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与实施路径
2023-02-20陈冬阳
陈 坚 陈冬阳
(复旦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我国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1]。新时代的全球治理人才,不仅应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语言能力,还需要独立、公正、包容等基本素质,这对作为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撑高地的高校提出了更高的使命要求。笔者尝试从国际组织和高校两个维度,分析当前全球治理人才培养输送面临的现实困难,为优化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路径提供政策建议。
一、全球治理人才的需求现状
国际组织作为用人机构,其人力资源方案可以说是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信号灯与指挥棒。国际组织类型多样、岗位庞杂,加之语言多样、文化多元的特点,分析国际组织人力资源工作难度较大。据教育部大学生就业网下属“高校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平台统计,当前约有185个国际组织向全世界提供逾4000个各类岗位[2]。
以当今规模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为例,其系统、基金和方案、专门机构的实习方案也形式多样。据“联合国实习信息门户”统计[3],联合国系统及相关国际组织在全球42个城市共设置了108个机构办事处,其中不少既在联合国统一的人力资源平台发布岗位信息,也在该机构网站上提供单独申请渠道,岗位信息分布分散化特征较为显著。
综合权威性、示范性考虑,笔者选取联合国秘书处签发的《行政指示-联合国实习方案》(下称《实习方案》)为主要分析依据。该文件由联合国秘书处制订,是联合国各部、厅招录实习生的法定遵循,也是联合国各基金、方案和专门机构招录实习生时的重要参考文件[4]。此外,联合检查组作为联合国“全系统检查、评价和调查的唯一外部独立机构”[5],其制订的《对联合国系统实习方案的审查》(下称《方案审查》)也是了解联合国系统实习情况的重要渠道[6]。《联合国能力发展实用手册》由联合国人力资源管理厅编订,是面向联合国工作人员的能力发展框架,是分析全球治理人才必备素质的权威参考[7]。
根据以上文件,对当前全球治理青年人才的需求现状作如下分析。
1.联合国系统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根据《联合国能力发展实用手册》及中国学者的解读[8],联合国对其职员能力具体要求见表1。
据表1可知,“核心价值”“核心胜任力”“管理胜任力”是联合国对其职员的三大能力要求,又可细化为价值观、思维方式、个性特质、核心胜任力、专业知识等五个方面。上述要求与高校偏重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目标存在一定差异。如何将国际组织的人才素质标准与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能力要求精准匹配,应特别加以考虑。
表1 联合国对其职员的能力要求
2.联合国系统的招聘渠道和规律特点。《实习方案》对实习申请人的要求包括:申请人目前硕士、博士项目在读;或申请人目前在本科项目最后一年;已毕业的申请人如通过甄选,必须在学位项目结束后的一年内开始实习。同时规定,实习通常为全职,为期最短两个月,最长六个月。实习期间及结束后半年内,不得申请专业类岗位/职务。此外,还规定,未经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的助理秘书长明确书面许可,联合国部、厅不得与教育机构签署与实习生相关的任何正式伙伴关系、谅解备忘录或其他协议[4]。
以上规定除调节联合国与实习生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外,对当前高校方面能够发挥的作用也作了一定约束。
一是高校毕业生直接到联合国任职的可能性较低。一方面,目前联合国系统接受申请的岗位大多需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部分岗位要求至少1年国际工作经验)。另一方面,无需工作经验的青年专业人才方案要求笔试申请者必须已经获得学位,且入选者也只是进入后备人员名单。再一方面,对少数已有2年工作经验的实习生来说,《实习方案》的半年期“强制中断”(《方案审查》用语),也使其无法在实习期间乃至实习期满后半年内提交入职申请。故高校学生赴联合国机构基本限于实习一种形态。
二是联合国对与高校签署实习协议持鲜明立场。《实习方案》明文规定联合国机构部门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与教育机构签署协议。高校与个别联合国机构部门达成的“口头协议”,客观上仍无法形成来自同一高校的稳定实习生团队,高校以持续性“合作方式”推送学生赴联合国机构实习存在着“制度瓶颈”。
三是联合国系统招录实习生人数可能存在上限。根据联合国两年期报告《秘书处的组成:免费提供人员、退休工作人员及咨询人和个体订约人》,近年来联合国招录实习生情况见表2。
表2 2008-2019年联合国实习生招录情况
根据《方案审查》,联合国系统每年招收的实习生人数变化如图1所示。
