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剪纸,古今不变的镂空美学
2023-02-20撰文唐琪摄影韦世宏
● 撰文/唐琪 摄影/韦世宏
她说:“手执一纸,是天圆地方;剪刀裁之,展一阴一阳。”
她当即在这天地间,身心融入其中,剪刀一阴一阳交合,只见红纸翻滚,让当观者不知所以然的几分钟时间内,一只活灵活现的“兔子”就展现在我们面前。在南宁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钟昀睿的工作室里,这样的场景或许每天都在上演。
在此,你可以赏邕剧、游壮乡、看壮锦、铜鼓、绣球吉祥物,感受壮乡这片热土上各民族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钟昀睿以剪纸的形式,让这一切都“活”起来,利落的线条、精细的转合、渐变的纹理、绚丽的色块,让人难以相信这居然是剪出来,而非画出来。
钟昀睿
南宁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第六届广西工艺美术大师,工艺美术师职称,曾获“中国剪纸德艺双馨奖”“中国剪纸优秀指导老师”“全国剪纸非遗进校园先进传承人”等荣誉称号。
■ 剪纸对手艺人的创造力要求很高
南宁剪纸的“前世今生”
剪纸,是劳动人民的文化智慧,它历史悠久,是以剪刀为工具,纸为材料,通过剪、刻等技艺展现的民间镂空艺术。古往今来,各族人民依据当地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文化特色,创造出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剪纸,剪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精彩世界。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每个地方都孕育着自己独特的剪纸文化。南宁,作为壮乡广西的首府,是一座融汇了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文化之城,剪纸艺术在此也散发着别具特色的民族魅力。
南宁剪纸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花山岩画时期。当时,剪纸主要是为了表现壮族先民骆越人的巫术文化,其图案也多以原始的宗教祭祀为主。而随着文化不断发展,剪纸的意涵愈加丰富,人们渐渐开始用其来传达自身信仰及对生活的美好祝福。
据清代史料笔记《广东新语》记载:“越人祈子,必于花王父母,有祝词云,白花男,红花女,故婚夕亲戚皆往送花。”这里描述的“花王”,便是南宁民间所信奉主管生育的花婆神。每年花婆节,南宁人都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来迎接花婆神,剪纸便是其中之一。人们剪花婆神、求子符、七子团圆、花楼、花枝、花轿等图案祈福求子,用剪纸艺术诠释着一个个壮乡生动的民间文化。
后来,随着中国各地交流日益加深,南宁剪纸开始与不同地方文化交织融合,展现出了更为异彩纷呈的美。现如今,南宁剪纸不仅裁剪技巧愈加丰富,表现范围也更为广泛。除日常婚丧嫁娶,节日庆典外,剪纸也开始以南宁的历史建筑、现代交通、名胜风景等为主题,创作出了许多别有新意的剪纸作品。
在物质不丰的年代,一代代剪纸手艺人用细腻的刀法,剪出了壮族人民富饶多彩的文化图案;而如今生活条件改善,非遗传承人再接重任,以非凡的艺术匠心,将这份古老的文化积淀延续传承。
■ 钟昀睿展示着自己当学徒时剪刻的精细作品
南宁剪纸的“国际范”
得益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南宁与东盟多国的文化交流十分密切,剪纸艺术在此氛围之中,也逐渐呈现出异域的风格和美感。
