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

2023-02-20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话语权话语马克思主义

李 金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 100048)

后现代思想家福柯明确指出话语即是权力,话语是主导、控制舆论的资格和权力。看不见的话语背后存在看不见的手,话语权体现的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福柯的“权力话语”、 葛兰西的“领导权”等极大地丰富了话语理论,西方话语理论强调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价值引领、行为动员功能,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引导和整合的作用。意识形态话语在传播意识形态、营造价值认同、引领行为方式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对于澄清思想、统一认识、凝聚力量至关重要。

1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科学内涵

关于意识形态科学内涵的探讨由来已久。从西方哲学来看,意识形态概念最早是由法国思想家托拉西使用的,托拉西在《观念学原理》一书中将意识形态解释为观念学。托拉西之后,马克思在他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系统批判了德国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提出了意识形态阶级性的科学论断。随后西方著名社会学者曼海姆提出了“个别”“总体”“特殊”“普遍”四种意识形态理论,淡化意识形态阶级性。二战后,意识形态研究在西方形成热潮,出现多种解释和定义,所共同的是多数西方学者都持“中性化”的意识形态观。20世纪50年代雷蒙阿隆、贝尔等人在米兰召开国际会议,其主题就是对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哲学界出现了一股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美苏冷战开始后,全球以意识形态划线,意识形态终结论被宣告破产。与此同时,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意识形态理论兴起。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复现。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看,学者对意识形态的解释和表述各不相同,但有以下共性:其一,基于政治哲学的视角,意识形态是“观念学”“思想体系”;其二,基于认识论的视角,意识形态是特定阶级或集团关系的反映。其三,基于实践论的视角,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进行实践行动的原则。

关于话语权的研究蓬勃开展。话语权是近年来政治哲学领域的一个流行术语。后现代思想家福柯明确指出话语即是权力。在任何社会话语都是权力关系运作的产物,任何话语的生产都会按照一定的程序被控制、选择、组织和再传播。话语是主导、调控舆论的资格和权力。通过话语,个人和社会组织可以为其他团体所认识,可以确立其社会地位。话语既是解释和理解世界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又是掌握和控制世界的一种工具和武器。

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探讨方兴未艾。对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研究,较早的成果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的理论,他将意识形态话语权解释为知识与道德的领导权。丹尼尔贝尔认为一种价值体系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借助于思想政治传播,它就会变成动员社会成员、强化纪律和维护社会控制的手段。中国学者郑永廷、王永贵认为意识形态具有引导和整合的作用,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向目标方向引导,对偏离目标的思想行为进行纠正和阻滞。

2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对于澄清思想、统一认识、凝聚力量至关重要。

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利益,为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做合理性辩护。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一直存在,不容忽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对立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较量一直没有停止,时而激烈,时而平静。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确立了自己的无产阶级立场,深入批判和深刻揭示了人类不平等的社会根源,鼓励人们去改变不合理的现实,并提出了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批判性、开放性和与时俱进性,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吸引力,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占据指导地位。中国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西方势力妄图对中国进行西化和分化,向中国兜售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及相应的价值观。西方模式面临经济迅速扩张与全球财富急剧分化的困扰,面临资本与劳动对立的矛盾,以及环境资源难以为继的困境。西方模式缺陷颇多,中国发展道路当然应不羁于西方模式。面对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和平演变,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非常必要和十分迫切。

意识形态安全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影响到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对外影响力,是国家利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国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张是不同的,各民族国家在制定外交政策、参加国际活动时,往往将本国的意识形态渗透到国家战略中。从国际层面看,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在世界大行其道。近几年,中美关系中的竞争性因素上升,美国对华负面认知加剧,中美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异也进一步被放大,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不可避免。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摩擦很多,一些西方国家鼓吹的“中国威胁论”是对中国和平崛起的担心和歪曲,充分反映了他们妄图阻挠中国发展、遏制中国崛起的企图。从国内层面看,传统文化应该被科学理性地对待。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同时,也不容忽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官本位思想、人身依附关系等封建糟粕,封建残余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软实力的建设和发挥。此外,在文化传播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采用技术垄断和资本控制,凭借庞大的现代化信息传播网左右国际舆论,推销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发展中国家在新闻传播中处于相对劣势,亟需提升自身的软实力。中国需要正视自己的文化优势与不足,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积极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

3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评价机制

要进行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就要弄清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重心是什么、努力方向是什么,即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评价机制问题。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评价机制包含科学维度、价值维度和实践维度等方面的内容。

科学维度,即是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要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维度,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1]172。任何社会制度的价值都是相对的、短暂的,相对于封建专制而言,资本主义制度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因而具有了合理性和存在价值,但在资本主义的后期发展中,其基本矛盾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必然被更先进的制度替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现了其进步性。

价值维度,即是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要有利于人的发展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人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最高价值标准。马克思指出“专制制度的唯一原则就是轻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资本主义制度是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2]411-414,只有更先进的制度才能克服人的异化,实现人的本质的回归。人的发展标准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维度,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应有之义,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既有共同点,又有根本区别,西方人本主义是从抽象的人出发来解释社会,宣扬个人主义,以人为本则强调从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来讨论人和实现人的价值,强调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实践维度,即是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要贯彻落实到位,在实践层面上,需要执政成员的言行一致,从实践结果来看,要体现人民民主,要增强民族凝聚力,要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国家安全。民族凝聚力标准是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重要标准,民族凝聚力是一种能够使民族团结起来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力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石。社会稳定标准和国家安全标准也是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重要标准,民众对主流价值观的广泛认同是社会稳定的重要范畴。现代的国家安全观是一个综合的安全观,唯有加强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方能维护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4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实现路径