图1 联合国系统每年招收的实习生人数的变化(2008-2019年)
由上面的图、表均可见,2008年以来,联合国部、厅每年招录实习生人数稳定在2000至2200人的区间。2015年以来,联合国基金和方案、联合国专门机构招录实习生人数均处于下降态势,未来趋势尚不明确。
若按照系统内用人单位实习生录用人数排序,情况如下(见表3):
表3 近年来联合国系统内用人单位实习生录用人数排序情况
其中,卢旺达问题国际法庭、前南问题国际法庭均已关闭,相关事宜归并于刑事法庭余留事项国际处理机制,即上表“余留机制”。当前实际招录实习生最多的部门,依次为亚太经社会、人权高专办、经社部和传播部(2019年1月,新闻部更名为全球传播部,为保持统计口径一致,上表将二者归并计算)。该情况与《方案审查》中“大多数实习生都参与到外联和宣传活动”的判断相一致。
近年招录的实习生按照国籍人数排序,情况如下(见表4):
表4 近年来联合国系统内各国实习生录用人数排序情况
其中,中国籍实习生的比例不断攀升,该变化与近年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和“构建全球命运共同体”等论述不断深入人心有关,但也反映出联合国系统内中国籍实习生的高占比与中国籍职员低占比的倒挂现象。
3.当前及未来联合国系统的人才需求变化或改革趋势。国际组织因国际形势变化和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方式也在不断调整。前述的《方案审查》作为联合检查组对2009至2017年间联合国系统内实习方案的调查和建议书,从中可见国际组织的改革变化趋势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联合国大会更新人力资源框架,将实习生从“免费提供人员”中迁出并单独立项,从而推动实习生补助方案和多方捐助方案的推出。
二是结合《方案审查》的具体内容,开展联合国实习方案改革,推动制订各组织统一的实习方案框架,建立实习生信息跟踪机制。
这一趋势对致力于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二、高校开展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现状
当前,有一定办学基础和学科资源优势的高校在构建全球治理人才培养体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
1.整合跨学科资源,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各高校依托外语语言文学、政治学、国际关系等学科资源,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对接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有的已初具形态,有的已建立相关专业乃至院系。
根据不完全统计[9],有如下高校和单位创办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学位项目和一般项目(见表5)。
2.加强生涯教育,推动职业规划宣介工作。在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等举办各类国际组织推介活动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对全球治理人才的“苗子”开展生涯教育,如邀请国际组织官员、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有国际组织工作实习经历的校友面向学生宣讲、开展模拟面试等。此外,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资源优势,不少高校也建构了相关的学习和培训体系。
以复旦大学为例,于2018年成立了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学生协会,持续打造“共话全球治理”“倾听世界之音”“对话跨国人才”“走进国际组织”等系列品牌活动[10],形成了良好的辐射效应。
3.推进全过程管理和教育,构建配套保障支撑体系。高校在推动国际组织外联工作的同时,也在积极构建其内部的教育、服务、管理和保障体系,为学生实习创造条件。有的高校积极探索完善海外实习过程管理体系,设计学习成效评估、实习成绩评定、生涯规划辅导等机制,力求妥善解决学分认定、质量控制和就业导向等问题。有的高校借助国家留学基金委、社会捐赠等渠道,多方筹措国际组织实习入职专项经费。在上海市教委指导下,复旦大学联合社会力量设立了面向全市高校的“荣昶学者”全球治理人才培养项目,在全球治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方面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4.推动各层次交流互访,构建合作渠道。当前,国内高校均积极与国际组织及相关人才培养相关机构推动各层次间的交流访问,构建合作渠道。2018-2019年,复旦大学主办或承办国际组织来访活动、与国际组织开展双边会谈等40余次。高校间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联盟也相继出现,形成资源辐射共享,有利于实现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长期化、稳态化运行。
表5 已经或曾经创办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的机构一览表
