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风“海葵”残涡长久维持及引发广西极端强降水成因分析

2023-02-19林确略杨延志黄小燕张容菁陈明璐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3年4期
关键词:海葵涡度季风

林确略,杨延志,黄小燕,张容菁,陈明璐

(1.玉林市气象局,广西 玉林 537000;2.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南宁 530022)

广西极端强降水在前汛期多为锋面、暖区或混合型降水[1],中尺度低压、低涡和气流辐合等是其触发条件[2],而在后汛期多与台风等热带系统有关[3]。台风残涡是指台风停编后或强度降至5 级及以下时残留的涡旋环流系统,是造成暴雨洪涝灾害的重要影响系统之一。由于海陆下垫面性质和热力性质的不同,登陆是台风生命史中的重要转折点[4];而台风进入内陆后,停编又成为台风生命史的另一重要转折点。从台风强度和引发风灾程度来看,停编意味着台风生命史的终结,但从引发暴雨洪涝角度来看,停编却并非意味着强降水过程的结束,相反在有利环境条件下,台风残涡系统可以深入内陆长时间维持,造成极端强降水过程。不少台风停编后其残涡引发的暴雨灾害不亚于停编前的灾害程度,登陆台风残涡复苏所造成的暴雨往往会超过强台风的暴雨[5],如2019 年“白鹿”残涡[6],2013 年“尤特”残涡[7],2015年“苏迪罗”残涡[8](残涡东移与冷空气结合产生强降水),2020 年“海高斯”残涡[9]等均引发了持续强降水过程,引起气象工作者的长期关注。

登陆台风长时间维持与哪些天气学条件密切相关?李英等[4]指出可以从其移动趋势、与水汽通道的连结、与斜压锋区的关系和高空流出气流等特征进行初步判断。残涡移入南亚高压东侧强辐散区之下,移向高原槽前的斜压锋区,残涡环流呈倒槽状与季风低压区相连,低层季风急流伴随湿度大值区与残涡环流相连,地面有弱冷空气扩散南下是有利条件[6,10]。残涡长时间维持与复苏、移动缓慢的原因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大陆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形成合围态势是造成“尤特”残涡在广西移动缓慢的原因,弱的垂直风切变环境,季风急流与残涡长时间连结,有利于水汽和不稳定能量补充到残涡中,是造成其长时间维持的原因[7]。西南季风不断供应水汽和能量使其维持螺旋结构[11]。关于残涡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和成因,也有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残涡暴雨触发机制在边界层之上,且初始对流触发的位置在冷区一侧,具备一定的高架对流特征[12]。台风残余环流沿副高边缘西移过程中,在喇叭口地形强迫下形成边界层中尺度辐合线,触发了强对流,业务中需关注边界层[13]。残涡强降水是暖云降水、质心低、降水效率高、雨强强,雷达回波的后向传播造成暴雨区一直有强回波活动,强降水持续时间长[14]。西南急流输送到残余环流中,是残涡强降水出现的原因之一[15]。

可见,不同环流背景、不同纬度地区,残涡深入内陆长时间维持和移动缓慢的原因可能有所差异,台风残涡暴雨的触发机制也可能不同,残涡强雨带与残涡位置关系的变化鲜有研究。在华南南部低纬度地区的台风残涡维持和暴雨触发机制复杂,如2023 年第11 号台风“海葵”,其残涡路径复杂、长久维持并引发广西多地特大暴雨,造成较为严重的暴雨灾害,该过程目前仍有许多科学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基于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ERA5 0.25°×0.25°逐1 h 再分析资料、FY4A 红外云图以及玉林SA 双偏振雷达等资料,对其复杂路径、长久维持原因及引发广西特大暴雨成因进行分析,以期积累更多典型个例,为预报业务应用提供参考。

1 “海葵”残涡路径及强降水概况

1.1 “海葵”路径及其残涡路径特征

2023 年第11 号台风“海葵”于2023 年8 月28日08 时(北京时,下同)在西太平洋生成,生成后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不断加强,在靠近我国台湾岛前(9 月3 日10 时)强度达到超强台风级(52 m·s-1,16级)。9 月3 日下午以强台风(15 级)登陆台湾省台东县,后继续缓慢向西移动,强度不断减弱。9 月5 日05 时以热带风暴强度二次登陆福建省东山县,9 月5 日08 时减弱为热带低压再次登陆广东饶平县,9月6 日17 时停编。停编后的“海葵”残涡继续西行穿过广东省,于9 月8 日14 时左右从桂东南进入广西。残涡进入广西后移动缓慢,在桂东南地区回旋,停留时间超过60 h。11 日08 时前后残涡西移进入南宁东部,12 日02 时进入崇左市,当天白天南移到防城港市,于13 日在冷空气作用下南移进入北部湾,逐渐减弱消散。“海葵”停编后的残涡系统维持了近7 d,仅在广西境内就达到5 d,维持时间之长历史罕见。