任何时代和社会都需要一种能为社会大多数成员认同的主流意识形态,以调控人的思想活动和行为,化解多样化价值观之间的紧张,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需要兼顾科学和价值原则,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合理性与说服力,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提高党的利益整合能力和意识形态引领能力。同时科学理论只有运用到实践中去才有意义,因为理论预设与实践之间会有偏差,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必须考虑实践后果。从实践维度看,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要思考如何贯彻落实到位,把握住哪些主要着力点。

追求真理和遵循规律是中国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基本原则。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重在重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合法性。政治合法性并不简单等于法律意义上的合法律性,主要是指政治统治获得某种权威性和正当性,被大众普遍接受和认可。意识形态是国家权力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基础。现代社会,国家权力主要通过经济发展、法律法规、意识形态等途径来获取或维护其政治合法性。在政治实践中,国家权力通过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导权对大众价值观践行起到激励、引导和制约等作用。意识形态合法性即要符合正义、正当,合乎规律,顺应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规律。意识形态的合法性主要强调其理论是经得住实践检验的,论证是逻辑严密的,能科学地解释世界,指导实践,使大多数受众信服。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了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势在必行,意识形态也应随着社会变迁不断地发展,以继续合理准确地解释转型中的社会现实问题。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催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由半封闭到全球化的转型促进了思想上的一元主导、多样并存格局,苏联解体警示我们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不能丢。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的同时,应正视全球化的新现实,以开放的心态尊重社会思潮多样性,用一元指导思想整合和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面临理论创新不足问题,面对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等时代新特征,亟需发展马克思主义,重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合法性。

人民立场是中国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基本原则。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贵在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构建合理的财富分配制度。马克斯﹒韦伯在其《社会科学方法论》中推崇“价值中立”,“价值中立”原则既有合理性的因素,又无法摆脱其内在的矛盾与虚无。左中右翼思潮的存在印证了学术与意识形态的相互交错与彼此纠缠。学术研究、理论宣传与意识形态具有关联性。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取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追求。以人为本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其不仅能够体现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需求,而且能切实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揭示了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关联性,将党性与人民性有机统一起来。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大问题,使命感迫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进行新的思考。习近平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3],党和人民的立场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社会转型期,随着利益格局重新调整,利益群体之间财富差距拉大,利益冲突凸显,党的利益协调需求就产生了。传统儒家通过建立科学的义利观来协调利益群体间的矛盾,进而达到和谐状态。西方社会更强调重视契约的制度化来规范人的利益行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以渐进式改革来协调利益冲突。邓小平提出了先富与共富的辩证法,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公平效率理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型公平效率观,强调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4]。 党必须准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需求,关注民生,构建和谐财富分配制度,促进利益群体间关系和谐,才能凝聚人心,最终实现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立足实践是中国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基本原则。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亟需落实主体责任。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有机构成部分,由于多样思潮存在,各种思潮之间争夺思想阵地的斗争一直存在。思想防线一旦被攻破了,其他防线也很难守住。中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而快速的转型,意识形态也必然随之发生重要变化。从主体视角看,中国意识形态创新的内涵极其丰富。首先,党政工作者是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首个主体。“执政党意识形态的转型,直接引起了全部社会意识形态的深刻转型。”[5]229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篇章。党的每一次理论创新都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变迁。其次,高校理论工作者肩负着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使命,需要在全球化视野和新时代特征下考量中国民族文化的出路,推动理论创新和意识形态成功转型,引导学生学好党的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再次,新闻和文艺工作者面临着意识形态大众化的使命。新闻媒体通过发挥信息传递的功能,将自己的价值观念传播出去。文艺工作者通过大众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文化影视化、文化生活化)将自己倡导的价值观念传递出去。新闻和文艺工作者的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和民族性相统一的原则。最后,人民是力量的来源,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人民是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根本。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不同群体间利益诉求差异凸显,通过对话寻求最大程度共识,寻求一种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亟需打造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网络平台。互联网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最前沿。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际方面看,西方信息霸权主义严重冲击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美国大搞信息霸权主义,挥舞制裁大棒,大搞经济技术脱钩,这将会造成技术层面我们的被动和受制于人。此外,网络文化霸权主义冲击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网络文化霸权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在信息时代的变种,西方发达国家凭借技术和网络文化优势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渗透,试图宣传西方文化的普适性,进而消解世界文化多样性。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亟需考量网络阵地建设。面对西方话语霸权,我们要揭示其话语阴谋,坚持自身的独特话语。从国内层面看,我们要加强党对网络意识形态的集中统一领导,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战争”,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维护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打造网络强国,与各国一道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综之,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不仅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更在于我们的实践是否与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观念相统一,在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是否形成了社会主义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机制。同时,我们还要吸取历史上意识形态斗争的经验与教训,正确处理主流意识形态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除了根本敌对的意识形态外,主流意识形态应该最大限度地包容和整合其他无害的意识形态内容,拓宽自身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话语权话语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