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课堂评价支持儿童个性化学习
2023-02-20沈伟英
摘要:支持儿童个性化学习的数学课堂,既要基于课程标准设计教学,又要站在人的发展的视角思考教学。两者相辅相成,既促进学生动脑思考,又积累个体经验,真正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支持儿童个性化学习的课堂教学,评价目标应基于个性化基础,评价任务应驱动个性化探究,评价实施应关注个性化信息,评价反思应催生个性化思考。
关键词:课堂评价;个性化学习;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24-0061-04
学生的课堂学习是个性化的历程,教育的本质是让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获取知识,发现规律,发展自己[1]。让每一位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也是高质量课堂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的课堂评价没有针对性、泛泛而谈或窄化为评判对错,这样的评价不能让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笔者和学校数学研修团队经过五年多的课堂评价实践探索,摸索到用课堂评价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四条路径。
一、了解具体学情:评价目标支持个性化学习
目标是课堂的核心,对于学习十分重要,因为它引导着学生努力的方向,助力其学习规划,影响其达成目标的行为选择和调整。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关注到学生不一样的起点,制定基于学情、明确且具体的评价目标,让学生掌握目标,对学生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过程有着积极的影響。
(一)基于学情前测确定评价目标
课堂评价要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情差异,再确定评价目标。如何了解学生的学情差异呢?笔者经过多年实践发现,学情前测不失为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如教学“分数认识的练习”一课,教师在设计练习前进行了学情前测,以充分了解教学材料和学生已有认知基础的关联。通过对多份前测单的比较和分析,发现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正确完成教材上的习题,但在用分数表示具体数量的时候,容易在“关系”与“数量”中纠结,不能肯定给出自己的判断。在“1个饼的?是( )个饼”这个问题上,学生的思考结果差异比较大。如何让存在认知差异的学生得到发展?这需要教师结合练习内容,确定针对学情、对标核心素养的评价目标——通过用分数描述平均分的结果,明白分数既表示关系也表示具体数量,形成数感。
(二)依据平时观察确定评价目标
除了学情前测,教师通过平时观察,也能关注到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存在不同。教师需要有意识地与学生“聊”生活,通过对话、动作等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
教学“厘米的认识”前,教师观察到大部分学生已经在生活中接触过长度单位,知道有米、分米、厘米、毫米这些单位名称,也有的学生只知道米和厘米这两个最常用的长度单位。对于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具体有多长,学生的认识有的模糊,有的清晰;有的学生可以比画精准,有的只知道“量长的物体用米,量短的用厘米”。针对这样的认知差异,教师在确定评价目标时,要聚焦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具象感知,通过多种感官体验,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
二、立足开放多元:评价任务支持个性化学习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以完成例题或教科书上的习题为主要活动,完成对概念的认识、对运算方法的掌握。这样线性的安排是“一刀切”,要求学生在一条道上走,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郭华教授认为,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主动经验”中拥有“经验”并获得发展的过程[2]。如何用评价任务促使学生个体展开思考、想象和表达呢?教师需要心里装着一个个具体的学生,明白学生要经历做哪些事情,才能殊途同归、达成目标。设计开放多元的评价任务,召唤学生投入活动,主动思考、发现知识、建构知识,才能赋予知识以个体生命意义。
(一)任务的可能成果具有开放性
“角的度量”一课,教师设计了一个评价任务,让学生根据测量长度的经验,探究“怎样知道滑梯角度有多大?”
学生在学习新知前,已经经历了度量长度、面积等的完整学习过程,认识了度量的本质是“数出几个度量单位”。任务启动前,教师带领学生做了学习回顾,提出“如何测量滑梯三个角的度数?”这一问题。学生利用对度量的整体认识,确定要有度量工具,要有更小的角作度量单位。在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大家纷纷将圆形纸片对折、再对折、再对折……折出的角有大有小,用它作为工具进行度量,有正好度量完的,也有不够和有余的。用数表达的度量结果也不相同:∠3有1个小角这么大、∠3有3个小角这么大、∠3有5个小角这么大”。学生对这一问题探讨的结论是开放的:就度量单位和度量结果的关系而言,选择的“度量单位”大,得到的数就小;选择的度量单位小,得到的数就大。就度量活动中“不能正好度量完”带来的启发来说,学生产生了“不断细分度量单位可以更精准”的思考。就度量时由于拼小角的动作引起“重复度量”等问题带来的思考而言,学生有了把小角拼接起来做成量角工具的意识。开放的评价任务,收获多样的学习成果,实现了从学习度量知识向制作度量工具的飞跃。
(二)任务的实施过程具有开放性
教学“分米和毫米”时,教师设计了评价任务:“请你用1厘米量一量这条彩带的长(40厘米)。”学生测量的过程是不确定的。既可以1厘米1厘米地数,数出40个1厘米;也可以数出5厘米,把这5厘米看成一份,折一折,数出有8份,也就是有8个5厘米;当然也会有学生数出10厘米作为一个整体,用折一折的方法,折出4个10厘米。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没有齐步走。多样的实施过程驱动不同的学生在“做”中逐渐体会到,把小的长度单位累加在一起,看成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测量会比较方便。这样开放的任务实施过程,尊重学生的探究天性,肯定学生的每一种操作方式,为学生理解“为什么有了厘米还要有分米”打下认知基础。
三、关注学习信息:评价过程支持个性化学习
课堂教学,从“教”的角度来看,是一个“呈现评价任务—收集评价信息—处理评价信息”的“三部曲”循环;从“学”的角度来看,是一个“理解评价任务—完成评价任务—分享、交流与改进”的“三部曲”循环[3]。处理评价信息就是教学反馈,可以识别学生可能的进步,标识进展情况。通过实施这样的反馈,评价能够向着积极的方向推动学生的学习进程[4]。评价过程关注几种典型的学习信息,能反映“学生个体是如何学习的”,评价就是最为有效的。
