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美育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服务
——《中华美育演讲录》前言

2023-02-19祁志祥

艺术广角 2023年6期
关键词:美育美学教授

祁志祥

《中华美育演讲录》是上海市美学学会主办的“上海美育大讲堂”系列讲座和在《艺术广角》杂志开设的“中华美育大讲堂”栏目演讲稿的集锦。现结集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希望能让更多的读者从中受益。

“上海美育大讲堂”是上海市美学学会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要求,组织上海及全国一流专家在上海市各高校和部分中小学开展的系列美育讲座。讲座针对的听众对象主要是大学生,部分是高中生,也包含部分中小学教师。讲座主题要求接地气,大众都能听得懂,解决人们的实际美育问题。讲座内容既尊重各位专家的学科专长和思想独立,又努力贯穿一个大的主题,即矫正当下“美不可解”、美丑混淆的审美乱象,重温亚里士多德“美是具有价值并同时给人愉快的东西”,确认“美是有价值的乐感对象”,帮助受众树立健康的审美观,正确辨别美丑义界,从快乐和价值两个维度从事美的欣赏和创造,为美化人生和社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服务。讲座原计划在2021—2022 年举行。由于特殊原因,2021 年底9 位专家讲座结束后不得不中止。2022 年伊始,祁志祥教授与《艺术广角》主编张立军先生达成默契,自2022 年第2 期起开设“中华美育大讲堂”专栏,由祁志祥教授担任主持人,每期刊发两篇演讲稿,在陆续发表“上海美育大讲堂”演讲稿的同时,还组织编发了全国美学名家的部分美育演讲稿。这次萃编成书,另作了个别增补。

本书各讲的作者,都是美学相关学科的名家。他们是欧洲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宁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毛时安先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复旦大学中文系汪涌豪教授,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院长王德胜教授,中国古代文论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晓明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哈尔滨音乐学院院长杨燕迪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理论专委会主任、中南大学欧阳友权教授,中国辽金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晶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原副院长、著名六朝美学史家袁济喜教授,中国传播学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孟建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剧评协会中国分会监事长、中国戏曲学院谢柏梁教授,湖南省旅游协会首席专家、吉首大学原副校长张建永教授,中国赵树理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赵勇教授,国际美学协会原总执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刘悦笛研究员,天津市美学学会会长、南开大学文学院周志强教授,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方笑一教授。本人作为活动组织者和美学研究者,也参与其中,共襄盛举。

关于本书各讲的逻辑结构及其内在联系,这里略述如下。

本书二十二个专题,分三编。上编可视为美育入门板块,讲述美学的人文学科定位、“美学”“美育”的基本涵义、中国古代美学的乐感精神、中国美学史的书写历程等基本问题。

科学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人文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最大特点是,人文科学是主体性很强的学科,不可进行定量测定,但又具有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属性。美学就是这样一门人文学科。王宁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外文学、文论、美学的比较研究,具有宏阔的国际视野。他代表中国学者不断向世界人文界发声,倡导“世界文学”“全球人文”概念,成果累累,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和很高的国际声誉。他的演讲《“全球人文”与中国学者的贡献》讲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经历和心得,对中国美学为“全球人文”作出中国学者的贡献提出深情期待。

美学是美之哲学。美是什么,是当代美学工作者否定不了、回避不了的基本问题。祁志祥教授在悉心搜罗古今中外各种美的定义的基础上,从审美实践出发,对这个“千古之谜”作出了全新解答,提出“美是有价值的乐感对象”,出版《乐感美学》加以系统阐释,引起广泛的反响,受到不少学者的高度评价。曾繁仁先生指出,作者“具有自己的学术立场和学术观点,论述翔实而富有条理,知识面深广,且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陆扬教授指出,《乐感美学》“是近年学界少见的美学理论建树大著,堪称美和美感研究以及日常生活美学的一部百科全书,是作者酝酿有年,精心打造出来的高牙大纛”。高楠教授指出,作者“对很多有争议的问题都明确地表述且旁征博引地证明自己的看法”,“正引发着中国美学界的一次不小的地震。它的震动力量来源于它对于一些几成定论的或争论不休的美学理论的纵深性的爆破”。冯毓云教授指出:“自古以来,对美阐释就是一道美学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引无数学者竞折腰。祁志祥先生在对何为美追问的路上,不畏艰险、锲而不舍去探寻美的真谛,为美学史贡献出别具一格的美学原理,必将在中国美学史上独领风骚。”本书第二讲《“美”的解密》就来看看祁志祥教授是如何破译这个美学的“千古之谜”的。