1.2 “海葵”残涡引发降水极端性分析

“海葵”异常长时间的维持给福建、广东、广西带来了极端强降水,引发特大暴雨范围之广、雨量之大远超预期。香港天文台最大小时雨量为158.1 mm、深圳最大24 h 雨量为559.6 mm,此外,珠三角地区、粤西茂名以及广西玉林市、北海等多地气象站纷纷打破建站以来雨量历史极值,造成非常严重的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影响广西最强降雨时段出现在9月10 日10 时至11 日10 时,广西东南部出现较大范围的大暴雨,部分地区特大暴雨天气。广西有41个气象站出现特大暴雨,其中玉林市占35 个;博白县超过半数乡镇出现特大暴雨,有5 个气象站超过400 mm。玉林市有36 个气象站最大24 h 雨量突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其中博白国家基本气象站24 h降雨量为374.2 mm,突破1956 年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最大24 h 雨量出现在博白县水鸣镇新和村469.3 mm,突破建站以来24 h 雨量历史极值。玉林市短时强降雨(小时雨强≥15 mm·h-1)主要出现在10 日傍晚至11 日早晨,雨强普遍在30~50 mm·h-1之间(图1),最大小时雨强65.7 mm·h-1(10 日23—24 时)。根据玉林市水文中心9 月11 日09 时发布的洪峰信息,“海葵” 特大暴雨过程南流江博白县水文站洪峰水位达53.38 m,涨水5.33 m,超警戒线3.18 m,造成南流江流域博白段出现超20 a 一遇的大洪水。

图1 2023 年9 月10 日10 时—11 日10 时博白县水鸣新和气象站降水时序(单位:mm)

2 “海葵”残涡强降水预报偏差和预报难点

梳理本次特大暴雨过程的预报偏差和难点,主要有:

(1)各家数值模式对“海葵”残涡移动路径和涡旋强度预报的分歧很大,中国气象局全球同化预报系统(CMA-GFS)模式路径偏南偏弱,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细网格模式路径预报偏北,中国气象局(CMA)各区域模式之间分歧很大,部分模式甚至预报残涡不进入广西。

(2)多家数值模式对9—11 日桂东南强降水过程预报分歧大,总体以中国气象局中尺度天气数值预报系统(CMA-MESO)模式表现最佳,预报员主观预报量级明显偏小。选取降水时段强、范围广的9 日20 时—10 日20 时和10 日20 时—11 日08 时两个时段进行预报偏差分析表明:对于2023 年9 月9 日20 时起报的24 h 降水,各家数值模式对桂东南强降雨落区均有反应,CMA-GFS 和中国气象局区域台风数值预报系统(CMA-TYM)预报量级显著偏小(只有中雨,局部大雨)外,EC 集合、EC 细网格、CMA-MESO、日本中分辨率数值模式(JAPAN-MR)模式均预报大雨到暴雨,其中CMA-MESO、JAPANMR 预报了局部大暴雨量级,对玉林市中南部的暴雨、局部大暴雨过程有较好指示意义,与实况强降水落区形态最为接近的为JAPAN-MR 模式。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和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桂东南暴雨,暴雨范围预报较为准确,而地市气象台暴雨预报范围偏小。广西神经网络预报桂东南有暴雨到大暴雨,大暴雨范围预报有所偏大,预报效果优于EC 细网格。对10 日20 时起报的12 h 降水,CMA-GFS 预报量级和雨区效果最差,EC 细网格、JAPAN-MR 和CMA-MESO、CMA-TYM 对12 h 强降雨均有预报,但预报量级明显偏小、强降雨范围偏小。表现较好的是CMA-MESO 和西南区域数值预报模式系统(SWC-WARM)模式,均预报桂东南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但SWC-WARM 模式预报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的范围偏小。以CMA-MESO 预报最为接近实况,其对大暴雨以上落区范围的把握都有很好的指示意义。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玉林市降雨量级只有中到大雨,明显漏报;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和地市气象台预报暴雨,预报量级偏小。广西神经网络预报桂东南有暴雨、局部大暴雨,预报效果优于EC 细网格和上级指导预报。

