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跗骨窦入路结合围手术期中医药干预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

2023-02-21董汝军郝连升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窦入路跗骨克氏

李 楠 董汝军 郝连升

山东省聊城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山东聊城 252000

跟骨骨折大多数会波及关节面形成关节内骨折,如果不能实现良好的复位,可导致严重的永久性后遗症,影响正常生活[1]。要实现良好的疗效,一方面需要恢复跟距关节面,特别是后关节面平整,从而有效避免距下关节炎、距下关节僵硬;另一方面需要将跟骨的长、宽、高、Böhler角、Gissane角都恢复到正常水平,防范腓骨肌腱炎、平足畸形等造成的足内收、外展畸形情况。传统面对这样的患者,很多医师都会首选外侧L形切口入路进行手术治疗,但也有部分缺点,如:创口尺寸大、感染率高、皮缘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6]。在微创技术日益发展中,对于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而言,微创的跗骨窦切口便可完成复位操作[7-9],对切口皮肤及血供影响较小[10-11]。围手术期中医药的干预,最终也能够实现良好的成效,从根本上避免了传统术式的固有缺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聊城市中医医院(我院)骨伤科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84例,男、女比例为48∶36;年龄22~65岁,平均(40.60±10.81)岁;患侧:左、右分别为41、43例;受伤原因:高处坠落47例,车祸外伤26例,挤压伤11例;SandersⅡ 44例,SandersⅢ4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跗骨窦入路组和外侧L形入路组,经跗骨窦入路组40例,经外侧L形入路组4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单侧跟骨闭合性骨折;②关节面受损,属于SandersⅡ~Ⅲ型,需要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③年龄20~70岁;④至少能坚持一年随访。排除标准:①多发伤、复合性外伤患者;②下肢开放性骨折,同时神经、血管受损,影响伤口愈合患者;③伴有重度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患者;④伴有其他内科疾病无法进行手术患者。

1.3 方法

1.3.1 术前处理 患肢抬高,24 h内给予中医适宜技术冷敷疗法,24 h后给予我院外敷三号,与蜂蜜调和后外敷,给予我院中药制剂活血复原汤口服,促进骨折局部肿胀消除,一般术前消肿5 d左右,待“橘皮样”褶皱出现,避免在肿胀期进行手术导致切口感染、皮缘坏死等情况[12]。

1.3.2 手术方法 椎管内麻醉生效后,患者侧卧位,健侧在下,术区进行消毒、铺无菌单,上气囊止血带。

跗骨窦入路组:以外踝尖下1 cm为起点,以第4跖骨基底为终点,做约5 cm切口,见图1。游离腓肠神经、腓骨长短肌腱、跟腓韧带、趾短伸肌,保护好并牵开,显露跟距关节及跟骰关节面。行骨膜下剥离,充分暴露跟骨外侧壁,常见到外侧壁向外移位增宽。于骨折线处揭开适当大小的骨皮质,对塌陷的关节面进行探查。用1枚3.5 mm克氏针穿透跟骨结节,在踝关节跖屈位向下后方牵拉跟骨,同时对跟骨外侧壁予以挤压。运用钝剥离器抬高下陷的关节面,恢复跟距关节面的吻合,并由外向内用1.5 mm克氏针穿透载距突临时固定骨折块。从跟骨结节位置进入,分别用1枚2.0 mm克氏针穿透跟距关节,在纵轴方向上用1枚2.0 mm克氏针穿透跟骰关节。C型臂透视确认复位成功后,于跟骨外侧壁放置锁定钛板,先打入后关节面和跟骰关节处的螺钉。然后于跟骨后结节位置做一3 cm纵行切口,显露跟骨结节处钛板钉孔并打入螺钉。拔除临时固定作用的克氏针,活动足踝关节并检查距下关节及跟骰关节的吻合及稳定情况。通过透视进一步确认复位以及固定情况。冲洗切口,置入硅胶引流管,垂直褥式缝合。

图1 患者,男,34岁,摔伤致右侧跟骨骨折

外侧L形入路组:以外踝与跟腱中间为起点,朝着第5跖骨基底作弧形切口,沿着跟骨外侧壁骨膜下锐性分离,向上掀开皮瓣,保护腓骨长短肌肌腱。然后朝外踝、距骨、骰骨方向各打入2.0 mm克氏针并折弯,保护皮瓣的同时获取跟距后关节面、跟骰关节面的视野,直视下撬拨复位跟距关节,牵引并侧方挤压跟骨,2.0 mm克氏针临时固定,透视确认骨折位置恢复后,采用锁定钛板固定。再次透视确认复位固定满意,冲洗伤口,于外踝后方放置硅胶引流管,采用褥式方式对皮瓣进行缝合。

1.3.3 术后处理 术后患肢抬高以促进消肿,24 h拔除引流管,并给予中药活血复原汤加减口服,服用时间2周;3~6周给予定痛和血汤、续骨活血汤以和营止痛、接骨续筋;7~10周给予我院内部制剂补肾接骨丹以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抗凝治疗:在患者手术治疗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抗凝治疗,时间为2周。功能锻炼:术后第2天,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患肢的训练,比如肌肉等长收缩等,术后6周可以适当的负重,6~12周患肢逐渐增加到完全负重。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进行围手术期指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的组间比较。通过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13]对患者各项临床功能予以评估(优:90~100分;良:75~89分;可:50~74分;差:<50分),通过影像检查测量Böhler角和Gissane角。