美育是审美教育。但何为“审美教育”,却莫衷一是。实践中常把它与艺术教育混为一谈。祁志祥教授依据“美是有价值的乐感对象”,推导出美育是情感教育、快乐教育、价值教育、形象教育、艺术教育的复合互补。于是,“美育”与“艺术教育”有了种差。在艺术教育之外,人们可以在情感节制、趣味教育、德育智育、形象塑造几方面从事美育实践。所以第三讲安排祁志祥教授的演讲《“美育”的完整义涵及其实施路径》。

美学的旨归在美育。对于“美育”内涵及功能,当代美学工作者作出了许多探寻。王德胜教授作为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院长,一直在思考“现代美育的精神涵养功能”问题。美是有价值底线的。美育不仅是怡情悦性的,而且是净化灵魂、提升精神的。王德胜教授长期致力于高校美育研究,对美育问题有深度的思考积累。第四讲,我们就来倾听王德胜先生对这个观点的分享。

美是带来有价值的愉快感的对象。但我们下定义时,不宜说美是“有价值的快感对象”,而应当说“有价值的乐感对象”。因为“快感”容易造成与肉体连得很紧的误解。其实美所带来的愉快感不仅与感官相连,而且与精神有关。中国古代美学中的“乐感”概念恰恰积淀着“孔颜乐处”与“曾点之乐”、道德愉悦与感性欢乐。美作为“有价值的愉快感的对象”,得到中国古代美学思想资源的有力支撑。中国古代文化既不同于西方古代的罪感文化,也不同于印度古代的苦行文化,而是乐天知命的“乐感文化”。在甄别中国古代“乐感文化”得失的基础上,诞生了中国古代美学的“乐感”精神。它启示着、印证着“美是有价值的乐感对象”。所以第五讲,我们来听祁志祥教授《中国古代美学的“乐感”精神及其现代启示》的演讲。

美学研究既有横向的逻辑建构,又有纵向的历史书写。自1981 年李泽厚出版《美的历程》以来,中国美学史著述取得了不少成果,出现了不少写法。它们有写神型的,有写骨型的,有写肉型的。如何评价其中的得失,找到合适的写作门径?祁志祥教授结合自己独立著述《中国美学全史》的体会,与大家分享了中国美学史的书写历程及《中国美学全史》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观点。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与《美的历程》《中国美学史大纲》相较,《中国美学全史》有什么异同?《中国美学全史》为什么不直接写史,而在第一卷中论述美学、美和中国古代美学精神?如何把握中国古代美学精神的演进历程和时代分期?如何理解中国现当代美学的学科转型及中国现当代美学精神的演变?

本书中编是艺术美育板块,涉及艺术与美的关系,以及诗歌美、戏曲美、音乐美、文学美的解析。

艺术是艺术家运用各种艺术媒介创造的美。美作为有价值的乐感对象,既能给人愉快的美感享受,也具有价值含量。前者,日常话语中往往用狭义的“美”指称之。后者,日常话语中就叫“好”。艺术的特征是广义的“美”,或者说是狭义的“美”与“好”。毛时安先生从事艺术评论几十年,他结合自己丰富的评论经验对艺术的“美好”特征有独特的体悟。他揭示出艺术能让冷酷的心变得温暖,浮躁的心变得沉静,脆弱的心变得坚韧,平庸琐碎的心变得诗意盎然,贪婪的心变得节俭,荒芜的心变得丰饶,空虚的心变得充实,阴暗的心变得光明。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更需要美好的艺术。

艺术的特征是给人愉快的美,这是西方传统文艺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这个美既可以由艺术所摹仿的令人愉快的美的现实题材带来,也可以由对丑的现实题材的惟妙惟肖的逼真摹仿带来。由于现实题材的美丑在不同的艺术媒介中产生的审美反应不同,所以西方传统美学规定:文学、音乐等时间艺术可以比较广泛地反映丑陋的题材,但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在反映丑陋题材的时候必须有所规避和淡化。现代西方艺术则打破了“美”的束缚,从题材到艺术表现形式都大踏步地向令人不快的丑挺进。于是,美的艺术出现死亡现象。如何评价这种现象的得失?艺术是不是应该向缓解人生苦痛、给人愉快之美方向复归?请听祁志祥教授讲述《艺术与美的关系的古今演变》。

艺术的特征是美。各门媒介的艺术,其创造美的规律是不同的。因此,“艺术训练”便有了必要,也有其特殊的方法。张晶教授既是富有成就的艺术理论家,也是造诣很深的辞赋作家。他饱含自己的创作体会,综合古今中外的艺术理论,与我们谈艺术训练的方法与意义,揭示艺术训练的基本要求在于掌握特殊的艺术媒介和创作法则,完成从初始到谙熟、从必然到自由、从技到道的蜕变。张晶教授肯定艺术美创造的规律和按照这种审美规律进行艺术训练的必要性,对于人们重新反思美由心生的存在论新潮学说的缺失,具有发人深省的启示意义。