三、高校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困难
通过与国际组织官员、高校有关部门和二级学院负责人,以及国际组织实习生的访谈中甄别出以下四类问题。
1.信息获取难。国际组织、教育部和高校相关部门都在积极搭建发布有关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信息的平台,且逐渐形成了工作体系。但相关信息平台仍存在所供信息表面看丰富多元,实际上却维度单一、有效性不高的局限。从信息获取看,在申请和甄选程序中,“缺乏透明度、程序不确定且冗长、缺乏反馈”“在实习生加入组织前向其提供的信息有限”以及“甄选标准和程序在整个系统中并未统一”已成为业界内对国际组织基本判断的共识,使得通过制度途径获取的国际组织信息不畅、获取的信息质量不高。从信息传播看,在新媒体成为信息传播主流的社会背景下,为更加广泛地传播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信息,高校依托有关院系和就业指导机构纷纷开设微信公众号,优势在于便于集中统一管理和工作推进,劣势在于各单位都需“重新开张”,人气提升慢,信息碎片化,难以形成体系。从知识积累看,当前关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相关知识来源,大体分为国际组织行业专家的著作、教育就业指导机构专家的论文和报告、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宣讲会的专家发言纪要、国际组织实习生心得体会四类,各类资源均已有一定的积累量,但以垂直渠道为主,在内部整合、知识积累与迭代方面仍需完成进一步优化。
2.渠道开拓难。国内高校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已初步打开局面,形成了建立联系、出访接待、输送实习生的蓬勃态势,但在拓宽和挖深渠道方面的前景仍不明朗。一是开拓新渠道难。对国内高校来说,与境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已属常态,但与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尚属近年来的新生事物。在面对向哪儿用力、如何发力、怎样蓄力等问题时,仍缺乏有信度、高度和站位的研究性材料支持,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二是挖深现有渠道难。高校间已有的常见合作除了高层互访外,在教师层面还可依托学术会议、科研合作、访问学者等多种途径,在学生层面也有交换生、寒暑期学校等常规方式,但将上述途径和方式转化为推动与国际组织合作的有效路径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3.平台构建难。全球治理人才的核心价值是在全球平台上推动全球或地区议题解决,应当是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引导、共同支持的事业。在具体实践中,高校在构建平台过程中面临难凭一己之力解决的困难。前文已就国际组织人才能力要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尚未完全兼容的现象做了讨论,高校对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定位与培养框架的包容性也是应考虑的问题。一是培养周期问题。根据调研和访谈结果,目前,国际组织推出的大部分实习岗位,以为期4-6个月为主。大部分实习生表示,较长周期的全职实习会影响一年乃至整个学制的修读计划,部分实习生表示甚至会对毕业时间造成影响,现有的学制无形中对实习生可申请岗位的范围造成约束。二是实习认定问题。在国内高校现有培养方案中,实习实践通常算作2个学分。部分实习生表示,国际组织实习门槛高、专业性强、工作时间长、国际化程度高,学分认定的问题也影响了在校生申请实习的积极性。三是实习资助问题。目前,大多高校在实习阶段为学生提供经费资助,但对于毕业工作若干年后方有较大可能入职国际组织的实际情况,后继如何开展跟踪支持也是有待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综上,高校在搭建平台时所面临的困难,其原因绝非仅来自于高校一方,目前国内的高等教育学制,从学校、社会再到国家层面对大学生参与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的认知、态度以及政策支持等因素,皆对平台搭建具有影响。
4.职业发展难。作为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对象的高校学生,除将全球治理与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相挂钩之外,如何将走向国际舞台与人生规划有机结合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存在部分实习生为实习而实习的情况,其本身并没有投身全球治理事业的规划,或多或少存在对家庭成员长期分居两国、配偶和子女教育问题难以解决、住房和稳定工作环境不易实现等方面的顾虑,导致参与实习与自身长远职业发展规划无法匹配一致。
四、提升高校全球治理人才培养能力的对策
针对当前高校在全球治理人才培养输送方面存在的局限,为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提出如下对策。
