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管理专业开放实验室管理与创新探析

2023-02-19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实验室实验教学经济

申 倩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与贸易分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经济管理专业开放实验室是经济管理专业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重要实验平台。经管实验室开放建设后,为提升经管类人才质量,使经济管理专业开放实验室获得长足发展,逐步进入国家级实验室系统,需不断实施并且修订相关实验标准与细则。同时,发挥实验室的整体作用,实现专业进步与实验室创新的统一协调,需要从多元化方面开展实验室的创新管理。

1 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特点

(1)多学科专业的互通互融。经管专业开放实验室与理工实验室差异较大,前者实验的开展主要依托专业化软件进行,根据专业特性不断发展创新。其实验教学方法从传统的计算机模拟教学转变为情境教学,建立与当前经济管理行业相关的场景并进行沉浸式管理模拟,充分提升实验效果。经管学科中大部分专业与企业管理专业,在实验教学、教学实践、第二课堂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因此可以进行实验平台共享,使多学科多专业之间互通互融。这样做有效节省了实验资源,提升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2)强调学科共性发展。经济管理学科中的大部分专业要求有更高的实操性,需要在实验室中设置大量模拟实验,包括商务谈判、专业沙盘实训和商务策划等实践课程,有效实现专业特性,此外,经济管理专业实验的推行还需要其他基础专业课程的支持,例如各类信息管理系统、财务运行系统与电子商务等。综上,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既能体现本专业特性,又融合了基础专业技能,在满足本专业需求的基础上又体现了平台共享的特征,使整体经管专业成为具有个性化的教学实体[1]。

(3)实验教学全方面发展。在经济管理专业特性的要求下,专业实验课程从验证型转变为设计型,不断突出经济管理的专业化与实践化特点,要求实验突出创新,不断发展。其中,实训课程可以模拟现实的经济管理场景,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进去,提前感受社会中经济管理的复杂性,因此,在实验教学方法上也需据此进行全方位的改进。根据实验目标,当前常用的实验教学方法可以概括为情景教学、互动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等。

2 经济管理专业开放实验室管理现状

2.1 实验室开放模式单一

实验室是高等院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高校开放式实验室需建立一个公共的科研平台,促进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以达到促进科研水平提高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双重目标。以往采取方式局限于本专业、本学科的单一开放式实验模式,由于并非统一调度,管理制度简单,不系统不规范,不能做到定期维护实验室仪器设备,造成了实验室开放时间长,实验内容宽泛,服务对象众多,涉及学科繁杂不对接,仪器设备使用率不高,更新速度慢,效益低等问题。例如,有的财经类院校分别建立的会计信息化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企业经营管理实训室、ERP沙盘模拟实训室、审计实训室、物流实训室、营销与策划实训室、会计分岗位实训室等经济管理类实训室,由于经济管理类各学科的很多基础课程在实验项目上有很多相通之处,因而这种各自为政、各分院分别建设实验室的状况造成了建设分散、建设水平低、资源不能共享等问题,在开放实验室推进“三创教育”、培养“三创人才”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科的交叉、渗透,学院实验室使用率大打折扣。实验室实行全天候开放,要求实验指导教师的重点不再是开设重复、枯燥的验证性实验,而是以综合、设计性实验为主。这样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贯通多学科知识和实验原理的设计,还要求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2 实验室建设场地不足

经济管理专业的实操性特征需要任课教师不断开展实验教学,同时,经济管理专业属热门专业,学生数量众多,这就对实验室的开放使用产生较大压力,无法同时满足各专业的实验需求。在笔者工作的经济与贸易学院共设有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现代物流管理、大数据与会计、财务管理、电子商务与商务数据分析等 6 个专业,各类在校生 1 700 余人。此外,由于专业化建设不足,特色化实验室数量不多,无法满足不同经管专业对实验室环境与系统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只能以单独设备开展多系统多用户之间的实验教学,在长期大量的数据访问下,会出现实验数据失真的问题,直接影响实验效果。在经济管理专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综合性专业人才的要求较高,实验方向强调情景仿真专业化与商业化,这就对实验室基础设施与软件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实际情况而言,目前的经济管理开放实验室只能满足最基础的实验教学。在实践中,实验场地与实验设备无法跟上愈发专业的学科实验,例如在进行沙盘模拟实验的过程中,只能总结专业特征建立综合实验室,无法建立仿真度极高的实训中心以满足实验需求[2]。

