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视角下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翻译
2023-02-18周平平杨潇潇张瑶
周平平 杨潇潇 张瑶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与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曾数次强调提高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性。文化特色词语与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因此理解中国文化特色词语是国外学者理解中国故事的重要前提。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研究中国文化词汇的翻译技巧,以期帮助从事外宣翻译的工作者更好掌握我国文化词汇的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
【关键词】中国文化特色词;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原则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33-0063-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3.33.020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一方面,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度日益增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世界渴望了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另一方面,中国希望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与认可,让更多的人听到中国声音。西方话语的全球化,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文化共同体陷入了相对“失语”的状态,我们的学术研究相比较之下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软实力成为影响我国国际地位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讲好中国故事是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现实需求,更是我们打破西方话语霸权,推动形成客观公正的全球舆论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7]。
二、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翻译特点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播的方式。作为具有灿烂文明的辉煌古国,汉语具有许多独特的文化词汇。中国文化特色词语是指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术语、行话或短语,承载着中国智慧与中华文化,其对外翻译对于传播中国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具有差异性,且汉语与英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在翻译过程中很难通过另一种语言准确表达文化特色词语所蕴含的文化和意义,所以,翻译时应以读者为中心,注重译文读者拥有与原文读者相同的体验,强调受众的理解和感受,才能更好地让世界了解中国。
此外,中国文化特色词汇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然而由于西方读者对于中国文化认知不足,以及译者在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偏差以及对内容本身理解的失误,给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造成一定的困难。基于此,当前最需要做的是提高中英文的关联程度,深入研究文化特色词汇,让中华文明走向世界,让中国声音走向国际舞台。
王东风认为,翻译时会面临四大跨文化因素——词语的文化身份、审美干涉、政治干扰与伦理干预的影响[5]。文化特色词语来源于社会文化,在译文中很难找到相对应的表达,因此理解中国文化特色词语是国外学者理解中国故事的重要前提。
(一)翻译常用策略:归化与异化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中经常使用的策略。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Venuti,1995:20)将作者安居不动,读者去接近作者称为“归化”,将读者安居不动,作者去接近读者称为“异化”[1]。在跨文化翻译中,归化指遵循本族文化表达习惯,异化则是指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归化翻译法在我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英语的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了解外国文化的需求迅速增长,异化的翻译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二)翻译常见方法:直译、音译、意译
对于中国特色词语的翻译,填补词义空缺的一种常见途径是“直译”[9]。直译不但可以使译文更易理解,而且能够保留词汇的中国文化特色。另一种常用方法是音译,中国文化特色词的音译能较完整地保留中文的读音,并把中國文化内涵转移到英语中。当无法保留汉语的字面意义又无法找到同义词语时,常采用“意译”的方法,用读者熟悉的方式,表达原文的语用目的和隐含意义。
三、生态翻译学概述
生态翻译学由胡庚申于2001年提出,将生态学融入翻译学之中,为翻译学领域引入了新的研究视角。生态翻译学首次将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应用于翻译研究中,认为翻译与自然界有关联性,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3],将自然科学理念应用于翻译研究,主张尊重原作的生命,通过译者的选择和把握,将原作生命灵活转化到译文中,且能保证译作的独立性和可持续性,构建了具有生命力的生态范式。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中,中国学者被动地接受西方的翻译理论,虽然这种方式对我国的翻译研究颇有助力,但不利于中国翻译理论走向国际。生态翻译学首次提出时就定位于国际化取向,具有独创的理论,如“翻译适应选择论”,而不是照搬西方研究成果。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方法是多维转换,主要集中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三个维度相得益彰,互相依存。其中,文化维注重语言文化内涵,交际维注重语言交际目的,而语言维是文化维和交际维的基础。生态翻译学以“适者生存”观点为理论基础,认为翻译是译者的适应与选择,提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尊重并适应客观、多元的生态环境。西方生态主义、东方生态智慧、生物适择学说,是生态翻译学的三大思想来源[4]。它融合了东西方的生态智慧,以对生态的共同关注为契合点,提高西方对中国翻译的关注度。
21世纪以来,生态翻译学的研究同样受到了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生态翻译学开始在国内外开设博士点进行招生,进一步推进向外译介生态翻译学理论的研究。
四、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文化特色词语的
翻译与解读
文化特色词的翻译,尤其是四字词语,谚语等的翻译关乎中国文化与理念的准确输出与对外宣传。本文将从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理论来解读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翻译。
(一)语言维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译者适应原文的生态环境,并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对译文作出最优化的适应性转换[2]。中国的书籍、报刊中存在众多包含四字词语、谚语等具有文化特色的句子,译者在翻译时,需要在尽可能贴近原意的基础上适应译文环境的表达习惯和语言风格。
例1: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Let us keep in mind that empty talk will do nothing for our country; only solid work will make it flourish.
