因业制宜
双碳工作是“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之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将工业“减碳”的窗口期缩短到三年,并要求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3.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分析称,碳达峰是碳中和的第一步,“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尽快研究制定各行业、各领域、各地方的具体峰值控制目标,并且控制峰值不能增长过多。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表示,二氧化碳排放量因行业不同而不同,主要分布在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等高耗能的工业行业和道路交通领域,其中电热气水生产供应业占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总量的44%,制造业占35%,交通运输业占10%,生活和其他占11%。因此,不同行业应因业施策,制定行业碳达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此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差异较大,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规划梯次碳达峰的目标,防止层层加码、急功近利。
以山东省为例,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康艳兵分析称,山东是传统的经济大省和资源环境大省,当地新旧动能转换、资源环境的压力特别重。山东省推动能源转型革命,助力新旧动能转换,从而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也就显得更为迫在眉睫。
在各地发布自身碳达峰实施方案方面,赛迪研究院节能与环保所所长赵卫东提醒,部分地方政府和某些行业、企业在执行碳达峰碳中和时不尊重实际,存在“抢头彩”心态,设定目标过高、脱离实际。比如,某些地区在没有协调好能源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片面强调零碳方案,打造零碳社区,大搞零碳行动计划。有的地方对高耗能项目搞“一刀切”式关停。也有一些地方认为碳达峰前要先“碳冲锋”,可以在2030年前抓紧上一些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达峰后再考虑碳中和。
发展新能源 加强追踪碳足迹
“第四次工业革命以来,整个世界有双元的创新:一是在数字产业化方面,第四次工业革命给整个产业界带来了数字化变革和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二是在产业绿色化方面,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不断加剧,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逐渐成为全球治理新的重要议题。未来的工业发展必须有两个底色,一个是绿色的底色,一个是数字的底色。只有两个底色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做到经济发展与包容性增長的平衡。”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与技术促进办公室(上海)主任赵晓蕾告诉《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
“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美丽中国。”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提出了要求,对于如何实现这一要求,李毅中建议,首先是尽快建立完善碳排放、碳足迹的统计监测评价技术体系。鉴于碳足迹可以衡量商品在制造、运输、销售、使用、废弃、回收等全生命周期中各环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查清碳足迹,有利于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关联排放一并核算。要采用各种技术手段摸清楚地区、行业、企业不同层面的碳数据,包括碳排量、碳足迹、碳分布等等,从而建立不同层面的碳数据库、碳资产、碳账户,确定碳配额。要因地制宜地确定碳配额,评价减碳减排的效果,并依靠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建立科学可靠的“双碳”工作流程。李毅中表示,目前各地的政策和指导方案中对“碳足迹”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只有摸清碳足迹才能全面落实各个行业的碳责任。其次是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使用。要持续不断地抓紧节能降耗、减碳减排,创新并且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降低在全生命周期中的能耗和物耗。同时要继续开拓思路,探索新路,做深做细。节约使用资源的措施之一是实施新技术与工业制造技术的结合,推进各个行业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开辟新的路径。比如在用能方面,要尽可能地以电代煤、代油,改变用能方式。创新变革原来的工艺路线。
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3年经济工作时所提出的“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分析称,工业节能降碳主要体现在节约能源和能源替代两方面。在节能方面,不仅可以借助循环经济等来减少能耗,还可以通过技术进步、优化产业达到节省能耗的效果。这也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节能重在节碳,对于我国高耗能产业如何才能有效实现减煤这一目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国际碳中和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董秀成表示,可以把钢铁、建材、石化、有色金属等行业纳入碳市场交易体系,从而促进减排降碳。
不少传统行业中的企业如今正在积极探索用天然气、清洁能源等替代传统煤炭,或通过电气化减少煤炭使用。但在电气化终端改造上,技术虽然不算难,价格却较昂贵,且目前电力还是以煤电为主。对此,林伯强指出,现实中运用天然气发电的压力也比较大,尤其是供气紧张的情况下,用火电支持电气化又不利于碳减排,所以只能通过新能源来支持电气化。未来,风能、光伏等清洁能源将主要以电的形式供生产生活使用。
此外,赵卫东指出,目前缺乏系统性的绿色制造解决方案,发展突破支撑未来产业绿色转型的关键技术具有较大空间,在能源生产、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方面也蕴含很大机遇。“应当通过构建绿色低碳产品开发推广机制,打造绿色低碳产品供给体系。这样既能够充分发挥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对全社会碳达峰的支撑引领作用,也能够通过持续激发产品市场需求为工业供给侧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