(一)在错误信息处理中支持个性化学习
课堂是充满学习信息的地方,错误信息尤其多见。传统的课堂习惯于由教师来处理错误信息,或者习惯于让优秀学生进行展示以达到反馈的目的,大部分学生是听众。因为向学生展示的往往都是结果,所以常常是“非对即错”。学生的认知是整齐划一的,且学习方式停留在“聽”的层面,处在被动接受的“安逸”区。个性化学习得不到支持,学习效率不高。错误是学习的真正开始。处理错误信息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理解彼此“是如何学习的”,真正的学习也就开始了。
教学“角的度量”,当用量角器1o度量产生误判时,教师不是直接告知学生以后度量角时的注意点,而是抛出问题:“你们是怎么得到测量结果的?”学生结合图示,一一介绍自己如何“点对点”“边对边”“读数”,按照课堂学习习得的步骤,测量出角的度数。通过展示,认真倾听的学生发现,虽然结果有差别,但是操作基本相同。问题出在读数时对“数”的理解和处理:有的学生看到数以为就是角的度数,没有从角的开口方向判断度量的“始终”;有的学生看数字不谨慎,误差比较大。基于这样的理解,同伴们进行交流,并提出度量时的改进意见。学生展示错误信息,同伴处理信息,更能加深每一位学生对度量的本质是“用数表示出有几个1°角”的不同深度的理解。这样处理,紧紧抓住“错误资源”,也就抓住了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良机,关注了学习本身,让学生提出问题、再出谋划策,促进学生学习如何思考。
(二)在异质信息处理中支持个性化学习
课堂中可能会有一种学习信息突破了教师的预设和同伴的思考层次,教师要抓住机会,将其确定为讨论焦点,以更好地引领学生认识知识的本质。教学“认识除法”时,学生正在完成评价任务:“15个●,能平均分成几份?先分一分,再说一说。”学生写出的算式集中在:15÷3=5,15÷5=3,15÷1=15,15÷15=1。一位学生也写了“15÷15=1”,但画的图是每15个一份。虽然这个分法标新立异,教师还是不动声色地听完其他学生的介绍,再组织学生比较这个画法与其他画法的不同之处:别的画法表达的分法中至少平均分成了2份,这个分法中只有1份。此时,教师乘机追问“如果只有一份,有没有进行平均分”,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对于异质信息,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处理时要有序,方能发挥异质信息为学生带来的思考价值。
(三)在碎片信息处理中支持个性化学习
信息处理的本质是收集学生学习证据,并让学生知道怎么学习、怎么改进。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学生用竖式计算45+31,都能先对齐数位,从个位加起。分享“为什么这样列竖式”时,学生展示的评价信息呈碎片状:有的说,妈妈在家里教的,不知道为什么;有的说,不对齐会把3和5加在一起的;有的说,要是不从个位加起,会算错的……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和表现与期望水平之间有差距。如何处理这些碎片信息,唤起学生对藏在表象后面的算理的思考呢?教师围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本质“相同的计数单位相加减”进行追问:算式中的4、5、3、1分别表示什么?这样列竖式有什么好处?通过追问,让学生理解列竖式时数位对齐的意义。至于从个位加起还是从十位加起,除了计算有进位时书写不方便,并不会影响正确率。如果一定要做规定,也要等学生有自己的体会时再统一。碎片化的信息也是学习证据,教师顺应学生的想法并追问其背后的意义,可以让学生对算理和算法有清晰的认识,进而改进自己的表达。
四、引导复盘:评价反思支持个性化学习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学习后的复盘非常重要。学生通过复盘,可以反思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证明自己的观点,理解他人的看法。对于一个数学教师来说,应帮助学生掌握自我评价、自我调整的策略,促进学生个体进行更高阶的学习。
(一)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课堂总结是学生评价反思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这个环节。即使重视,也往往只注重课堂总结的“形”——学生争先恐后地流利回答学到的知识、技能,场面很热闹。课堂评价要从这种“热闹”中走出来,聚焦自我评价。“我们这一节课学了什么?学会了吗?怎样学会的?”除了评价习得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总结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思考“自己是独立思考,还是合作学习的?”“遇到困难,自己是怎么做的?”“如何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这件事情给自己带来什么启发?”这样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思考学习的方法,关注自己的体验,肯定自己的投入,展示自己的调整措施,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
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减法意义的复盘。“画一画,写一写:什么情况下,需要用‘14-8进行计算?完成后,与同桌相互评价。”这份作业是有工具支持的元认知学习,可以将学生的不同思考可视化。这样的反思,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以连环画的形式完整表达出来。这份作业,也在评价同伴的学习成果,催生的是学生之间的细致观察、彼此补充、学习借鉴,以主动调整,达成学习目标,提升核心素养。
总之,基于学情制定评价目标,立足开放设计评价任务,关注学习展开评价反馈,引导复盘进行评价反思,既可以顺应学生的学习,又能引领学生“主动经验”,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霞.具象思维:赋予数学个性化学习的力量[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7(1):47.
[2]郭华.教学的模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93.
[3]张菊荣.评价模型怎么用[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21(1):22.
[4]约翰·哈蒂,雪莉·克拉克.可见的学习:反馈的力量[M].伍邵杨,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11.
责任编辑:丁伟红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指向积极生长者培育的课程育人实践范式建构研究”(D/2021/02/216)的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3-10-20
作者简介:沈伟英,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儿童个性化数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