诗是文学艺术的宠儿。在中国当代学者中,汪涌豪教授既擅长写古体诗,出版过古体诗《巢云楼诗抄》,也擅长写现代诗,出版过现代诗集《云谁之诗》,是一位学者型诗人。在古体诗写作方面,他五古、五绝、五律、七古、七绝、七律各体皆工,言志、抒情、咏物、叙事、咏史无不入诗,用古体诗写当代事不失古风,以中国诗写外国事不失国风,体现了很高的诗学造诣。他的《旧体诗创作的当代际遇与命运》讲座,是饱含自己创作甘苦的经验之谈。喜欢写古体诗的朋友不可错过。

中国古代是一个诗歌国度。唐诗宋词造就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皇冠明珠。生活不能满足于眼前的物质享受,我们还需要诗与远方。如何品味中国古典诗词之美?这是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国民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央视诗词大会命题专家方笑一教授对这个问题有独到的研究与解答。品味中国古典诗词之美可从四个方面着眼,即丰富的情感表达、精致的语言形式、深厚的人文内涵、多样的文人意趣。

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中国古代戏剧是“以歌舞演故事”,所以王国维又叫其“戏曲”,并说:“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义始全。故真戏剧必与戏曲相表里。”爱情是艺术的永恒主题。中国古代戏剧中《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是三大经典爱情剧,堪称中国人爱情的“圣经”与教科书。谢柏梁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戏剧研究与教学,本身也是戏剧编剧。他讲述的《中国古代的三大爱情剧》别具会心,摇曳生姿,饶有趣味。

创立于1927 年的恒源祥是近百年的民族品牌,2008 年以来成为世界服装纺织行业的奥运赞助商。这个品牌发展到今天,不仅与文化兴企、美学经济战略密切相关,而且与艺术助力、戏剧助力有关。现任掌门人陈忠伟先生深富文化情怀和底蕴。他联系企业发展战略及其走过的历程为上海交大国际化戏剧培训班所作的《恒源祥戏剧文化与奥运国际化推广》讲座,站得高、看得远、接地气、可读性强,堪称生活美育的范本之一。

在现代生活中,音乐是生活美学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欣赏中,常见的交响曲是器乐音乐中大型作品的最高代表。如何欣赏交响曲之美?杨燕迪教授长期从事西方音乐理论的翻译和音乐人文评论。他从美学品格与形式规范等方面对交响乐欣赏作了专业的解读,对大众来说具有启蒙意义,对于交响乐“发烧友”来说更是不可多得的理论提升。

当代中国流行音乐正在催生一种声音的乌托邦主义——追求极端完美、纯粹的声音,构造出一种对完美生活和完美城市的诉求。与此同时,当代社会正在进入“独居社会”时期,都市新民谣体现出“孤独美学”诉求。周志强教授的讲座《都市新民谣的听觉审美与文化阐释》视角独特,揭示了“都市新民谣”的历史背景、声音特质、文化内涵,以及它所隐藏的当代社会文化的内在矛盾。这是一个贴近现实的由浅入深、由外而内、形式与内涵相结合的深度解读。

文学是最常见的艺术样式。散文是人们常用的文学形态。散文为何写、写什么和如何写?赵勇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和创作指出:为何写——作者意有郁结,无病呻吟不行;写什么——敢于真实呈现自己丢脸的事情,文过饰非不行;如何写——娴熟掌握某种艺术方式,技艺不造练到一定程度不行。只有非写不可、充满真诚、艺术圆熟,才能创造散文吸引人、打动人的美。

随着科技发展和艺术媒介的日新月异,网络文学成为当代文学创作领域的新贵。什么是文学经典?网络创作能否打造文学经典?如何打造?国内研究网络文学的顶级专家欧阳友权教授对这个大众感兴趣的热点问题作出了权威解读。他认为:网络文学虽然目前有渐成主流之势,但数量与质量不匹配、过度商业化,以及技术与艺术的不平衡,导致精品力作占比不高,经典难觅。原创性、亘久流传、多向阐释空间和艺术价值的永恒魅力,是文学经典评价的一般标准。网络文学要打造经典,一是要树立精品意识和经典观念,倡导创作的“工匠精神”;二是要采取“经典化”有效举措,如推精品设置创作标杆,走出媒介歧视、过度商业化和跟风套路误区,对网络文学实施评价分层而不必一刀切;同时要优化创作环境,解决好网络作品盗版侵权问题,建立健全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尊重审美规律和网络特点来管理网文行业,并假以时日,把优秀之作置于历史沉淀和口碑传承中。这样,网络传媒方能催生文学经典的“日出”。