作为南宁剪纸非遗传承人的钟昀睿,经常有文化交流的机会,她曾跟随当地政府的文化走亲活动到过越南、缅甸等东盟国家开展剪纸文化交流。而东盟国家友人也在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多次来到钟昀睿工作室学习体验南宁剪纸文化。钟昀睿说,“我们南宁剪纸非常受大家的喜爱,在体验剪纸过程中既给人信心、给人欢乐,完成的作品还可以收藏纪念。现在我用剪纸传播南宁文化,讲好南宁故事,推动南宁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钟昀睿每次去到东盟国家,虽然语言不通,但她可以用剪纸“交友”,结识了越来越多喜爱剪纸艺术的东盟好友。多年前,钟昀睿曾到缅甸参加文化交流,有一位50 多岁的缅甸老师,在看到钟昀睿巧手运剪,使得许多生动有趣图案立马跃然纸上时,她觉得很神奇,深深地被吸引了,希望能学习中国剪纸技艺。钟昀睿收下了这位特别的学生,并加了微信。钟昀睿告诉她,“我们的南宁剪纸主要是表现南宁本地的风土文化,您学会技艺后,也可以结合缅甸的文化,剪出富有其特色的缅甸剪纸。”
钟昀睿回国后,还经常与这位缅甸老师用微信分享剪纸。过了一两年,钟昀睿看到缅甸老师的剪纸作品越来越精美,内心很是欣慰,“南宁剪纸能走到异国他乡,并在那里扎根生长,与本地文化融合发展,这对我们的剪纸技艺来说也是一种传承。”
近年来,钟昀睿除了在东盟国家有剪纸文化交流外,她创作具有壮乡特色的剪纸作品“花山岩画系列故事”,也印成绘本图书,色彩鲜艳、工艺精湛,把世界文化遗产的花山岩画神韵展现在世人面前,现已用法文、阿拉拍文等多种语言在多个国家翻译出版,并入选成为广西“走出去”的优秀出版本物。钟昀睿在带着剪纸“走出去”时发现,南宁剪纸承载着壮乡文化的同时,也包含着中国传统剪纸文化的共性,而在这共性与个性之中,南宁剪纸正不断寻找着自己的传播路径。
西方剪纸艺术更讲究写实性,图案、花纹以及色彩搭配都是为了贴合客体,尽可能真实的还原事物本身。但像南宁剪纸这样的中国剪纸,更多追求的是写意,在表达上更为含蓄内敛。如壮锦、铜鼓、邕剧等壮乡非遗元素,会通过更多样的艺术手法呈现,其蕴含的内涵也比西方更丰富。而南宁剪纸兼顾着传统剪纸的共性和自身特性,在国际文化舞台上赢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 邕剧与剪纸巧妙结合的文创作品
■ 生肖戏绣球剪纸文创挂饰
■ 中国-东盟的城市风貌通过剪纸艺术的呈现,别有一番风味
南宁剪纸:原创力才是灵魂
中国剪纸千千万,但唯有原创力的剪纸才能有灵魂。
钟昀睿说,南宁的剪纸文化源远流长,而与全国其他地方的剪纸不同的是,南宁剪纸融入的是壮族特有的民族文化。这一幅幅精致靓丽的剪纸作品,不仅是艺术品,也是一部壮族的文化简史。
相较于其他艺术创作,剪纸的技艺学习门槛不算太高,大多数人在系统学习两三个月后都能掌握。但钟昀睿说,“能让剪纸‘活’起来,有灵魂,关键在于手艺人的原创力。照葫芦画瓢人人都能做到,但创作出有民族语言、民族灵魂的剪纸艺术作品并非易事。”
有民族特色的剪纸,一直是钟昀睿从始至终的创作方向。钟昀睿从未受到过科班的美术训练,她的设计风格和图案都是凭感觉原心独创。“我生长在广西,很多灵感也都取材于自己的家乡,你们可以看到,我的作品几乎都能找到广西元素,有特写,也有融合。通过心灵的感觉,很多元素都能用剪纸迸发出不一样的美感。”
除了展现壮乡的独有风光外,钟昀睿还不断推陈出新,如把“一带一路”文化与东盟十国的地标元素巧妙结合,创作出了富有时代特色的剪纸作品,曾入选中国—东盟博览会非遗宣传片。另外,钟昀睿还突破了剪纸二维样式,在三维等领域持续创新,呈现出了更多立体、有趣,且富有故事性的剪纸作品。
如今,跃动着壮乡文化的南宁剪纸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钟昀睿走进社区,走进学校,并以网络形式录制视频教授剪纸。不光是孩子喜欢,连老年人也开始爱上了剪纸。钟昀睿不断挖掘着壮乡文化,在这一剪一裁中融入独创的艺术理解,让古今文化的魅力氤氲纸间,用镂空的剪纸艺术呈现出壮乡人民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