2.3 实验室安全管理不到位

部分高校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标识不易识别或者模糊不清,仍沿用多年前制定的规范,可操作性差。当下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已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亟需制定一套符合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特点且行之有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随着高校开放实验室的建立,高校实验室人员流动性加大,实验人员包括实训指导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学生及企业客座研究员等。从事实验的人员业务素质差别较大,特别是企业客座研究员、学生,对实验室各项规则和注意事项了解甚少,容易给实验室带来安全隐患;此外,人员流动性还易造成实验室重要资料被任意拷贝,导致相关资料泄露。综上,实验室安全管理不到位具体表现在:从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人员素质较差,应急反应能力欠缺;实验室人员不具备安全常识,思想麻痹大意;实验室安全教育宣传力度不够。特别要指出的是,各大高校都开展了创新创业行动计划项目,大批学生参与到该科研项目中,由于专科生本身课程负担重,再利用周末业余时间从事大量的科研工作,工作时间长势必给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困扰。

2.4 实验队伍问题

实验队伍包括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缺少具备综合素质的实验室人员,是开展经济管理专业开放实验室管理中的主要问题,目前,经贸学院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3人、博士学位的教师2人,副教授17人,高级实验师2人。在专业实验开展过程中,要求实验室人员不仅懂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辅助实验开展,还需要懂得硬件安装、软件管理和系统维护等,保证实验设备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排除,提升实验效率。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专职的实验人员较少,缺乏综合实验素质,一般由实验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实验教学,而实验室管理人员只负责维护实验设备,无法实现两者的兼容。针对实验软件专业化提升的培训工作,实验室人员大多没有积极学习的态度,导致工作效率与效果不能满足专业实验需求。

2.5 缺乏专职教师

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数量较多,一般可达到高校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专业教师与学生的比例维持在1∶20左右,课程安排紧张,在一些基础理论教学中,只能采用大班教学的方式。专职实验教师人数更少,一般专业教师既负责理论教学,又需要带领学生开展专业实验[3]。究其原因,一方面专业热度较高,经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针对性较强,专职实验教师数量较少;另一方面专业实验室建设资源严重不足,实验室的个性化与专业化不能满足实验需求。这种情况下,高校对专职实验教师的引进与培养重视程度不足,从而导致经济管理专业开放实验室建设的落后,限制了实验室管理效率与质量。

3 经济管理专业开放实验室管理创新对策

经济管理专业开放实验室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实验专业化程度,培养现代化经济管理综合性人才,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结合。围绕当前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需要建立彰显专业特色、综合其他专业的开放性专业化实验室。从实验教学模式与管理创新等方面入手,不断更新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的针对性与前沿性,从而有效提升实验效果与管理效率。

3.1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根据专业特性及前沿发展现状,创建新型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育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实验效率,实现随时随地的实验教学。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具有资源共享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为了实时把握实验进度与开展成效,可以强化实验教学过程管理,通过学生的签到情况、实验结果查询和实验课程安排等功能来实时了解实验开展现状,从而协调实验课程,使实验管理方法更加科学有效。实验教学过程管理的创新价值还体现在调动学生实验热情方面,科学精准的信息化实验管理实施可以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验考勤率,保证学生能够按照课程安排及时跟上课程进度,避免迟到早退现象的出现,学生可通过实验管理系统了解实验课程安排情况,从而调节自身的行程安排。实验过程管理的应用范围较广,可以是实验教师、实验管理人员,也可以是学校领导与班级学生,针对使用对象的不同,过程管理所体现的作用也有所差异,但总体目标都是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结合实验进度与成效,不断改进实验模式,提升整体实验效果[4]。