1.加强研究,注重对国际组织人力资源制度特点的规律性研究和经验性总结相结合。当前国际组织研究,或着眼于国际秩序、大国外交或多边外交,或着眼于国际组织发展沿革,而对国际组织制度特别是人力资源制度的针对性、系统性研究相对较少。据统计,全世界已有6.7万余个国际组织[11]。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国际组织,高校应发挥人才和智力资源优势,有方向、有重点地开展国际组织的制度研究。有条件地应建立人力资源制度库,掌握实习人员、咨询人员、初级和中级职员等各类人员的录用标准、录取过程、待遇标准乃至改革动向等。同时,加强对国内外国际组织实习生的实习案例、实习经验、实习心得的搜集整理,包括访谈任职于国际组织的中国职员,为研究国际组织人力资源制度提供更全面、鲜活的信息。
2.盘活资源,注重将高校学科优势与国际组织战略重点相结合。在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纳入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同时,高校应探索将办学特色与国际组织工作内容相联系,充分发挥高校学科资源、研究优势和师资力量,加强对国际组织工作布局的研究,将优势资源与国际组织的战略重点相结合,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一是积极推动学科建设国际化、交叉化。当前,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教育、科研领域的重点工作之一。高校应把握好这一重要契机,巧借“一带一路”倡议等外交行动的东风,从专业设置、学科交叉等方面积极推动学科建设,加强与国际组织的研究合作,将有效带动人才培养。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例,学校立足优势学科资源,为联合国总部提供多年翻译服务,学校特色、国际组织工作条线与国际组织核心价值观的结合共同促成了联合国有关部门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建立伙伴关系,有关活动也获得联合国副秘书长贺信,成为目前国内高校与国际组织合作较为典型的案例。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合作办学国际化。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在于通过积极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全球治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着力培养青年学子投身全球治理的情怀和使命感,以此培养兼具专业素养和多外语沟通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高校应充分利用人才与智力资源优势,找好找准与国际组织的关键结合点,结合国际化战略,利用好已有政策资源,依托并拓展校际交流项目,探索实现人才培养、合作研究与国际公共服务的有机统一,拓展深化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交流,进而推动人才培养和输送。
3.完善制度,注重“常态化”与“个性化”管理相结合。实习生作为高校接触国际组织一线工作的重要途径,为赴国际组织实习的在校生提供相匹配的制度保障,系统研究制定国际组织实习的过程管理、辅导和服务方案,健全对接国际组织实习体系的高校管理保障体系,应是后续开展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一是优化配套管理支撑机制。针对前述的学分认定、质量控制和就业引导等问题,高校应系统构建学习成效评估、实习成绩评定、生涯规划辅导等机制。同时,科学研究制定学生海外实习应急管理预案,落实行前教育、行中管理、行后评估,设立海外实习应急基金,完善风险告知书、国际保险等应急预防和响应机制。高校相关部处也应建立联动工作机制,院系承担一线主体管理责任,充分保障海外学生的各项权益。二是构筑经费资助体系。通常国际组织要求学生在线下参与全职实习工作,加之当前世界主要国际组织的总部及地区办事处多在海外。为此,参加国际组织实习往往意味着学生需要承担签证、交通、住宿和餐饮等费用,对学生本身的经济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对青年人才参与投身全球治理造成阻碍。近年来,在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引领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高校、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开始关注对在国际组织实习和任职人员的经费资助,提供了经费保障,极大激发了高校学生投身全球治理的热情。但在实践中,还应进一步加强资源统筹和绩效评估,构筑更为完善的实习、任职资助体系。三是搭建职业发展助力机制。作为高校办学育人主体的院系,也应及时关注在学习工作中表现出潜力的学生,结合个人意愿加以激励引导,培养全球治理的“种子”人才。对获得实习机会的学生,一方面为其提供“实习锦囊”,在学籍、签证、体检、保险、住房等相关方面提供系统全面的信息咨询等支持;另一方面要准备好“发展贴士”,在实习生返校后结合培养方案、实习情况和个人意愿,为其规划投身全球治理的职业路径提供个性化的发展建议,持续跟踪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