1.5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中,完成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描述为均数±标准差()形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配对t检验进行组内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本研究患者手术均已顺利完成。跗骨窦入路组手术时间、术后失血量均低于外侧L形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两组均无腓肠神经损伤、切口皮缘坏死,每组均有1例术后切口皮肤轻微感染,换药治疗后症状消失,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无差异。

表2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后出血量(ml)跗骨窦入路组 40 60.01±11.76 178.75±39.94外侧L形入路组 44 77.09±12.03 263.18±46.84 t值 -6.573 -8.841 P值 0.000 0.000

2.2 两组随访结果比较

对全部患者进行持续12~18个月的随访,平均(15.55±3.35)个月。在此期间,无1例出现切口不愈合、出现窦道或钢板外露等不良事件。术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AOFAS踝-后足评分均大幅提高,术后2个月,跗骨窦入路组AOFAS踝-后足评分高于外侧L形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两组AOFAS踝-后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AOFAS踝-后足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术后AOFAS踝-后足评分比较(分,±s)

注 AOFAS: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

组别 n 术后2个月 末次随访 t值 P值跗骨窦入路组 40 83.23±2.61 91.72±3.17 -14.612 0.000外侧L形入路组 44 81.78±2.92 91.27±3.02 -13.871 0.000 t值 2.403 0.912 P值 0.021 0.374

2.3 两组影像学评估比较

在末次随访时,两组跟骨的Böhler角和Gissane角均较术前有所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及末次随访,两组跟骨的Böhler角和Gissane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彻底愈合,内固定物未出现断裂以及松动。在距下关节间隙方面:跗骨窦入路组中,32例基本正常,5例略窄于正常水平,3例明显窄于正常水平;外侧L形入路组中,35例基本正常,6例略窄于正常水平,2例明显窄于正常水平,1例基本无间隙。

表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Böhler角和Gissane角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Böhler角和Gissane角比较(°,±s)

组别 n Böhler角 Gissane角术前 末次随访 t值 P值 术前 末次随访 t值 P值跗骨窦入路组 40 11.07±4.03 28.15±3.32 -24.263 0.000 92.90±4.00 129.52±3.66 -38.701 0.000外侧L形入路组 44 11.54±3.50 28.41±3.14 -28.484 0.000 93.18±4.62 130.22±3.94 -37.672 0.000 t值 -0.572 -0.373 -0.302 -0.841 P值 0.571 0.713 0.774 0.403

3 讨论

祖国医学将骨折发展的过程分为初、中、后期,不同的分期对应不同的治疗。患病早期,治疗的关键在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中期则应该进行和营生新、接骨续筋治疗;疾病后期,瘀肿消失,筋骨还不够坚实,功能达不到正常水平,此时的治疗理念是坚骨壮筋、补益气血、健脾益胃、滋养肝肾等。根据骨折三期不同处理,术前、术后分别给予中药外敷、中药口服,从而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通过中医药的围手术期干预,缓解肿胀情况、减少术中出血及并发症的产生,促进伤口恢复及骨折愈合。

外侧L入路的优势是可以获取外侧壁、跟骨的后关节、跟骰关节面,骨折线的完整视野,从而确保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操作。腓骨长短肌腱和腓肠神经始终处在皮瓣内不易因手术而受损。手术可以进行坚强固定,术后应在不负重的前提下进行足踝锻炼,预防DVT的发生,同时可早期预防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等疾病的出现。但此入路也有一些明显的缺点,例如切口长、需要进行较大面积的剥离,皮瓣被牵拉、压迫,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切口感染、皮肤软组织坏死等,另外,该术式无法获取跟骨内侧壁和内侧关节面的视野,难以对潜在的残存足跟内翻进行评估。

跗骨窦切口可获取距下关节后关节面及跟骰关节面的视野,方便进行骨折断端的复位操作。和经典外侧L入路比较,该术式有助于更好的保护足跟外侧动脉,确保跟骨外侧壁能够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只需小范围地剥离软组织,确保皮瓣血供的正常。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方面,跗骨窦入路组表现明显更佳;末次随访结果表明,两组跟骨Böhler角和Gissane角在术后均有所增大,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效相当。术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足功能水平不断提高,术后2个月跗骨窦入路组提高更为明显。由此可见,对于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而言,和传统L形入路相比,虽然跗骨窦入路无法实现更佳的整体疗效,但却有效缩短了术前准备及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在中医药的干预下,并发症无显著增加。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面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时,不管采用跗骨窦入路或是外侧L形入路,均能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14],远期临床观察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通过围手术期中医药的干预,两者均有较少的并发症。和外侧L形入路相同,跗骨窦入路也能够获取跟骰关节、距下关节的视野,能有效进行复位并能起到坚强的固定作用,还可避免剥离皮瓣引起的皮肤坏死、切口感染甚至骨髓炎等并发症[15],所以术后短期(2个月)AOFAS踝-后足评分优于传统入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16]。另外,本研究纳入患者相对较少,随访时间较短,对中医药干预疗效缺乏对照研究,期望下一步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治疗特色优势。

猜你喜欢

窦入路跗骨克氏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经跗骨窦入路微创钢板与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对比分析
经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微创术治疗Sander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不同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三种生物制剂农药对克氏原螯虾影响研究初报
跗骨窦综合征的MSCT与MRI表现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瘤的临床手术治疗研究
克氏针骨穿辅助复位石膏固定治疗难复型尺桡骨骨折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40例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