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技术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机遇与挑战

2023-02-19洪巍城周治邦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挑战人工智能

洪巍城 周治邦

摘 要: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效率带来了诸多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广泛而深刻的挑战。人工智能的自主性、单一性、高效性、泛在性等诸多特性有利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但同时人工智能的大规模运用也可能导致茧房效应、职业淘汰、侵犯隐私和伦理问题等诸多不良后果。深刻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大规模运用带来的负面效应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和思政工作者有效应对人工智能挑战的第一步。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征;挑战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4.099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长期以来,高校思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了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各个高校的思政课上都运用了多媒体、智慧教室等各类信息技术,但总体而言主要是教学工具的提升,而教学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多数高校仍然以插秧式排列、灌输式教学为核心途径,社会生活中各种丰富多彩的手段和模式难以运用到思政课中。近年来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已经极大地改变着人的交流模式,高校思政课教师也应及早准备好迎接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更加有效地承担起立德树人的历史重任。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技术化路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不够好是一个长期困扰高校教师和相关部门的重要问题。多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高校教师都采取了各种方案、尝试了多种手段试图走出困境,但总体而言并未取得根本性改善,课堂效率不高的困境依然存在。在传统教育时代和信息化教育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尝试了各种方法来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其中进步最明显、最容易被人们注意到的就是“以科技手段提高课堂效率”的方式,将各种信息化技术引进课堂,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学效果。

1.1 高校思政课堂改革技术化路径的形成

高校课堂从科技要效率的历史来源已久: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就强调教育要现代化;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就大力推进教育电教化;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大规模应用,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开始大力推进信息化;新时代以来,由于各类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运用,高校开始推进人工智能进校园,建设智慧校园。各个高校大量应用电脑和多媒体技术,将粉笔黑板换成了投影和PPT,将语言描述较为复杂的东西转换为图片和动画,使得学生易于理解,客观上信息传递效率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这样的效率提升仍然是单向、基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言的。在这种场景下,教学效果的提升最重要的并不在于这种单向信息传输的效率如何,而是取决于学生对信息接收、理解和认同的程度。对于高校和教师而言,学生对信息的接受与处理是一个调动学生主体性因素的问题,这恰恰是他们最为费力而又难以衡量的,最为便捷易见的方式就是提高信息化手段和单向信息的传递效率。“忽视了那些能从根本上变革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以及新技术环境下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等其他教育要素的创新”,高校思政课效果没有展现出预期的提升几乎是必然的。

1.2 高校思政课堂改革技术化路径的深化

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向信息化要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口号。有人认为以信息化管理平台为载体,能够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不仅是教育手段上的变革,而且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从而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有人认为信息化技术通过提升受教育者的认识水平、个体发展和心理需求等方式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还有人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辅助学习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上课效率,互联网时代以来的各种网络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融合度,从而提升了课堂效果。但是,还有不少学者认为这种以技术手段突破思政课教育困境的路径是不成功的,重教学形式创新、轻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式难以改变高校思政课的困境,信息化、技术化并未从根本上改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教育模式,“以知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以规训式教育作为保证教育实施的手段”,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单一的教学环境和单向的信息传播方式并未改变。甚至有学者认为信息技术并没有真正改变传统教学,反而是传统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固化了自身。

总体来看,思政课“以科技求实效”的改革路径并未取得满意的效果,那么这种路径是在人工智能时代是否还可行、人工智能能否为高校思政课带来重大的变化,这取决于人工智能的特性能否契合教育变革的要求。

2 人工智能适宜于思政课教学的技术特征

2016年人工智能系统AlphaGO击败了人类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极大地震动了世界,人们怀着复杂的心情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类每次科技的迅猛发展都会不同程度上对教育产生深远影响,被视为颠覆未来社会的人工智能必将对高校思政课产生冲击。

纵观人工智能60多年的曲折发展历程,实现了从“不能用”到“可以用”的跨越,但是距离“很好用”还有巨大的差距。有学者将今天的人工智能分为专用人工智能和通用人工智能,有的也分为弱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超级智能和强人工智能四种类型。无论怎么分类,当前及近十年内能够实现的还是弱人工智能或者说专用人工智能。迄今为止所有的人工智能都是模拟实现人类智能中的确定性范畴,尚未真正涉及人类具有不确定性的主观活动。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其优势和缺陷都非常明显,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来说也各有利弊,总体呈现出以下特点。

