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每一寸土地播种幸福

2023-02-19崔皓森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家乡土地电商

崔皓森

白云青山耕耘,此心安處吾乡。从大山中走出去再回来,放弃繁华的大都市,给家乡带来新的精气神,返乡青年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家乡也给予了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齐晓景,一位从乡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她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带着娃娃种大棚、追赶风向搞电商,让家乡的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走向全国,为家乡的致富之路赋能;朱梦黎,靠着对土地的热爱,离开外贸公司回到家乡,她从老一辈手中接过土地,将无人机等新型科技带到家乡,以科技的臂膀种出了希望的稻田;黄文秀,硕士毕业后自愿回到革命老区工作,选择成为一名“村官”,走在扶贫的第一线,带着村民修公路、种果树,让百色开出脱贫之花,而她却将自己年轻的生命永久地留在了那片土地上。

无论是搞电商带领家乡致富,还是新农人躬耕于希望的田野,又或是深入基层帮助老区脱贫,都是无数返乡青年投身乡村建设的缩影。为何越来越多的青年甘愿放弃城市的生活,扎根乡村深入基层?

源于国家政策的支持,近年来,国家通过“西部振兴计划”“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等相关政策,将全国各地的青年人才向基层乡村引流,助力乡村建设;源于中国人与生俱来无法割舍的乡土情结,这份乡土情结在丰饶的土地上,在浓厚的乡音里,在熟悉的美食中,是参天之木的根,是怀山之水的源,是无数漂泊异乡游子身上的“归属感”,也是感召我们回到故乡的强大动因;更源于当代青年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他们充满热血,敢于担当,他们不惧未知的困难,因为他们深知,再贫瘠的土地也能够孕育淳朴与希望,他们甘愿成为这片土地的播种者和耕耘者。

返乡创业的坚定选择,给予如今处于择业迷茫的年轻人以启示:要实现人生理想,不一定要在繁华的都市,投身乡村建设也不失为一种理想与选择。

基层乡村正以一种开放的姿态为青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吸引了很多“下得去、干得好”的优秀青年人才。但是如何长久地留住人才也是基层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单靠国家政策与青年的热血和情怀是远远不够的,提升乡村建设人才的待遇,加强对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青年更为关注的教育、医疗等资源调配不均衡的问题,才是当务之急。乡村为人才供氧充能,人才为乡村造血蓄能,青年与乡村的发展同频共振、互相成就。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每一寸幸福的土地都要靠一双双勤劳的手、一颗颗坚韧的内心和一众无私的推力创造。在青春的岔路口,我们应坚定目光,坚守航向,手握初心。

【陕西西安交大韩城学校高中部】

◆点评

这篇申论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开头两段,对“齐晓景返乡创业”的材料加以分析,联系当下各行各业返乡青年的事例,论证了“返乡青年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家乡也给予了他们实现自我的机会”的论点。紧接着,作者对青年返乡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和剖析,言之有理,进一步肯定了青年返乡的意义。接着,作者笔锋一转,提出了现在返乡青年遇到的问题,即“下得去、干得好”和能否“留得住”之间的矛盾,还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对策,逻辑自洽,有理有据。最后一段,作者对上述论点进行总结,乡村的建设靠群策群力,幸福的生活靠每一个人的努力,升华主题。

猜你喜欢

家乡土地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我爱这土地
我的家乡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夸夸我的家乡
电商下乡潮
夏天的家乡
分土地
电商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