(3)残涡移动缓慢、路径复杂,在桂东南回旋打转时间长,路径预报难度非常大,这是导致强降水预报难度高的原因之一。

(4)强雨区与残涡相对位置关系发生明显变化。9 月8 日下午残涡进入桂东南地区时,前期强降雨区主要位于残涡的东侧,距离涡旋较远(150km 以上);而9 月10 日之后随着西南季风的加强,强雨区逐渐靠近残涡,位于残涡东南侧10~80 km 范围内,导致沿用前期的经验和判识做预报时出现时间上的偏差。

3 “海葵”残涡长久维持及其桂东南回旋原因分析

“海葵”停编后的残涡移动路径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广东境内的西移为主路径(6 日14 时至8 日14 时),移向相对稳定,平均移速为9 km·h-1;第二阶段是进入桂东南附近的回旋路径(8 日14 时至11 日02 时),移向复杂,移动变慢,平均移速为7 km·h-1;第三阶段是进入南宁市偏西移动路径(11 日02 时至12 日02 时),移向相对稳定,平均移速为9 km·h-1;第四阶段是从崇左至防城港的南落路径(12 日02 时至13 日08 时)。第二阶段后期和第三阶段前期的残涡是造成桂东南强降雨的主要原因。下面具体分析“海葵”残涡长时间维持以及进入桂东南附近后出现回旋、移动变慢的原因。

3.1 残涡夹在两高之间的鞍型场中

分析500hPa 多个时次的位势高度场和流场的演变发现,影响残涡移动路径的大型环流系统主要有: 大陆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西南季风及高空槽等。9 月6 日至11 日,后期在高空槽作用下,大陆高压经历了由强盛到减弱的阶段,位于菲律宾群岛附近的海上副高则是逐渐西进的过程,而西南季风呈现出增强的趋势。

9 月6 日下午至9 月8 日,台风“海葵”停编后几乎处于500 hPa 大陆高压588 dagpm 线内部。从高度场和流场看,9 月8 日08 时残涡的东侧(菲律宾群岛以东洋面)为≥590 dagpm 的副高,同时其西侧(云南西部)和北侧分别是≥588 dagpm 和≥590 dagpm 的大陆高压,在东、西、北三面形成高压坝阻拦,“海葵”被夹在其中,引导气流较弱,移动缓慢。由于“海葵”距离北侧大陆高压系统最近,因此其主要受北侧大陆高压南侧偏东气流引导,以缓慢西移为主。同时,位于日本岛附近的第13 号台风(热带风暴级)使大陆高压和海上副高断开,不能形成“虎口”状形态,而出现鞍型场,这也是“海葵”移动缓慢的原因之一。

9 月9 日至10 日,随着北支槽东移南压,大陆高压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原在湖北附近的大陆高压强度减弱(由590 dagpm 减弱为588 dagpm)、面积减小,而海上副高在缓慢西进,“海葵”被夹在大陆高压和海上副高之间,北侧的偏东引导气流减弱,逐渐出现向南分量。10 日02 时至20 时,“海葵”处于鞍型场中,大陆高压减弱使其南侧气压梯度降低,从而导致“海葵”北侧的偏东气流减弱,而此时“海葵”南侧的西南季风增强,导致引导气流出现转换,这是“海葵”在桂东南地区出现回旋的环流背景。

9 月11—12 日四川附近高原横槽逐渐转竖,对“海葵”残涡有向西偏北方向的吸引作用,从而使残涡开始向西偏北方向移动。12—13 日地面冷空气南下影响,迫使残涡逐渐南落,最后进入北部湾。

可见,“海葵”残涡前期为三面高压坝阻拦,此时主要受大陆高压南侧偏东气流引导缓慢西行,后夹在两高之间的鞍型场中,大陆高压减弱而西南季风增强,引导气流转换,是“海葵”长久维持并长时间在桂东南回旋的环流背景。