2.1 自主性、单一性

这里的自主性是指人工智能不需要人工干预而自我决策和行动的能力。有专家认为,下一代的人工智能甚至会具有自主编程能力,意味着机器获得了自己的智力,获得了完全的自主性,这个时刻被称为“技术奇点”。但有的人工智能专家认为甚至认为“技术奇点”永远也不会到来。尽管今天的人工智能表現出一定的自主性,但仍然无法承担两个以上类型的复杂任务,这就表现出单一性,即人工智能所能完成任务类型的唯一性。当今人工智能已经应用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但非常明显的是,完成这些任务的人工智能都是专用型人工智能,尚未出现能够完成多种任务的人工智能。尽管如此,高校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正推动高校从数字化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变,将对高校思政课和思政工作产生重要影响。

2.2 高效性

人工智能本身就是为了解放人类的体力和智力而产生的,针对特定的任务都具有操作简单的特性。“当下的人工智能,主要适用于标准化、规范统一的领域。”人工智能的优势是善于处理重复性高、单调而繁琐的任务,善于从大量类似材料中筛选符合人类需求的信息,使人类从繁重、单一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在某个专门的细分领域,人工智能可以整合该领域所有专家的明确知识和经验,通过海量信息的对比和筛选,呈现出比人类智能更高的效率,具有重要的辅助决策功能。另外,目前智能手机中的导航、购物和衣食住行有关的APP等大多都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使用简便快捷,只不过人们往往对人工智能“存在一种’淡出视野’的习惯”,一旦理解了它们的自动原理,就不再将其视为人工智能,“而将之视为主流计算的一部分”,实际上它们的确是高效的弱人工智能。

2.3 泛在性

所谓泛在性就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只要有人涉足甚至只要人想涉足的地方,都会有人工智能的用武之地”。一切电子信息设备和电气化设备都是人工智能存在和利用的载体。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在校园里生活时,从宿舍、食堂、图书馆到教室、超市、办公楼,都有各类电子设备记录学生的行为而产生大量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在人工智能时代以前是沉睡的冗余数据,并大多数是互相独立的“信息孤岛”,而人工智能及其所依据的大数据技术就可以唤醒这些数据,将其变成“金矿”。它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分析学生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生活习惯、家庭背景、个人嗜好、个性特征、思想倾向、社交倾向、群体价值倾向、甚至学生自己无法意识到的隐秘诉求。人工智能就如同一个睿智的幽灵在全天候的观察学生并进行判断,时刻为他们思考和服务。

2.4 精准性

信息时代的技术是普适性的,它不针对用户进行自我调整,也不因为用户的不同而产生数据处理方式和结果的差别。但人工智能可以自动针对用户的特性进行数据处理过程和结果的调整。它通过算法对用户数据进行处理和过滤,并将整理过的数据适配成符合使用者的个性特征的新闻、视频或其他数据资源,甚至可以主动对使用者或潜在使用者进行内容推送。人工智能这样生产出来的信息是高度个性化的甚至是唯一化的,具有高度的信息精准性。这样,人工智能时代人与人的沟通可以由于技术的先进性、数据的共享性而更加容易实现。

2.5 算法歧视

人工智能的本质是算法,但算法本身并非是一种完全价值中立的科学活动,而是总与特定的价值立场相关,蕴含着价值判断。当前的诸多人工智能在初始阶段往往需要自己搜索或者人类“喂”给它大量数据,尤其是对于人类辨认方便但机器辨认困难的任务需要人机协同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标签,进而“教会”它如何处理此类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算法本身的设计可能带有的潜在歧视倾向,或者是人工智能的训练数据所自带的歧视倾向都会导致算法歧视。如果人工智能性用品开发商为了更好地取悦男性而大量采集机器伴侣反馈的数据,进而加强算法的歧视性以改进机器伴侣的行为,会对两性关系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3 人工智能应用于高校思政课的挑战

和历史上的任何技术变革一样,人工智能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必然促进社会的巨大进步和相应的弊端,高度需要以科技化方式提升课堂效率的高校思政课势必面临着大规模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诱惑及其带来的挑战。高校思政教师和思政工作者首先要深刻认识人工智能的负面效应才能对其警惕和防范。

3.1 局限性挑战

人工智能的自主性和单一性也就带来它的局限性。尽管人工智能在它所擅长的领域远远超过人类的能力,但“迄今为止,所有人工智能算法和应用,都还属于弱人工智能范畴”。当前与未来一段时间内,人工智能难以胜任需要靠人的默契完成的任务,它往往涉及人的常识、灵活性和判断力。人们将具有类似人类心灵活动能力的人工智能的希望寄托在遥远的未来的通用人工智能身上。这对于高校思政课师生而言,人工智能在很长时间内只能作为师生学习的辅助手段,起到查阅资料、推送内容、匹配需求、提出可能性方案的智能助手作用。

