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91岁拾荒老人拥有一片精神绿洲
2023-02-19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3年8期
近日,杭州91岁老人王坤森再次将积攒的7万余元捐赠给浙江大学,将此前设立的“王坤森助学金”转为留本基金,从2023年起,每年将用其理财收益资助一名浙江大学学生,金额为4000元。此前,老人已坚持拾荒11年,资助7名学生。
老人资助的方式很“前卫”,但老人捐助资金的获得方式很“古朴”——拾荒。实际上,老人有退休金,但他不用国家给的退休金去资助学生,而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去捐资助学。他用辛苦的拾荒劳动,为贫困的学子提供帮助,而这本身就是极具生命力的教育。他用实践告诉孩子们,任何劳动都可以让人尊敬。
王坤森于夜晚出门在附近街道拾荒,凌晨三四点回家。老人说白天拾废品的人多,有人比他更需要。岁月压弯了他的脊背,却没有压垮他的脊梁。心脏手术迟缓了他的行动,却没能阻止他前行的脚步。佝偻的背影下,是一颗推己及人的善良之心。
褪去原医科大学老师、退伍军人等光环,一位年迈的老者拾荒资助学生上学足以让人心生敬意。
(选自《浙江日报》2022年12月6日)
◆素材解读
1.爱心善举。王坤森老人11年坚持拾荒,用拾荒获得的收入去资助贫困学生。老人的大爱,温暖、感动了无数人。一个堂堂的大学教授,能放下架子去捡破烂,实属难能可贵。一个正需要别人照顾的老人,却去关爱、帮助别人,委实讓人肃然起敬。
2.精神财富。王坤森老人退休后,本可以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但他却情系贫困学生,11年来,通过拾荒的方式筹措资金资助贫困学生。王坤森的善行,不仅为贫困学生撑起了一方爱的晴空,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为我们竖起了一道耀眼的道德标杆,启迪我们思考人生的价值。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奉献的人生最美丽、最快乐。
◆适用话题
爱心善举 精神财富 恪守善良 温暖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