3.2 东风带中纬向带状弱的垂直风切变有利残涡长时间维持

弱的垂直风切变是热带气旋在东风带里发生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3],风速垂直切变对登陆台风长时间维持与稳定发展有重要作用,850 hPa 和200 hPa 之间纬向风速差小于10 m·s-1的垂直风切变环境是台风发生发展和维持的一个必要条件[7]。同时,当垂直风切变较小时,热带气旋上下层涡度中心随高度倾斜度较小,涡旋结构比较对称,从而有利涡旋系统的维持。

环境风垂直切变通常采用200 hPa 与850 hPa 之间风场的矢量差来计算[16],这里参照PALMER 等[17]的求法,即:

式(1)中Shear200-850代表风垂直切变,u200、v200和u850、v850分别代表200 hPa 和850 hPa 上的纬向和经向风速。本文采用ERA5 资料来进行计算。

分析图2“海葵”过程的垂直风切变情况可知,6—11 日的绝大部分时间,弱的垂直风切变区域与“海葵”移动路径基本吻合,大体呈东西纬向带状分布;“海葵” 移动路径的南侧或北侧约60 km 范围内Shear200-850≤10 m·s-1,在约30 km 范围内Shear200-850≤5 m·s-1。东风带中纬向带状弱的垂直风切变也是“海葵”涡旋系统长时间维持的有利因素之一。

图2 2023 年9 月8 日14 时(a)和10 日08 时(b)垂直风切变(Shear200-850)(单位:m·s-1)叠加“海葵”移动路径,D 为相应时次残涡的位置

3.3 中低层“海葵”保持结构相对完整的涡旋系统且有增强趋势

图3 为影响桂东南前期(9 月8 日)、中期(9 月9—10 日)、后期(9 月11 日)残涡中心附近的流场、涡度场、散度场随高度的分布特征情况。分析发现,前期(8 日8 时,图3a)从地面到低层850 hPa 残涡中心附近有较大正涡度(>21×10-5s-1),中心随高度向东南倾斜、倾斜度较小;在中低层(850~700 hPa之间)正涡度为15×10-5s-1,结构较垂直;但在700~500 hPa 之间残涡正涡度中心随高度向东倾斜了约100 km,上层200 hPa 残涡总体位于南亚高压东部脊附近,为反气旋式辐散区。中期(9—10 日,图3b、图3c)中低层残涡中心附近最大正涡度增大到27×10-5s-1以上,且垂直性增强,在700~500 hPa 之间残涡正涡度中心随高度依旧向东有明显倾斜。后期(9月11 日)基本维持这种结构特征。

图3 沿“海葵”中心流场、涡度(蓝等值线,单位:10-5s-1)、散度(阴影,显示≤0 s-1,单位:10 -5s-1)径向垂直剖面图

可见,“海葵” 在影响桂东南关键时期(9—10日)残涡有增强趋势,这可能与西南季风增强并卷入到残涡中心密切相关;在中低层(700 hPa 以下)“海葵” 几乎保持垂直性良好、结构相对完整的涡旋系统,即使在700~500 hPa 之间涡旋中心有明显倾斜,但仍保持气旋性正涡度,直到对流层上层才出现负涡度区和辐散区。因此,中低层气旋式正涡度区有足够的厚度,上层反气旋式辐散叠加在中低层气旋式正涡度之上;总体上残涡的涡旋结构相对完整,有利残涡长时间维持。

3.4 始终与西南季风连结及下游暖区为残涡提供能量补给

对地面温度场的分布进行分析发现,“海葵”移动路径下游地区的温度比上游地区明显偏高,如7 日14 时,“海葵”中心位于广东佛山附近,温度为26 ℃左右,而移动方向的下游地区——广西东南部温度则高达30~34 ℃,残涡移入温度更高的环境中可以获得能量补给,使涡旋暖心结构得以维持。进一步分析登陆后的低层流场和FY4A 红外云图的演变可知,“海葵”的东侧和南侧始终与西南季风相连,季风中旺盛的对流云团卷入“海葵”残涡的东侧附近,特别是10 日随着季风的进一步增强,季风对流云团直接卷入残涡中心附近,低层西南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为“海葵”维持和增强提供了很好的能量补给。

4 “海葵”残涡特大暴雨成因

持续的水汽输送和上升运动是暴雨发生的重要条件。残涡与其他天气(如冷空气、高空槽、季风和急流等)叠加容易使暴雨增幅。分析可知,9 月7—11日“海葵”残涡影响华南时,受大陆高压坝的阻挡,高空槽和冷空气并没有直接影响到华南,因此残涡动力因子的不对称分布及与地形、季风等的共同作用可能与此次强降水过程密切相关。