本书下编,属于生活美学板块,涉及中国古代的生活美学、六朝美育、江南文化的审美特点、乡村旅游美学、国家美好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在21 世纪出现的生活美学潮流中,刘悦笛教授是著述甚力、影响很大的一位学者。他的生活美学讲座,阐释了对“美好生活”涵义的独特理解,揭示了中国古代生活美学的十个基本面向:从“天之美”开始,到“地之美”“人之美”,再到“食之美”“物之美”“居之美”“游之美”,最后到“文之美”“德之美”“情性之美”。他启示我们“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并不是现代才有的事,中国古代人的生活也很有审美情调。当然,这大概只能是士大夫阶层的生活。

《世说新语》记载了六朝名士的日常生活方式,其中包含着特殊的审美追求。袁济喜教授长期致力于六朝美学的研究,成就斐然。本讲中,他以《世说新语》为据,对六朝美育风貌作出了独特解读。六朝名士在玄学与佛学思想的启发下,采用兼容并包、对话辩论的方式,对于人生美学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形成了玄学的美育观念。当时的言意之辨、有无之辨、才性之辨、性情之辨都是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并且推动了美学智慧的形成与发展。具体说来,作者从九个方面对《世说新语》与美育的联系作了简要的概括,对读者认识六朝美育的风貌很有启发。

美既是有历史特征的,又是有地域特色的。胡晓明教授的讲座《江南文化的审美品格》以他对江南文化的长期研究为基础,抓住“水”的灵魂,对江南水国的空间诗意之美作出了独特解读。江南是一个空间概念,但谈江南的美却离不开时间的积累。从时间上看,中国历史对江南有三次重大发现,江南文化的发展有三座高峰。第一座高峰是六朝时代,以金陵为中心;第二座高峰是宋元时代,以杭州为中心;第三座高峰是明清及近代,以苏州为中心。江南文化就是由这三座高峰所代表的文化精神、文化成果等构成的。由此孕育的江南文化之美,主要体现为和平农耕之美、生生之美、包容之美。这些江南之美在中国古代诗人笔下得到了美轮美奂的表现。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下红火的民宿旅游,彰显了乡村旅游在城市旅游产生审美疲劳之后正成为游客追捧的新宠。张建永教授长期从事旅游美学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大量经验。他的演讲从当下乡村旅游的美学缺失谈起,指出美学直抵精神和灵魂,无此便无魂;美学直抵感官和情愫,无此便无根;美学直抵经济和消费,无此便无力。在此基础上,对乡村旅游美学的观念作了独到辨析,从热文化与冷文化、美文化与丑文化、奇文化与庸文化的对比中揭示了乡村旅游美学的应用方法,指出乡村旅游美学的根本路径在于创意与创异。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中,中国美好的国家形象的塑造及其跨国界、跨政体、跨语言传播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使命。孟建教授长期致力于此项研究。他的讲座《中国美好形象的建构与传播》结合自己跨文化传播的理论研究与运作实践,面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努力的方向与做法。存在的问题是:跨文化传播尚缺乏多元共生的理念;跨文化传播尚缺乏双向交流平衡模式;跨文化传播尚未形成国际话语表达体系;跨文化传播尚缺乏精准有效的传播方略。提出的对策是:建立多元逻辑、多元共生、多元共识的跨文化传播认识论和方法论;设计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跨文化传播立体管道;遵从传播规律,增强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将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作为跨文化传播的重点;注重与国际组织合作,共同开展国际文化交流。

作为“上海美育大讲堂”的一份记录,在此要铭谢当时加盟大讲堂、组织师生听众的单位及其负责人、联系人。他们是: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汤筠冰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范玉吉教授,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王梅芳院长、珠宝学院刘衔宇院长,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基础教育学院魏志强院长,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张蕴艳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潘黎勇副教授,上海政法学院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嵘副教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师吕峰博士,上海大学文学院谭旭东教授,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褚艳杰副院长,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冯磊教授、科研处处长伍维曦教授,同济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王冬冬教授,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主任陈军教授,上海市行知实验中学原校长刘华霞女士(现为上海大学附中校长),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枫泾中学特级校长陆旭东博士,上海进才实验小学特级校长赵国弟、青年教师孙沛莹。在《艺术广角》开设“中华美育大讲堂”栏目期间,得到主编张立军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铭谢。

本书不仅是中国美学界的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活动记录,也是中国当代美学界一群知名学者美育研究成果的珍藏版。我们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对社会大众的美育起到普及作用,为大众理解美学常识、欣赏艺术美、创造生活美提供有益的启示。

猜你喜欢

美育美学教授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纯白美学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