3.2 职业淘汰效应

人工智能的这种高效性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同时也淘汰大量的职业引发失业,最近这几年银行柜员被金融人工智能大量淘汰转岗就是这样的典型案例。有学者认为未来十年内,诸如翻译、助理、销售、客服、会计、司机、家政等工作将大部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约50% 的工作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2013年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未来20多年内,美国将有47%的岗位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人工智能时代的生产方式把人从具体的生产过程中解放出来,实现生产的无人化,必將对人与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深远影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的失业现象将不再局限于体力劳动行业……几乎所有体力劳动与大部分基础智能劳动被取代,人类能发挥价值的劳动就只剩下创造性劳动了。”这种趋势会引起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发生巨大变化,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会趋于人工智能难以取代的创造性专业。今天很多大学还在大量招生的基础智能类专业和体力劳动专业会逐步失去市场而淘汰,这种情形必将反过来影响高校招生和学校建设,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也必须体现出这种创造性、前瞻性的思维建构。

3.3 信息茧房效应

人工智能精准的内容筛选与信息推动方便了人们对意见相似者的交流和沟通,但同时也可能因为同类个性偏见的强化而让不同群类的人们更加难以互相理解,甚至可能形成“茧房效应”——人们由于“同质性(人们偏爱与自己相类似的人)趋势导致许多人会结交或追随他们愿意相信的人,并且不愿意结交与他们观点相左的人”。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人们筛选出符合自己偏好的、强化自身信念的信息,进而导致自身观点的僵化,结果人们类似于生活在一个“过滤器茧房”中。在人工智能条件下,思政课教师对学生运用人工智能而导致的这种助长偏见的情形进行引导和纠正就更加重要。如何协同思政工作者、学生群体和人工智能一起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对价值观有偏颇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纠偏成为思政课教师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重要课题。

3.4 隐私危机

尊重个人隐私是现代社会良好运转的重要规则之一,而人工智能的泛在性使其具有侵犯个人隐私的巨大可能,隐私保护甚至被有的学者称之为“隐私危机”。“隐私不只是人类尊严的基础,也是所有其他人权的基础,没有隐私权,其他权利就无从保证,就根本谈不上自由、民主和平等。”信息时代的隐私问题往往是如何收集、使用信息的问题,它不涉及信息主体本身的伦理,它對隐私的侵犯是主要是人对信息的使用方式。人工智能可能从隐私的直接监控、隐私获取、个人画像和隐私承载与使用等方面产生隐私危机,尤其是它本身需要采集人类行为数据的存在性需求与个人隐私保护之间就产生了尖锐冲突,采集个人数据如何获得授权和不被滥用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非常尖锐的伦理问题。更为严重的是,新一代人工智能可以通过人的行为的大数据分析和心理生理特征(包括脑电波的读取)的读取,未来“人们任何所思所想都将完全地反映在机器中,人类的思维隐私将不复存”。高校智慧校园人工智能系统将需要对大学生上课、休息、就餐、运动、购物、社交等日常生活数据进行采集,甚至可能需要对学生的指纹、虹膜、面部数据甚至DNA数据进行采集分析,那么大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允许这些数据的采集和应用将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高校伦理问题。

3.5 电子人格与法律主体缺陷

所谓人工智能的道德主体问题就是否赋予人工智能一定或者完全“电子人格”的问题。与大学生贴近的一个伦理问题就是机器人伴侣问题。世界性用品商正努力将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投入到性用品领域,青春期的男大学生邂逅外形美丽的机器人伴侣、女生购买一个帅气的男性伴侣机器人绝不是一个浪漫的未来故事,而是即将会对大学生产生重大的生理、心理和伦理的影响的现实趋势。这在男权社会背景下,将使男性对女性产生何种潜藏的精神暴力甚至人身威胁、至少是物化女性的思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思辨中的伦理问题,而是一个悄然成形中的现实痈疮。更为棘手的是,诸多潜藏人工智能犯罪的隐患点正大量出现,具有自我学习能力越来越强的人工智能正飞速发展,其带来的法律主体及预防犯罪问题开始对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法律关系提出了挑战,而智慧校园场景下的人工智能如何合理合法地为师生服务开始逐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苦恼的来源之一。

总之,人工智能是一个已经走进现实且日益飞速发展的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显著,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对此未雨绸缪,及早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挑战、新问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9.

[2]谭铁牛.人工智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J].网信军民融合,2019,(2):1015.

[3]2019年人工智能行业25大趋势(上)[N].电子报,2019224(09).

[4]罗清红.大数据与教育同频共振[N].中国教育报,2019216(03).

[5]楚岳炎.人工智能革命与政府转型[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9,41(1):2125.

[6]郑志峰.人工智能时代的隐私保护[J].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9,(2):5160.

[7]蓝江.人工智能与伦理挑战[J].社会科学战线,2018,(1):4146.

[8]瑞恩·卡洛, 迈克尔·弗鲁姆金, 伊恩·克尔.人工智能与法律的对话[M].陈吉栋,董惠敏,杭颖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190207.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挑战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