4.1 动力因子不对称分布与残涡暴雨落区的关系

受风垂直切变、地形摩擦、相邻系统等影响,台风在登陆时和登陆后会表现出不对称结构,而这种结构又会造成暴雨落区的不对称分布[8]。垂直速度、涡度、散度等动力因子的不对称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暴雨的落区。分析“海葵”停编后至移动影响广西期间(9 月7—11 日)的残涡结构发现,其从低层到中层依然保持涡旋结构,且垂直结构相对完整,但在低层等压面上的垂直速度、涡度、散度分布是不对称的,负垂直速度区主要分布在东侧,负散度区主要分布在东侧和北侧,正涡度区主要分布在北侧和东侧,这种不对称分布在移动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进而造成暴雨落区相对残涡中心的位置关系也随之发生改变,使暴雨预报难度加大。

边界层辐合抬升动力条件对华南暴雨至关重要。由各动力场叠加流场及降水量分析动力因子分布与残涡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变化,以及强雨区与各动力因子的对应关系(图4)发现:(1)9 月8 日08 时残涡移至广东省罗定市境内,而05—11 时的6 h 降水量主要出现在珠三角地区,强降水落区主要位于残涡东侧约150 km 处。此时,残涡的东侧西南季风气流与偏东气流汇合在珠三角地区,形成辐合渐近线,对应边界层最强散度≤-15×10-5s-1,辐合强烈(图4b1);附近对应均为上升运动区(图4a1,垂直速度≤-1 Pa·s-1)和正涡度大值区(图4c1)。珠三角地区的强降水带与辐合渐近线的走向几乎一致,也进一步证实了残涡东侧较远的地方边界层西南季风与偏东气流两支气流汇合形成的辐合渐近线是引发强降水的主要抬升动力条件。而残涡中心辐合和垂直速度都非常弱,因而并无强降水发生。(2)残涡在桂东南回旋打转后,10 日20 时中心移至六万山的西侧附近,此时强雨区主要发生在残涡东南侧约50 km 的玉林市,该市进入最强降水时段,强降水落区与涡旋中心距离明显缩短;强降水主要发生在边界层残涡的东南侧西南季风与东南气流汇合形成的辐合渐近线附近,两支气流的汇合区伴随有负的散度(图4b2)、正的涡度(图4c2)以及上升运动(图4a2,垂直速度约为-0.5 Pa·s-1)。可见,残涡东南侧西南季风与东南气流的辐合是引发桂东南强降水的主要动力抬升条件。

图4 各动力场叠加925 hPa 流场及相应时次前后6 h 降水量(mm,阴影),D 为残涡的位置,蓝色等值线为风速大小(显示≥10 m·s-1)。

综上所述,残涡附近动力因子分布是不对称的。在强降水影响珠三角地区时,由于暖湿的西南季风和偏东气流的卷入汇合形成的辐合渐近线在东侧(这两支气流夹角较大,偏东气流较强),造成残涡东侧较远的地方出现强水汽辐合抬升,造成珠三角地区强降水雨强强、范围大。而残涡进入玉林后,残涡东南侧的辐合渐近线趋于靠近残涡中心,因此强降水落区也靠近残涡中心,残涡在桂东南长时间的回旋停留、卷入西南季风与东南风辐合是造成桂东南极端强降水的主要原因。

4.2 季风水汽源源不断卷入

分析925 hPa 水汽通量及散度可知(图5a),9 月8 日08 时的主要水汽输送来源是南海海面,水汽通量大值区出现在广东省中部,广东暴雨区水汽通量达10~24 g·cm-1·hPa-1·s-1;而在11 日02 时(图5b)水汽输送来源为北部湾海面和南海海面,桂东南暴雨区水汽通量达14~20 g·cm-1·hPa-1·s-1,水汽通量散度均为负值。可见,“海葵”残涡东侧从南海或北部湾海面上季风水汽源源不断地卷入和辐合,有利强降水发生。

