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语文教材课后小练笔的类型、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

2023-02-19谈淑琴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3年12期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材教学建议

谈淑琴

[摘 要]统编语文教材在课后练习编排了许多小练笔,为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桥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课后小练笔的基本类型、编排特点等,并依据课后小练笔的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精准的教学目标,搭建适切的学习支架,注重对学生练笔的即时性评价,以精准落实编者意图,把课后小练笔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材;课后小练笔;基本类型;编排特点;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34-0070-03

阅读与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两翼,二者相辅相成,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抓手。统编语文教材建构了阅读与表达“双线”并行的螺旋式上升的能力训练体系。从三年级开始,不少课文的课后练习编排了相应的小练笔。这些课后小练笔具有切口小、即时性强、目标指向明确、训练时间及形式灵活等特点,是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凭借和抓手。教师要善于借助课后小练笔,引领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以落实语文要素与阅读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基本类型

统编语文教材课后小练笔的类型多样,依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可分为指向仿写运用、指向内容理解、指向语文要素和指向情感需求四类。

(一)指向仿写运用

仿写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统编语文教材编排了很多指向仿写的课后小练笔,为学生习作起到了范例的作用。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荷花》的课后小练笔:“第2自然段写出了荷花不同的样子,仿照着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第四单元的《花钟》一课,课后小练笔要求学生仿照课文中的语句,写自己喜欢的花,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拟人化手法的运用。统编语文教材中像这样的小练笔还有许多。这些课后小练笔的设置充分表明了仿写是学生习作能力提升的基础,教师要善于依据小练笔的要求引领学生进行仿写。

(二)指向内容理解

统编语文教材中,部分课后小练笔旨在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类课后小练笔以生活为依托,触发学生的表达需求,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学生今后的表达奠定基础。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落花生》的课后小练笔“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要求学生从“竹子”“梅花”等词中选一个,写一写由这些事物联想到的人,目的是让学生结合生活,理解课文的借物喻人表现手法。又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的课后小练笔“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拿到钱时‘鼻子一酸。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试着写一写”,其目的是让学生结合生活经历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深化学生对“鼻子一酸”的理解。

(三)指向语文要素

统编语文教材采用“双线”并行的编排方式,其中指向表达的语文要素是依据学生年段特征循序渐进编排的,体现出由浅入深、螺旋式上升的特点。统编语文教材的许多课后小练笔都是围绕单元的表达要素进行编排的,对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如,三年級上册第六单元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课后小练笔“你的家乡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写一段话和同学交流”,就是围绕本单元的表达要素“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编排的。

(四)指向情感需求

统编语文教材的部分课后小练笔是基于学生的情感需求编排的,给学生表达情感提供了契机与平台。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乡下人家》的课后小练笔 “你眼中的乡村景致是怎样的?用一段话写下来”,就是让学生借助对乡村景致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又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走月亮》一课,课后小练笔:“你还记得月下的某个情景吗?仿照着写一写。”这一小练笔不仅要求学生把月下的某个情景写出来,而且要像作者那样在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二、编排特点

统编语文教材的课后小练笔,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规律出发,在编排上具有情境性、共生性、系列性等特点。

(一)情境性

情境是学生语言表达的催化剂。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才会有表达的冲动,才会有话可说。统编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后小练笔都点明了具体的情境。教学前,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明确这些课后小练笔的编排特点。这样,学生在进行练笔时目标会更明确,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穷人》一课,课后小练笔:“沉默中,桑娜会想些什么呢?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桑娜的心理活动。”在阅读课文后,学生对桑娜有了具体的认知。课堂上,教师要引领学生置身于“两个人沉默了一阵”的情境中,这样能极大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使学生真正从桑娜的内心出发,把她的心理活动写下来。这样的练笔实现了学生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无缝对接。

(二)共生性

统编语文教材对课后小练笔的编排真正实现了阅读与写作的相融共生。教师依托课后小练笔,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能有效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猎人海力布》一课,课后小练笔:“根据课文内容,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简要介绍它的来历。”“简要介绍”是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设置的,简要介绍的过程就是对文本内容创造性叙述的过程。要想把“海力布”这块石头的来历介绍清楚,学生就要深入阅读课文,在文本中走上一个来回,提取出关键信息,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阅读与表达的共生。

(三)序列性

统编语文教材的课后小练笔多是基于语文要素进行编排的,在学生能力发展方面具有序列性的特点。教师要站在课程的视角,注重同一单元或同册教材的横向延伸,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学生表达的难度,为学生的习作奠定基础。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课后小练笔:“你的家乡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写一段话和同学交流。”在小练笔的下方,教材还配备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图片。在教学时,教师要把这一练笔与单元习作有机结合起来。本单元的表达要素是“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习作主题为“这儿真美”,要求学生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课后小练笔既关联了单元语文要素,又与习作主题联系密切,体现了单元教学内容的序列性。这样的课后小练笔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让学生的习作变得更加轻松。

三、教学建议

课后小练笔是基于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理念进行编排的,为学生阅读与表达的双赢提供了契机和平台。基于教材编排特点、设计理念及学生的认知情况,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课后小练笔的教学。