“空谈误国”一词,源自于顾炎武的“清谈误国”,旨在批判魏晋时代风流名士的“清谈风尚”,体现出党领导全体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斗争决心,带有鼓励、叮嘱的意味。译者将两个四字词语用祈使句的传达,通过增译法使原文具体化、形象化,准确再现了原句的叮嘱之意。两个四字词用“only”连接,增加句子之间的关联性,符合英语形合特征,且表现出词语间所蕴含的转折意味。此外,“talk”和“work”均以“k”结尾,词尾音素重复,押尾韵的表达使译文更有韵调。译者使用“empty talk”和“solid work”两个相对立的词组来表达两种全然不同的工作态度与作为,文化色彩鲜明,在契合原文本质信息的同时,又满足了语言层面的转换目的。
例2:推进……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A small move made to … may affect the bigger picture.
汉语结构松散,默认有生命的人或生物体才能做出动作或发出意识,因此汉语多采用无主语形式,英语主体与客体区分严明,多用被动句式体现逻辑关系。译者适应英语表达方式,使用被动语态使“A small move”做主语,通过目的状语从句加强逻辑。“牵一发而动全身”出自龚自珍的《自春徂秋偶有所感触》,喻指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英文中并没有对应的谚语表达,无法进行直译,译文转译为“A small move…affect the bigger picture”,以细微之处的改变对更大图景的影响表达出原文寓意,降低了因文化差异造成的理解障碍,既能保留原文的比喻形式,又能将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实现了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传达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奥妙。
(二)文化维
文化维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原文和译文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8]。文化具有多元化特征,在此维度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贴近目的语文化,并传达文本中的文化内涵,目的是尽量表现原文蕴含的文化意义,避免译文读者因受中国文化素养的局限而曲解原文意义。
例3:先立后破
Building the new before discarding the old
在中国文化中,“破立”之说原出自道家“白日飛升”的传说,“立”与“破”是事物发展的两个环节,“立”是肯定,“破”是否定,“先立后破”是指先创造出新生事物,再摒弃旧的事物。在英语文化中,“building the new before discarding the old”意味着“以旧换新”,译者采用意译法,通过译虚为实的方式,用“new”“old”等简单词汇直白地解释中文中晦涩词语,“before”一词展现出“立”和“破”的先后逻辑顺序,最大化传达出将原文文化内涵,避免了因文化差异产生的理解偏差。
例4: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
Unhealthy tendencies that had long gone unchecked have been reversed, and deep-seated problems that had plagued us for years have been remedied.
“歪风”出自“歪风邪气”一词,指不良的作风和风气;“顽瘴痼疾”指顽固难以治愈的疾病或旷日持久的坏习。考虑到英语母语者对于此类生僻字词成语难以接触学习,为使译文更易于理解,避免产生上下文含义不通的文化误解,译者选择“译实为虚”,译文中以“unhealthy tendencies”对应“歪风”,示意“坏的风气,趋势”之意,同时以“deep-seated problems”传达坏习气之深重,二者互相照应又语义有所区分,译文表述方式简洁明了,有效凸显了文化维层面翻译的巧妙性与文化共通性。此外,译者采用被动式翻译无主语句式,是汉英翻译的常见方法,译文适应了译入语文化环境,体现了文化维层面的适应与转换。
(三)交际维
除语言维与文化维的语义价值与文化传达之外,交际维更侧重于生态翻译法对于词汇在文化交际层面的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此层面以完成交际活动为翻译目的导向。
例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
With a history stretching back to antiquity, Chinas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extensive and profound; it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wisdom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在表达习惯上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汉语重意合,句子常采用并列式,用词简洁精炼,句间关系隐晦,往往需要通过语境判断;而英语重形合,句中有严谨的逻辑关系,需要通过连词,动名词,从句等手段将整句话连接到一起。“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此处指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思想广博。原文中两个四字词语虽是并列式,却隐含条件关系,两词并不能调换位置,译者选择用“with”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将源远流长前置翻译的策略,通过改变句序和句子结构,清晰地传达出原文意思,展现出原文暗含的逻辑关系,符合译入语文化的表达习惯。同时,译者采用增补主语的方式,增加形式主语“it”将原文的一句话拆分成两句,避免译文冗长,将原作的生命灵活转化到了译文生命中,满足了交际层面的转换目的。
五、结语
中国在文化传播上始终秉承“文以载道”的态度方针,译者在维护翻译生态环境的平衡时,对文化特色词语翻译的选择也应有所取舍,对各种翻译元素进行选择和整合。生态翻译学为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本文从生态翻译学“三维”视角出发,研究翻译过程中译者对翻译文本的选择适应,使源语适应目标语的环境并准确传达其文化内涵,达到了原文和译文之间的“意义平衡”。译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应对翻译生态环境,根据汉英语系的不同特点,结合归化、异化策略,选择性使用直译法、意译法、增译法、转换法等翻译方法,切实助力中国实际对外宣传工作中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准确传达,帮助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声音,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London&NewYork:Routledge,1995.
[2]胡庚申.生態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创新与国际发展[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51(01):174-186.
[4]胡庚申.以“生”为本的向“生”译道——生态翻译学的哲学“三问”审视[J].中国翻译,2021,42(06):5-14+190.
[5]王东风.论作用于翻译过程的跨文化因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6]冷珊珊.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讲好中国故事[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22,10(06):90-94.
[7]齐冰洁.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纪录片韩文字幕翻译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21.
[8]宋培培,王瑛,王洁浩.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外宣文本用典的英译研究[J].散文百家(理论),2021(12):85-87.
[9]薛福平.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英译策略与方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27):61-62.
[1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72.