3.2 实验教学多元化模式

根据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专业性与学科共通性,其实验教学多元模式可以从单专业和跨专业两个方面开展。单专业的实验教学,主要针对专业课程的理论部分开展探究验证实验,属于基础实验之一,而实践教学的开展,可以结合专业教学目标分为课程实践设计与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实践设计属于设计型教学,针对专业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实践操作,设计出相关场景与对应的经济管理模式,并以仿真实验的方式进行一系列的专业实操。校内外实习基地属于情景实验教学范畴,以校企合作模式沟通联系相关经济管理企业,让学生在企业中开展真实的经济管理业务。实践中其实际效果远远高于仿真练习,能有效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跨专业的实验教学主要包括开展第二课堂与创业实践,加强与社会管理的联系程度。第二课程活动形式主要有案例策划、项目策划、业务流程安排等实践活动,根据任务目标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的活动流程,并验证其整体成效。创业实践仍旧以高仿真模式开展,创建与社会运行环境高度相似的实验场景,实现专业课程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学生可以在其中担任不同的角色,模拟创业过程与企业业务开展。

3.3 提升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

实验室以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大力培养杰出人才为重点,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加强学术带头人、优秀中青年骨干的培养,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观念先进,专业、职务、年龄和学员结构合理,具有创新能力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科研队伍[5]。

高校实验室每学期承担50%~60%的实践教学任务,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与理论教学团队共同构成了高校师资队伍的一个有机整体。实验室开放不仅仅是全天候的开关门,而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由教务处、人事部门、实训中心、网络与技术教育中心、保卫处等多个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在实验室开放的环境下,实验技术管理人员既要负责实验室设备维护与环境日常管理,还要根据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需要,安装、调试新的实验设备。由于经管类实验室专业的特点、软硬件环境不同、实验设备的复杂性等因素制约各实验室管理员的工作量存在较大差异,且实验室工作繁杂,各类工作难以划分清楚职责,只能粗略分工,年终考核也不能如实反映个人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和技术水平。因此,实验室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为了充分发挥实验室人才工作积极性,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健全奖励激励机制,重视中青年教师在实验室发展中的中流砥柱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实验技术方法不断改进,多学科之间优势互补,实验室这种复杂多变的环境势必对人才素质、知识结构提出更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实验室应注重吸收复合型、技术型人才,提升实验室人才队伍素质和结构,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充分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软件技术,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

3.4 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

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关系到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但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仍然会不时发生,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师生在实训过程中不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或设备老化引起的。高校实验室是开展科研和实验教学的固定场所,应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克服侥幸心理。首先,学院按照实验室建设发展意见和依法治校的要求,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学生守则》《实验实训管理人员工作岗位职责》《实验实训教师岗位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将制度在每个实验室制版上墙,做到实验室安全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其次,结合专业环境特色,以本专业领域涉及的安全知识,通过学校海报、广播、安全知识培训等多种手段在师生中普及。定期检测线路载流量,做好维修养护,对陈旧老化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保障防火、用电安全;最后,以骨干教师为带头人,根据专业特色配备不同的实验室,制定出市场营销策划、创新创业等赛项实验室的优先使用权和协同负责制,既能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又保障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安全运行。

3.5 全面开放实验室

以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开放的形式实现实验室全面开放。第一课堂实验室主要针对学生、教师与社会单位开放,可以在实验室中任意选择实验项目,形成全天候不间断的实验体系。第二课堂主要针对课外实践开放,经济管理专业所涉及的课程较为复杂,课外实践类型较多,包括创业计划比赛、营销策划和活动策划等,以此形式开放实验室,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第三课堂主要为校企合作,帮助学生进入企业,面对一线的经济管理业务流程,体验社会化运转与实验室方针的差异,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更加实用的专业技术与管理知识,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

4 结 语

经济管理开放实验室的创新管理应紧贴专业特性,在扎实的专业课程知识基础上,强化其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从仿真实验过渡到企业实训,开展多元化实验教学模式,以此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实验室实验教学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