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置引流管对初次全膝关节置换快速康复的影响
2023-02-20孙平
孙平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 300000)
膝骨关节炎是膝关节发生退行性病理变化的一种疾病,多发人群为中老年人,临床多表现为上下楼梯膝盖痛、膝盖红肿及坐立起行膝部酸痛等症状,严重地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降低其生活质量。医学研究显示,患者疼痛的部位分为关节内疼痛和关节外疼痛,疼痛和活动存在密切相关性,多数患者在活动后加重;同时在寒冷季节容易加重;部分患者过度劳累或心理压力重也会使病情加重。另一方面关节内疼痛主要表现在关节腔内的疼痛,包括膑上下囊和髌骨下的疼痛;关节外疼痛主要指关节腔以外的疼痛,包括胫骨内外髁、股骨内外髁和关节后区等部位的疼痛,容易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早期治疗极为重要。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TKA)为主,手术将病变膝关节切除,然后放置人工膝关节,从而对膝关节的功能起到改善作用[1]。在临床上,对于TKA手术之后是否放置引流管的问题,一直存在不同看法。临床普遍认为TKA术后放置引流管可减轻血肿,预防感染[2]。但有研究发现,TKA术后未放置引流管不影响治疗效果,同时还利于术后康复[3]。因此,本研究将选取60例初次行TKA手术的膝骨关节炎中重度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术后放置与不放置引流管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在我院收治的初次行TKA手术的膝骨关节炎中重度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纳入到观察范围内,上述患者入院时间为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将其分为人数均等的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患者30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19名,女性患者11名;患者年龄分布在51-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45±7.39)岁;关节炎程度:21例为中度,9例为重度;美国麻醉协会(ASA)分级:20例为Ⅱ级,10例为Ⅲ级。
干预组:男性患者18名,女性患者12名;患者年龄分布在54-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79±7.26)岁;关节炎程度:18例为中度,12例为重度;ASA分级:16例为Ⅱ级,14例为Ⅲ级。
上述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次实验开展前,已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选取标准:①经过检查确诊为膝骨关节炎;②疾病程度为中重度;③第一次行TKA手术;④知情本次研究,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膝关节肿瘤者;②人工关节需要翻修者;③风湿类关节炎。
1.2 方法 两组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体位,行椎管麻醉,使用止血带后进行手术操作,选取膝关节前的正中位置行切口,从髌旁内侧切入,切开关节囊,将病变关节与骨赘清理掉,再放置人工关节。将患者血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患者实行硬膜外麻醉,患者使用仰卧位姿势,放置止血带后,在患者膝关节前正中取切口,将患者髌上囊滑膜、内外侧半月板彻底清除,然后改善患者软组织和后侧关节囊,并将股骨关节面切除,在手术过程中观察每位患者髌骨情况,避免损伤患者血管以及神经。
对照组术后放置引流管,选择膝关节的外上方位置,置放1根引流管,应用无菌棉与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先夹闭引流管4h,4h之后再打开,于术后的1-2d之间摘除。
干预组术后不放置引流管,将手术切口直接关闭,应用无菌棉与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
术后均行常规镇痛,口服或静脉滴注镇痛药物。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术后疼痛、并发症情况及恢复情况。
使用视觉模拟法(VAS)评价术后疼痛程度,得分越低,表明疼痛程度越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患者根据自身痛感在横线上勾选记号,以描述自己的疼痛程度,2分以下代表无痛,2-4分代表轻度疼痛,5-7分代表中度疼痛,8-9分代表重度疼痛,10分代表十分剧痛。
并发症主要包括切口感染与下肢深静脉血栓。
恢复情况包括膝关节的功能评分与活动度、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使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量表(HSS)评价膝关节功能,满分100分,关节功能与得分高低成正比。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术后疼痛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的术后VAS评分比较(分)
2.2 对比两组术后的并发症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对比两组下床活动的时间及住院时间,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d)
2.4 对比两组术后膝关节的恢复情况,见表4。
表4 两组膝关节的恢复情况比较
3 讨论
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率不断增加,是临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女性患者发病率高于男性,而且女性患者病变比较严重。患者的受累关节隐痛,初期活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进而持续疼痛,伴关节僵硬,活动后见好转。同时多项研究显示,本病还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膝骨关节病多见于50岁以上肥胖者,主要是由于衰老而不和其他疾病相关的关节病变;继发性膝骨关节炎常继发于关节的先天或后天畸形、关节损伤、炎症、遗传及代谢内分泌等疾病所引起。膝骨关节炎患者若发生滑膜增生,容易产生增生性滑膜炎,可以出现关节积液、导致关节变形,在关节腔还可产生游离体,从而引发炎性病变,疾病症状多为膝关节僵硬、疼痛等,致使患者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的便利性[4]。
TKA手术治疗膝关节炎时,先清理膝内的病变组织,然后以人工关节替代病变关节,从而缓解膝关节的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临床均已认可TKA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5-6],但对于术后是否放置引流装置问题尚无定论。从临床经验看,TKA术后放置引流管能引流腔内积液,可避免关节血肿,预防感染[7-9]。但也有研究发现,TKA术后不放引流管不影响治疗效果,同时利于术后康复[5,10-11]。
从文中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放置引流管的对照组与不放置引流管的干预组在术后疼痛、膝关节的功能评分及活动度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的术后并发症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不管是下床活动时间还是住院时间,干预组患者均比对照组明显更短(P<0.05),与张晨[7]等人研究中的相关结果基本相符。
总而言之,膝骨关节炎患者TKA术后不放置引流管不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值得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