(一)明确练笔目标,实现精准练笔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依据课后小练笔的基本类型、编排特点等揣摩编者意图,明确学生的练笔指向,并结合所学课文精心制订练笔目标,以落实语文要素,实现阅读与表达的有机融合。

例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后小练笔要求学生“从下面的图中选择一幅,写几句话”。看似对学生的练笔不做任何要求,但细细揣摩就会发现,这一课后小练笔与课文内容、单元语文要素密切相关。基于此,教师把练笔目标确定为:任选一幅插图,试着围绕一个意思,仿照课文中运用的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出这处景致的特点。这样的要求符合教材编者意图,体现文本特点,达成精准练笔的目标。即使同为仿写练笔,不同的课后小练笔目标、要求也不一样。

又如,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花钟》,课后小练笔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花盛开时的姿态,旨在让学生学习课文的不同表达方式,感受这样表达带来的新鲜感与层次感。根据第四单元的表达要素“观察事物的变化”,发现这一课后小练笔不仅要求学生用拟人化的表达方式来写,还要求学生把花的变化写出来,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在课后小练笔的教学中,教师要依据不同课文的练笔内容精准制订教学目标。这样能使学生的练笔指向更加明确,把编者意图与语文要素落到实处,凸显出课后小练笔的教学价值。

(二)搭建练笔支架,助力言语表达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直接布置练笔任务,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如果有适当的支架作为支撑,学生的练笔就会显得轻松。通过学习课文,学生习得了一定的表达策略,在练笔过程中对习得的表达策略加以运用与巩固,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文本的经典或独特的语言表达范式,教学时搭建适切的练笔支架,引导学生展开表达实践,为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如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我们奇妙的世界》一课,课后小练笔要求学生“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感受这些普通而又美的事物。你也来写一写吧”,三个例句分别描绘雨后的小水洼、夜空中的群星和夏日的大树。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普通而又常见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却显得特别美。怎样才能将生活中平凡普通的事物的美表达出来呢?教师可结合课文,为学生搭建这样的练笔支架:“你仔细观察过夜空中的星星吗?你是如何描写夜空中的星星呢?和课文中‘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这样的句子比起来,哪个句子更美?你能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把星空的美写出来吗?”在练笔支架的帮助下,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自己表达的不足之处,明白了努力与改进的方向,从而使自己的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又如,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巨人的花园》一课,课后小练笔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花园里面有什么,以及平时和小伙伴們是如何玩耍的。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会想到在花园里捕蜻蜓、捉蝴蝶等经历。这样的练笔支架,将文本经验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接起来,让学生把练笔的着眼点放在“想象”上,达成了练笔的目标。

再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落花生》一课,教学课后小练笔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竹子、梅花、蜜蜂、路灯等事物本身具有什么特点,再说一说具有这些事物特点的人有哪些,最后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把人物的美好品质表现出来。

统编语文教材课后小练笔类型众多、内容丰富,教师要依据课后小练笔的特点为学生搭建适切的支架,降低学生的练笔难度,促进学生练笔质量的提升。

(三)注重练笔评价,实现能力提升

要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发挥课后小练笔对习作的助力作用,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练笔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以评价来推动学生练笔质量的提高。对学生练笔的评价要具有针对性、指导性与引领性,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

首先,要注重评价的针对性。针对性的评价能对学生的练笔起到激励与反馈作用。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花的学校》一课,课后练习第三题是:“‘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请你照样子写一写。如,‘清风一吹,他们……‘蝴蝶一来,他们……。”这次练笔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来表现事物的写作方法。练笔结束后,教师在评价时要关注学生是否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从评价层面落实练笔的目标和要求,有助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其次,要注重评价的指导性。在练笔过程中,教师要依据练笔的难度对学生进行指导性评价,帮助学生突破练笔难点,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如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四季之美》一课,课后练习选做题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运用动静结合的表达手法是本次练笔的难点。教师在对学生的练笔成果进行评价时,要引导学生聚焦动静结合的表达特点,不断品味课文中动静结合句子的表达效果,让学生将自己的练笔与课文的描写进行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能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性评价下突破练笔难点,实现阅读与表达的融合。最后,要注重评价的引领性。在抓住练笔重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评价以及紧扣难点对学生进行指导性评价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及时发现学生练笔中的闪光点,把优秀的练笔作为范例进行展示,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在榜样的引领下,学生的表达能力不断提升,整个班级形成你追我赶的练笔局面。

综上所述,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揣摩编者意图,把握教材对学生练笔的基本要求,教学时要依据练笔内容为学生搭建适切的支架,以降低学生的练笔难度,促进学生阅读与表达能力的持续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媛媛.课后小练笔的有效实践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21(32):38-39.

[2] 刘仁增.统编教材“小练笔”的语用价值与教学运用[J].小学语文教师,2022(3):44-47.

[3] 路小兰.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笔”的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J].教育视界,2022(8):20-24.

[4] 魏玉梅.统编教材中“小练笔”的价值、类型和教学策略[J].语文建设,2022(6):55-58.

(责编 蔡宇璇 韦 雄)

猜你喜欢

统编语文教材教学建议
“要素·活动”式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实施的一种路径
生涯启蒙与学科整合之旅
借助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口语交际内容之新变
统编语文教材之新闻体裁作品编写探究
统编语文教材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