图5 925 hPa 水汽通量及水汽通量散度

4.3 SA 双偏振雷达回波特征

“海葵”残涡进入玉林市境内后与玉林雷达站最短距离仅30km,桂东南的强降水回波完全在雷达最佳覆盖范围内,对回波移动发展能进行很好的观测。分析反射率因子发现(图6a),9 月10 日傍晚开始影响桂东南的强降水回波位于“海葵”残涡的东南侧,强降水回波呈现涡旋状螺旋雨带,大部回波反射率因子强度达30 dBZ 以上,最大为53 dBZ,为积层混合云降水回波,镶嵌有明显的对流降水回波。北部湾海面有西南季风云团不断卷入,围绕残涡中心在东南侧的西南风与东南风辐合区内不断有回波生成发展形成螺旋雨带,从北海市至博白县强降水回波向东北偏北方向移动,从博白县至兴业县回波转为西北偏北方向移动经过同一个地方形成“列车效应”长时间影响桂东南地区,导致连续长时间的短时强降水。从反射率(图6d)和KDP剖面图(图6e)来看,40 dB 和0.5°·km-1以上的强降水回波几乎都出现在5 km 高度以下,回波质心较低,降水效率较高,属于热带降水型回波。相比反射率因子,KDP与降水率成正比,可用来估测降水,KDP对降水估算具有明显优势;ZDR值与雨滴直径密切相关;而CC 反映了降水粒子的均一性。本次强降水回波的强反射率因子45~52 dBZ 区(图6a),KDP在1~2°·km-1之间(图6b),ZDR最大在0.5~2 dB 之间(雨滴直径不大,图6c),CC 几乎都在0.98 以上(粒子均一性良好),对应最大分钟雨强约为1~1.4 mm·min-1之间。此次残涡引发的桂东南强降水为积层混合降水回波、雨滴直径不大、粒子均一性良好、雨强不算太大、但持续时间长是类似台风热带型降水的一种特征。

5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台风“海葵”残涡复杂路径、长久维持原因及引发广西特大暴雨成因的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海葵”残涡生命史较长,移动缓慢、路径复杂、一度出现回旋,引发桂东南极端强降水,多地气象站打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历史罕见。数值模式对“海葵”残涡移动路径、涡旋强度以及强降水预报的分歧较大、总体上CMA-MESO 预报效果较好。残涡移动过程中强雨区与残涡相对位置关系发生变化,导致残涡强降水预报普遍偏少、预报难度大。

(2)“海葵”残涡前期受到北、东、西三面高压坝阻拦,此时主要受北侧大陆高压南侧的弱偏东气流引导,缓慢西移。后期夹在两高之间的鞍型场中,大陆高压减弱而西南季风增强,导致引导气流转换,是“海葵”在桂东南地区回旋的环流背景。

(3)东风带中纬向带状弱的垂直风切变,“海葵”涡旋系统结构在中低层保持相对完整且有增强趋势,残涡东侧始终与西南季风相连及下游暖区为残涡提供较好的能量补给,是残涡长时间得以维持的有利因素。

(4)南海和北部湾海面的季风水汽源源不断地从东侧输送进入“海葵”残涡中,两支气流汇合,有利强降水的发生。散度、垂直速度、涡度等动力因子呈现不对称分布,且随着残涡移动而发生变化,导致残涡强降水落区位置发生相应变化。暖湿的西南季风和偏东气流的卷入汇合形成的辐合渐近线位于东侧的广东中部,强水汽辐合抬升导致广东中部出现极端强降水。而残涡进入玉林后,残涡东南侧的辐合渐近线趋于靠近残涡中心,残涡在桂东南回旋、长时间停留以及卷入的西南季风与东南风的辐合是造成桂东南特大暴雨的主要原因。

(5)此次强降水回波为积层混合云降水回波,伴有明显对流降水回波,回波质心低,降水效率高,属于热带降水型回波。北部湾海面有西南季风云团不断卷入残涡东南侧,同时围绕残涡中心在东南侧不断有回波生成发展北移形成螺旋雨带。螺旋雨带经过同一个地方形成“列车效应”长时间影响桂东南,导致桂东南出现长时间的短时强降水。

猜你喜欢

海葵涡度季风
海葵和寄居蟹
南海相对涡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斜压涡度的变化与台风暴雨的关系研究
绿水青山图——海洋季风的赞歌
为什么小丑鱼喜欢住在海葵里?
小丑鱼和海葵
2017年11月16日至17日博州降雪天气分析
海底的拳击运动员
户撒刀
万马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